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综武侠]故国神游_分节阅读_第6节
小说作者:城里老鼠   内容大小:1.72 MB  下载:[综武侠]故国神游txt下载   上传时间:2017-11-18 00: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26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青铜门上,完成度果然已有了变化。喇嘛和道士一死,竟瞬间多了十点,变成百分之六十,可见他们地位何等重要。若他们不死,江湖势力可能会大受打击。

  苏夜看到这个变化时,喜悦之余,又想:“不知杀了成昆,比这两人又会如何?”

  她对成昆下落并无绝对把握,正如对胡青牛那样。然而,她将到西面玉门关时,在一座小镇里歇息,却见街上有座药堂人头攒动,围的水泄不通,好像大降价的超市。她好奇心起,走到人群之外,扯住一个中年女子,问道:“大姐,这里的药物莫非不要钱?”

  那女子正往里面挤,被她扯住,顿时没好气地说:“你定然是从外地来的,否则怎会不知,这里来了一位胡神医,手到病除不说,还除了药钱之外,不另收诊费。他三天后就走,若不趁机让他瞧上一瞧,又要到哪里去找这等神医?”

  话音方落,苏夜二话不说,当先挤进了人群。

第十二章

  药堂中人再多,也难不住苏夜。旁人只觉旁边有东西擦了一下,她便仿若无事,从人群缝隙中钻了过去,比游鱼飞鸟还要灵活。

  胡青牛与谢逊、杨逍等人年纪相仿,不过二三十岁年纪,自觉艺成,可以下山行医,才会在这里出现。苏夜一进大堂,便见堂上坐着个容貌古雅的青年,身穿青色长袍,满脸不耐烦,正坐在柜台后面为人切脉。

  他人到中年时,是个仙风道骨的中年人,如今还年轻,容貌自然不错,但脾气略嫌暴躁。苏夜在角落里站了一会儿,只见他处理病患如砍瓜切菜,动不动咆哮一声“你肝气衰竭,还天天饮酒,莫非存心找死”、“区区烫火伤,为何把自己说的像濒死之人”。

  然而,他每咆哮一次,就会同时说出原因,并非胡乱发脾气。苏夜仔细看看求医的人,便发现他的坏脾气所来有因。这些人绝大多数没什么重病,向普通大夫求医也可以,自己回家躺两天也可以,根本不必特意求访名医。她若处在他的位置上,也难免失去耐性。

  他身边还坐着个十七八岁的少女,容貌俏丽,也穿一身青衣,默默替他书写药方。

  胡青牛武功不错,虽未潜心修炼武学,也非常人可比。这种小地方没什么武林高手,有些人仗着有钱有势,想要排在前面,都被他伸手拎住衣襟,从旁边大开着的窗户中扔了出去。

  苏夜还以为那少女是他妻子,仔细一看,才发现两人眉目颇为相似,当为兄妹而非夫妻。当然,那中年女子只说姓胡的神医,又没说人家名叫胡青牛。但当世之中,姓胡、医术精湛、有个同胞妹妹的年轻神医,除了胡青牛还有谁?

  苏夜在旁观察他切脉时的手法、问症时的问题、诊断时的凭据,确认他医术绝非虚言后,才笑吟吟地走上前去,微笑道:“胡先生,我想找你谈谈。”

  胡青牛瞥了她一眼,微微一愣,似没想到此地会出这等人物。但他并未把她的美貌放在心上,只看了这么一眼,便冷冷说道:“到外面等着。”

  苏夜笑道:“是找你谈谈,不是请你看病。我与贵教杨左使、谢狮王都有交情,如今正要前往光明顶,先生连这点面子都不买吗?”

  直到她提起明教中人,胡青牛才重新认真看了看她,皱眉道:“本教兄弟在中原还有旧识?”

  “……”

  苏夜不知他如何看待明教兄弟的,只好微笑不答,装作没听到。

  那少女正是胡青牛之妹胡青羊,此时抬头看了看苏夜,向她吐吐舌头,仿佛代兄长致歉。苏夜还以一笑,便听胡青牛道:“也罢,那你日落之后再来。我晚上只炼药,不行医,现在没空和你说话。”

  苏夜很少被人这么嫌弃,也拿他没办法,正要往外走,忽然突发奇想,笑道:“在下粗通医术,如今闲着也是闲着,可否帮先生一把?我看这些人里,有伤风感冒的,有着凉发热的,还有跌了一跤,看见伤口肿了就赶过来的,不如交给我处置?”

  习武之士多少懂一些医术药理,又擅长处理跌搭伤。胡青牛听她提及明教,已经信了她的话,并不和她客气,淡淡道:“你自己找把椅子坐吧。”

  想要成为名医,除了学习过去的医药典籍之外,还必须要有自己独到的发现,即不停治病救人,从实际病例中收集总结经验。胡青牛下山游历,既为寻找昆仑山没有的药物、毒物,也为把满腹知识用到实际当中。

  可惜大部分人得的都是小病,而非疑难杂症,未免降低了广撒网的质量。苏夜坐到胡青牛旁边,刚搭上第一个人的脉象,便皱眉道:“你吃坏了肚子,自己去找黄连服下就行了,为何要在这里浪费时间?”

  胡青羊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胡青牛冷冷道:“看到了吧,不是我脾气不好,任谁见到这么一群活宝,脾气都很难好的起来。”

  苏夜这才知道,此时胡青牛名声仅限于明教之内,尚未声名满天下。他的工作方式也不像蝶谷医仙,而像个刷经验值的民工,什么都看什么都治。由于他身边没带药材,只开出药方,让人依方抓药,因此几乎不收诊金。有些病、伤可以用内力疗治,他就顺手给人家治了。

  他从吃过早饭开始,一直工作到日落时分,才闭门谢客,不见任何外人。苏夜听过这条规矩,只好陪着他治到天黑,见他不耐烦地站起身来,回到药堂内堂,便也跟着进去。

  胡青牛兄妹租住药堂,不住小镇的客栈。苏夜走到窗前,往窗外看了看,见沉沉暮霭中,街上还有人散去的背影,不由笑道:“去关内繁华之地行医不好么?为何非要帮这些人看病?”

  胡青牛正在喝茶,闻言叹了口气,说道:“贫苦百姓无钱看病,无钱买药,一旦病重了,只能听天由命,岂不比大富大贵人家可怜的多?二来……他们既没钱寻医觅药,即使患了缓症,也有发展成重症急症的可能。这些在医书中都实例甚少,我愿意碰碰运气。”

  他又饮一口茶,才招呼道:“请恕胡某失礼。姑娘高姓大名?缘何认得我教中兄弟?”

  苏夜认识杨逍,源于杨逍主动下战帖挑战;认识谢逊,是走着走着就认识了。她仍不想提及自己身份,便含糊道:“那两位近日都在中原,恰好和我遇上,相谈甚欢。胡先生同为明教中人,倍受他们推崇,今日一见,果然气度不凡。”

  胡青牛性格有些急躁,但心肠甚软,从小喜欢学习医术,反倒是同门师妹王难姑爱学毒术。他态度恶劣,只因忙碌终日,难以长期维持笑容。何况他若不板起脸来,只怕难以令求诊之人乖乖听话。

  病人一去,他已恢复平和,笑道:“过奖了,方才胡某听的很细,姑娘医术恐怕不在我之下,何必如此自谦?你说有事相谈,那就请吧。”

  胡青羊端了杯茶给苏夜。苏夜接在手中,道了声谢,才答道:“先生高明。若遇到普通伤病,我可自行诊断治疗,只因碰上极为棘手的医案,才急着前来寻找先生,希望借助你在医道上的发明创见,解决我多年心事。”

  胡青牛一听疑难杂症,立刻见猎心喜,连腹中饥饿都忘了,急忙问道:“什么医案?想必一定为难至极,竟令你也束手无策?”

  胡青羊低声道:“我去外面拿饭菜。”便走了出去。

  苏夜本来斜倚窗边,此时走回斗室之中,坐在胡青牛对面,苦笑道:“如果有一个婴孩,在襁褓中被阴寒掌力震成严重内伤,十二经常脉、奇经八脉皆受重创,掌力附在丹田之内,难以尽除,自此体质阴寒虚弱,长大后百病缠身,可有良方相救?”

  胡青牛怒道:“亏我见你医术不错,才和你对坐相谈,你竟来消遣于我。这等伤势就算落在武学高强之士身上,也难以痊愈,就算侥幸拖上几年,终会越拖越严重,最终死于非命,何况小小婴孩?婴儿脆弱至极,又不能练出内力保护脏腑,只怕没几天就死了,何来长大后一说?”

  苏夜其实并未抱太大希望,可听他这么一说,依然觉得失望。她静静望着桌上油灯,半晌方道:“我并非存心消遣你。以前有位‘杀人名医’平一指,也是这么说的……”

  “平一指?”

  胡青牛久居西域,对中原人物不甚了解,思索半天,记不得有位姓平的名医,只好冷笑道:“他也这么答复你,你又怎么跟他说的?”

  苏夜忽然笑了,无奈道:“我对他说,我早知你连令狐冲都救不了,又何必指望你呢?哎呀,胡先生,平先生当日的表情和你现在一模一样,都很想把我赶出去,又怕我武功太高,在你们头上敲出几个洞。”

  胡青牛冷冷说道:“你精通医理,当知这是不治之症。看你难受成这样,也许当真没说假话。受伤的孩子是你家子侄么?我劝你一句,就算你玄功通神,勉强延续他性命,也该早早放弃,何苦让那孩儿挣扎着活下去,受尽折磨?”

  苏夜摇头道:“不是我的子侄,是我师兄。”

  胡青牛大为意外,问道:“难道你入门太晚,所以比他大十几岁,还得叫他师兄?”

  苏夜再次摇头,微笑道:“他比我大八岁,今年已经二十七岁,若论本门刀法,应该在我之上。而且他号令群雄,一呼百应,终年和对手斗智斗力,是京师第一大帮的总瓢把子。”

  胡青羊正提着一个食盒进来,只听兄长大怒道:“你果然在胡言乱语。京城大都从来都是蒙古人的天下,何来京师第一大帮之说?这人受此重伤,被高人保住性命也就算了,如何能够练武,还练成绝世武功?”

  她看了看胡青牛,暗自咋舌,笑道:“哥哥,你又为什么事和这位姑娘吵啊?”

  胡青牛摆了摆手,让她别插话。苏夜并不生气,缓缓道:“我不知道,也许他的伤势激发了生命潜能,能够做出常人想都想不到的成就,也许他的求生欲望太强,拼命练功,才保住了自己的命。以我的医术,如何不知这是不治之症,难救之伤,只因他活了二十七年,比大多数人活的都要精彩。我才心生希望,期盼再出现一个奇迹。”

  胡青牛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听她言语诚恳,怒气不觉又消了,思索良久,摇头道:“你二十年后来问我,说不定我能想出方法,但现在不行。你若没说假话,我给你指一条路。这人的问题在于元气大伤,体质极为寒弱,不在他得的病上。你去武当山求见张三丰,问他能不能救。”

第十三章

  苏夜点头笑道:“我早有此意,只等拜见了阳教主,便去武当山走一趟。”

  胡青牛又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我从未见过如此奇特的伤势,只好凭空想象。你师兄体质阴寒虚弱,无法抵抗寻常人能够抵抗的恶疾,武功再高也无用。他既然活到二十岁以上,想必已经患上了几种致命的病症?”

  苏夜道:“从他十八岁起,我就没再见过他了,不知道他如今怎样。不过,我和他分别时,他身上至少得了十来种病,其中确有致命之疾。但病与病之间,相互冲突克制,反而导致任何一种都不能立刻致命,得以慢慢拖延下去。”

  胡青牛见猜想得到印证,很是高兴,笑道:“这就对了,若非如此,他肯定活不到现在。若当真如此,这必定是一位武林奇人,运气更是不差。不如把你师兄带来给我看看,也让我见识见识这等困难至极的病例?”

  苏夜微微一笑,淡然道:“有缘的话,我定会将他带过来。如今空谈无用,闲话休要再提了,两位是要东入中原吗?”

  他们说话时,胡青羊已经将饭菜摆好。她倒也真体贴,特意取了三人份的饭菜,意思就是让苏夜留下来吃饭。胡青牛谈兴上来,不顾访客想吃饭还是想喝酒,一边入座,一边说:“不错,其实本来还想与我夫人同行。但她嫌我每到一个地方,总要行医几天,无聊的很,便先去附近的深山野岭,寻找药草毒物,然后才来与我们汇合。”

  苏夜笑道:“那么,尊夫人一定也精于医术了?”

  胡青牛一提到师妹兼妻子王难姑,立刻满面笑容,将烦恼抛到九霄云外,连连摇头道:“她可比我聪明的多,不学医,只学毒,下毒的功夫也极为高明。我活到现在,还没见过比她更有天赋的人。”

  苏夜嘴角顿时一抽,却见胡青牛笑完了,又继续对她说道:“我们不一定必须要去什么地方,但中原、苗疆、东海、南粤一带,都有西域找不到的稀罕药物。我兄妹夫妻相伴,一处处地游历过去,岂不逍遥自在。”

  苏夜问道:“中原乃是六大门派的地盘,先生不怕泄露身份,引出麻烦?”

  胡青牛显然早已想过这个问题,脸上不以为然,说道:“平白无故,我为什么要泄露身份。何况阳教主曾说,六大门派中尽有英雄人物,只因本教和它们冲突多年,仇怨难解,才成了解不开的冤家对头。难道我治治病,救救人,他们也要来找我的麻烦吗?”

  话说到这里,苏夜又瞥了胡青羊一眼,见她仍然满脸懵懂,不由生出同情心思。

  她略一沉吟,随即笑道:“这话难说,就算名门正派,一样有狼心狗肺之徒。我最近听说,华山派出了个年轻弟子,容貌英俊潇洒,精通本门武功,因此深受师长看重。但他贪花好色,喜欢勾引女子,再将她们始乱终弃。由于六大门派同气连枝,他不敢得罪其他门派的女弟子,就专挑不知他身份的女子下手。令妹长的这么美貌,路上可要小心。”

  胡青牛最疼爱的就是这个妹妹,一听中原有这等淫贼,果然大怒,怒道:“这人叫什么名字?”

  “鲜于通,华山鲜于通。他有个姓白的师兄,武功比他高,人品比他好,也深受他嫉恨。他口蜜腹剑,阴险狡诈,很懂得哄骗师长朋友。如果你们遇上这人,千万别上了他的当。”

  她轻描淡写几句话,将鲜于少侠卖了个干净。胡青牛本就不熟中原人物,连忙点头称是,把这名字牢牢记在心里。

  苏夜知道他未经世事,仍有几分天真,怀医者济世之心,好心对待遇上的每一个人,反复叮嘱他们后,才算有些放心。即使如此,在返回中原后,只要她能抽出空来,就会去杀了鲜于通。如今她所做的,不过是让他兄妹多加提防而已。

  第二天,她便离开了这里,与胡青牛兄正式妹分手。胡氏兄妹要入关,她却要出关。双方背道而驰,日后难以相见。

  出关之后,中原门派的势力日渐式微,行人口音也有了变化,带有明显的关外土音。再往西走,便进入明教的势力范围。明教自从国破之后,在西域扎根多年,根基深厚,教众数千。自从阳顶天接任教主后,事业做的蒸蒸日上,在此地已无敌手。

  即使如此,昆仑山广袤无垠,仍有明教之外的势力建基于此,例如昆仑派和朱武连环庄。昆仑派创派就在昆仑,自然不肯为明教移山,成为全天下的笑柄,只好硬着头皮,继续住在明教总坛隔壁。

  好在阳顶天谋划与六大门派和解,并无攻打昆仑派的意思,才让他们平平安安活了这么多年。

  杨逍败于苏夜手下,不愿在中原多待。况且十二连环坞势力非同小可,为中原重要帮派。水道龙头要挑战明教教主,自然是他无法轻视的大事。

  他脚程既快,中途又不需耽搁,早在苏夜之前,回到光明顶的明教总坛,将书信交给阳顶天。阳顶天起初微觉吃惊,反复问过杨逍,确认苏夜只有领教武功的意思,并非在说反话,不由心下大喜,表示只要她来,便待以上宾之礼。

  然后,他又问起她的武功,以及她年纪如何,性格如何,十二连环坞的行事态度又如何。

  杨逍一来不敢隐瞒教主,二来考虑到自己败的极惨,把对手说的强些,更有利于找回面子,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将苏夜用树枝击败他的事情和盘托出。说到最后,他习性不改,大力夸赞这位龙头老大的美貌,并拿她和黛绮丝相提并论,说她们各有各的风情。

  他这样一说,反倒闹得总坛上上下下,人人心生好奇,急欲亲眼得见苏夜真人。阳顶天听说她同时给张三丰下了帖子,更想到可以借此机会,向武当派示好。毕竟武当派创派最晚,与明教中人从无冲突,而苏夜在江湖上地位甚高,若她肯代为传达善意,只怕张三丰也得给几分面子。

  然而明教中人猜测纷纷时,苏夜正在昆仑山的山谷里,和一群猴子大眼瞪小眼。

  准确地说,是猴子们在瞪她。她则旁若无人,悉心抄写着一本经书。经书看似由梵文写成,是佛家的《楞伽经》。其实书中别有玄机,用小字在行与行之间,写着一份内功典籍。

  这套内功名为《九阳真经》,地位至高无上。昔年峨眉派祖师郭襄、少林无色禅师、武当张三丰都曾听取此经的一部分,创立三派独有的九阳功。若能得到经书全文,当然可以练成绝世武功,自此称雄江湖。

  但世上无人得知,经书被人缝在一只巨大猿猴的腹部。后来猿猴主人双双死去,它在昆仑山中找到气候晴暖的世外桃源,定居下来,至此已近百年,自己也变成了白猿。

  苏夜仗着武功好,四处寻找这个翠谷,偶然发现被欺负的小猴子逃出悬崖下的山洞,攀上山壁向她求援,这才机缘巧合,来到目标地点。她一见白猿,立刻动手将它打晕,为它取出腹中异物。

  她取得经书,并不着急翻阅,先取出纸笔,将整本内容详详细细的抄了下来。抄写途中,她默默念诵,已将经文内容阅读清楚,记诵明白,并得以深切了解九阳功的修炼方法,还有功法后面叙述的武学道理。

  先天功与天地相合,循自然之理,不输任何一种内功,虽然修炼困难,但练成后,威力之大也可想而知。它号称“夺天地之造化”,看似胡乱吹牛。可她练到现在,发现这极可能并非虚言。因此,九阳真经再珍贵,也和屠龙刀一样,难以引起她的贪欲。

  她所需求的,只是广阅天下武学,补足不足之处,如同前往古墓时那样。

  苏夜自幼修习小寒山一脉的武学,刀法、步法、内功多走轻灵阴柔一路。尤其红袖刀乃至阴至柔的武功,对使用者气质性情要求极高,偏偏与她个性不合。后来她练了先天功,迟迟摸不到阴阳调和、刚柔并济的窍门,其中就有过去武功遗留下的影响。

  她一读之下,便发现九阳神功与先天功颇为相似。练到后来,丹田中都能练出“氤氲紫气”,进可攻,退可守,驱除百毒,令血肉之躯刀枪不入,对阴寒内力和寒毒有奇效。然而,练出氤氲紫气后,又当如何再进一步,著书人却没有写,不知是不是卡在了这里。

  九阳真经尚有一个弊端,那就是练成之后,有着泄气过度的危险。修炼者将会全身燥热,感觉自己不停膨胀,苦不堪言,要由旁人相助打通穴道,才能度过这一劫。从这一点上看,此功并未真正完善。

  苏夜翻阅良久,叹了口气,转头望向旁边的巨大白猿。那只白猿已从昏晕中醒来,看了看腹部包着绷带的伤口,也看向了她,目光中流露出感激之情。它活了这么多年,早就具有灵性,知道她的举动对它有益无害。

  她有事在身,见它醒来,也不多做耽搁,学着经书的真正主人那样,深挖了一个洞,将原本深深埋进去,并在那一处山壁上方,深深刻下“此处有宝”,附带一个向下的箭头。做完这件事,她才将誊抄好的副本塞进怀里,准备先去光明顶,路上有空再细细参悟。

  此地四面环山,雪峰入云,寒风吹不进谷中,所以极为暖和。猴子可从山壁上的小洞溜出去,但外界天寒地冻,又有猛兽出没,只好死了心溜回来。

  苏夜望着直耸入云的峭壁,陡然好胜心起,打算攀登峭壁,从这悬崖绝壁上翻出谷外。反正以她现在的功力,即使一时失手,也不可能像常人那样,从高空中直坠下地,活活摔死。

  她一时兴起,说做就做,挑选了一个较为好爬的地方,正要一跃而上。就在此时,那只被其他猴子追出山谷,四处乱爬的小猴子忽然跑了过来,紧紧抱住了她的腿。

第十四章

  苏夜一愣,审视它良久,见它吱吱哀鸣,知道猴群中等级森严,弱小的猴子常常受到欺负。这只小猴子刚才被她救下,这时又抱着她的腿,估计深具灵性,想要她把它带走。

  她倒没什么可犹豫的,拍了拍左肩,示意它到她肩上来。猴子连忙窜上她肩膀,左顾右盼,似乎很是得意。但她纵身跃起,沿山壁向上攀去时,它又像受了很大惊吓,死死抓住她头发不放。她就这么顶着一只猴子,沿常人绝不可能成功的路径,开始翻越这座雪峰。

  要去明教总坛,从光明顶山脚上山较为省力,不然必须于深山艰难跋涉,平白浪费时间。然而从山下走,又要先经过一片广袤的沙漠,若不识路径,极易迷失方向。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时,就在沙漠中连续受到明教偷袭,吃了大亏。

  苏夜自恃轻功上佳,登险峰如履平地,并不介意走高山还是走沙漠。但杨逍指给她的,自然是由正常渠道上山的路子。何况她有把握,认为阳顶天正密切关注她的动向,肯定已经传下号令,让明教教众见到她时,马上把她带到总坛。

  因此,她从雪峰上翻出翠谷后,又老老实实下山,绕了个圈子,走进那片离光明顶最近的沙漠。她刻意放慢速度,让明教的人能够跟得上她,果然只过了半天,便有五行旗下属前来查问。他们听她自报身份,便按照阳顶天的吩咐,待她以上宾之礼,请她先到明教据点暂行歇息,由他们禀报教主。

  苏夜若想以十二连环坞龙头的身份出现,便不会孤身前来。阳顶天如此大费周章,只为迎接她一人,未免太过多礼。以其他门派为例,张三丰去过少林,六大门派的人也去过武当,并不见这两派摆大礼迎接。她不愿装腔作势,婉拒了他们的好意,执意跟随信使直接上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8页  当前第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26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综武侠]故国神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