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彼岸繁花[综红楼]_分节阅读_第606节
小说作者:林一平   内容大小:2.85 MB  下载:彼岸繁花[综红楼]txt下载   上传时间:2019-02-06 00: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06/62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朱由校想想决定听从汪应蛟、英国公的建议,向百姓加派粮饷最容易,可是刚刚稳定下来的民心,还是别去触碰了。最主要的是闻香教祸害了好几省,这时候不加派粮饷最能稳定民心了。

  “户部要把筹借银子的事情办好。大商户多一些,小商户就莫去骚扰了。无农不稳、无商不福。一定要做好登记。

  认购债卷最多的商户,你们看看该给个什么嘉奖。比如给其先人敕封等。”

  卖官鬻爵?稀罕么?不稀罕的,哪朝哪代都免不了的事情。天子提出给商户的先人敕封,让诸位老大臣又松了一口气,敕封死人,怎么高的爵位也不碍事儿。

  “如此这事情就更好办了。陛下,户部要借锦衣卫和东厂出些人,协助完成此事。”

  “准。刘时敏记得叮嘱锦衣卫和东厂,朝廷光明正大地借银子,要好借好还再借不难,若是有人敢在里面做些有的没的,朕知道了,锦衣卫绝对是百两银子就抄家流放的。东厂的人就扒皮抽筋点天灯了。”

  “是,臣遵旨。”

  锦衣卫是朝廷的律法管,而东厂那些宦官属于皇家的奴才,按着宫里的规矩管。不过这两年的时间下来,满宫的宦官和宫女都知道天子秉性,没人敢冒犯天子、敢试探天子的锋芒。

  等到八月的时候,首先是西南平定的消息传回来,然后是闻香教王森的三个儿子长子王好礼,次子王好义,三子王好贤在滦州“闻香教教都”石佛口相继落网,王家(原姓为石)的整个家族子孙无一脱逃。接着建立“大乘兴盛”的“中兴福烈帝”徐鸿儒被禁军捉住。

  由于徐鸿儒和王好贤的这次惑乱民众造/反,没有了躲避建奴流亡到山东的百姓参与,只有部分依靠大运河为生的漕帮帮众。禁军在山东运河沿途州府衙门的帮助下,很快击垮了漕帮的帮众。令趁着朝廷不备、刚领兵取得兖州下属两个县城的徐鸿儒,立即陷入了被禁军包围的状态。

  定国公可不是会受文官牵制的将领,他是直接命令禁军炮轰闻香教。因为天子已经把闻香教定位为邪教,同时还把所有向后来者收纳花样百出的“根基钱”、“种福钱”的各种“传教敛钱”行为,都定位邪教。

  这些所谓的“根基钱”,就是教徒在入教之后,如果能成为“师傅”或者更高级别的教徒,便能从新入教的人或者下一级的教徒身上收取入教的银钱。所以,“传教敛钱”使得创教者王氏家族迅速地从小门小户一举变为富甲一方的巨豪,并且此种敛财之法也使得更多的人,宁可冒着灭族的风险广泛传教的根本原因。

  说到底就是传销在任何朝代都不缺少有眼光的人,也不缺少弄得出噱头吸引百姓的人。前仆后继的“花式”传教、传销,在天/朝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只要忽悠了下线进门、只要有源源不断的下线加进来,参与的越早,得到的银钱就越多。

  轰轰烈烈的闻香教谋反,二个月的时间就归于了平静。

  可是只安稳了几天,福建就送来了要求朝廷增援的八百里加急。

  西洋的荷兰人占领了澎湖列岛。

第891章 木匠皇帝146

  南居益的八百里加急求援, 使得京师自从接到蚝镜的战报后、上至天子下到朝臣都悬着的心放下来了。

  荷兰人选择进攻福建省。

  大明的海军不用满南海去找寻抢劫中国商船的荷兰人了。要知道这时候的中国海商中,相当的船只是有朝廷的一半股份的。

  这时候的荷兰人有“海上马车夫”的名号,也是他们在历史上国力攀向最强的时候。其海军舰队规模超过英、法两国舰队总和的两倍, 总吨位为欧洲殖民四强国(英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之和。荷兰人这时候的战舰主要是“盖伦船”, 低舷、横帆、两舷装备百余门加农火炮,多艘这样的舰只排成一个长列, 能充分地发挥两舷的火力优势。"战列舰"(line of the battleship)的问世,使得盖伦船在帆船时代结束前成为各国海军的军舰标准。

  在1595年, 荷兰船队首次绕过好望角,到达了如今的印度、爪哇一代后,其后起之势咄咄逼人。逼得葡萄牙舰队不得不在马六甲海峡, 先后与其展开了两次大规模的海战,但最后均以荷兰人的全面获胜告终。

  但因为在1580年吞并了葡萄牙的西班牙,与荷兰签有的安特卫普协议, 有休战十二年期限。荷兰人只能继续垂涎西班牙接手了葡萄牙在东方的权益,直到天启元年(1621)休战期满。全副武装的荷兰士兵近千人, 由驻扎在爪哇巴达维亚的荷兰总督科恩下令,分乘十二艘船只组成的舰队, 向大明的蚝镜发起了攻击。目的是想夺了蚝镜这个现成的港口,作为荷兰人在东方的基地。继而替代了吕宋岛,从已经亡国的葡萄牙人手里得到与大明贸易的垄断权力。

  这次突如其来的战争只持续了三天, 因为登陆成功的荷兰人军火,被守在蚝镜的葡萄牙人火炮击中,迫使荷兰人丢下了一百多具阵亡的士兵, 四十余俘虏,灰溜溜地离开了蚝镜。

  离开蚝镜的荷兰船只继续在中国海岸游弋,他们要寻找能够泊下荷兰大船的海港。他们避开早知道深浅的广东水师继续北上,在八月的时候袭击了厦门水师。

  大明沿海的各个州府已经得到了朝廷的警告,警惕西洋荷兰人的入侵。但就是在这样早有准备的情况下,厦门还是被荷兰人成功登陆了。

  因为大明水师的舰艇吨位是400多,主要是由商船和民船改建的。而荷兰纵横海洋的盖伦船,排水接近1000吨。还没来得及更换火炮的厦门水师,原来的火炮射程尚不到千米。

  船小、火炮射程不够,这一战使厦门水师损失了十五艘战舰。登陆成功的荷兰人,向大明官府提出中断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所有的进出口必须要通过荷兰人进行。

  刚刚到福建的南居益,是以右副都御史的身份巡抚福建的。他在福州得知了荷兰人占领厦门港的消息后,一面详细地把厦门水师战败的具体细节写进八百里加急里,作为朝廷增援的依据,一面出面邀请荷兰人到福州商谈具体的贸易措施。

  南居益出身名门,曾祖南从吉与曾伯祖南大吉皆进士。祖父南轩是嘉靖年间的进士、庶吉士,父亲南宪仲是万历二年的进士、枣强知县,可惜天不假年,未及擢用,突然病逝。南居益之后依靠家族长大,并在万历二十九年进士得中,历授刑部主事、广平知府后,擢山西提学副使、按察使、左右布政使等。

  他一直在山西为官,却没有接受晋商的贿赂,得以在前年的清洗晋商之事中保全了自身。但因为他是山西布政使,也还是被晋商之事牵连入狱。好在黄克缵爱惜他的才华,审察明白他没有与晋商有瓜葛后,极力在朱由校跟前为他开脱,才使得他免了被罢官。仅仅停职调查了一年以后,便被起复。天启二年的春天,以右副都御史的身份被派离京师,巡抚福建。

  这时候就看出了大明文人的另一面。南居益以谈判的名义,宴请荷兰舰只的军官。席间美酒佳肴,灌醉了所有的军官后,南巡抚下令将酒醉的荷兰人枭首,以报厦门登陆战中水师丧生的将士之仇。余下的荷兰士兵,群龙无首,仓促间逃到了澎湖列岛。

  南居益下令福建的所有船只围困住澎湖列岛,等待朝廷的援军。

  南居益的第二封八百里加急,是隔了四日送往京师的。等这第二封八百里加急到京师的时候,徐光启已带了最新式的火炮去天津港。崔景荣站在养心殿里,心情已不复前几日的忐忑。

  他刚从天津港回来,带回来新式战船试验成功的好消息。

  朱由校看着兴奋的崔景荣就知道是好消息,他笑着把南居益的加急战报递给崔景荣。

  “崔卿,要是你们这些进士都是这样的、能够领兵打仗的头脑,大明的疆域定会固若金汤的。”

  崔景荣一目十行,看完一遍又返回去仔细读一遍。

  “陛下,南思受干的太漂亮了。兵不厌诈,说的就是他这样的方法啊。现在西洋人群龙无首了,太好了,太好了。这样朝廷的援军就有了足够的赶去福建的时间了。

  陛下,把南思受调到兵部。现在辽东和西北暂时安全了,西南平叛的大军也在往回来了,臣就觉得以后的危险,非常可能是来自西洋人,来自海上。兵部需要不拘一格用兵的统帅。”

  崔景荣直觉南居益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兴奋得有些语无伦次。他确定这次朝廷派去福建的援军能取得胜利的依靠,是工部提供的最新式战舰和火炮。

  安装到新式战舰上的火炮,射程超过七百丈,最远将近八百丈。远远超过了夷人的四百丈、五百丈的火炮。虽然新式战舰赶的时间比较急,但是工部侍郎徐光启保证说会比夷人的“盖伦船”行的快。

  新式的大明战舰其实就是中型的“盖伦船”,虽然只有四层,但是有左右两舷各配载了四十门火炮,学着西洋的盖伦船,前面是两桅挂栏帆,后两桅挂三角帆。而且这是完完全全的战舰,不做民用。

  天子和徐光启带着一些工匠日夜泡在太液池试验船模,最后还是天子亲手做的船模胜出。崔景荣参与了肢解天子的船模,看着徐光启带着工匠一点点地制图,然后就在三大殿的废墟上,将那些大木锯成合适的尺寸,一批批地拉去天津港组装。

  徐光启的做法令崔景荣打开了眼界,他开始跟在黄克缵的后面,学习那些西洋的几何等书。黄克缵不懂的地方只能等徐光启有空来讲解。

  “陛下,”崔景荣兴奋起来可顾不得养心殿里来看加急战报的其他人了。

  “咱们多造几艘新式的盖伦船,开到吕宋去。万历三十一年(1603),西洋人在吕宋杀了咱们不少的百姓,咱们这回可以凭着新船新炮讨回血债。”

  崔景荣早就通过建奴和彝人叛乱之事,发现自家天子是个睚眦必报的秉性。他身为兵部尚书,必须要紧跟天子的思路走。他不觉得灭了建奴一族和彝人一族有什么不好的。因为建奴这二十多年杀死的汉人百姓,早超过了二十万人。彝人奢崇明造/反的时间虽然短,但是死在奢崇明叛军手里的百姓也超过了彝人的总数。

  南居益的行为太符合天子的心思了。崔景荣不仅要把南居益要到兵部,还想让南居益带兵去吕宋岛。

  朱由校点头,“朕也是这么想的。徐卿昔年上疏之事,你们谁还记得?”

  徐学聚也是万历十一年的进士,与叶向高和崔景荣等人是同年。

  叶向高上前一步回话,“陛下,昔年吕宋岛之事,非是神庙不肯为百姓张目,而是三大征之后,朝廷已经无力远征吕宋。故而才有徐万年的《报取回吕宋囚商疏》。徐万年之目的也是想朝廷能够不战屈人之兵,靠三大征的胜利,震慑西洋人。”

  张问达摇头补充:“那也只是掩耳盗铃的无奈之举,给自己找一块遮羞布罢了。”

  叶向高辩道:“不然如何呢?朝廷无力去南洋的。难道做臣子的不该像徐万年那样劝慰天子吗?”

  张问达撇嘴,“佞臣狡辩。有银子建潞王府,没心思建新战船。有银子给福王娶亲,没银子给军卒粮饷。”

  叶向高向张问达拱手,“德允,当年之事我尽力劝阻神庙了。是我这个做首辅的不如张太岳,不能阻止神庙,不能……”

  周嘉谟拍拍叶向高的肩膀,“进卿,你莫纠结在往事里了。你如今又是首辅了。老夫可盼着你比张太岳执政的时候,让太仓更充实啊。”

  叶向高点头,“我尽全力不辜负明卿兄期望。陛下,臣有一请,张太岳昔年与大明有功,死后不得安宁,可否为其反正?”

  作者有话要说:  西班牙人在1603年,竟伙同土著人帮凶对华人进行了大规模屠杀。

  消息传来,万历皇帝深感震惊。

  当时,徐学聚任福建巡抚,他马上作《报取回吕宋囚商疏》,先缓解皇帝的情绪,说明出征的困难。

  同时义正词严,警告西班牙人:"我高皇帝统一方夏,表则千古;礼乐威信,世守如一"。

  用三大征的胜利来显示国威,威慑西班牙人……

  哈哈

  哈哈哈,古往今来重复了无数次的外交言辞

第892章 木匠皇帝147

  叶向高提出给张居正的反正之事,也是反复在心里忖度过许久的, 他就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提出来。

  周嘉谟提到了要他学张居正, 可不就是天赐良机了?!

  他的少年期就是张居正当政的时候, 眼看着大明富强起来, 那张太岳就是叶向高崇拜的偶像。可惜他尚未中进士,张居正却驾鹤西去,未几张家人就被围困在辽王府里,饿死、自戕、流放……

  因为有人在天子和太后耳边进谗言, 说张太岳执政十年家私超百万,足够潞王就藩所用。

  没机会追随自己崇拜的首辅,兴盛大明,实现自己心中梦想,造福百姓, 叶向高早就决定要为张太岳做点儿身后事。

  他一直在寻觅机会。但是等他做了阁臣之后, 他明白只能等万历帝千秋之后, 才能为张太岳反正了。

  所以他怀着对潞王府的仇恨,看着李太后溺爱潞王,看着万历帝偏疼福王……隔了四十年后,当潞王之子被夺了藩地和藩王府所有的时候,叶向高拖着方从哲等阁臣不为潞王府说话;当天子对万历帝的爱子福王除藩的时候,尽可能地勾连御史, 沉默以对天家私事。

  等叶向高在内阁中从小透明、慢慢靠能力熬成隐形的首辅,赢得了次辅刘一燝的尊敬,赢得韩爌的认可, 也赢得了天子信任的时候,他就开始积极寻找能为心目中最崇拜的大明首辅、创出万历中兴的百年功臣正名的机会。

  他深信自己没有看错天子。依着天子登基两年来整饬吏治、彻底清除了重叠设置的六科给事中制度、让御史也去做实事;清查隐田、广开商路、平均全天下所有人的赋役;清理内廷十万宦官为净军,撤了留都的六部;信用熊廷弼、徐光启等有专才的臣子,就连勋贵子弟也开始启用;磊落、光明、正大的心性、竭力想让大明尽快富强起来的做事方法,绝对会正面看张太岳的执政十年。

  叶向高坚信:只要有人提出为张太岳正名,天子就会允了此事。唯一的难处就是天子会不会顾及万历帝的身后名,会不会要拖个人出来给万历帝背过。以及自己到时候该推谁出来为万历帝担罪名。

  朱由校对叶向高在此时提出为张居正平反感到诧异。他下意识地略张大眼睛,盯着叶向高不说话。怎么也没想到叶向高会有这么大的胆子,没有任何铺垫、直接就要求给张居正平反。

  该不该呢?太应该了。

  张居正做首辅期间是大明最后的辉煌,要是没有张居正那十年的辛苦,万历别说三大征,就是单纯想平息宁夏的蒙古人哱拜叛变都够呛,更别说播州的苗人叛乱、还有协助朝鲜驱赶日本幕府的侵略了。

  但只要想到出兵朝鲜的事情,朱由校的心里就不舒服。大明作为宗主国,出兵、出银子去帮朝鲜打侵略朝鲜的日本幕府。战争投去了大几百万、近千万两的银子,将士伤亡不少,国力下降,最后却没得到什么相应的回报,这事儿干的简直太划不来了。

  最令人气恼的是,朝鲜在萨尔浒之战后,居然转而投向了建奴。泰宁侯从辽东回来请示对朝鲜的处理法子,朱由校留中了泰宁侯的折子。他仍然在等处理朝鲜之事的合适机会。

  周嘉谟见天子眼神飘忽,知道天子走神了,轻咳一声提醒天子。公鼐却想起天子前几日说的朝鲜。难道天子想把这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放一块去做?

  公鼐试探道:“陛下,臣以为该给张太岳反正。朝鲜之事也该有个主张了。辽东等着陛下的意见行事呢。”

  韩爌属于激进的好战分子,立即跟着说:“大明庇护朝鲜几百年了,可朝鲜却在大明最艰难的时候投向了建奴。如此的藩属国,不要也罢。”

  朱由校看向韩爌,脸上浮现出略微的笑意。叶向高脑筋急转,公鼐怎么把给张太岳反正与朝鲜之事放在一起说了?

  天子的那一丝笑意,让他茅塞顿开。

  “陛下,要是没有张太岳执政十年的变革,万历三大征就没有足够的银粮支撑。那时候太仓存粮可够十年支用,太仆寺存银多达四百万两,再加上太仓存银,总数约达七八百万两。做到了‘田不荒芜,人不逃窜,钱粮不拖欠’。可是出兵朝鲜之事,使得大明空耗储蓄,没有获益,被这样的藩属国拖累得国力下降不说,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其投降建奴。所以臣以为不仅要除名其藩属国的待遇、取消其封贡资格,还要从其身上找补回三次增兵朝鲜的损失。”

  叶向高边说边觑着天子的脸色,最后狠狠心说道:“朝鲜除藩属国之后,罪魁祸首的日本国也不能轻易放过。不然如何惩前毖后、以儆效尤。那交趾、缅甸之事就是前例。

  所以臣以为西洋荷兰国这次进犯我大明的蚝镜、厦门、占据澎湖列岛,就该杀尽入侵者,杀到西洋荷兰国的老巢,索回举债的三百万银子。然后用这赔偿教训交趾,使其重归回大明;也要教训缅甸,使西南极边之地重新恢复太/祖时期的三宣六慰司羁縻设置。”

  周嘉谟听得这番言论,心头狂跳,我的天,叶向高这是疯了?却不料朱由校拍案大笑。

  “好!好!好!进卿果然不愧为朕之首辅。便按进卿所言,内阁奏报上来。

  第一要给张太岳反正。这本就是先祖处事不公,怨恨张太岳对其约束太紧,并受小人挑拨之故。

  第二除朝鲜藩属国、取消封贡资格,令泰宁侯、英国公世子、定国公世子进军朝鲜,捕尽逃窜到朝鲜的建奴残余。

  第三工部继续建造新式快船,不仅要问西洋人讨回万历三十一年佛郎机人在吕宋欠下的血债,还要讨回日本国无端进攻朝鲜,累得大明将士捐躯,千百万银子二十年没回头的旧账。

  至于在澎湖列岛的荷兰人,杀无赦。

  交趾、缅甸之事,叶卿看着安排妥当的时间去做。”

  崔景荣简直要跪拜叶向高了,怪不得三百多的同年里,叶向高从庶吉士直擢编修、十五年前就以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做阁臣了,也怪不得叶向高能够独相七年,回乡赋闲七年回来又做阁臣,再度成为天子倚重的首辅。

  原来叶向高就是比自己看的深远。几句话就从叶卿变成了进卿,要知道天子甚少直接称呼臣子的字。

  崔景荣暗忖,自己这兵部尚书只想着一要安稳大明内部、二要安定四境,而叶向高已经想着向东洋的日本讨回援助朝鲜的损失、向西洋的佛郎机人讨回万历三十一年的血债,还要杀到西洋荷兰人的老巢讨回那三百万的债务,更别说交趾、缅甸之事了。

  能不能做到先不说,单其心胸、眼光就是自己不能相比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27页  当前第60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06/62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彼岸繁花[综红楼]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