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红楼]我要做首辅_分节阅读_第4节
小说作者:拍个西瓜   内容大小:893 KB  下载:[红楼]我要做首辅txt下载   上传时间:2018-03-21 00: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3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白术一边收拾着林瑜要带走的包裹,一边蹙眉问道:“小厨房那边怎么了?”

  “原是灶上娘子弟媳妇今儿生了,她赶着回去帮衬着照顾月子,请了一个月的假。”灵芝三两下就给林瑜绑好了揪揪,细细地梳了梳半边披下来的头发,又道,“这原是已经回过了的,并没什么。”

  白术冷笑一声,道:“我明白了,必是有人瞅准了这个空子,心里且想着好呢!”

  “可不是。”灵芝笑一声,道:“李娘子给烦得不行,瞅准了我去就给拉住了好一阵叨叨,千百遍地央求着你赶紧定下人选来,省得她耳根子终日不得清净。”

  将素日里要用的小手炉包好,又另寻了盒子装了满满一盒熏香,白术这才起身,道:“定什么,我的话,只等那灶上娘子回来。反正你跟着大爷也得在张家住上一个半月的,单我一个便是跟着大厨房用也使得,索性把小厨房的都放上一个月的假,只等大爷回来了再上差。”

  一席话听得林瑜和灵芝都笑起来,原本将这种事尽数下放白术管着的林瑜出声道:“行了,大厨房在外院,你还真跟着护卫们一道不成,也不像样。”又道,“灶上的是不拘小厨房里的谁,多担一下罢了,只管把那份月钱给她,你也别真的叫大食堂送饭菜来。这天气送来都冷了,吃坏了你叫我上哪再找一个这么能干的内管家去?”

  “可不是,白术姐姐尽胡说。”灵芝点了点已经打包好的包裹,拿脚往外走,道,“我喊钱嬷嬷来。”

  钱嬷嬷手底下管着十几号人,平日里只做着内院洒扫的活计,干得是寻常人家院里最低贱最不受重视的力气活,在林家却变得不一样起来。如之前所说,林家的规矩严苛,整座大宅除了林瑜以及贴身照顾他长大的白术、还有林老管家,再没人能随意在内外院之间走动。

  这时候,钱嬷嬷便负责起在内外院有需要时充当搬运东西传递话语的职责,大到外院账房归入内院再关账的账簿,小到内院那些个丫头们的针头线脑,但凡要跨院的,都需经过她的手。

  这个位置清闲但是紧要,也只有钱嬷嬷这样的老人林瑜才放心。

  这样迥异于其他人家的情况固然是林家的生活环境所导致的,也有林瑜不愿意像别家一般使用未留头的小子的因素。讲真,童工?他觉得他的节操还没有掉尽到这个地步,这是环境的力量再大,他也不愿意妥协的地方。

  反正,他总有办法解决的。

  待林瑜的行李被一一地搬至外头,外院里也安排好了跟随出门的护卫,万事俱备只等着自家大爷抬脚。

  天上已经开始下起了细密的雪,飘飘摇摇的。这回就算林瑜不乐意,也没办法的被白术拿斗篷罩了个严严实实,只管叫钱嬷嬷给抱着出去。林瑜倒是有心说自己才不会得病,这世界上大约再没他健康的了,但这种拿不出凭据的话,说了也没法叫人信服的,他只好闭口不言。

  林老管家可算找着了机会,从钱嬷嬷手里接过自家大爷抱着,身后是人高马大的张忠举着把大伞将三人都拢了进去。

  张忠举着把大如车盖的伞犹自不带一声喘息,他低声回道:“安排了地支里头前六个跟车,照旧留子丑两个在张家门房那听差,您可还有吩咐?”

  林瑜被整个儿捂着声音显得闷声闷气的,道:“这就行了。”停了下又说,“我与你留了两本书,一会儿林爷爷拿给他。”

  林老管家应了一声,想起了之前林瑜突然翻出来的两本书,说留给张忠读的。这两本书还留在他的房里,林瑜也交代了,只在他那里看,不叫带出去。

  张忠红了脸,虽然之前听林瑜说过,但是真要开始看书本子了,他总有些怯怯,道:“属下字识得不多,只怕辜负了您的希望。”

  林瑜轻笑一声,道:“不懂的便去问,开头总是慢一点的。”他没再多说,若是连要问谁都让他指点的话,那只能说明林瑜看错了人。

  “是,大爷。”张忠又是兴奋又是苦恼的回道。

  目送着装着自家大爷的朱轮华盖车走远了,林老管家并张忠这才转身。

  林老管家打量一眼身后站的笔笔直打着伞的汉子,笑道:“大爷有交代过,你不当值时尽管来。”顿了顿,又道,“莫辜负了大爷的栽培。”

  这一回,张忠应得又干脆又响亮。

第7章

  雪落得越发大了。

  等林瑜到了张家,张老太太早吩咐了心腹大丫鬟半夏撑了伞等在侧门。一见林家的马车来了,忙隔着帘子请了安,请他安坐。自己吩咐了小厮将马从套子上解下来,牵走了。又唤着身后的婆子抬起车杆,拉着车往里走。直到后院处方换了轿,轿子里早熏得暖洋洋的,林瑜坐着感受不到一丝凉气。

  “稳着些,莫颠了表少爷。”半夏紧紧地盯着抬轿的婆子,往日便是老太太出行都轮不到她来做这样的活计。不过这里这位爷,老太太看得只怕比自己都还要重一些,派了她来可不就是脸面,万分上心都不为过的。

  “半夏姐姐。”在大门口就下了车一直跟在一边的灵芝冲半夏笑得露出一颗小虎牙。

  半夏见婆子再没不妥当的地方,方携了她的手,笑道:“小灵芝,我看看,哎哟,可长高不少。”

  大半年不见的两个大丫鬟手挽着手,一个道白术念着你给你带了这个,另一个道我也惦着留了那个,那出去了的谁谁谁也记着你们呢,叽叽咕咕个没完。林瑜坐在轿里侧头托腮一听,一耳朵的中药名,不由好笑,自己母亲大约是娘家带来的习惯,给丫鬟取名字只管去翻本草,便宜的很。

  待行至垂花门前,半夏道一声:“压轿。”林瑜也不要人扶,自掀了冬日里沉重的轿帘走出来,半夏忙举了伞遮住他的头顶,倒把自己给露在了雪中,灵芝一见忙上前遮了两人。

  “倒把这雪给忘了。”林瑜三步并作两步进了垂花门,笑道,“到让你给落着了。”

  半夏收起伞,接过灵芝的来交与边上垂手侍立的丫鬟,道:“就这么点雪,哪里就娇贵起来了?”

  林瑜一笑,瞅一眼灵芝,她自会意,挽着半夏笑眯眯地姐姐妹妹起来。不爱在这种事上多用心的他拢了拢身上的斗篷,抬脚就往前走。

  这路哪年不走个七八回,早就熟了的。进了门,还不等他弯腰行礼,张老太太一把搂在了怀里,摸着头上的小揪揪,对这边上的一个妇人笑道:“可算是把这个小金童给盼来了。”

  林瑜一时哭笑不得,所以他才不爱扎什么抓髻,幼稚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实在是太满足大人们的恶趣味了。

  林瑜来的时候已经过了请安的时辰,不过他一眼扫过去,这时候张老太太这间大屋子里头,小辈仍旧一个不落都在。一一行礼过后,他问最大的表格张琮,道:“怎的没去上学?”张大舅要求甚严,他常来常往的又不算什么外人,很没必要因他来就下学。

  果然,张琮一脸劫后余生的表情,道:“先生今有客来,故而放了半日的假。”他尚有一篇大字没练,幸而有了这半日的喘息,要不非得挨戒尺不可。

  林瑜眼睛一转便知道他大约又有功课没完成,但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不过一笑,没再深究。

  “我的小鱼儿。”搂着林瑜,张老太太摩挲着他玉白的小脸,笑道,“除了孝,咱就得正经念起书来,下午就跟你哥哥去上学可好?”

  这大约就是林瑜不大愿意来张家的另一个原因了,小鱼儿这个小名总是让他觉得自己的脸上是不是少了一条疤。只可惜,除了他之外这世界怕是没人能懂这个梗。

  有点小寂寞。

  边上的圆脸妇人身子略略前倾,笑着奉承道:“可不是,哥儿聪慧,早读了书,异日蟾宫折桂,也未可知。”

  “二舅母谬赞了。”林瑜只做害羞状,往张老太太身后靠了靠。这妇人便是他便宜二舅的原配嫡妻,姓孙,平日里一张圆圆脸爱笑又会奉承,也没什么坏心,是以在老太太跟前一向算是得脸。

  果不其然,张老太太搂着林瑜笑起来,正想说话呢,就听底下另一人道:“按理说,咱们家请的坐馆先生学问好,外头多的是人想来拜师的,瑜哥儿这么悄没声的就跟着去了怕是不尊重吧?”

  所以说,人多就是不得清净啊。林瑜心中一叹,一抬眼,果见张老太太的脸色淡了淡,便笑道:“三舅母说得有理,可巧我今日得了一方好砚台,拿与先生做束脩,岂不清雅。”说着,就要叫收着东西的灵芝。

  张老太太拍拍林瑜的手,只对着底下笑道:“看看,这才是大家风范呢,怨不得我疼他。”又道,“外祖母早就备好了,哪能教你一个小孩子家家的拿出来,快自己留着。”

  林瑜不在意道:“这有什么,不过一方砚台罢了。”到底叫灵芝加上了。

  老太太见他坚持,也不拒绝,只是对着孙氏笑道:“我常说,咱们这样的人家虽不敢说什么富贵人家,但这点东西还是不差的。最要紧的就是这一个礼字,要不然,就是攒了金满箱银满箱,也不过落下铜臭二字罢了。”一席话,说得林瑜那三舅母脸色一阵青白,只是再没人理她。

  “怪道说礼出大家呢,哥儿书香世家出身,就是拿个束脩都比我巴巴地找什么金锭子银锭子更好看些。”孙氏忙忙地接口道,她娘家也是生意人,从本家那里拿一些盐引,贩官盐为生。比不得本家大盐商,但在这个家也是豪富的主。

  底下登时顺着这的话头,不绝口地赞起来。张老太太看都不看那脸色难看的吴氏,这个三儿媳难听的话多了,她都计较不过来。只是见几个孙辈颇有些坐不住的样子,又怕怀里的林瑜年小皮薄经不得夸赞,忙吩咐大哥儿张琮带了兄弟姊妹们回屋顽去。

  张琮早巴不得这一声了,拉着林瑜忙忙地往后头屋里走去。

  江南的雪,大得也有数,待林瑜他们出来时,已经比之先前要小了好些,只是天还阴阴的。张琮看着面前已经铺上了浅浅一层银白的雪地,遗憾的直咂舌。

  大姑娘张瑶笑他:“大哥你还惦记着糟蹋这雪地呢?功课呢?”她是二房的,圆脸孙氏嫡亲的闺女,最是公正爽利不过,大小姊妹也都服她。

  “不过一篇大字,半刻钟就得了,怕什么呢。”张琮满不在乎地,伸着头瞅着地上,很想踩一脚的样子。

  “且安生坐一会子吧,再过一时就要用午膳了,吃完随你去。”张瑶携了最小的小妹,并四房里两个沉默的二姑娘三姑娘与林瑜略一招呼,就要先走。

  张小妹不乐意了,她揪着大姐的裙子,眼巴巴地看着林瑜,糯糯道:“我还想和林表哥玩。”

  实在不会哄孩子的林瑜摸了摸身上,发下自己没带什么好玩的东西——也是,他连佩一个玉环都嫌碍事,哪里愿意再带什么荷包之类的,平日里在家是怎么舒服怎么来,出门却不过面子情,好歹被白术捉着带了个生肖佩。他倒是想解下来,也不知白术怎么绕上去的,就是不行。

  张瑶忙摸了摸小妹的发顶,拿着糕点哄着她走了。张小妹一边走还一边回头嘱咐林瑜:“要来找我玩啊!”

  听得姑娘们身后的大小丫鬟都笑了。

  姊妹们并身边的丫鬟都走了,三房里张环张玟对视一眼,见张琮也没注意这边,两人挨挨蹭蹭地过来,与林瑜行礼道歉道:“瑜表弟,母亲只是心肠直,并非有意,咱兄弟给你陪个不是,可别往心里去。”

  林瑜一偏身,没让这两兄弟的礼行到实处,安慰道:“我是第一次来不成,别外道了。”三舅母这刻薄小气的脾性他又不是第一次知道,明明花的不是她的东西,她能肉疼半天,说出的话哪里好听得了,林瑜再没心思与这样的后宅妇人计较。

  “正是这话。”张琮不知何时转过身来,揽了林瑜的小肩膀,道:“我带表弟去外头书房有事,你们只管你们玩去。”张环张玟诺诺应了,跟着张瑶的脚步往前走远。

  二房的张理,张瑶的亲哥哥,和他母亲一般再乖觉不过的人,指了一事也匆匆地走了。

  林瑜和张琮也不理会,正所谓嫡庶有别,林瑜自己还好些,毕竟从现代而来,一般不太在意这些,但是他们自己倒过不去这个坎。兄弟们之间虽然和睦,但是另几个总想着他们是庶出子的嫡子,和张琮林瑜这般嫡出嫡子且是正经有血缘关系的表兄弟不一样,倒先把自己当做了外人。

  张琮对此是习以为常,或者说他也是这么想的。

  “珏哥儿呢?”林瑜之前就想问了,刚在大厅里他本想问,却被一岔嘴给混忘了,这才问起张琮来。

  张琮咧嘴一笑,道:“这小子前儿闯了大祸,偷偷使唤了小子买了爆竹差点没把自己眼睛给弄瞎,如今虽无恙,却被爹发狠压在祠堂禁足,每日只有青菜豆腐米饭,还得写大堆功课,可怜的很。”

  “只怕这回连外祖母和大舅母都没帮他说话。”林瑜笑道。

  张琮拉了林瑜,点头道:“可不是,要我说他也太能淘了些,爆竹是随便玩的?也不看看他自己才几岁。”又道,“莫管他,祠堂里有老仆照顾着,饿不着冻不着,受点教训也好。”

  林瑜瞅瞅自己被拉着的手,意味深长道:“可见是经验丰富才说得出来这话。”

第8章

  “说吧,这么拉着我又有什么事了。”林瑜抽回自己被拉着手,自拢了拢斗篷,袖手歪头看自己这个不怎么靠谱的表哥。小大人的样子衬着他嫩生生的小脸,张琮又是想发笑又是不敢,生恐惹恼了他,自己的主意便打不成了。

  “我们且去前头园子里逛逛。”十三岁的少年挠挠半挽着的发,顾左右而言他。

  林瑜倒不着急,慢悠悠地跟着他闲逛。张家的园子是典型的姑苏模样,三步一景,五步一画,端得是秀雅非常。不过,在大俗人林瑜眼里,觉着这大半是被有限的地皮给逼出来的。

  这里的地是真的贵,要不然那群不省心的也不会那般汲汲营营,甚至做出罔顾人命的事来,人道是财帛动人心,古人诚不欺吾。

  更何况,在现在的人眼里,地简直要比金银都要紧些。金银易散,土地却能传于后人,无论富贵贫贱,总有个安身之地。

  两人一个心不在焉,一个浑不在意,走着走着,没留意出了园子跑到了前头。

  林瑜听着隐隐传来的人声,拉了拉张琮的垂下的袖子,问道:“那边可是你们上学的书房?”书房的窗户并没有关着,大约里面的人也在观景。

  张琮回过神来一看,大惊,窗后捻须而笑的可不就是自家先生,来不及计较怎么就跑来这里,忙拉了林瑜的手道:“快走快走。”

  “急什么。”林瑜不乐意,非是对表哥不满,实在是他现在的外在条件达不到,小短腿怎么跟得上他?抽回手,不慌不忙地理了理被张琮贸然一拉略散乱的衣摆,“能吃了你不成。”

  张琮皱着脸,正要说什么,就听窗后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来:“可是琮哥儿,这么忙忙地作甚么戏耍?”

  林瑜抬头,正看到自家大表哥的脸色瞬间苦了几分,不由得踢踢他的脚后跟,悄声道:“愣着做什么,还不快回话。”

  “回先生的话,正带林家表弟出来逛逛。”张琮微微侧身,露出被他严严实实挡住了身子的林瑜道。

  “可是先林润之之子?”林瑜的父亲名沐,字润之,在姑苏这一代也算是小有名气。之前他守孝不得出门,没什么交际只是听老管家说过,如今倒是遇到了。他上前一步,抬手行礼,道,“正是家父。”

  这位姓李的坐馆先生见他小小一人,穿着大红羽纱的斗篷,站在雪地里,年级虽小却自有一番气度,怡然不惧地对自己行礼,心里先爱上了几分,忙道:“外头酷冷,琮哥儿还不赶紧带了你表弟进来暖暖?”

  闻言,张琮本就苦得快拧出苦汁子的脸更加可怜巴巴了几分,奈何先生有命,再不情愿也只好牵了林瑜的手,往他心目中的龙潭虎穴走去。

  这李先生本是张琮母亲李氏的族弟,身上也有举人的功名,却因为家里有一个偏心老父,落得个衣食无着的境地被赶了出门。李氏见他学问好,又心存着帮帮这个族地的意思,便将他聘来做自家的西席,横竖她一个嫁出去的姑奶奶也不怕所谓的族叔。

  李先生心知只要自己老父活着一天,他便一天没有出头之日,干脆也不再想继续科考这事了,只管在张家待得安安稳稳地专心教学生。李氏早就从张老太太手里接过了这个家,见他尽心尽力,怎么都不会亏待自己的族弟,他倒是有些过得乐不思蜀的意味。

  “李兄难道就从未有过不甘么?”坐在李先生对面的人衣衫褴褛,却安然自若,毫无困窘之意,抬手沏了一碗茶。

  那李先生谢过,方接茶道:“人各有命,时飞志向远大,为兄以茶代酒,以敬来日弟金殿传胪。”一抬手一仰头,便饮尽了。

  那时飞摇头,道:“偏偏好茶牛饮。”只好又与他倒一杯,方谢道,“弟谢过兄长好意。”不过一语尽心。

  两人正说话喝茶间,房门被扣响,李先生笑道:“必是我那不争气的学生。”方高声道,“还不快进来。”

  张琮磨磨蹭蹭地推开了门,林瑜见他不甘不愿地样子,心想,从古至今,害怕老师大约就是学生不变的天性了。即使他才告诉这个表哥说,有他这个小童在,那先生又有客,必然不会十分为难他也没用。

  果然,李先生并不问张琮是不是还有功课未完成,只拉着林瑜和他说话,见他条理清楚,比边上缩手缩脚的张琮还要大方些,心里叹了一声。未留他们多久,只看快要摆饭的时候,就命他好生将林瑜带回去,又叫上了一个婆子一路遥遥地跟着才放心。

  见两个小的走了,李先生对一直沉默吃茶的友人笑道:“你看,我给你找的这位小学生,可还称心?”

  张琮自出了自家先生兼族叔的大门,就送了口气,这时候再想不起来原本打得主意,只想着赶紧回祖母那边是正经。今日林瑜在,大家必是一起用饭的。

  姓贾,字时飞,林瑜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一个原著人物活生生的出现在自己眼前了。他看看匆匆忙忙样子的张琮,不经意般问道:“那贾先生,你可知晓?”

  张琮挠挠头,道:“我只知是先生好友,外地才来的,如今正寻暂居之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7页  当前第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3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红楼]我要做首辅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