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在年代文里发家致富_分节阅读_第15节
小说作者:天籁星璇   内容大小:688 KB  下载:在年代文里发家致富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2-12-13 18:57: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17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经历过四十年代的战乱和五十年代的饥荒,六七十年代的运动,粮食珍贵的观念深入人心,这句简单又朴实的宣言恰恰戳中了大家心里的痒处。

  不知道人群中谁喊了一句好,很快整个天井里陆陆续续开始响起鼓掌声,掌声越来越响,传至河边的酒席和礼金登记处。

  “这次婚礼好热闹啊!”崔向红艳羡地看向婚房。

  自从运动开始以后,村里的婚礼是一场比一场冷清,大家都心照不宣地偷摸相看,省略下聘彩礼等等礼节,生怕被人揪住小辫子,领证随意吃一顿就结束了,这场婚礼可以说是近十年村里难有的热闹事。

  她的婚事差不多也是这样耽搁下来的。

  林逸海温声道:“你想去凑热闹就去吧!”

  “我不是想去凑热闹,我……”

  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倒让崔向红心里生出些委屈。

  崔向红知道自己姑姑一直在给自己相看人家,她也不傻,被叫过来跟一个陌生男人一起登记礼金,就猜到相看的人十有八九就是眼前这个男人了。

  她微微抬头偷瞄了一眼对方,男人面容清俊,虽然腿不太好,但是刚刚看他待人接物都十分有礼,跟村里的泥腿子完全不一样,崔向红脸红了红,心里已经满意了八分。

  可是对方却一点都不懂自己的心事,老老实实收钱连句话都不说,又或者说是没看上自己吗?

  在一众欢呼声中,林逸海也被婚礼所吸引,他看着堂叔背着堂姑一步一步走外门外,看着新郎对众人鞠躬致谢,突然有些眼热,他以前从不觉得结婚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可是现在,他突然有点触动了。

  “新娘子出门啦——”

  昨天捉鱼的新娘哥哥把林小花背到自行车车座上,新郎递给她一个贴了喜字的收音机,林小花满脸幸福的收下了。

  新娘子出门,送亲的男人们要挑上新娘陪嫁的脸盆被子马桶等等跟着去男方家里。

  林逸秋转身进去人群中,一眼就找到了林逸海。

  “大哥,我得帮忙搬东西去女方家里,我先去了。”

  “嗯,路上小心。”林逸腿脚不便,接下来的热闹是看不见了。

  “这位是?”林逸秋把话题引到崔向红身上,明知故问道。

  “这是三太叔公孙媳妇家的侄女,崔向红同志。”

  崔向红没想到林逸海还会跟家里人介绍自己,不由地挺直了身子:“林同志你好,我叫崔向红!”

  “崔向红同志,你好!我叫林逸秋!”

  双方做完自我介绍,那边已经送亲结束了。林逸秋得赶紧去搬嫁妆了,话不多说,只能给林逸海使眼色,让他自己体悟了。

  林逸海还不在状态里,看着弟弟眼睛一抽一抽,一脑子疑惑,正想问,弟弟就跑远了。

  林逸秋跟着其他人挑担子的挑担子,推独轮车的推独轮车,使出浑身解数,跟着送亲的队伍往男方家走去。

  据说这位小姑父是城里的工人,这次迎亲更是叫上了好几个工友,一人一辆崭新的凤凰牌自行车,车龙头上挂着大红花,每个人穿着一身崭新的藏蓝色工服,打头阵的新郎更是穿着一身中山装,是十里八乡最有排面的婚礼了。

第22章 回家

  一行人甫一走到村口,便有人进去报信,很快全村都沸腾起来,男女老少齐聚,张望着看新娘凑热闹。

  这个村子整体还不如林家村,没啥看头,新郎家倒看得出是重新修整过的房子,房子前搭着两个棚子,里面摆着十几个方桌,看成色应该东拼西凑来的。

  婚礼的主婚人是大队妇联主任,这可是极有面子的事情,整个婚礼显得更加风光无比,简单地拜过主席和父母,婚礼仪式就结束了。

  新娘被七拥八簇地送进新房,一群人跟着去闹洞房了,林逸秋折腾一通又饿了,赶紧跟几个表兄弟找了个座位坐下来。

  整个席面四荤四素一汤凑了九个菜,荤菜有:红烧肉圆子、红烧鱼、水煮活虾、糖醋排骨,凉菜有:炒丝瓜、拌茄子、凉拌黄瓜、炒青菜,汤是鱼头炖豆腐。

  这菜比过年还好,要搁以前,林逸秋看都不带看一眼的,现在却吃的满嘴流油,不过他也不是唯一一个这样,苏前进苏光明吃的比他还多,连林家几个小丫头也大口大口的往嘴里塞,毕竟油水实在是太少见了,混在一群孩子中,林逸秋并不算起眼。

  酒席行至过半,新郎带着新娘和父母出来敬酒,不知道是不是被灌多了,此刻的新郎面色潮红,脸上透出一股傻笑。

  等轮到林逸秋这一桌,新郎已经有些站不住了。

  同桌有人打趣说:“建刚,你可得少喝点,不然一会儿洞房睡过去了怎么办?”

  “别别胡说!我要来敬敬酒,就……”新郎酒杯绕了一圈,“先敬敬大伙,然后额外敬敬我们家小花的大侄子吧。”

  林逸秋一听,赶紧举着一杯热水站起来。

  “你小子,你刚刚可是难住我了……差点就进不来门了……我今天非得……我……我要……”新郎傻乎乎地念叨着,好像又像在跟自己说话一般,声音低沉了下去。

  “你小姑父喝醉了,小姑我敬敬你!”林小花一边把人拦下,一边笑着跟林逸秋说话。

  “祝小姑小姑父,永结同心,百年好合。”林逸秋补了几句吉祥话便坐下了。

  林小花笑着应下,对林逸秋跟几个兄弟低语道:“一会儿慢点走,我让爹娘给你们几个发个红包!”

  “谢谢小姑!”几人异口同声。

  林家小姑一行人前往下一桌敬酒,林逸秋把注意力挪到了小姑父的几个工友身上。

  他马上就要面临毕业,现在三姐也有工作了,他有心进工厂做临时工,却不太了解这个时代的招工条件,今天遇上了,正好可以打听打听。

  “几位大哥都是我小姑父的工友吧!”

  “是的是的。”

  “你这小子,你刚刚可真威风,问的这几个问题,要是我可回答不上来。”

  “是啊,还好我娶我媳妇的简单些,还是建刚脑子活泛!”

  “今天这个婚礼可真热闹。”

  几个人七嘴八舌地议论起刚刚那个接亲环节。

  林逸秋故作羡慕道:“做工人可真威风,个个都穿的确良,个个都有自行车!”

  可能是怕误导小孩子,一个工友赶紧出来解释:“我跟建国还有逢春的的确良是找人借来的,建刚的中山外套也是借的,并不是我们自己的,这年头工人阶级也挺难的。”

  另一个也有些羞赧:“可不是,我的自行车也不是什么高级货,二手的罢了,我刷的干净些。”

  “我的车也是借的,一会儿要早点回去还呐……”

  “二手的?”林逸秋捕捉到了一个重点,他突然想到给林逸海买什么礼物了。

  “是啊。”那工友看林逸秋是好友的侄子,也没有隐瞒,一一道来:“这一辆自行车要大半年工资呢,还要自行车票,这钱好攒,票难搞啊,所以我就买了一辆二手的,这二手的车可比新车便宜多了,不过也是可遇而不可求。”

  林逸秋又问了些细节,可能是刚刚婚礼上的交情,一行人对他也很友善,那工友把自行车的来历一一交代了,他暗暗记在心里,准备回了城再实践。

  林逸秋又问了一些招工事宜,总结了一下,要进工厂——难!

  看来自己还得有其他打算才行,林逸秋没有泄气,这个世界的旅程才刚刚开始,他可不能一开始就气馁。

  ———分——割——线———

  刚刚人来人往送礼还不觉得,现在人都走了,林逸海这边瞬间冷清了下来。

  林逸海把零碎的钱按照面额整理起来,对着签名一一核对。

  “我来算吧!”崔向红自告奋勇。

  “谢谢!”

  两人静默无声,一个理钱,一个算账,也算有默契。

  崔向红把账细细算好交给林逸海:“林逸海同志,一共是五十三块六毛五分钱。”

  林逸海已经算过一遍了,核实了一下,确实是这样:“嗯,很好,崔同志你先去吃饭吧,我在这边守着,还有亲戚没来呢!”

  “我陪陪你吧!”崔向红脱口而出,却马上意识到什么:“我我是说我帮你一起吧……”越说到后面,崔向红脸越红,最后直接说不出口了。

  她暗暗恼怒,恨自己不会说话,又怕林逸海多想,误会自己。

  孰料林逸海并没有拒绝:“好,那就辛苦你了,崔同志。”

  崔向红惊喜,脸上一红,连道:“不不,不客气。”

  两人不再多言,一切尽在不言中。

  酒席到下午三点就结束了,吃酒席的一行人也陆续回到林家,林菊凤跟丈夫和一双儿女没打招呼便马不停蹄地走了。林逸秋知道这是他大姑第一次在父母这里吃瘪,所以面子上挂不才走的,但是在林爷爷林奶奶眼里,这对这个女儿的心更冷了几分。

  林父林母赶着上工,也不能再作停留,一家子便准备回家。来时大包小包,走时两手空空,林父提议一家人走回去,毕竟回去船费要一块钱,可以吃好几天的菜了,此举得到了所有人的同意,除林逸秋以外。

  这坐船都要两三小时的路程,靠两条腿走回去,他不得累瘫咯?

  最后还是林奶奶看不去了:“逸海腿脚不好,逸秋冬妮还小,你以为他们是你俩呢。”

  林奶奶拿了两块钱递给林逸秋:“你们坐车回去快些,夏妮就留下吧,过两天就跟你婶娘矿上去,一来二去的好省点车费。”

  从林家村坐公交车去郊外的厂家属区才四毛钱,两块钱五个人刚刚好。

  林母细致地交代了林夏妮几句,说好过年接她回来,一家人上了车,在夕阳下对送行的几人挥挥手。

  林冬妮上了车,把头伸出窗外,对林夏妮摆摆手:“姐,我在新家等你回来——”

  “冬妮,不要把头伸出去。”林逸秋提醒了一句,把人拔了回来。

  “我知道,爸妈再见,大哥小秋小冬再见——”林夏妮泪眼地汪汪追着汽车跑了两步,身影越来越渺小直至看不见。

  乡下的路都是泥泞小路,坑坑洼洼的,公交车行驶得并不顺畅,在经过一个大转弯,车身猛然冲了一下,车上的人重心不稳,全都压倒到了一边,林逸秋被迫压在窗户上,往远处眺去。

  在田野的尽头,有一个小小的身影站在那里,直觉告诉他这个人是林夏妮,他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心酸,一个十八岁的姑娘,在现代也就是刚刚上大学的年纪。

  “妈,这石矿也太辛苦了,你看婶娘都做成什么样了,要不还是算了吧,把三姐接回来吧。”

  林母无奈:“这件事已经定了,再说你姐都同意了,你有什么好不同意的,我知道你心疼你姐,但是年轻人就是要多吃苦才能成长。你看人家知青,一个个都下乡呢,到广阔的天地去练红心呢,你们呢?”

  林逸秋无言,他还是个靠家里吃家里的人,他确实没资格说这话,而且把林夏妮接回来,城里也没有好工作。

  林母思来想去又心软了:“你说的也有道理,这样吧,我去托托关系看看能不能找个临时工的工作,在厂里总是比外面好很多,以后找对象也能方便许多……”

  虽然是这么说,但是临时工比大部分工作都吃香,哪有那么容易找到。

  林逸秋暗暗记在心里,想着以后日子好了,也得好好补偿这个姐姐。

  此时的林家人并不知道,这是他们跟林夏妮的最后一次见面。

  “1973年夏末,三姐林夏妮找到了工作,大哥的相亲之路依旧漫长,下学期我会进入高三,这是一个不同于21世纪高三的体验,可能未来会艰难一段时间……望今后的日子也能如现在一般平安顺遂。”夜晚,林逸秋在日记本上写下这样一段话。

  这是他来了这个时代以后养成的新习惯,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到现代,但是多做份记录总是不枉来这一遭。

  回到家以后,家具厂定制的家具也到了,林母用点小巧思稍微一布置,整个房子立刻大变样,全家人心情都很好,这几日林母走路都带风。

第23章 购物

  也不怪林母得意,这些日子家门口来来往往的人不少,凑着聊天的功夫,眼睛就往里偷瞄,想看看这么大动静装出来的房子究竟长什么样,话里话外都是要介绍自家侄女外甥女的。这可把林母给乐坏了,心想着即便是跟那个董家不成,林逸海也不至于找不着媳妇了,这笔装修钱花的值了。但是在林父心里,董晓燕还是要高一等的,从出身到工作(据说马上可以去供销社做营业员了,这可是国企职工啊)到长相,无可挑剔啊。

  另一个令人惊讶的事情是,董家通过刘喜妹竟然要求提前见面。

  林父林母还挺吃惊的,毕竟之前董家的态度可不算好。林逸秋倒是觉得意料之中,他们家装修的事情,家属院都传遍了,没道理董家不知道,所以这是着急了?

  “也行,这样小秋回学校之前还可以见一面,也帮你哥把把关。”林父一锤定音。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6页  当前第1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17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在年代文里发家致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