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太子他不肯和离_分节阅读_第13节
小说作者:丹锦   内容大小:565 KB  下载:太子他不肯和离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3-03-26 21:55: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14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二总管一激灵,背上顿时冒出一层冷汗,赶紧改口:“待给太子殿下送礼之时,一并抬进东宫去。”

  随既赶紧翻过这茬,续道:“东西都已经整理出来,郎君随时可回府清点。另外,刘家过来的那些人,这些年也全在先夫人的庄子和铺子里。夫人让小人问问郎君,如若要见一见他们,可帮着将人召集起来。”

  白殊接过知雨转递来的一叠身契地契,一边看一边听着二总管说,最后又扫了眼库中清单,在心中跟小黑叹道:“这女人的胃口也太大了。除了家仆的卖身契还算多,总共就一座别院一处田庄一间铺子,库里的东西加起来都没到三十件。”

  AI小黑表示理解不了人类:“她难道想不到你会问刘家要嫁妆底单去对质吗?”

  “她哪是想不到,只是认定刘家不会为了我得罪白泊。”

  白殊将契据随手放下,目光扫过白家兄妹:“契据我已收下,你们可以走了。”

  白广的火气立刻被他点燃,直接呸了一声:“就你,也值得我们专程过来送东西?!”

  “不是吗?”白殊故做惊讶,“那是来干嘛的?”

  白广伸手:“城东南那座别院,给我。”

  白殊闲着也是闲着,就当逗只猴儿:“这是我私产。还是你想和我到安阳府大堂去辨一辨,让府尹和安阳百姓都见识下,齐国公府赵夫人是如何教儿子强抢前夫人嫁妆的。”

  “你!”

  白缨儿跟着赵夫人的时间比白广多,已然看出来白殊是在激她哥,皱着眉上前一步:“我们买!那别院里改成了马球场,你身体不好,反正也用不上。”

  她去年开始学骑马打马球,一直求着赵夫人要那处别院,只是赵夫人不喜欢女儿过多参与那种活动,没有给。要不是这样,她也不会撺掇着兄长趁这时候来找白殊。

  白缨儿说出个价,白殊却直接道:“不卖。”

  白缨儿咬着唇,又加上几成。

  白殊依然道:“说了不卖。”

  白缨儿:“你别太过份!”

  白殊好笑:“怎么,我大煜有哪条律令规定,天下人必须把东西卖给齐国公府的千金?”

  白缨儿气急败坏,纤手一指:“白殊,别以为你傍上太子就能抖起来了!我告诉你,太子迟早要被圣上弄死,到时你就得陪葬!”

  这话一出,屋内所有人立时都变了脸色。

  白府跟来的小厮婢女们齐齐脸色刷白,二总管只觉得眼前一黑,恨不得晕死过去。

  薛明芳沉着脸站起身,缓缓走过来:“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他坐着时还好,一站起身马上给那对兄妹带来巨大压力,尤其面色还阴沉沉的。

  白缨儿不敢再出声,脚下还禁不住往后退一步。

  白广却是平日里霸道惯了,今日一直被压一头,憋了满肚子火,这时还硬撑着要面子:“说、说就说,这事哪家不知道!太子迟早要被圣上弄死,到时白殊就得陪葬!”

  此时二总管只恨自己刚才眼发黑,没能及时拦住这祖宗。白缨儿他不敢碰,换成白广可就没了顾虑,正要直接扑上去捂白广的嘴。

  但,有人比他更快。

  响亮的巴掌声响起,白广只觉得视线一下歪到一旁,迟了片刻脸上才升起火辣辣的痛感。

  他捂着脸,震惊地转回头看薛明芳:“你打我……?你竟敢打我!”

  薛明芳掏出手帕正在擦手,随后将帕子一扔,冷冷地道:“打的就是你。回去找白泊告状吧,老子等着他!”

  二总管哪里还敢让白广继续招惹这混世魔王,更别说刚才那一巴掌的动静还引得一众东宫卫冲进来。他一边喝斥着小厮婢女们将白广和白缨儿往外拉,一边回头冷汗岑岑地弯腰告罪。

  在二总管的识相之下,又惊又怒的白家兄妹总算被下人们带走,还室内一片清静。

  白殊看薛明芳坐回去,安抚他道:“薛兄也教训过人了,别气坏自己,不值得。”

  贺兰和端起水杯塞他手上:“是啊,因为那种傻子伤身可是得不偿失。”

  白殊语气轻松:“终归,白府会被太子踩在脚下。”

  薛明芳转眼看向他,露出个凶狠的笑:“这话我爱听。”

  白泊一边和总管说着话一边往内院走,突然听到一阵尖锐的哭喊声,还伴随着一下下有节奏的闷响。

  他停下脚步看过去,见是赵夫人的院子,便问:“那边怎么回事?”

  总管低头垂眼,小声地将白广和白缨儿去找白殊的始末讲述一遍,末了补充道:“二总管已在外院被打了板子,如今嬷嬷们正在院中对四公子动家法,大娘子被罚去跪了祠堂。”

  白泊面色没变,只问道:“那话是谁教给他们的?”

  总管头都不敢抬:“哪有人敢教那种话……想是在外头听见旁人浑说,今日一时气急就学了嘴。”

  白泊不置可否地点点头,将剩下的事交待完,继续往后院走去。

  那边一个在院门处张望的嬷嬷快步返回,低声对赵夫人禀告。

  赵夫人沉着脸坐在厅内,顶着外头儿子的叫喊问:“你确定国公听见了?”

  “必定是听见了,国公还往这头看了一眼。”

  赵夫人挥手道:“行了。停了板子,把四郎扶回他院子上药。”

  嬷嬷应着声后退,却又被赵夫人叫住:“国公是往何处去?”

  那嬷嬷额角立时浸出汗,头压得更低:“往、往柳氏那头……”

  赵夫人冷哼一声。

  嬷嬷见她没再说什么,赶紧退出去办差。

  赵夫人身侧的心腹嬷嬷安慰道:“一个妾,夫人无须放在心上。何况,她生大公子时还坏了身子,大公子又那般木讷,根本不堪造就。夫人只将心思放在四郎与大娘身上便是。”

  说到这个,赵夫人的目光一下变得狠戾:“给我查!一定要查出来那话是谁教的!”

  心腹嬷嬷自然躬身应是。

  赵夫人兀自平息了一会儿怒气,又道:“让人告诉巧云,继续往玄应观送东西,加大量!”

  心腹嬷嬷略略一惊:“这……会不会不太好?万一他没撑到大婚……”

  赵夫人却是眼中狠戾更甚:“现在东宫卫把那儿围得水泼不进,他本就体弱,被惊吓至死也不稀奇。到了那时,太子才是百口莫辨。要真能成事,国公和圣上想必都会感谢我。”

  作者有话要说:

  赵夫人溺子如杀子,齐国公不管孩子的内情后文会交待。

  ------------------

第14章 平静

  大煜制,在京五品及以上官员须朝参,三品及以上官员在朝会中有座。

  休沐后一日,谢煐端坐在御座台阶下方最靠前的椅子里,一如既往地没个好脸色。

  龙椅上的嘉禧帝懒懒地听着官员奏报,偶尔应上一两句。

  今日没什么要紧事,很快大殿中就安静下来。只是,正当孙宦官要喊退朝之时,谢煐站起了身。

  “臣即将大婚,请陛下召臣外祖卫国公回京受礼。”

  他话音落下,众官员面色都有些古怪。

  嘉禧帝为何不同意卫国公回京,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但太子的要求也合情合理。

  大煜制,皇子成婚之时,因帝后不便离宫,由外祖父母代为受礼。即便是公主出降,为表公主为君附马为臣之意,亦是相同。若外祖父母不在世或实在不方便,才往下轮到皇室宗亲。

  如今薛家一众小辈儿郎挑起北疆边防,已无须年迈的卫国公坐镇,召其回京合情合理。

  当然,如果嘉禧帝真不乐意,也可把当今皇后的娘家硬指为太子外祖。只是那样一来,以太子的脾气,说不定真会借题发挥抗旨不遵。

  想到此处,所有人都绷起心弦,殿内气氛一下变得紧张。

  嘉禧帝却没有现出不悦。在决定下旨赐婚之时,他便已想到这一层,权衡良久,觉得自己对京中的控制已不会受到多少影响,反而是卫国公会成为薛家在京里的最重要人质。

  不过,他也不会立刻让太子如愿,此时只说:“卫国公统领北疆防务,众多军务都离不了他,突然召回京恐让边防出现漏洞。先发个旨,让老国公好好安排一下,大婚之前进京便可。具体时间,一会儿让政事堂议一议。”

  谢煐没再多争,躬身谢恩。

  倒是群臣心里有点空落落的,这么个一触即发的问题,没想到竟然简简单单就揭过去了。

  却不料,就在这时,太子紧接着又抛出一个惊天消息。

  谢煐道:“前日国师言,臣与楚溪侯合婚,将气冲紫微,大婚后不宜再居内城。臣自请搬迁,望陛下早日赐府,方便工部与内侍省做准备。”

  这话听得众人心头都是一震——气冲紫微?什么意思?这是暗指太子与天子即将正面拼斗?要太子退让?

  也有脑子转得快的,马上想到太子一旦迁出东宫,便不再受制于禁军,这必然不是天子所乐见。

  立刻便有人出列:“储君安危关系江山稳定,向来居于内城以便禁军护卫。臣以为,搬迁一事极为不妥,当请国师另想他法化解。”

  但也立刻有人反驳:“国师难道不知此理!若能有其他办法,哪里还会提这事。事关天子,便当以陛下为重。臣以为,应准太子所奏。”

  随后又有不少人出列发言。有急天子之所急,力阻储君外迁的。也有一根筋,非说不同意便是罔顾龙体安危的。还有和稀泥,以三月准备期太短为由,建议将婚期延后,等待国师另寻他法的。

  嘉禧帝看向谢煐,心中冷笑着拍了拍龙椅,孙宦官立刻长喊一声“肃静”。

  待下方众人安静下来,嘉禧帝沉声道:“如今国师谶语在前,太子须早日大婚,安定人心。”

  这一句,就是先锤死了婚期不可改。

  他接着道:“太子迁居非同小可,这事交给政事堂议。便是真要迁,也得先议出个章程来。”

  谢煐自然也没指望他能当场表态,要的只是将此事传扬开来。只要朝中官员知道了,那稍后传到民间便是顺理成章。

  孙宦官看再无人说话,叫了退朝,扶着嘉禧帝离开。

  谢煐站在群臣之首,转身在众人的悄悄打量下快步出殿。

  *

  朝会是开大会,政事堂议事则是天子与重臣开小会。遇下诏敕之事,决策出于政事堂,因此政事堂才是整个朝廷的权力中心。

  在大煜,依制进入政事堂的官员,有尚书左右仆射、中书令、侍中、御史大夫。另外,皇帝还会视需要安排几位有才干的低品级官员加入,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现在政事堂里坐着的,除谢煐之外,还有八人。

  嘉禧帝近几年精力不继,除非有军国要务,基本不再参与政事堂议事,只在事前提要点,事后听禀报。

  白泊作为嘉禧帝心腹重臣,不仅位居首相,还兼直领吏部,手掌官吏任用之权,现今在政事堂中可说是代天子言。

  今日他也领着众人先讨论完一应紧要政务,最后才提到嘉禧帝在朝会上交给政事堂的两件事。

  白泊知道嘉禧帝的心思,自然将卫国公回京的日子压到最后:“圣上原先看中五月上旬的日子。北疆寒冷,我看,待四月开冻之后,再让卫国公回京,路上也不那么辛苦,赶在四月底抵京便可。”

  说完,他看尚书右仆射:“李公辖兵部,军务上可有什么不便?”

  右仆射看看谢煐,见他只是垂眼听着,没有反对之意,便道:“并无不便。”

  这事是嘉禧帝在朝上定的调子,没什么好讨论,只要太子不闹,众人便都按着天子的意思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1页  当前第1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14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太子他不肯和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