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卖野菜卖不了几文钱,可他们这些哥儿挣钱的法子本就少,平时能攒一点是一点,哪怕叶天冬说少收都好过不收。
但他没想到叶天冬竟然端住了,要知道这人盼沈空青是盼了五年,叶玉竹与他一同长大,知道叶天冬是只要沈空青点头,他当夜就敢住进沈空青家的性子,说什么矜持,那是没有的。
李芳茹笑道:“不着急,我们明日歇业一天,明下午才去县城,你们明中午送过来就成。”
野菜摘太早了会不新鲜,这是让两个哥儿慢慢准备。
沈空青一直没搭话,主要是也不知道说些什么。
小时候还好,那会还不懂事,加之一块长大,叶天冬也爱缠着他,他就常常把叶天冬逗得面红耳赤,但十四岁之后他就渐渐拉开了与叶天冬的距离,毕竟身份有别,十六岁刚懂人事就上了战场,尽管那会心里对叶天冬是有些绮念,可那会的叶天冬才十三岁,他最多想过要和这人成亲,再多的就没有了,上了战场满脑子只有活下去,那点想法久而久之就淡了,直至刚刚见到叶天冬才被他的美色给撞了出来。
但他也清楚这都是他的遐想,进了军营养了这么个性子,沉闷寡言的,就算叶天冬没定亲没心上人,也不一定会看上他。
五年啊,时间太久了。
可以将一切都推翻重洗。
沈空青不搭话,叶天冬又按捺不住,他好不容易见着人,这牛车也马上就要进村了,等沈空青回了自己家,要说上话就更难,他思来想去,还是开了口:“青哥是何时回来的?”
话头忽然转至自己身上,沈空青一愣,想转过身去看看又觉得不合适,便就这样回道:“昨日到的。”
叶天冬又问:“自己一个人回来的?”
沈空青一家子都对这问题一头雾水,心想不是一个人回来难不成还能是两个人三个人?
他们不懂什么意思,叶玉竹却懂。
他无语到快要翻白眼,果真,自己这好友就不知矜持为何物。
沈空青虽不知这问题的意思,却还是嗯了声。
叶天冬心里畅快了,大石落了地,乖巧道:“一个人好。”
“...”五年的时间长河冲刷出一条巨沟,他已经无法跟小竹马正常聊天了?
李芳茹听后,笑问道:“冬哥儿,你这话问的我都听不懂了。”
为了挽回好友形象叶玉竹忙打圆场:“冬哥儿的意思是回来就好,他嘴笨,说错了。”
沈申姜夫妇听罢笑了声,这两孩子都是他们看着长大的,叶天冬虽然软绵乖巧,却不算嘴笨。
叶天冬在好友使劲扯自己袖子的威压下憋屈承认:“是我嘴笨。”
沈空青听着他委屈的声音,很是好笑:“不碍事。”
自己丢了人却还要赖别人身上的叶天冬瞪叶玉竹:“你看你,害我丢人。”
叶玉竹回瞪着他:“你还知道自己丢人。”
好友之间心灵相通,眼神交际是一路火花带闪电,吵了半天没结果,干脆一扭头,谁也不搭理谁。
南山村在牛车的行驶中越来越近,沈空青面对的方向正巧是南山村所在的位置。
进了南山村的范围,便见被田埂分成一块块的大片农田。
此时正值暖春,田里刚种下水稻等庄稼。
这条大路是途径南山村,路的终点是北山村,南山村四面靠山,山高林深更有野兽出没,为了防止野兽进村伤人,村民便将房子都建在一块,靠近深山的那一带更是用石头垒成墙隔着,南山村与北山村都在山窝窝下。
从大路有一条一丈多宽的小径通往南山村,半里路不到,眼力好点的能看见尽头立着的石碑。
尽管多年不曾踏足此地,沈空青还是从那个黑乎乎的轮廓里,看见了刀刻斧凿般的三个大字,‘南山村’。
它屹立在风雨中,无声的凝望着过往的人。
村庄隐在万里碧空下,牛车进了小路,停在了石碑前。
靠近石碑,就可以见到村口的模样。
在石碑的后方,大概三十丈左右的位置有一棵百年榕树,这是南山村建立之初先辈们种下的,如今已经枝繁叶茂,树枝伸展着,为村民撑开一片阴凉的天地。
榕树底下围着树干摆开了数张石桌,那是供村里的老翁下棋或者纳凉的地方。
而其它位置,便错落着带院的泥土房子。
泥土房混了稻草杆子,如今又是春季,春雨过后,被打湿的墙根下的石缝里长出了青草。
家里勤快点的就会拔了,不打算理的就让它野蛮生长,等大一点再一起除掉。
这幅景象一如离家之前,沈空青甚至记得住在村口的是哪些人家,看着无甚变化的村子,他的心终于落了地,可算回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为了防止你们说冬儿恋爱脑,我先安排他去挖野菜了,哈哈哈哈。
第6章
在村口几人就得分开,叶天冬家倒是与沈空青家同一个方向,沈空青家在叶天冬家前面,叶天冬家要更往里去,但既然免费坐了人家的牛车,就不可能坐到人家家门前才下车。
而且两人身份有别,若真是到了家门前才分开,不免被人误会。
叶天冬与叶玉竹二人下了车,叶玉竹向沈申姜夫妇道谢。
叶天冬的眼角余光落在下了车就没说话,一直看着村子的沈空青身上,见他看都不看自己一眼,又失落起来。
但好歹人是回来了,还是只身一人,叶天冬就不怕没机会:“多谢伯伯伯娘,我们先回去了。”
李芳茹含笑点头,又招呼沈空青:“大青?”
沈空青的视线从蓝天下的静谧村落收回,落在了说走却一动未动的叶天冬二人身上:“回见。”
叶天冬的失落还未来得及盈满周身就被他一句回见一扫而净,露出笑靥:“青哥回见。”
沈空青点点头,上了车,沈申姜挥动牛绳往家去。
叶天冬二人跟在后面慢慢走,牛车很快转了个弯,视线被房屋挡住,再看不见身影。
叶玉竹站在他旁边,见他跟望夫石似的,笑话道:“人都走了还不回魂。”
叶天冬被好友取笑也不恼,只是想着沈空青:“青哥瘦了许多。”
叶玉竹简直不知说什么好:“人家瘦没瘦,你五年不见也知道?”
叶天冬抬起手比划着:“他离家时两颊全是肉,你看看如今全掉没了。”
叶玉竹可不是叶天冬,记不住沈空青离家时的模样,但他印象是有的,沈空青家是村子里数一数二的富裕人家,有钱有地,他们还在吃糠咽菜的时候,沈空青家就吃上了白面馒头,因此沈空青那会也是他那个年纪长得最俊俏的小子,那会多少姑娘哥儿想嫁进沈家去。
被叶天冬这么一提,叶玉竹还真有了印象,沈空青没从军前确实圆润些。
“他个子也高了许多,在军营呢,哪有那么好,你看看远志大哥,不也面黄肌瘦。”这个杜远志就是当年同沈空青一块从军的人,不过他是去年年底回的村,比起其他两位一疯一残,沈空青二人好的太多:“边疆到这千里迢迢,许是路上舟车劳顿受累了,姜伯他们那么疼空青大哥,养个几月保证又是全村最俊的崽。”
“那是,青哥最好看了。”叶天冬抬起小胸膛,一脸骄傲。
叶玉竹无语:“你真是...他现在这模样你也喜欢的起来,唉,冬儿,你跟我说说,你见到空青大哥的第一眼就没失望?”
叶天冬哼哼,意得志满:“怎么可能?我要是失望不就白等了。”
“...”要说沈空青到底有什么好?值得被叶天冬这样惦记,叶玉竹自己是想不明白。
叶天冬去拉他的手臂:“别发呆了,赶紧回家去。”
“那么着急做什么?”
“我得想法子去趟青哥那。”
“...”这不是才分开?
牛车停在了一栋崭新的青砖瓦房前。
沈空青下了地,看着这栋与旁边的泥土房子格格不入的新房,那是一头雾水。
但这个位置又确实是他家。
李芳茹见他呆着,解释道:“房子刚落地不久,是去年十月建成的。”
“怎想着建青砖房?”据他所知青砖的费用很高,这栋房子少说要几十两银子。
沈申姜一边解板车一边笑道:“这两年老房子渗水严重,加上老三说仗快打完了,总不能你回来了却没屋子住,我和你娘就合计推翻了重建。”
沈空青看着有两个院门的青砖围墙。
李芳茹读懂了他的眼神,说道:“跟你小叔一块合建的,就隔了一扇墙,你帮你爹把东西拿进去,我过去看看你祖父在不在。”
这一片本就是老房子,沈空青爷爷攒下的家底大,当初两兄弟成亲之后各自分家,也是在旁边另起的屋子,如今改建青砖房,假使是合建不够大,两兄弟再出点钱把旁边的地买下来也是可以的。
沈空青明白这个道理,便嗯了声,去帮忙拿箩筐和竹篮子。
进了院子,连地板都是铺的青砖,沈空青便想,看来爹娘这些年是赚到了钱。
以前的老房子是泥地,晴天还好,一下雨便四处泥泞,到处又脏又湿,不过沈空青住习惯了,在军营那么差的环境他都熬了过来,反而现在换成了青砖房却不自然。
沈空青帮着把三个箩筐和五个竹篮子提进院子放着,就听见一声吱呀,隔墙中间的木门被推开,一位穿着灰衣布鞋、发丝与山羊胡子都掺着白的老翁从门后走了出来,嘴里更喊着:“我的大孙子哟...”
沈空青一僵,扭头看去,疾步冲来的人背脊微弯,面容苍老,可不就是沈家老爷子沈君迁。
沈空青担心老爷子情绪激动伤着自己,忙迎上前去:“祖父。”
沈君迁双手被他扶着,得以能仔细打量大孙子,见离家前白白胖胖的大孙子如今面黄肌瘦,心疼的嗷嗷叫:“造孽啊,这吃人的世道把我好好的一个孩子磋磨成什么样了。”
沈空青却道:“祖父倒是老当益壮,看看这嗓门,在村口都听得见。”
“你这混小子,敢取笑你亲爷爷。”沈君迁拍他的手臂。
沈空青二话不说,借着扶他的姿势,屈膝跪下:“孙子给祖父赔罪,让您老担忧,是孙儿不孝。”
“起来,这事爷爷不怪你。”沈君迁年纪大了,要扶年轻力壮的大孙子并不容易,好在后面跟来的李芳茹走上前,帮他把沈空青扶了起来,沈君迁拍了拍他的手背,浑浊的眼里闪着欣慰:“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我虽然老了,但道理懂,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快进屋去跟我好好说说,这一路上可顺利?”
“我从边疆搭了商队的牛车回来,一路上顺利的很...”沈空青一边说着,一边与他往客堂走。
看着相携的祖孙二人,后面进来的沈申姜对李芳茹道:“家里是不是还有面粉?”
李芳茹点点头。
沈申姜又道:“煎葱油饼吃吧,晚点再喊二弟他们过来吃顿团圆饭。”
李芳茹嗯了声:“我去和面,你一会去后边的菜园拔点葱。”
沈申姜点点头,夫妇二人便分头合作,李芳茹进了厨房,他则是把沈空青的包袱拿到他的房间去。
给沈空青留的房间里的所有家具都是重新打造的,床、衣柜、桌子都泛着油漆的光亮。
沈申姜将包袱放在桌子上,到底是儿子的东西,他不好私自乱动,便关上房门去后院拔葱。
却说另一边叶天冬家,他急匆匆进了院门,把背篓往地上一放,摘下草帽丢进背篓里,大声喊了两句阿娘。
叶天冬的母亲陈秋香擦着手从厨房出来,站在门口看着自家哥儿,轻柔问道:“怎了?”
叶天冬问她:“去年冬天我留的那坛野蜂蜜你放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