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山河不夜天[穿越]_分节阅读_第13节
小说作者:莫晨欢   内容大小:629 KB  下载:山河不夜天[穿越]txt下载   上传时间:2019-11-02 00: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16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梁诵道:“愚之走了,不如你来给我研墨吧。”

  唐慎走上前,他将请帖递给梁诵,梁诵接过请帖放在桌子一角上,又开始画起画来。唐慎捋起袖子,拿起一块墨锭,在砚台上研起墨来。羊毫笔下,悬崖中的兰花高洁典雅,书房里却是一片寂静。

  等画完一朵兰花,梁诵开口道:“怎的又来了。”

  唐慎一边研墨,一边道:“来给先生赔礼了。”

  “哦,赔礼?你做错了什么吗。”

  唐慎想了想:“小子或许没做错什么,但是小子也没做对什么。”

  “说吧,你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

  “重阳节前三日,先生给小子一张请帖,请入府一叙。小子做对了,猜中日期是重阳中午,与先生在亭中赏菊。然而时至今日,小子都做错了一件事。”

  “什么事?”

  “狂妄自大,得意而忘形。”

  梁诵搁下笔,笑道:“老夫可没这么说,你这小儿郎,挺会给自己找事。”

  唐慎也放下墨:“先生不这么说,那我岂不是觉得更羞愧难当。小子不才,曾放言过目不忘,倒背四书五经。然而先生也两次都说过,连读了五六十年书的老秀才都不敢说这大话。那请帖上的字谜,我至今没看透。如今我明白了,先生只说赏菊,是诚心邀我。又将‘重阳’二字暗藏在诗中,是想告诉我,小子还十分浅薄,人外有人,不可猖狂。”

  梁诵望着唐慎,许久,道:“老夫想说的,你都说了。老夫没想说的,你也说了。你这小唐郎,可真让老夫无话可说。”

  嘴上说着无话可说,梁大儒却摸着长须,面露欣慰。

  唐慎见梁大儒没生气,他心底暗自松了口气。他接着道:“来之前,小子听说了一个故事。”

  “哦,什么故事?”

  唐慎犹豫了一下,道:“开平三年,五原城外,辽人大军来犯,气势汹汹。”唐慎说完第一句话,梁大儒面色一变,嘴唇翕动,但是没开口。唐慎继续道:“辽人突然发难,五原城中兵马不足。那年正是干旱之年,城中粮草不多。朝廷的援军眼看还有十日才能到,辽军将五原城团团围住。”

  “不是十日,他们半月才到。”

  唐慎愣了一下:“是,半月才到。五原城的守城将军眼看城中百姓军民被困,无法得粮,他拿出十万银两,给了当时的都指挥使,请其偷偷出城,筹集粮草。”

  那是二十一年前,开元三年,新帝登基时出了些乱子,国力大伤。连续十年,辽人频频来犯,惹得民不聊生。

  五原城本不与辽人相邻,所以城中守军也只有三千余人。谁料辽人趁大宋旱灾,突然发难,连夜夺取了幽州城,大军逼到五原城下。守城将军名为郑元平,出身草莽,是靠自己双手打出天下的莽夫将军。

  辽人逼城,郑元平守了三日,城中无粮。郑元平找到都指挥使梁诵,他双膝跪地,请梁诵拿十万白银前往西夏,回来救人。

  郑元平:“我与五原,同生共死。”

  就着夜色,梁诵躲开守军,去了西夏。西夏到五原有一条水路,若是走水路运粮可以躲过辽人的探子。但那时西夏与辽、大宋都是友邦,结有盟契。梁诵找到一个西夏商人,对方贪图十万银两,却又担心搅入战局。

  梁诵当时三十出头,是大宋赫赫有名的才子。眼见一日日过去,城中无粮无草,又有辽人逼城,他当即跪地,以头抢地,磕得头破血流,请那西夏商人出了两艘船,载满了粮草,送去五原城。

  只可惜他到时五原城已破,郑元平的头颅被辽人砍下挂在城头。

  唐慎道:“先生那时眼见负了郑将军的嘱托,便拔出宝剑,打算以死谢罪。幸而被随行的人救了下来。”

  梁诵仿佛想起了二十多年前的人和物,他叹了口气,道:“已经二十多年过去。开元十年,大宋于朔州大破辽军。你怎的今日又提起这个?”

  唐慎走到书桌下方,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道:“小子出身乡野,从小只识蛙虫,不识天下。今日听一位老秀才说起这事,小子才终于明白先生当日说的,嫠不恤其纬,而忧宗周之陨,为将及焉,是什么意思。”

  梁诵看他:“那你倒说说,是何含义。”

  唐慎抬起头,双目迥然有神,他一字一句地说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梁诵身体一震,如醍醐灌顶,久久不动。

  许久后,他喃喃自语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过了一会儿,他哈哈大笑:“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说的对。你可知老夫为什么要送你这张请帖,或者,为什么当日在那赵家村,要给你那张名帖?”

  唐慎愣住。

  他竟然从来没想过这事,现在仔细一想,他忽然觉得如坠冰窖,发觉自己的愚昧无知。

  从穿到古代那一刻起,他竟一直高高在上,觉得自己是千年后的人,更加聪明博学。无论是曾夫子、梁大儒,他从未真正地将这些古人看得太重,一直高屋建瓴,目中无人。哪怕没表现出来,心底深处都有这样的想法,而他竟一直都没察觉。如今发现了,实在羞愧得无地自容。

  唐慎羞愧不已,他坦诚道:“小子不知。”

  梁诵:“因为,你和我像极了!”

  “啊?”

  “过目不忘的神童,老夫也见过。天下十斗才气,他独占八斗。便说老夫,十二岁中了秀才,十六岁中举人。二十一岁状元及第,唐慎,你可敢说,二十一岁时你能位列进士?”

  如果是以前,唐慎或许还有信心,说自己有这个可能。但他如今不再自大,他知道在古代想考中进士简直难如登天。

  三年一次科举大试,每次收取进士三百人,平均下来一年只有一百人。

  这一百人是放眼整个大宋,不是某个府城,某个州!放在后世,清华北大一年都录取上万人,可古代的进士,每年只有一百人。天下书生,都与你一同进考,都是你的同窗。

  唐慎道:“小子不敢。”

  梁诵看着唐慎谦逊惭愧的模样,心中更加满意,他叹息道:“然,你与老夫太像了。唐慎,二十四年前老夫也与你一样,觉得天下全在我的掌中。可你要记住,这世上有你做不到的事,有你救不了的人。你可曾见过幽州城外,白骨千里,血流漂杵。”

  唐慎真心道:“先生,是我自大了。”

  “行了,过来吧,你这小唐郎,还是以前那副自傲得意的模样,更与你相衬。不过你的那句话说的倒是不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唐慎脸皮再厚,此时也有点害羞。他哪里有自傲得意,先生真不会说话。

  梁诵:“何时去读书?”

  “额,这……”

  “明年的县考你恐怕赶不上了,只剩下三个月,你连八股制式都没学过吧?”

  唐慎底气不足:“没……”

  梁诵:“下月,就去府学读书吧。”

  唐慎惊讶道:“先生,府学不是只有考中秀才的人才能去读?”

  “我的学生,也能去。”

  唐慎惊喜道:“先生?”

  梁诵笑骂:“你这滑皮的小唐郎,自重阳节后,你几次来拜访我,不就为的拜我为师?”

  唐慎装傻:“小子只是想来看先生。”

  “行了,去吧。”

  送走了唐慎,梁大儒看着他清瘦的背影,又是觉得欣慰,又是觉得好笑。他将那幅兰花图卷成轴放好,拿出信纸,开始写信。写到最后,他想了想,又加上一句话。

  “……你这老小子,十八年前收了一个好学生,三番两次向我炫耀,炫耀了整整十八年。你可知我今日也收了一个学生,他也有子丰那过目不忘的本事。且我这学生,年不过十三,便向我说了一句话。”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话子丰十三岁时,有说过吗?”

  得意地挥毫洒墨,写完信,梁诵叫来表侄:“这兰花图和信,你都寄去盛京,给那老小子。”

  “是。”

  另一边,直到走出梁府大门,唐慎都有点轻飘飘的。

  梁大儒说的没错,从一开始唐慎就不是无缘无故来拜访他,而是存了私心:他想拜梁诵为师。

  梁大儒并不是不收学生的人,据说在开元十年前,他任都指挥使以及先帝还在位时,他也收了几个学生。只可惜这些学生大多战死沙场,还有一个于多年前病逝。或许是年纪大了,他便不再收学生。

  按理说,唐慎没资格让他破例,但是唐慎却有一个信心:梁博文亲自给了他自己的名帖。

  哪怕以后唐慎不走官场,“梁博文的学生”,这个名号也能让他不担心其他事。

  而如今,唐慎更是真心实意地想拜梁诵为师。

  他没有那般的气节,但他尊崇那样的人。天下可以少一个唐慎,但天下少不了梁诵那样的人。

  回到家时,唐慎远远看到自家妹妹在门外等着。一看到自己,唐璜赶忙跑过来。

  唐慎这时候还有点得意,他笑道:“阿黄,你猜我刚才干什么去了。”

  唐璜一跺脚:“坏唐慎,我管你干甚去,家中出事了,你还不赶忙进来!”

  作者有话要说:  我怎么觉得,今天你们要开始猜,咱们隔壁老王的年龄了……

  隔壁老王:嗯?我很年轻。

  十三岁的小螳螂:啥,你们在说啥?

第13章

  唐慎跟着唐璜,进入小院。

  刚一进门,一个乌黑黑的东西直直地砸向两人。唐慎一把将妹妹拉到身后,一脚踹开这东西。瓦罐落在地上,咔嚓一声碎了。唐慎面露愠色,他抬头一看,只见院子里早已被人砸烂。

  见他回来,姚三赶忙跑过来:“小东家,这可如何是好。若是旁人来砸就算了,我敢和他理论,大不了拳脚相见。可那人说自己是唐举人家的大公子,带了两人砸了半个时辰了,怎么说话都不理,只说砸的就是咱们。”

  唐慎一眼就看到了站在院子一角的壮实少年。

  这壮实少年穿着一身绸缎长袍,戴着一顶玳瑁玉冠,长得周正,只是略胖,一身富贵模样。他听到声音,循着声音看了过来。唐慎与这少年的目光在空中交汇,少年先愣了一下,接着张扬跋扈地说道:“你便是那唐慎?”

  唐慎忍着怒气,冷笑道:“如何称呼。”

  “呵,你连小爷的名字都不知晓?我姓唐,名云,姑苏城西唐家的大公子。”

  这是唐举人和唐夫人的亲生儿子,按辈分是唐慎的堂兄。

  唐慎皮笑肉不笑:“唐云,有何贵干。”

  唐云给自己带来的两个壮汉使了个眼色,这两人立刻停下砸东西的动作。三人走上前,唐云语气傲慢:“有何贵干?自然是有事要干!你这乡下来的毛孩,到底使了什么迷魂记,竟让我娘亲为了你出钱去搞那什劳子的肥皂。我呸!那是个什么玩意儿,你是哪儿来的神棍,到底怎么迷惑了我娘!”

  唐云今年十五岁,比唐慎大两岁,也比他高半个头。再加上身材壮实,看上去比唐慎大了一个身形。

  唐慎看着他这模样,忽然笑了。

  没想到这唐云竟然是为这件事而来。

  唐云恼羞成怒:“你笑什么!”

  “我笑什么为何要告诉你,你倒可以猜一猜。”

  唐慎没搭理唐云,他在院子里走了起来。

  唐云砸了不少东西,放花瓣的瓦罐、姚大娘上个月腌的咸菜,还有姚三前两日买的米酒。屋子里倒是没砸,就使劲砸院子里的东西了。幸好前两天唐慎在城郊买了一家工坊,把做肥皂和精油的工具都搬过去了,否则今天很可能也被唐云砸坏。

  眼见唐慎在院子里散步不理自己,唐云恼怒地拦到他面前:“你这神棍,今日你若不赔礼道歉,向我娘解释清楚你那些鬼神手段,你可别想从这院子里出去。”

  唐慎乐了:“你想干什么?”

  唐云道:“你们两个,把这院子封起来。”

  两个壮汉站在门前,守住大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4页  当前第1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16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山河不夜天[穿越]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