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古代做夫子_分节阅读_第9节
小说作者:麻辣笋   内容大小:1.55 MB  下载:穿越古代做夫子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1-09-07 15:33:0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3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是他?”张母惊讶极了,“我听说他今年因为舞弊案进了大牢,这样的人怎么敢用他?”

  “妇道人家之见!往年卷进舞弊案的考生可有放出来的?这楚秀才不过是时运不济罢了,他能囫囵脱身,就说明背后有贵人相助,那贵人,看中的不还是他的人品才学吗?我们倒应该感谢他这次时运不济,不然人家早就是举人了,哪还有机会给你笼络?”

  要不怎么说张父是个商人呢?一席话把这背后的事猜了个清清楚楚,张母听了直点头称是。

  “去问问文海,那楚秀才家住在哪里,让他亲自去请人。你给他备点贵重的礼物,让他带着去。”

  张母转身欲走,张父又叫住她。

  “等等……还是不要备贵重的东西,多拿一些吃的喝的用的,普通一点的最好,再拿一根老参压一压,就差不多了。”张父斟酌过后,把礼单改了。

  “这样会不会显得不看重?”

  “不会,你按我说的去做就是了。对了,你让人把文海叫过来,我嘱咐他几句话。”

  “哎。”

  ……

  楚辞今天把自己拾掇的格外清爽,头发也扎的齐齐整整,挽成一个书生髻顶在头上,还骚包的弄了两根飘带系在后面。

  他身上穿着灰白色的书生袍,即使是布衣也丝毫不影响他的翩翩风度。他坐在院里的大青石上,手持书卷,俊秀的眉眼,唇角微微扬起含着浅淡的温柔,看书看得入神。

  路过的大姑娘小媳妇盯着楚辞出了神,待反应过来后都掩着红通的脸颊匆匆离去。若是李小姐看见了,恐怕会怀疑他是那话本中的谢玉郎转世而来。

  一辆马车悠悠驶向村子,在村口停了下来。一个小厮打扮的少年拦住一个手持铁锹的农人,礼貌地问路。

  “哦,楚秀才家啊,你们先直走,快到村里祠堂后向右转弯,再走一段路就能看见了,他家是篱笆墙,院里还有一棵枇杷树和一棵枣树。”这农人说的很细致,他边说还边打量旁边的马车,心中只感慨楚秀才有本事,竟然能交到有马车的朋友。

  “多谢这位大伯了。”小橙子道谢之后立刻跳上车给车夫指路,马车又悠悠地朝着楚辞家前进。

  村里的孩童没见过这么豪华的配置,纷纷跟在后面看热闹。他们只见过老牛拖平板车,就这也不是谁想坐就能坐的,只有村里卖粮的时候才会牵出来用用,平时无论是谁,都只能走路去镇上。

  “少爷,下来吧,应该就是这里了。”

  张文海下了车,隔着稀疏的篱笆墙,一眼就看见了坐在院里大青石上看书的楚辞。有一种人,他就算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也足以让周围的东西都黯然失色。

  他走过去,轻轻敲了敲本就打开的门。

  楚辞略带“惊讶”地抬起头,笑道:“有客上门,不曾远迎,还望见谅。”

  “惭愧惭愧,在下冒然上门,还请楚兄不要见怪才是。”张文海不好意思地站在门口,不知为什么,面对楚辞时他总是不太自在。

  楚辞将人请了进来,然后又亲自去厨房给他们倒了两碗热热的茶水。

  张文海起身双手接过,心里有些唏嘘,似楚辞这样的人才居然身处陋室,事事皆需亲力亲为,倒便宜了自己这等碌碌无为之人天生富贵。

  楚家的茶叶是楚母春天时上山采的,她也不分什么嫩芽大叶,一股脑采下来后放在锅中炒好,每逢家中有客上门就抓一把出来泡水,喝上去先苦后回甘,楚辞喝着觉得挺不错的。

  张文海就不一样了,他喝茶很挑,一般来说,他只喝君山银针。但今天在这间农家小院,面对着含笑待客的楚辞,他竟然觉得,这大碗茶喝起来也不错。一碗茶汤下肚,温暖了他的手脚,让他心里的忐忑之感也消除了不少。

  “多谢楚兄招待,在下今日前来,有个不情之请,还望楚兄能够成全。”张文海又站起身,对着楚辞鞠了一躬。

  “张兄这是为何,快快请起。你有什么话只管说便是了,若是能有所助益,楚某定不推辞。”不等张文海高兴,楚辞话锋一转,又说:“只是楚某身无长物,家中更是一贫如洗,怕是要让张兄失望了。”

  “不不不,我这次来,是想请你做我的先生。”张文海急忙解释。

  “先生?!”楚辞愣住,随后苦笑道:“张兄真是太抬举在下了,我何德何能,敢以先生自称?还请张兄不要开玩笑了。”

  “这怎么是开玩笑呢?楚兄你十四岁中秀才,才学在整个县里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了,若不是今年……恐怕你早就是举人了。我生性愚钝,只求楚兄能不吝赐教,帮一帮我。”张文海表情十分诚恳,一双眼睛期盼地看着楚辞。

  “这……”楚辞做纠结状。

  “当然,我也知道这样会耽误楚兄你的事,养家糊口这一方面你就不用担心了,只要你肯教导一二,束脩一事不成问题。”见楚辞皱眉,张文海忙又说:“我知楚兄不是那等贪图钱财之人,只是在下再无他物,唯有以此来一表感激之情。”

  “诶,罢了罢了。”楚辞叹了口气,“张兄话已至此,楚某再不答应未免显得太不近人情了。只是先生这一称呼还望张兄不要再提,在下充其量也只是起个辅导的作用。”楚辞很谦虚。

  “多谢楚兄,在下定不忘楚兄大义。”张文海又激动又高兴,楚辞这一点头,可算让他心底的大石头落下来了。

第14章 你要倒霉了

  张文海留下一大堆东西之后就离开了,他和楚辞约好,两天后派马车来接楚辞去镇上。

  楚辞目送他们离开之后,就朝屋里叫了一声:“娘,大嫂,小远,你们出来吧。”

  她们三人从屋里走出来一看,院子里竟然堆了这么多东西,顿时都惊讶地说不出话来。

  良久之后,楚母才开口:“小二啊,他送那么多东西给咱们,是不是想让你干什么啊?”

  上一次院子里堆得这么满还是楚辞考上秀才的时候,那时村里每家每户都送了东西过来庆贺。现在只一位少爷就送了她们这么多东西,楚母心里有些不安。

  “娘,您别担心,这不是坏事,他就是想让我传授点考秀才的经验给他。我答应他,过两天就上他家里去。”

  “这,万一他学了还是考不上怎么办呢?到时候会不会怪你?”楚母多少也知道一点,这秀才可没那么容易考,不然她儿子考上秀才时,大家的反应不会那么大。

  其实在这一点上,楚母是误会了。人家之所以反应大,为的是楚辞的年龄,而不是他秀才的身份。

  一个普通学子想要成为秀才,要经过县考,府考,院考这三关。科举制度刚出来时,每次考试都需要考五场,这大大的消耗了人力物力,于是本朝太祖建国之后,言明要简洁行事。于是缩减为每关只需考一场就行了。

  只是考试虽减为一场,但难度却相差无几,试卷上的题目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对一些心理素质不好的考生来说,时间太紧迫,题目根本做不完。待锣响之后只能遗憾离场。

  楚辞和张文海交谈时了解了一下他大概的水平,发现他其实已经将考秀才试所需的那几本书都背掉了。只不过实战能力比较差,破题解题时的角度也不太对。楚辞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他定能有所进益。

  “怪我倒不太可能,毕竟科举一事大多都是尽人事,听天命。我只需要尽我所能地去帮助他,其他的只能看他自己了。”楚辞毫不在意,毕竟就算孔子这样的圣人也不能保证自己的学生个个都成材,他一个凡夫俗子,哪能那么严苛地要求自己?

  楚辞见他娘和嫂子都呆在一旁不知道怎么动手,就把东西都打开来看了看。这一看,他发现这张家人挺有意思的。

  张家送的东西里,吃的有三十斤猪肉,两条五六斤重的鱼,两只母鸡和十几斤羊肉。除此之外,还有几封糕点糖果蜜饯一类的,外加一坛子好酒和一包茶叶。用的东西有两匹细棉布,几卷彩色的棉线,一包各种型号的缝衣针,甚至还有一面大铜镜。

  总的来说,就是接地气。

  但是这里面又有一根老参,据楚辞看,大概有五六十年了。参香浓郁,品质上乘,光是这一样就得百两银子往上,还是可遇不可求的那种。

  楚辞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从这送礼一事上来看,张文海他爹,就是一个聪明人。

  楚辞当下就把东西分了,吃的东西全都拿给他娘,让她收到厨房里去,该腌的腌,该熏的熏,该挂起来的就挂起来。

  用的东西则给了他大嫂,让她帮家里人都裁一身新衣裳。铜镜也给了他嫂子,这东西到底还是女人更喜欢。

  给之前他照了照自己,觉得不太清楚,但是比用水照更好一些,隐约能看出原主的眉眼和自己本身是有些相似的,只是更显稚气罢了。

  沈秀娘得了铜镜,心里确实很激动。她这辈子也就只照过一回镜子,还是她成亲那日,她娘觍着脸从她远房表妹家借来用的。现在她自己竟然也有了一面,比之前那个还要大上一些。

  这东西若用的好,以后她生了女孩还能当陪嫁送出去呢。沈秀娘想到这里,不自觉地摸了摸自己的肚子。

  楚小远闻到那些甜甜的香味时就馋了,这会见他奶奶把东西全收了,立刻就撒娇卖萌求投喂去了。

  楚辞自己拿着那个装着老参的木盒,把它妥善地藏在了自己的房间里。这东西还是他来保管,以免被当成萝卜炖了汤喝。

  这两日,楚辞将原主之前考秀才的书全都看了一遍,心中也有了一些想法。虽然他脑子里有原主的记忆,但他还是希望能自己学进去再在脑子里融会贯通。

  考秀才一定要熟背《论语》、《孟子》、《书经》、《诗经》、《礼记》和《左传》这几本书。这些书字数总和也才四十几万字,楚辞花了大半天的功夫也就看完了。

  其实他在现代也看过这些书,要知道他们系的那位老教授开起书单来是从不手软的,而且他讲课时很跳脱,讲着讲着就突然跳到某本书的内容上去。你要是不把他开的书单看完,很容易跟不上他的节奏。

  楚辞将书重新塞回去,然后收拾了一个小包袱,明天就等着张文海他们家来接人了。

  许是这两日张文海已经等的很着急了,这天天刚微微亮,张家的马车就已经停在外面了。

  幸好楚辞心里早已有了准备,他此刻正在吃早饭。有了张家送来的吃食,他们家这两天简直就像过年一样,顿顿都有肉吃。今天早上吃的也是肉馅的大包子,闻起来喷香喷香,吃起来满口流油。

  楚辞包了两个给等在外面的车夫,那车夫呵呵笑着用粗糙的大手接过,然后揣进怀里,准备带回去和家里人一起吃。

  “这位小哥,你坐好了,老汉我要赶车了。”车夫笑着说了一声,然后扬起鞭子在地上抽了一下,马儿就“嘚嘚”地跑了起来。

  楚辞一坐上去,脸就皱得不成样子了。这也太颠了吧?他们村的路还算平,但坑坑洼洼的地方也不少,车轮每陷进去一次,楚辞都要被弹起来。

  等到了镇上之后,张文海他们看见的就是一副病怏怏样子的楚辞。

  “楚兄你怎么了?可是身上不适,我这就让人去请大夫。”

  “张兄,不必了,我就是舟车劳顿,有些疲累。劳烦你找个地方让我休息一下就可以了。”楚辞对自己未来的代步工具稍稍有些绝望。

  “行,小橙子,快点扶楚兄去客房休息。我去让厨房炖点补血益气的东西给你。”张文海很关心楚辞的身体,现在离县考也就四个月时间不到了,要是楚辞倒下,他向谁请教去?反正启山书院的夫子已经委婉的表示过教不了他了。

  张文海也想去县学读书,那里的先生肯定水平是更高一些的,可是县学一听他这般年纪还是童生就摆手了,他爹塞钱都没用。

  楚辞跟着小橙子去了客房,这客房布置的就像普通殷实人家的主卧一样,看起来十分舒适。

  楚辞躺在柔软的床上,只觉得自己浑身的肌肉都放松了……

  当楚辞醒过来时,阳光已经从窗户照了进来,此时已经接近正午时分。楚辞起身伸了个懒腰,然后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开门往外走了出去。

  “楚公子,您醒啦!”小橙子坐在客房门前的台阶下,听见开门声他立刻跳了起来。

  “少爷让我守在这里,等您一醒就带您先去吃饭。”

  “有劳了。”楚辞微微颔首致意,他跟在小橙子身后,边走边看。

  张家的宅院是典型的苏派建筑,山环水绕,曲径通幽。就拿刚刚那间客房来说,它冬季背风朝阳,夏季则迎风纳凉,若能长久居住在此,也是一种享受。

  走了一会,才到张家的饭厅。其他人已经用过饭了,此刻只剩楚辞一人坐在这里。沐浴在那些下人或直白或隐晦的目光打量下,楚辞显得十分自在。他吃东西时细嚼慢咽,举手投足之间尽显非凡气度。

  吃过饭后,楚辞又跟着小橙子去了书房。

  “……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还未走近,里面便传来了朗朗读书声。楚辞放轻脚步,慢慢走到窗户旁边往里看,只见张文海闭着眼睛,摇头晃脑地背着《孟子告子上》,看上去还挺享受的。

  楚辞:很好,这很古代。

  在他刚刚所背的这一节里,孟子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讨论“性善”的问题。“善恶”之争自古以来便是存在的,各家学说抛出的论证足以写满几本书。但楚辞知道,当权者更喜欢的是“性善论”,所以若以它为题,必定要大加赞同这个观点,最好还能举例论证。

  他敲了两下门,里面的背书声戛然而止,张文海打开门见是楚辞,立刻高兴起来。

  “楚兄,你的身体现在怎么样了?”

  “已经好了,多谢张兄关心。适才听闻张兄在背《孟子告子上》篇,心中可有所得?”

  “孟子乃亚圣,他所说的每句话都言之有理,让人振聋发聩,获益良多。”张文海一副唏嘘状,仰头看着高高的房梁,说了两句万金油似的回答。

  楚辞很想笑,他这样回答不就和那些学生套阅读题一样吗?社会总是黑暗的,作者总是怀才不遇的,在外总是思乡的。

  这样的话振振有词,听上去颇有道理,但实际上无一点内涵,只是空话套话罢了。

  “看来张兄深有体会,那么,你便把刚才背的那一节解释一遍吧。”

  楚辞坐在书桌后面,身子略往后仰,十指交叉撑在桌上,唇角扬起一丝玩味的笑,眼睛则紧紧盯着张文海。

  张文海:这种菊花一紧的赶脚是怎么回事?

  如果张文海能去高一二班取个经的话,他一定会得到一个异口同声的答案:你要倒霉了!

  老楚同志身为A市一中语文组扛把子,这个名头可不是白来的,你以为呢?

第15章 男儿当自强

  张文海蔫头巴脑地坐在书桌旁边,整个人看上去像一只发瘟的公鸡一样,若有冠子想必也是耷拉在一旁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08页  当前第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3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古代做夫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