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了,罢了!”陶睢叹口气,妥协道:“我便手书一封,想来我陶睢这个面子皇甫先生还是要给的。”
见说通了大兄,陶弗微微一笑,陶家也只能替卫苏尽这点微薄之力了。
第17章
将陶睢的手书收入怀中,陶弗径直去了卫苏的住处。
因为是陶弗看重的客人,陶睢对卫苏还是很重视的,给他们兄妹俩单独安排了一个向阳的小院子。
此时的卫苏带着妹妹参观完院子,卫蓁眼中的惊异之色从进了颍阳城就一直没有消失过。对她来说许许多多的事物都是新奇的,是她从来不曾见过的。
“喜欢这样的院子吗?将来我们也可以有一个这样的院子,还能比这更大更好。”卫苏笑着说道。
卫蓁丝毫不怀疑卫苏说的话了,当初哥哥说带她来颍阳城,他们就真到了颍阳城。还住这么好的屋子,到现在他都还犹如在梦中一般。
看着卫蓁喜笑颜开的点头,卫苏也笑了,这才像这个年纪女孩儿应该有的表现嘛。小孩子家家的装作什么大人。
陶弗走了进来,见到两人说了一句,“你们住在这里感觉怎么样?有什么需要的话,尽管吩咐下人去做就是,就将这里当成自己的家里就好。”
卫苏见到陶弗,笑道:“多谢云水先生厚爱,这里一切都好,有劳先生费心了”。
陶弗摆摆手,“你们喜欢就好,老夫刚刚从大兄那边过来。大兄已经承诺了,你在我们陶家住的日子,可以随时去陶家藏室。”
他知道卫苏一直想看看陶家珍藏的书册,这个条件当然得跟陶睢提上一提,陶睢虽然面有难色,可是在更大利益诱惑下,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
卫苏闻言大喜,他是听陶弗说起过陶家藏室的,陶家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书册简牍,可比云水山庄的多了不知多少倍。这样大家族的藏室应该只有本家子弟才能入内,陶家主能同意他一个外人进去,想来陶弗在其□□不可没。卫苏心中感激之意愈甚,这个时代能突破家族成见的确是很不容易的。
卫苏谢过,陶弗摇头,“这也没什么,说起来也是你应该的。关于水车的推广……”说道最后,陶弗有些难以开口。
卫苏稍微想想就知道了陶弗的顾虑,笑道:“我既然已经交给了先生,先生怎么处置都行,不必再行跟我说。我只希望能尽快推广出去,让农人能真正解决困难,不要再有云水村那样的事情发生就行了。不管是陶家也好,其他人也罢,任何人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
这件事也只有交给这样有势力的大家族才会有能力推广开来,否则单单凭一己之力,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成事。
陶弗之前已经跟卫苏说过其中的利益关系,卫苏还是坚定了自己的心思。一来这东西本来也不能算作自己的,他也是借了古人的智慧。二来,自己无权无势,这东西势必造成轰动,就如同稚子怀金于闹市之中,很难不让人觊觎。万一卷进各个势力争夺中,他能否保全自己都还难说,与其自己这般伤脑筋还不如全权交托出去,自己落得一身轻松,何乐而不为?
虽然早就知道了卫苏的态度,听到卫苏这么说,陶弗还是松了一口气,“难得卫小友有一颗悲天悯人之心。你放心,我们陶家定然会尽全力将水车推广至全天下,造福于民。”
“大兄特地备了百金送上,还望卫小友收下。”陶弗让人送上一个托盘,放到案几之上。
卫苏皱眉,推脱道:“这如何使得?”
他并非为了利益才将这东西拿出来,如果为利,他相信随随便便弄点小玩意儿出来也能价值千金。就像之前让端木图做的椅子,马车,哪一样都可以运营赚钱。只是他的心思并没放在这上面,如今世人以清贵为尊,行商那是最为低贱下作之事,会被人看不起。
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会想着重执教书育人的本业,将来也能给妹妹一个安稳的生活条件。
“这只是陶家的一点心意,老夫是希望你收下的。毕竟你们初来乍到,没有一点财物傍身也是不妥的。”陶弗真心实意的说道。
“可是……”卫苏犹豫,虽然自己将水车图给出去了,可是陶家能对他开放藏室,让他阅读书册已经是仁至义尽了,哪里还能再收下这些财物?
陶弗佯作生气,“没什么可是的,让你收下你收下便是。不然陶家哪里有脸收你的水车图?”
卫苏默了,只能恭敬不如从命。陶弗又从估计怀里掏出那封荐书手信,“这是大兄写的颍阳学宫荐书,有了这个,就能进颍阳学宫,但是能不能留下来就全凭自己的本事了。天底下各个学术学说都集聚在颍阳学宫,要留在颍阳学宫,必须要有自己的学说,或继先圣遗学,或自成一派,宣扬自己的理论学术。还得半数的先生师者同意才行。”
陶弗又提点了一次,卫苏当然铭记于心,他接过荐书,有了它就等于踏进了颍阳学宫的门槛,既然进去了,他自然能想法留下来。
陶弗还是担心,嘱咐道:“不管怎么样,你尽力而为就是了,世上也不是只有进颍阳学宫这一条路能走。还剩下些日子,你可以在藏室中多看看自己拿手之学,也能有所准备。”
卫苏点头,再次谢过。
接下来的日子,卫苏便成日里待在藏室之中。这里经史子集,百家学说,几乎应有尽有,能搜集到这么多珍本,也不知道费了陶家先辈们多少心血。
这也足以看出来一个大家族的底蕴究竟有多深厚,难怪能代代不衰。即便是有一两代人庸碌,可有这些珍藏,到最后,但凡有一二后辈之人有出息,就能重回巅峰。
卫苏虽然对于留在颍阳学宫有信心,却依旧认真的阅读陶家藏室的各种书册,学海无涯,哪里会有人嫌知识多的?好在他拥有变态的记忆力,一卷书册看完便能印在脑海之中,不会有半点遗忘。否则他只怕有生之年都无法学完三分之一。
知道哥哥要学习,卫蓁也不打扰,如今生活起居都有陶家仆人打理,她除了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也就没有其他事了。便将离开云水时,周大夫送的木制小人拿出来认穴下针,手法倒也越来越熟练。
其实在得知一个外姓之人随意进出陶家藏室,陶家子弟无人不憋着一口气。陶家祖传的东西,便是本家子弟天赋不好的都很难进藏室一次,凭什么一个外人能随意进出?姓卫的算个什么东西,也配?
有人当即就要前去见识见识。却被陶弗给拦住了,放了狠话:陶家子弟胆敢进藏室招惹到卫苏,就别怪他不客气!
陶弗在陶家的威望还是很高的,小辈哪里敢不遵从?哪怕心中怨气深重,也不敢当陶弗的话为耳边风,只得默默将一口气给咽下去。
因此,卫苏倒也逍遥自在了好些日子,他就像一块海绵一样,不停的吸收这个世界的知识。加上他上一世的各种见识,渊博的知识,相信这个世界上很难有人能达到他的高度。
颍阳学宫之中,宽大的校场上,贵族学子们正在进行骑射。
场边坐着两人,荀祁碰了碰秦湛的肩膀,十分奇怪,“你小子成天都在出神,到底在想些什么?”
自从上回看了一出热闹回来后,整个人好像都不太对劲起来。虽然以前他也沉默寡言,不喜与人交往,可是现在时不时就会出神发呆,也不知道中了什么邪。
秦湛回过神来,看了他一眼,一脸不耐,一副有话就说,有屁就放的混账模样。荀祁被看得火大,咬了咬牙,四下里看了看周围的人,这才将火给压下去,免了一场角斗。
以前秦湛在邶国为质之时,他们玩的要好,当然也没少打架角斗。很多时候打一架将自己心里的抑郁之气打散,才会好过一点,他们俩都心照不宣。
荀祁默默念了好几回忍字,才心平气和的问道:“看看这些娇贵之子,一个个骑马持弓跟三岁小儿一般无用,简直笑掉人大牙。怎样?你不上去展示展示才能?”
秦湛回了一个白眼,凉薄的说了一句,“无趣!”
“额!”荀祁一时间无言以对,他拍了拍自己的头,他这是傻了吗?在秦湛面前自讨没趣。
懊恼了没一刻,又贱兮兮的凑过去,笑嘻嘻的道:“喂,这骑射无趣,那什么才有趣?莫不是你刚刚在想的苏……”他停顿转折了好大一会才吐出最后两个字来,“姑娘?”
秦湛听到他口中一个苏字,心中就是一跳,没想到他口中转折到姑娘二字却放下了心来。似笑非笑的道了一句,“不知所云。”
荀祁却以为猜中了秦湛的心事,笑眯眯的打探道:“被我猜中了吧?来!快给兄弟我说说看,是谁家的姑娘,能令我们的王子湛魂牵梦萦,魂不守舍?”
秦湛白了他一眼,他浑然不觉的自顾自说道:“哎!让我猜猜看,你自颍阳南城那边回来之后就不对劲至极。一定就是那次,你定然是见到了某个姑娘,一见钟情对不对?然后回来后,便日也思卿,夜也思卿对不对?”
荀祁洋洋自得,将自己的猜测一口气说了出来。
其实荀祁之所以这么说,是有一次与秦湛喝酒之后,听他迷迷糊糊念叨着什么苏什么的。如今联想起来,那就一定是那个什么苏姑娘入了他的心,才会念念不忘,以至于令他变化这般大。
也就是这样才能解释的通了。
第18章
荀祁摇头叹息道:“我说你这就不够朋友了啊!我跟你一起去的,你竟然对人家姑娘一见钟情却不和我说,还瞒得这么紧,你还当我是友人么?”
“胡言乱语!”秦湛对荀祁的想象力着实佩服,没的也能给编成有的。若不是他自己清楚根本就没有这个什么姑娘,只怕自己都信了。
“嘿嘿!别不好意思嘛,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自古以来都是这个理儿,你好歹也是个王子的身份。看中了谁家姑娘,只需要凑请秦王,一道王令下来,什么样的姑娘不能成?哪里还用在这里天天想,时时念的?”
秦湛黑了脸,话落到这人嘴里成了什么样了?接下来只怕是更加嘴欠,他不愿意浪费时候再跟荀祁胡扯,站起身就要离开。
“喂!秦湛,我跟你说真的,别这么无情好不好!你别害羞啊,这是好事,怎的还不高兴了!”
荀祁在后面追着叫嚷,秦湛就差没有捂住耳朵了,他怎么就认识结交了这么个人,简直丢人现眼至极。
没错,他心中是想着念着一个人,但是那个人却不是什么姑娘家。
卫苏,卫苏,那人从第一次见就已经入了眼,那人对别人温柔宠溺的笑让人如沐春风。能让他这样对待的人一定很幸福吧?本没想过会再次见面的,没想到竟然在无意间又再次见到了。依旧是淡然儒雅的姿态,笑得春风和煦,依旧时时刻刻护着那个小女孩。有时候他不禁想,如果自己是那人护着的人,会是怎样的感觉?
秦湛只能将这样的心思隐藏在心底,他是王子,必须要自己强大起来,堆起坚硬的外壳,绝不能让人触及心底的柔软。等到以后,他强大之后,不仅仅外壳,整个人里里外外都必须坚不可摧,只有这样,才配为王!
荀祁追了上来,一把拉住他,“你跑什么跑?是不是被我说中了,不好意思了?”
秦湛叹气,这人要是不跟他说清楚,只怕误会会越来越深了。
他站定,一字一句的说道:“没有什么姑娘,之前也只不过是遇到一个熟识之人罢了。”
熟识之人?一听到这话荀祁更加奇怪了,他不是不了解秦湛,他们从小一起长大,有什么人是秦湛认识而他不认识的?难不成是秦湛回到秦国之时认识的?可是以时间上来算的话,也不太可能。秦湛一回到秦国,就跟他一样被打发到了颍阳,怎么可能就能认识友人,还能在异国他乡重遇。
见秦湛也没有过多解释的意思,就知道自己肯定是问不出来了,他话锋一转,“这样啊,既然是你熟识之人,那便是我的友人,什么时候约出来大家一起去醉春风楼喝酒去。”
秦湛神色黯然,自己虽然认识他,可他却不认识自己。说到底,自己对他来说,也不过是一个陌生人而已。
荀祁看了一眼秦湛的脸色,不知道哪句话没对,小心问道:“怎么了?”
秦湛摇摇头,“没事,我先回了。”
留下一脸莫名其妙的荀祁,他磨了这么久,什么都没有问出来,也未免太过于泄气。罢了,罢了,相信总有一天这小子瞒不住他的。
卫苏揉了揉眼睛,抬头看窗外天色逐渐暗暗下来,时间过的好快,不知不觉一天就快过去了。
这里是不允许点灯夜读的,卫苏意犹未尽,只能略带遗憾的起身离开。
他在藏室中也看到了几册珍藏的医术书卷,等他空闲下来,可以将它默写出来,到时候也给卫蓁看看。
卫蓁本来是不识字的,不过他现在每日里都有教卫蓁识字。卫蓁本就聪明,学习能力很强,这些日子已经识得大多数的字,连贯着读文章还是可以的。
卫蓁对医术是有一股子天赋在的,看得出来她很喜欢这个。加上她之前又跟着周大夫学过入门的基础,看这些书册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等到以后,说不定还能为她找个更好的老师教她。
卫苏不求能培养出个国医圣手出来,只希望卫蓁能做些自己喜欢开心的事,只要她有这个兴趣爱好,那自己无论如何也要满足她。
想着这些有的没的,卫苏穿过一个假山转角,就见前面有三五个小少年,挡住了去路。
这条路是他回院子的必经之路,此时被人挡住去路,想要退避都来不及了。
正犹豫着要不要退开,那几个少年已经看到他了。其中两个相互使了使眼色,当先一人就已经直直朝他走过来了。
“你就是卫苏?”那少年双手环臂,傲然问道,话语之中毫无客套礼貌之意。
卫苏微笑,不动声色的回道:“正是。”他看了一圈几人的神色态度,心中已经有数了,这几个陶家后辈子弟,正是冲着自己来的。
他虽然住在陶家安排的客院中,除了陶家主与陶弗,却很少见到其他的陶家人。主要就是因为他每日里早出晚归,几乎都是在陶家藏室中度过,与陶家子弟根本就碰不着面。今儿个遇到这几人,怕不是特意在这里堵他的吧?
卫苏猜对了,这几个陶家后辈正是为了他而来。虽然四叔父已经发过话来,让他们安分守己,不可前去叨扰卫苏,可他们心气儿却不服。一个平民罢了,有什么资格跟他们四叔父平起平坐?还被陶家当成贵客,能随意出入他们陶家子弟一年都难得一进的陶家藏室中?
像卫苏这样毫无身份背景的平民都如蝼蚁一般,在他们这些权贵之家根本就看不上眼。也不知道他给四叔父灌了什么迷魂汤,竟然奉他为座上宾。
就在前不久,又有传言出来,说是四叔父与家主想要将陶家子弟进入颍阳学宫的名额让给这样一个外姓之人。
真真是岂有此理,要知道颍阳学宫的名额是有多么珍贵,几年才会有这么一个。怎么会白白让给一个外人?这事儿要是传出去,整个颍阳城只怕都会笑话他们陶家吧?
今年他们陶家的名额已经下来了,早就定下来是要给陶家七公子陶瑾的。陶家人才凋零,陶七公子陶瑾算得上是陶家后一辈的翘楚了,这个名额留给他,没有人会反对。可要是给了卫苏,他们这口气怎么可能咽得下去?说不得他们定要给七哥出气。
于是他们暗地里早就商量好了,定然要给姓卫的小子点颜色看看,最好是将他给赶出陶家。
不过他们还是有些忌惮陶弗,因此迟迟未行动,直到今日陶弗出门会友,他们这才找到机会,在这里堵人。
少年是这里面带头之人,他冷哼一声,“你还有脸住我们陶家?告诉你,我们陶家不欢迎你,你最好有点眼色,给本公子滚出陶家!”
卫苏微微眯眼,“嗯?不知这位是?”
那少年挺了挺胸膛,理直气壮,“我可是陶家九公子,陶益。”
卫苏点点头,“哦!原来是九公子,你说要我离开陶家?可是陶家主有命?”
“呃!”陶益被问的噎了一下,“哪里需要家主之命?你自己没有自知之明吗?陶家不欢迎你。”
“自知之明卫某当然是有的,当初云水先生好不容易才劝说卫某来陶家小住一阵的。”卫苏根本就没将这小孩儿的话放在心上,他顿了顿又道:“碍于云水先生一片深情厚谊,这才多有打扰。卫某想着过些时日,等颍阳学宫论学大典之后,便入颍阳学宫,也就不会再打扰陶家了。”
其实他还住在陶家,除了难以推却云水先生的一番好意外,主要住在陶家进出陶家藏书室看书更加方便一些。否则之前陶家主赠予的百金也足够他在颍阳城买一座小一点的院子了。
听了卫苏的话,几个少年面面相觑,陶益更气了。这话便确定了他们之前听到的消息,果然陶家的名额会被这混蛋抢去了。他真是替七哥不值,凭什么该是七哥的名额,就这么拱手相让啊?
“你也不撒泡尿照照你自己什么身份,竟也妄想进颍阳学宫。告诉你,陶家进颍阳学宫的名额早就定下来给了七哥,你别妄想了!”陶益气的跳脚,恶狠狠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