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古代当先生_分节阅读_第12节
小说作者:北沐南   内容大小:697 KB  下载:我在古代当先生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1-12-29 03:50: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13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约莫一炷香之后,小径上有动静传来。陶弗心中一震,连忙整理了自己的着装,然后满怀希冀的看向来路。

  不多时,就见一布衣老者提着鱼篓转过山石缓缓而来。

  陶弗心中一喜,待得老者近前来,深深一揖,“先生可算回来了。”

  老者眯缝着眼,上下打量了陶弗一番,最后问了一句,“来此做何?”

  “学生前来拜访先生,之前在外几年,一直没能回来看看,学生有愧。”陶弗恭敬的说道。

  “有愧什么?”老者撇了他一眼,慢悠悠的道:“想做什么便去做,我皇甫雍的学生,做事当无愧于心。”

  “学生谨记!”陶弗连忙道,先生并没有怪罪于他。

  皇甫雍点点头,“等了不少时候了吧?进来吧!”

  说完他推开紧闭的篱笆门,当先走了进去。陶弗跟在后面,这么多年了,这里的一切都没有丝毫的变化,先生也一如当年,令他感慨万千。

  皇甫雍将鱼篓放到门边,陶弗看了一眼,“先生今日收获不小,学生愿服其劳。”

  皇甫雍爱垂钓,想当年,他还在颍阳学宫中之时,经常为先生烹鱼羹,先生还曾啧啧称赞过。

  皇甫雍抚着雪白的胡须,“倒也好,多年未曾尝到你的手艺了,比之当年不知是否有进展?”

  陶弗难得有丝窘然,“学生常年在外,虽然少有亲自动手,但是当年的手艺却也不会忘却。先生今日正好品尝品尝。”

  说完,他提过鱼篓,轻车熟路的去了旁边的厨下。

  皇甫雍摇摇头,这性子倒也没怎么变,还是那般急性子。不过皇甫雍也没说什么,自己进了竹屋。

  皇甫雍在颍阳学宫资历算是最老的,如今已是颍阳学宫的祭酒,也就是一院之长。从他手下出来的学子也数以百千计,陶弗正是其中一个。然而他素来喜静,因此所住的地方,是学宫中偏僻幽静之处。

  陶弗忙碌了一阵,终于将鱼羹做好了,他亲手将鱼羹送上后,这才就坐于下首。

  皇甫雍尝了一口,满意的点点头,“还行,你这份手艺倒也没落下。”夸完一句,便直接开门见山道:“你此来想必不是为了老夫专门做鱼羹的吧?”

  陶弗被皇甫雍调侃,有些赧然,“只是适逢其会,学生来此还为了送先生几样礼。”

  “送礼?我这里倒也没什么缺的。”皇甫雍奇怪。他素来品洁良行,颍阳学宫中无人不知,敢这么明目张胆说出送礼的可不多啊!相信陶弗也不会拂了他的逆鳞,嗯,既然能让陶弗送出手的东西,定然有新奇之处。便转而笑道:“不知是什么东西,能让你跑这一趟,想来也是不错的。”

  奇珍异宝皇甫雍是不屑一顾的,能让他感兴趣的也只有新奇的物事了。陶弗既然敢明目张胆提出要送礼,那就只能投其所好,所以皇甫雍才会起了好奇之心。

  陶弗拍拍掌心,就有仆从进来,还抬了几样绑着红布的大件东西来。

第21章

  陶弗站起来,将皇甫雍扶起身走过去,抬手揭开红布,“先生,这是学生让人做的椅子桌子,想着先生能用得上,便特意送过来了。”

  皇甫雍仔细看去,是用木材做出的奇形怪状的东西,不知是做何用?

  陶弗让人摆放好,扶皇甫雍坐在椅子上,一边笑着道:“先生您试试看,这桌椅是一套的,这般坐着,一天半天都不会累。而且坐着看书册简牍,写文章也很舒适。”

  皇甫雍试了好几回,果然如同陶弗所言。

  “好啊!没想到还有这么好的东西来,有了这个,老夫可自在舒坦多了。还是你有心了,难得还能想到老夫。”

  见皇甫雍满意,陶弗心中也高兴,“还有一样东西,还请先生鉴赏。”

  他接过仆人手中的盒子,打开来放在桌上。就见里面躺着一根竹枝状的东西,正是当初卫苏拿来送给他的毛笔。

  “这是笔墨,轻便易书写,比起刀笔来写字可轻松多了。”陶弗介绍道。

  皇甫雍闻言心中一凛,提到书卷相关的东西,他明显更加感兴趣。详细询问了用法,自己便拿起一卷空白的简牍写写画画起来。

  一开始,写下的东西歪歪扭扭糊成一团,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到后来,掌握了陶弗所说的方法,用着也顺手起来,用不了一会儿工夫,便写下了简短的文章。

  “妙啊,妙啊!”皇甫雍连连赞叹,“这东西你从哪儿得来的?”他轻轻活动了一下手腕关节,很久没有这么痛快淋漓的写东西了。他年纪大了,用刀笔刻画文字时间一长就比较吃力,而陶弗拿来的这个笔确实好用。

  “这是一个小友送予我的,这笔墨,包括这套桌椅,俱是这位小友弄出来的。”陶弗解释道。

  “你这位小友是墨家子?”在他看来,只有墨家子弟能做出这般的物事来。

  陶弗摇摇头,“并非墨家子,此子在学生的私学中学过几年,聪明伶俐有之。不过几年功夫经史子集都已经烂熟于胸。而且他为人通透,并非死读书之辈,很多想法见解非常人所能及。学生也都自愧不如。”

  陶弗的好话不要钱一般直往外冒,将卫苏夸奖得天上有地下无,倒让皇甫雍好奇起来。他是知道这个学生的,能让他真心称赞之人少之又少,至少自己还从未听这人夸奖过任何一个人。

  陶弗不遗余力将卫苏解决村里争端的事说了一遍,皇甫雍越听脸上神色越凝重。他没有想到一个黄毛小儿,竟然将百年的争端轻易解决了。此事便是换做其他智者大儒只怕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吧?

  “你说这解决办法真是他一人所谋?”看样子陶弗也不会撒谎,可皇甫雍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之前听说陶弗曾在白水县下属的云水村解决了两村争端,惊动了颍阳城郡守,还颁发了奖赏。这么说来,此事并非出自陶弗之手,而是这个叫卫苏的人,只是为何他的功劳会全然让给陶弗,自己连个面都没露,这说不通啊。

  前些日子,陶家手中出来的水车图样,他也有所耳闻,就连学宫中的墨家端木先生也都惊动了。听说墨家已经和陶家达成意向,双方合作,共同将水车推广开去,惠及民众。

  不得不说,这样一来,陶家的声望在颍阳城中达到了几十年来的一波高峰,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其他三家如坐针毡。

  原以为这是陶弗凭一己之力将陶家的局势扭转,却没想到其中还另有因由。

  “学生所言句句属实。”陶弗斩钉截铁说道:“此事功劳全然落在学生一人头上,学生也是深感不安。”

  皇甫雍笑起来,“你这么坦然说出来,不怕这话传出去?”其余三大家都眼巴巴的盯着陶家呢,如果此事真相传出去,陶家只怕就会背上盗名窃誉的恶名声了。

  “这倒也无所谓。”陶弗摊摊手,“陶家不能全然依靠外力相助,还是要依靠自身的底蕴的。一时的名望得失又如何?我们花费人力物力推广,也只是为了让更多的百姓获利。当然如果因此能让陶家多一个立于不败之地的机遇,也是陶家的福分。卫小友相助我们陶家,我等自然感恩,也是因此,我们陶家定会全力相助于他。”

  皇甫雍转念一想已经明白了陶弗的意思,他眯了眯眼问道:“怎么,今日你前来就是为了替人做说客的?”见陶弗沉默,脸色微沉,“你应当知道颍阳学宫的规矩,并非老夫一人说了算。无关之人想要进颍阳学宫求学,是不可能的事,除非你陶家能让出自己的名额。”

  陶弗自然之道颍阳学宫的规矩,这是先圣定下来的,没有人能破例。

  皇甫雍想等陶弗知难而退,没想到陶弗苦涩一笑,“学生自然知道规矩的,只是……”

  陶弗似乎有话难以出口,踌躇了良久才说道:“如果卫小友愿意用陶家的名额入学宫求学倒还好。只是,卫苏之意却并非想要入学宫求学……”

  皇甫雍皱了皱眉,难道是他猜错了?难道这姓卫的小子并没有用水车的利益换取陶家的入学名额?看陶弗的样子,也不像是陶家舍不得名额,难道还有其他比入学宫还重要的利益交换?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前因后果,便问道:“这么说来,他是另有所求?”

  陶弗一咬牙,也不再隐瞒,一口气说道:“正是,他想要进颍阳学宫做先生。”

  “什么?”皇甫雍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等陶弗复述了一遍才确认自己没有听错。不由大笑起来,“好个狂妄的小子,不过逾弱冠之年,便妄想以先生身份入学宫。啧啧!口气倒不小。你可知,颍阳学宫的先生,哪一个不是才高八斗,有经世之才的贤者大儒,可不是光凭口舌之能就能进的。”

  陶弗一脸认真愁眉苦脸的道:“他已经下定决心了,学生也劝过,只是收效甚微,他认定的事情不容更改。”

  “荒唐!你回去好好提醒于他,经史子集,先读通一门再来。年轻人,切勿好高骛远。”皇甫雍也是为人着想,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只会成为天下人的笑柄。

  陶弗很是为难,“先生,经史子集卫小友早已是倒背如流。”如果不是知道卫苏是真的有这个本事,他也不会跑这一趟了。

  “此言当真?”皇甫雍闻言心中一跳,敢这样夸海口,莫不是是真有本事之人?他一时间倒也拿不准了。

  他沉吟了许久,方才说道:“如果真有才华之人,颍阳学宫不会拒绝,只不过这规矩嘛……”他看了陶弗一眼,“论学大典之时,接受百家考核,合格者得半数同意方可。”

  皇甫雍缓缓说出来,这样的规矩千百年未曾变过。只不过,以这样的规矩进入颍阳学宫的几乎是凤毛麟角。

  因为颍阳学宫的特殊性,世上但凡学术上有一定地位的人都向往这里。颍阳学宫自建立一来,圣师就定下了宗旨,那就是兼容并蓄,百花齐放。一般来说,只要在一定的领域有一定的造诣名声,颍阳学宫就可以发出邀请函,邀请前来颍阳学宫讲学。当然了,能收到邀请,那便是世人的肯定,他们当然乐意前往。

  而卫苏这样毫无名气的,想要进颍阳学宫就必须得凭自己的真本事,经过学宫中所有师者的考核,得半数以上满意同意方可。像这样的,历来还真的为数不多。

  陶弗听他这么说,便是说明了这条路能走通。卫苏有这个自信,虽然自己也有些担心,但是,成与不成,卫苏的大名都会传扬出去了。好坏他们都已经考虑过了,也提醒过卫苏了,最终决定权还是在他自己手中,旁人能为他铺好路就已经尽力了。

  “学生明白的,一切规矩也都会和他说清楚的,至于能否成功,也只能看他自己了。”陶弗如是说道。

  皇甫雍点点头,不管结果如何,这个叫卫苏的小子都令他产生了兴趣。知道规矩还能不改初心,那就是有一定的把握了?那他便拭目以待,一切等论学大典的到来吧。

  论学大典,顾名思义,便是探讨议论各家学说的盛会。每五年一次,为期十天半月,前三日是挑选各个世家资质优良的子弟进学。后面就是学宫中各家学派的探讨,以及各方远道而来的流派弟子交流学习。不得不说,颍阳学宫的论学大典,影响着全天下的学子。

  这期间,不乏一举扬名的好机会,所有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将自己毕生所学,一切才华显露于世人面前。有了名自然就会有利,但凡颍阳学宫显名之人,无不被各国国君所看中,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治国之才,从此高官厚禄俱都不在话下。

  正是这样,颍阳学宫才会在天下人眼中成为神圣之地,人人趋之若鹜。

  皇甫雍点头了,陶弗也就放下心来,连忙站起身来谢过。他内心其实也是希望卫苏能有所成就的,只要卫苏进了颍阳学宫,他们陶家必然也能有所受益。

第22章

  离着论学大典的日子越来越近,颍阳城近日涌入了许多生面孔。他们大多都是儒雅书生打扮,举手投足间意气风发,约几个好友在一起引经据典,高谈阔论,整个颍阳城都更加热闹起来。

  颍阳城里的人们对此早已经见怪不怪,因为都知道五年一届的论学大典即将开启。以往每每这个时候都是颍阳城最热闹的日子,这一次之后又不知道有多少惊才绝艳之辈脱颖而出。

  这个时候的卫苏反而没有之前紧迫,陶家藏室也不去了,反正那些东西都已经印在他的脑袋里了,他随时随地可以取用。于是便想着怎么好好补偿补偿卫蓁。卫蓁到底还是个孩子,新奇感是最不缺的,她只在进颍阳城之时见过马车外面的景象。之后因为卫苏要在陶家学习,根本就顾不上她,她也毫无怨言。只懂事的在院子里做自己的事情,无事可做之时便看哥哥给她默写的医书,倒也不无聊。

  哥哥晚上空闲之余也会教她识字,现在她几乎都能认识了,也会照着哥哥的笔迹慢慢临摹。

  她越懂事,卫苏就越觉亏欠,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任何东西都不能太过于紧绷,否则神经越绷越紧,只怕临到最后到崩溃边缘,整个人都会吃亏。卫苏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临近论学大典之际,他反而放松下来,索性便带着卫蓁逛颍阳城。

  其实他还有一个目的,便是想着找一处能落脚的地方。毕竟自己是客,住在陶家短时间还好,长时间的话最好还是自己买一处院子为好。这样一来,自己兄妹二人住也方便,也不会过多打扰到别人。

  陶家因为水车的事,赠了百金与他,正好用这笔钱置业,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今日的目的便是找牙行问问看,如果合适就尽快办下来为好。

  陶家给卫苏是尊客的待遇,出入都有仆从马车跟着。卫苏却最不耐烦这些,要是逛个街身后跟着一大堆尾巴,想想都受不了。他连连推却了,只说随意逛逛而已,他们不过平头老百姓,也不会有什么事情,管家做不得主,还请示了陶家主,这才随了卫苏的意。

  卫苏拉着卫蓁一路走走停停,遇到卫蓁感兴趣的还会专门停下来,等她看个够,或者直接花钱买下来。让卫蓁好一阵抱怨,哥哥花钱太不知道节俭了,这样下去可不行,将来相看人家时,别人要是知道哥哥这样子,还怎么找嫂子?

  卫蓁皱着眉头,隔壁村的王大苟也一样,花钱不知好歹,大手大脚的,到现在都还没娶到媳妇儿。人家只要听说王家大儿熟娶,都摇头不同意,自己女儿跟这样的人,不得受苦才怪。

  本来她这样的女孩子也不该打听这些的,可是哥哥不省心,叫她如何放心?

  她欲言又止的看了卫苏一眼,还没开口说话,卫苏已经笑着摸摸她的脑袋瓜子,“别东想西想,也别教训人,今儿个出来就是玩个高兴,你要是说哥哥的不是来,哥哥以后可都不带你玩儿了啊。”

  “啊?这……”卫蓁皱了皱小鼻子,心底衡量了一番,哥哥好不容易带她出来玩一趟,就应该图个高兴才是,可是,哥哥的毛病不说出来让他改正,以后可怎么办啊?

  卫蓁心中纠结,最终还是败在了卫苏的威胁下。哥哥好不容易带她出来玩一次,要是以后真的都不带她出来,她不得后悔死。

  到底是个孩子,卫苏见她将出口的话又咽了回去,微微一笑,“快走吧,今天要办的事儿还多着呢。可耽搁不得多少时候。”

  颍阳学宫中,荀祁总算找到了秦湛,这些日子秦湛也不知道在做什么,成日里不见踪影,自己也要费好大功夫才能找到。

  荀祁兴高采烈,正要开口说话,秦湛撩起眼皮看他一眼,“你来做什么?”

  荀祁仿佛被泼了一盆凉水,兴奋劲一下子全没了。

  “没事儿就不能来找你了?”他翻了个白眼,一屁股坐在一旁,“你说你成日里都不见个人影,干嘛呢?”

  秦湛看他一眼,低头正在刻画着什么,没打算回他的话。荀祁也不恼,歪歪斜斜靠坐着,“喂!近日颍阳城可热闹了,你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这下子秦湛头也不抬,直接拒绝道:“不去。”

  荀祁把头凑过去,想看他在写什么东西,却只见到一根根流畅的线条。他心中好奇,趁着秦湛不注意,一把抽出那块竹简,一边调侃道:“让我看看你这是画的什么宝贝。”

  秦湛冷不丁被荀祁整了个措手不及,等反应过来,那片竹简已经到了荀祁手中。

  荀祁得意洋洋,左看右看,“呀!这是画的哪家美人儿呢?”

  “还我!”秦湛冷声道。这世上估计只有没脸没皮的荀祁才敢在自己面前这般耍无赖,自己还一点办法都没有。

  “不还!”荀祁一脸坏笑,“除非你告诉我,这是哪家的美人儿。”这画秦湛只画了一半,荀祁也只看出一个美人轮廓来,具体的却是看不清的。

  秦湛只想把眼前这人的笑脸给撕烂,这人怎么看怎么讨打。他深吸一口气,淡淡说道:“哪里是什么美人,不过是之前见过的卫郎君罢了。”

  “卫郎君?”荀祁没有从秦湛嘴里听到美人儿的消息,不禁皱起眉头,“哪个卫郎君?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4页  当前第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13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古代当先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