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口的书店教辅类打88折,买够100块还送一盒笔芯,纪时一次性就买了超过200块,属于大户中的大户。
这种小型书店在学校门口一直很畅销,就算后来网购发达了也不影响他们的生意,毕竟网购需要等,而学校老师推荐的参考书两天之内就必须出现在课桌上,而小型书店里恰好有。
在货架上,纪时还看到了让他怀念的《今古传奇》武侠版和奇幻版,还有《读者》、《青年文摘》和《萌芽》,堪称2010年前后最受欢迎的杂志了。
到了后来,就算是报刊亭也不太卖这种杂志了,位置好的报刊亭开始卖饮料矿泉水,还有兼售彩票的。
他的物理参考书数量绝对算得上多。
他偶尔会偷偷瞄一眼班里学霸的桌子,看看他们用的参考书,11班离强化班1班和2班远,纪时在那里也没有熟人,不过曾泰然朋友多,各个班的学霸他都认识一些,他在那头捣鼓捣鼓,反而帮纪时搞到了不少学霸专用参考书。
其中甚至还包括他出去上小课,小课老师发的辅导资料,他也毫无保留地贡献给纪时。
在这个年代,小课在Z县这座小城已经开始流行了,尤其是有渠道的家长,总会想办法把孩子塞到最好的老师那里。
不管从哪个角度考虑,Z中的精英教师们都是家长们追逐的对象,不过教育局有规定,Z中的老师不能办班补课,但家长们还是有办法找到不错的辅导老师。
纪时动动笔,再停一停,再动一动,再停一停,思维像陀螺一样转了起来。
这会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上了一天课,又做了不少题,他有些困了,不过并不累,回到17岁这个年纪,他似乎有无穷的精力。
纪时撑着下巴发了会呆,环顾四周,教室里只剩10来个人,这是他们班全部的住校生了。教室窗户外的天是黑的,朝北的那面一片漆黑,朝南的一面对面是高一高二年级的教室,灯也开着。
他打了个哈欠,继续钻研刚刚那道物理题。
纪时完全没察觉到教室里突然彻底安静的氛围。
他把那道题从头读了一遍,又去翻自己所有的参考书,想从参考书里找出支持自己解答的逻辑,一张草稿纸快被他画出花来,可头绪这东西说来就来说没就没,纪时也很无奈。
冷不防地,他一偏头,视野之中突然出现了两条腿。
下一刻,他的视线直接和老驴对上了。
那张又长又冷漠的脸放大一般出现时,纪时只觉空气都紧张起来,他明明没干别的,没看小说也没玩手机,可一旦和那道视线对视超过十秒钟,纪时都会产生自己其实是犯罪分子的错觉。
老驴在他面前站定,纪时感觉到,半个教室的目光都飘了过来。
大家表面上都紧着皮做题,耳朵其实已经悄悄竖了起来。
这段时间纪时自以为在班里很低调,每天固定来往于教室、宿舍和食堂,没做什么出格的事,没逃自习溜去网吧,也没偷偷在自习课看电影,可殊不知,每天保持认真的状态已经是最大的高调了。
老驴站到纪时旁边,大家都在猜,纪时这是又故态复萌了吗?
唯有纪时本人依旧茫然,直到——老驴把他桌上做完的练习卷一把全拿走了。
纪时:“……”
他忽然产生了不好的预感。
怎么说呢……他好像把其他科目的卷子都做完了,正确率基本有保证,只有化学……
因为他还没开始复习化学,书都没怎么翻,最近也只是老驴带他们回顾课本到哪里,他就看到哪里。
果然,卢老师粗粝的手指在纪时桌上轻轻扣了扣:“这边怎么都没写?”
要是其他科目都没写,他倒没什么意见,只是老驴看了一圈,其他科目都写得工工整整干干净净,数学尤其有条理,语文的阅读理解都做了,唯独化学卷空了一片。
纪时压低声音:“我不会。”
“不会?”听到这话,老驴的脸拉得更长了,表情看上去更加凶恶。
“我还没复习完。”纪时无辜地和老驴对视,“没复习到的地方就不会做。”
老驴拿起纪时的化学练习卷,果然,试卷上完成的那一部分就是他在课堂上过的那一部分,其余他没有讲到的内容,纪时都没有做。
“你暑假是自己在家复习的?”老驴问。
纪时点了点头:“对。”
老驴安静了片刻。其实到了高三这个时候,学生们基本上都养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并不需要老师过多干涉,他们只需要掌握学生整体的动态就足够了。
而从其他老师的反馈来看,纪时这段时间表现出的进步相当惊人,尤其是英语和数学两科,直接从倒数前进到了前10%。
这样一个学生,他究竟要不要干涉呢?
他思考了片刻,把试卷还给纪时:“复习的过程中遇到难题尽管来找我。”
居然就这么被放过了,纪时也很惊讶。
“不过我建议你抓紧时间,时间已经不太够了。”老驴目光深沉地瞥了纪时一眼,“你自己要好好把握。”
被突然关心,纪时有些愕然,不过他还是轻轻点了点头。卢老师虽然看上去凶巴巴的,但是对方语气中究竟是善意还是恶意,纪时还是分辨的出来的。
Z中还是一个相对淳朴的地方,老师们的教学水平虽然有好有坏,但是职业操守上基本不存在问题。
纪时看了眼桌上的日历,距离第一次月考只剩半个月不到的时间,他确实该看看化学了。
第13章 讨论 关于参考书
老驴离开教室之后,全班一下从安静如鸡的状态变得闹腾起来。
住校生的自习班主任一般是不查的,全看学生是不是自觉,不过老驴在Z中也属于那种最负责的班主任,他查完自修才开着自己那辆旧摩托回去。
这次晚自习,还让他火眼金睛地查出了一个看《萌芽》的女生。
不过女生解释说是为了提高写作水平,才被老驴轻飘飘地放了过去。
老师们其实也清楚,看《萌芽》这类杂志基本提升不了什么写作水平,相反,里面的文章多数有股故作高深的做作味,但特别契合青春期学生的心理。
这个时候新概念作文大赛还有几分余热,韩寒和郭敬明都算年轻学生心目中的偶像,虽然后者因为抄袭名声已经有些臭了,不过这个时候网络还不发达,郭敬明出的《最小说》销量不错,捧出了不少畅销作者,他们都是从新概念作文大赛走出来的。
纪时他们这个年级,1班就有个女生在新概念拿到了一等奖,据说高考还能加分。
但对于作文渣渣纪时来说,他连《萌芽》上的文章都未必能看懂,更不必说写作文拿奖了。
纪时还在死磕那道物理题,桌子却又被敲了一下。
“纪时,你数学卷子做完了吗?”
纪时抬着头,和他隔着两排座位的姚蒙这会坐到了他前排葛亮的座位上:“给我看看你的卷子。”
纪时把试卷递给他,姚蒙接过,径自翻到练习卷的最后一道题:“原来是这样的解法。”
“我是这么想的。”他跨回去拿着自己的笔记本,把解题步骤写给纪时看,“不过是比你的解法复杂一些。”
“我选了中线。”纪时答道,“你先看的角?”
姚蒙点了点头。
他的解法只比纪时的解法多了两个步骤,不过一样能论证到结果,下次解其他类型的几何题或许能用到。
姚蒙是11班的大学霸,每次考试没跌出过前五,基本都是前三,他主要是语文稍微差了一些,在年级的整体排名差不多能进150名。
考虑到两个强化班就占了120个学生,150这个名次在普通班也算是顶尖学霸了。Z中平均一年能考3个左右的清京,前50就能上到金陵大学或者与之相当的名校,比如海市的海大或者交通大学,以及西湖省的之江大学,以及京市的名校。
其他省市的名校也不差,不过Z中毕竟属于苏省,学生们能不出省则不出省,即便出省也会选比苏省经济发达的省市,这也导致苏省各大高校的分数线都不低,在纪时印象中,姚蒙高考好像考上了金陵航空,对纪时这种渣渣来说已经属于名校中的名校,姚蒙自己好像不太满意,他的目标一直只有金陵大学。
自从上次纪时成了班里为数不多解出数学大题的人,姚蒙就常来找他问题目。
学霸并不是不会,他好像只是比较喜欢这种讨论的氛围。
——纪时也能理解到这份爽感。
在全班90%的人都解答不出一道难题的时候,他们一群人却可以聚在一起,思维与思维碰撞,为一道题争得面红耳赤。
这是年少时代的书生意气,长大之后就不会再有了。
姚蒙正要回自己的座位,被纪时拖住:“帮我看看这道物理题。”
姚蒙停下来:“电流这道?”
“21题。”
姚蒙又回座位把自己的卷子取回来,搁在曾泰然的桌子上,纪时这边的桌子全是自己的东西,书都没放得下,姚蒙刚放好卷子,视线就在纪时的参考书上移不开了:“这些都是你买的?”
“嗯。”
“数学也有吗?英语呢?”
纪时弯腰,手在桌肚里摸了好一会,先拿英语的参考书:“这是听力的,语法的,词汇的,还有套卷。”
他数学的参考书数量更多,在新华书店买过几本,又在门口的小书店补了货。
既然姚蒙问了,纪时也没保留,把自己正在用的参考书都给对方看了。他们班倒有一种人,明明每次考试成绩不错,人家问他晚上学什么,他说晚上不看书,到家写完作业就洗澡睡了,问他平时用什么参考书,也说是学校发的那几种。
这种人每次分数出来之前都说自己是倒数,结果一考出来,班级前六,他自己还觉得不满意。
纪时的配合把姚蒙吓了一跳,所以纪时问他平时用什么参考书的时候,他重新回了一趟座位,把八九本参考书摆在纪时桌上。
“化学的有吗?”纪时问,“我把不准买什么书。”
“我买了套《龙门专题》还没用过,试卷买了一套。”姚蒙把参考书展示给纪时看,“我哥他们上一届用过的参考书,他们老师复印的,你要不要?”
“要!”纪时应得很果断,“我请你吃炸鸡腿。”
“加一瓶可乐,要罐装的可口可乐。”
“成交。”纪时补充了一句,“我也不喜欢百事。”
纪时不得不感慨,遇上姚蒙这么坦诚的学霸真是太好了。
姚蒙是独生子,但是有个表哥上一届在强化2班,就算在强手如云的2班,姚蒙他表哥也是顶级学霸,去年Z中考了4个清京,他表哥是其中之一,最重要的是,他表哥拿过苏省奥赛化学一等奖。
不夸张地说,他表哥用过的参考书绝对是镀过金的!
姚蒙翻着纪时的参考书,有些他已经有了,有些他还没有,两人交换着意见,都打算再多补充几本。
姚蒙的书要比纪时的难买,尤其是语文和英语两门学科的书,都是Z县本地没有售卖的。姚蒙虽然是住校生,但他是因为爸妈在外面做生意没人照顾才住校的,他有些书就是家里人在南方城市买了寄回来的。
纪时也看上了这个代购渠道。
研究完参考书,姚蒙继续帮纪时看题。
他毕竟有三年牢固的物理基础,自然不是纪时这种半途才开始努力的渣渣可比,看了一会,他就在纸上给纪时演算了:“这个步骤你能看懂吗?”
“懂。”
“这边呢?这个理论是……”
纪时低着头,眉心蹙成了一团,姚蒙一边问着,他一边“嗯”着,不懂的地方他也立刻就问,好在姚蒙很有耐心,他也不觉得纪时浪费了自己的时间。
等这道题完完全全给纪时讲通了,姚蒙也不客气,让纪时帮他再看一道数学题。
这显然是一道难度很大的题,不过他似乎是对纪时的解题能力很有信心,也不担心纪时不会,就很直截了当地让他解。
纪时拿着笔,把刚刚那堆参考书重新塞回桌肚里,他考虑在桌子下面摆个纸箱了,东西太多,课桌根本摆不下。
他翻到草稿纸上崭新的一页,把题目抄下来,开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