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看到火炮炸膛时的惨况,生死之下激发了巨大的潜能,竟然勉勉强强真造出了一门小型的火炮。
这炮比从青牛江上捡回来的要小一些,炮身工艺也不是线膛。为了减少炸膛的可能性,这群匠人无师自通了滑膛,炮弹采用铁铸实心弹,竟然也能保证不连贯发射的安全性了!
陆涛亲自带人试了几次,对于结果十分满意。
他马上命人开始大量仿制火炮,他要在短时间内武装一批桨船,最好还能配备一些给部曲攻城用,就像宁非武装黑甲军那样,他也要打造一支天下无敌的军队!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中原局势再度陷入了诡异的平静中。虽然小规模的战斗从来不曾间断,但天下最大的两个势力,南郡和雍西关,双方接壤的阐宁——阊洲一线,一直是处于风平浪静的状态。
陆涛在忙着造炮,宁非在忙着造船。这一对命运轨迹类似的父子,在关键时刻竟然做出了同样的选择——猥琐发育,积蓄力量,以图一击必杀。
只是这个计划,宁非很容易实现,可换成是陆涛,事情就没有想的那样简单了。
封恺似乎是有所觉察,怎可能让他老老实实搞建造?
接下来的几个月,黑甲军绕开阐宁,从塘子口沿海岸线南下。凭借着风帆大船上的火炮,黑甲军顺利攻占了仙匀、坞灵等沿海重镇,直接封锁了青牛江,让鼎丰、阐宁两城成为孤悬江北的孤岛。
战斗打到最后,陆家在江北的部曲被彻底压制。手持陌刀的黑甲大军将两城池团团围住,也不邀战攻城,只是切断了城中的水陆补给线,大有把人彻底困死在江北的架势。
守城的将领现在才明白,为什么黑甲军当初对于他们抢占阐宁毫无动作,就是在等他们进入阐宁城,然后趁着他们兵力分散的当口,从海上进攻兵力空虚的仙匀和坞灵。江北的兵力就这么多,全都集合在一起才勉强能与黑甲军一战,现在兵力分散几处,更没有赢面了。
现在封家把他们围在两城之中,什么都不用做,江北的寒冬就会帮助减员。
南郡来的兵丁还穿着秋衣,可进入冬月的江北已然是寒风凛冽,缺衣少食还没有补给,也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守将不是没想过向南郡求援。
事实上,在他还能送人出城的时候,他一早便写了密报给家主。
只是也不知道家主在忙什么,岐江城里一直都没什么动静,等到黑甲军的火炮船封锁了青牛江,补给的事就更没有着落了。
城中已经开始杀战马,取暖的薪柴也供给不上,每天都会有人冻死。
但更多的还是夜里悄悄出城的逃兵。
开始的时候只有零星几个,后来就变得越来越多。尤其是在第一场霜落地之后,狡猾的黑甲军每天都在城下烹煮香喷喷的食物,那味道简直带了钩子,能把人的心都勾走。
之后,每次清点操练,将官都能发现有兵丁消失。
是死了还是走了,没人知道。大家也没有心思去关注旁人的动向。日子越来越难过,天气也越来越寒冷,补给和增援遥遥无期,这样的日子也不知还能持续多久。
“走吧,走就走吧。”
阐宁守将站在城头。
他的衣服也已经破破烂烂,看着一队队溜出城门,排着队接受边军检查的南郡兵丁,他也只是叹了口气,并没有下令城投的弓箭手射杀。
都是想要活下去的人,能有条生路,挺好的。
左右……他们现在也是被放弃了,多活一个便是功德。
半月之后,阐宁百姓夜半开城,守军并没有做任何抵抗,守将手举降表,向城外的黑甲军投降。
之后的第三天,鼎丰城开城。至此,江北全境都落入边军的掌握,南江以南的南召、岁城也在封恺的控制之中,从北、西、南三方向对南郡形成了包围之势。
边军开始频繁向南江北岸调动兵马。
有了大船的帮助,大军集结的速度越来越快,封堂叔率领的西线边军几日前已经进入了白龙山,随时都有可能逼近南郡的西界。
南郡也在紧张备战。
岐江城中所有的粮庄和铁坊都被征用,东林场的炉火日夜不停。城中再无莺歌燕舞,世家郎君们的脸上满是凝重,气氛一日紧张过一日。
在这样的氛围中,陆家造出火炮的消息就显得格外振奋人心。
火炮上船的那一日,全城的居民都欢欣鼓舞,一扫之前的惊慌和颓丧,似乎陆家扫平边军,问鼎天下的美景就在眼前!
在南郡生活的人,一向自诩身份高于他人,就算是业朝皇室司马家,那也不过就是富了几代的土鳖,远不及南郡诸世家几百年积累下来的底蕴,京城也比不上岐江城的富庶精致。
原本他们还担忧,毕竟陆备被边军炸沉在南江,若陆家真的打不过封家,那他们这些追随者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多半是一并要被清算的。
这下可好了,陆家也火炮了!
打沉陆备的那次水战,封家满打满算不也就拉出来六艘船,据说还有四艘是货船改造的,若不是打个出其不意,那可能让经验丰富的陆备翻船?!
吃了一次亏,封家再想玩突袭是没可能了。
陆家有船,船手善水战,火炮上船如虎添翼,还怕那些几代旱鸭子的边军?
许多年轻气盛的小郎君,甚至叫嚣着要主动出击江北,打沉边军那六艘家底,让那些土包子彻底知道厉害。
也不知是不是他们邀战的心情太虔诚,冬月十五的一早,南江上忽然响起了轰隆隆的奇怪闷响。
驻守在沿岸的哨兵极目观瞧,而后忽然脸色大变,抖着手举起号角,不要命地吹了起来。
——呜呜——呜呜——呜呜——
敌袭!敌袭!江上有船队过来了!
第315章
身为称霸南江几百年的陆氏船队一员, 军头在瞭望哨上站了大半辈子,从没见过这样具有压迫性的场景。
只见南江宽阔的江面上,几十艘船正在迅速的靠近中。行驶在最前方的十艘船, 船头和单侧船身都架着黑色的火炮,如猛兽的尖牙利齿, 透着森森的杀机。
这十艘船造型十分奇特, 没有船帆不说,船体也比普通的战船高一些, 却没有船楼, 在江水中以极快的速度前行。
这个规模的船队, 其实与陆家动辄几十艘楼船齐头并进的气势没办法比。可如今南江水战的阴霾还没散尽,南江口的船手可没人敢小瞧这些无帆的怪船。
仅仅两艘就打沉了半支船队,大都统落江后至今生死未卜, 今日竟然又多了八艘,封家这是打定主意要与南郡决一死战了么?!
呜——
呜呜——
低沉的汽笛声响起,回荡在宽阔的江面上, 瞬间惊的军头回神。
他也顾不得向手下再交代什么,连滚带爬下了哨卡, 忙不迭进城去向上汇报。
事实上, 也不用他来报,南岸的住民都听到了这悠长的声音。
像是号角, 又像是威严的警告,混合着呼啸的西风, 灌耳慑心。
要打仗了!
这是许多人的心头同时涌上的念头。
尤其当他们看到那些已经装填完毕, 正在调整射击角度的黑色炮口,一种难以抑制的恐惧便漫上心头。
据说因为这些黑物件,东林场那边日日挂起白灵幡。
据说因为这些黑物件, 半支南江船队都沉入了江底。
就因为这些,东莱城破,旧京城破,少郎君重伤卧床。
封家靠这些黑物件得了大半壁江山,遇之非死即伤,无人例外。
这一次,轮到南郡了么?!
收到消息的陆涛倒是没有丝毫惶恐。
东林场已经造出了火炮,是一个征发徭役的铁匠,在百般造不出适合做炮身的钢料之后,灵机一动转为用铜。没想到,竟然一次就成功了。
铜制的炮身虽然造价昂贵,但铜制的延展性和散热性都优于铁,至少解决了炸膛的问题。
不过这样造出来的火炮,却并不能发射铁弹丸。铜制的炮管较软,遇高温容易变形,需要把炮管造的更加短小粗壮,同时要在里面添满火雷粉,这样才能保证弹丸射出。
铁质的弹丸,由于冶铁工艺不过关,常常在刚出炮口的时候就会炸裂,不如石头造的来的稳定,用时和造价也不如石头来的经济。
陆家不差钱,但那是以前。
陆家在围攻鼎丰城的时候就投入了不少物资,但鼎丰城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收益,反而因为后续不能间断的补给而成为了一个无底洞,吞噬了陆家不少家底。
在加上这两天天灾不断,冬夏的气候十分反常,饶是南郡良田万顷,也架不住一轮接着一轮的干旱和洪涝。更别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之前边城闹疫病的时候,南郡也没能幸免,死了不少的百姓,许多田产因为无人照料,在秋季几乎绝收。
用铜铸炮,与用钱铸炮没什么区别,但这笔钱陆涛咬牙也是要掏的,毕竟关系到南郡陆氏的存亡。
但其他的地方,能省则省。
石料天然易得,没什么成本,城中又有做得熟手的石匠,只要把炮造得够大,威力未必输给墨宗那小子!
于是陆家的火炮,变成了铜制短炮身的造型。为了能提升性能,炮身和炮口都加大了许多,光是运送上船安装就花了不少功夫。
如今,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陆家仅剩的几艘小型楼船都加装了巨大的青铜火炮。船一出港,万众欢呼,气势上甚至比边军的木船还要凛冽!
“那些边镇军户,定然不是我南郡的对手!”
一名陆家旁系郎君站在船头,高冷地看着前方隐约列阵中的边军炮船,一脸傲慢道。
“如今的水战不就是比拼个船大炮强?我等的船比他大,炮比他强,还有甚可怕的?”
“正是正是。”
他豢养的门客在一旁恭维道。
“陆家的炮架在船楼上,居高临下,一炮便是200斤的石弹,什么木船也得给打穿孔。”
“边军,败了。”
正说着,对面似乎有了动静。又是一声悠长的汽笛响起,
江面上,原本静止不动的二十艘船,忽然分成了分成了三个编队,以几乎封锁江面的角度齐头并进,迅速拉近了与南江船队的距离。
轰——轰——轰——轰——轰——
第一轮密集的炮击,开始了。
边军的船比不得陆家巨大,最大的几艘不过是对面楼船的三分之一,但炮弹出膛的瞬间,这些木质的船体也只是发生了些微的晃动,位移距离并不明显,依旧保持了行船的稳定。
走在最前面的几艘陆氏兵船可算是倒了血霉,被这落雨般的攻势砸了个正着。
他们甚至来不及拉开船上的火炮,船体就被炸得分崩离析,成为这场大战的第一批祭品。
“开炮!快开炮!”
旁支郎君所在的座船距离第一批倒霉蛋不远,眼见着扑面而来的硝烟,他连忙也下达了攻击的命令。
下一刻,陆氏船队上也纷纷喷出了火舌,沉重的石弹被火雷粉艰难地推出炮弹,在空中划出一个短促的抛物线,最终落在了边军船队正前方的水面上,砸出一朵朵巨大的水花。
没打中。
南江上,有一瞬间的静默。在这一刻,无论是边军还是陆家,谁都没有继续发起攻击,时间像是静止了一样,出现短暂的真空。
无论是船上的分家郎君,还是在城头亲自督战的陆涛,南郡一系的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结果震慑了。
他们万万没想到,自家火炮的射程根本达不到对方的水准,连根寒毛都碰不到!
“炮筒短,火药威力小,炮弹出膛的初速度严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