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明东对异能很自信,坚定的播了种。
第一场霜下来的时候,上河村大队蒙上了一层白雾,家家户户冒着炊烟。
王媒婆走近上河村的时候,忍不住啧了一声,感叹道:“早就听说他们大队日子好过,现在一看都是真的,家家户户早晨都还吃一顿。”
大河村大队交了公粮的事情,早就已经传开了,让周围欠收的大队好不羡慕。
如今隔壁大队为了交公粮,不得不勒紧裤腰带熬日子,大河村却能一日三餐,可见日子确实是比别地方宽裕。
王媒婆一看,顿时更有信心了。
她眼睛滴溜溜的转,首先去了顾建国家,一会儿出来的时候,却是顾三婶跟着一道儿。
两人一起到了老顾家,顾三婶扯着嗓门喊:“阿东,你在家吗?”
顾明东已经吃完了,正在后头收拾已经开始发芽的菜园子,听见声音走出来一看。
“三婶?”顾明东家日子好过后,顾建国不用一直接济兄弟几个,偶尔老顾家有啥好吃的,还能想到他们,两家的关系顿时缓和了许多。
但顾三婶拉不下面子,向来不太过来,偶尔端碗肉都是使唤的儿媳妇。
这还是她第一次过来。
顾三婶笑了笑,招呼王媒婆坐下,又喊顾三妹倒水,这才拉着顾明东说:“那是王媒婆,是附近最有名的媒婆,十里八乡的亲事大多都是她保的媒。”
顾明东瞧了眼那满脸笑容的媒婆:“三婶,阿南和小西年纪还小,再等两年吧。”
大一些的顾明南,今年也才十五岁,太小了。
顾三婶却说:“她不是来给阿南说媒的,是给你说媒的。”
“我?”顾明东更加无语,他媳妇才过世不到一年,这就有人上门说媒了?
顾三婶压低声音:“婶知道你跟丽娟感情好,可她已经不在了,你不想想你自己,也得为阿星阿晨想想吧,总得为他们找一个妈,等以后小西小北嫁了人,家里头也有人照应。”
在顾三婶看来,顾明东既然立起来,眼看着日子好过了,那自然早晚都是要再娶。
别说,这一年来这大侄子懂事多了,哎,他要早点懂事,媳妇也不能积劳成疾早早去了。
顾明东却压根没这心思,直接摇头拒绝:“三婶,你帮我回绝了吧,我暂时不打算找。”
“这怎么就不找了?”顾三婶皱眉道,“趁着年轻再找一个,要不拖得年纪大了,越发不好找了。”
顾明东叹气道:“阿星阿晨还小,再娶一个不一定能好好照顾他们,再说了,小西小北至少也得五六年才会嫁人。”
“五六年,那小西不成老姑娘了?”顾三婶更不赞成了。
顾明东却已经下定了决心,别说原主已经有了两个儿子,就算没有他也不会娶妻,他的秘密太多,并不打算接受一个不知底细的女人。
再者,为了养孩子再娶,对那个女人也不公平,到时候酿成苦果还得他来收拾。
“三婶,我做好决定了,以后都不会再娶了。”顾明东斩钉截铁的说。
“你这孩子——”顾三婶头疼起来。
顾明东却已经转身出去。
顾三妹是个机灵鬼,心底知道媒婆是来干嘛的,难得大方的为她泡了一杯糖水。
王媒婆一喝,顿时对顾家的日子有底了,顾明东出来的时候,就瞧见她正拉着妹妹的手说话。
顾明东揉了揉眉头,直截了当的说:“王婶儿,我已经有两个儿子,以后也不打算再娶了,今天让你白走一趟了。”
说完又从屋子里拿出一小包白糖,笑着塞进王媒婆的手:“王婶儿手里头有好的人选,也帮我弟弟妹妹看看,不过他们都还小,过两年也不迟,不着急。”
王媒婆多机灵的人,立刻明白顾明东的意思,她掂量了一下白糖,暗道虽然这笔媒人钱拿不到,但顾老大也是大方。
“那也行,阿东啊,等你改变主意就来找王婶,我给你挑个最好的,你弟弟妹妹我也会帮忙留意着。”
顾三婶出来听见这话,倒是松了口气,没把媒婆得罪狠了就好。
等两人走了,顾三妹忍不住开口问道:“大哥,你真的不打算再娶嫂子了?”
其实她跟以前的嫂子感情也还好,只是村里头没了媳妇的男人,是要被人看不起的,只要家里有条件都会再娶。
顾明东拍了拍她的脑门:“我有阿星阿晨就够了。”
顾三妹又说:“哥,你是不是担心新嫂子会虐待阿星他们,这个你放心,到时候还是我跟小北看孩子,肯定不能让他们被欺负。”
顾明东无语的看着她:“我不娶媳妇还不好?也不会有人对你们指手画脚的。”
大哥不娶媳妇,对他们而言自然是好的,以前的大嫂可算和气了吧,但一家人住在一起难免会磕磕碰碰。
再说了,小北都说大哥花钱吃粮食都大手大脚,要有了新嫂子能让他这么造?
顾三妹心底也明白这些,但还是说:“大队里肯定会有人说闲话。”
“嘴长在他们身上,我还能一个个给缝上?”顾明东完全不在意别人的想法。
他不娶媳妇,又不是杀人放火。
顾三婶出了门,还在为大侄子道歉:“王家妹子,我这侄子跟他死去的媳妇感情好,下头两个儿子还没长大,所以一时想不开,你可别往心里头去。”
王媒婆笑道:“重感情的男人才是好男人,以后再娶也会疼媳妇,等他想开了你尽管再来找我。”
顾三婶自然满口答应了,还说要送她出村子。
谁知王媒婆乐呵呵的说:“不急着走,我这儿还有一桩亲事要谈。”
顾三婶好奇的问道:“我们大队谁家有喜事儿?”
王媒婆指了指刘寡妇家:“你一定想不到,镇上有一小姑娘,点了名要嫁给他们家。”
这话让顾三婶吓了一跳:“真的假的,他们家负担重,日子可不好过。”
真要比起来,顾明东的负担更重,可王媒婆说了是城里姑娘,是谁这么想不开。
王媒婆拍着手说:“可不是吗,我也是奇了怪了,好好的城里人不当,一门心思要嫁到乡下来。”
“说不定两人早认识了,私底下悄摸的处上了。”
顾三婶忙问:“那姑娘我认识不?”
“看着脸生,姓白,叫小花,你见过没?”
“白小花?”
第24章 错乱
送走了王媒婆, 顾明东走回自留地再一次收拾起来。
老顾家的自留地就在屋后,是他死去的父母一点一滴开垦出来的,之前因为**和其他原因被闲置, 现在政策宽松了一点, 顾明东立刻就想捡起来。
眼看就要入冬, 上河村大队虽然位处江南,冬天不算太冷,但这时节能够种活的种类也不多。
顾明东不想招人怀疑, 只种了白菜和萝卜, 一种冬天也能长,一种长在底下不容易被发现,好吃还耐储存。
荒废了一年的自留地已经结块, 老顾家也没有牛, 顾明东只能靠一把锄头从头翻到尾, 幸亏他现在的身体强壮不少,不然还真干不了。
等翻完这块地,身上的衣裳都被汗湿透。
顾明东将种子放在手中,心口温热,一股纯粹的力量透过手掌,融入种子之中。
原本有些暗淡的蔬菜种子, 迅速变得充满光泽,甚至连体型都饱满许多。
摩挲着饱满光泽的种子,顾明东勾起嘴角, 心底很满意, 若不是时代的局限性, 他完全可以走农科院路线。
不过想一想原主记忆中混乱的十年, 顾明东还是觉得乡下更适合自己, 充沛的生机才适合异能晋升,而异能才是他生存的根本。
顾明东蹲下来,数着种子埋进坑里,再埋上土。
做完这一切,顾明东伸手抚摸着蓬松的土地,感受到那一颗颗精神饱满的蔬菜种子,在迅速的抽根发芽,只要给他们充足的阳光和水分,立刻便能冲破地面。
“大哥!”忽然,一个身影冲进自留地。
一道杀气腾腾的眼神,止住了顾明南的咋咋呼呼,提着一只脚没敢往下踩。
顾明东这才满意:“你要敢踩坏菜园子,到时候罚你挑粪。”
这可是他们一整个冬天的蔬菜保证。
顾二弟嘀咕道:“挑粪就挑粪,也不是没挑过。”
对乡下孩子来说,挑粪虽然也脏臭,但也不是从未见过。
顾明东擦了擦手,走出菜地问道:“急急忙忙干什么,出什么事了?”
顾二弟这才想起来意,凑过去问:“哥,刚才是不是有媒婆上门,给你提亲了?”
“谁说的?”顾明东随口问道。
“村里都在说……哥,你怎么不答应啊,现在平白便宜了隔壁刘大柱。”
顾明东奇怪的反问:“跟他有什么关系?”
“哥,你还不知道吗?那媒婆看你没兴趣,就去了隔壁,把媳妇说给大柱了。”顾二弟显然有些耿耿于怀。
“媒婆前脚刚走,刘寡妇就忍不住出门跟人唠嗑,话里话外得意的很,说城里头的姑娘看中她儿子的人品相貌,才愿意嫁过来,可嘚瑟了。”
“我一回来就听三妹说,一开始王媒婆是先来咱家,想把那姑娘说给你的,结果你没答应。”
顾明东这才明白过来,好笑的解释:“这压根不是一码事。”
“怎么不是一码事了,你要答应的话,媳妇肯定就是你的。”顾二弟耿耿于怀。
顾明东心底琢磨出几分奇怪来,看了他一眼说:“王媒婆要说给过我的,肯定不是同一个姑娘,你别瞎起哄。”
“啊?不是同一个?”顾二弟一听,顿时傻眼。
顾明东瞥了他一眼,淡淡道:“你大哥我是什么条件,死了老婆,有两个孩子,下头还有三个弟妹,家里也穷,城里姑娘是疯了还是傻了,才能瞎了眼看中你哥我?”
他是有能力,但这事儿别人不知道,在这个时代,农村里头,他这样的条件能娶寡妇就不错了,还指望城里头的黄花闺女?
顾明东并未打算娶妻,可不是因为眼光高,他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顾二弟一听这话却炸了,嚷嚷道:“你怎么条件不好了,我们自己能养活自己,阿星阿晨也懂事,再说了,哥你那么厉害,想打野猪打野猪,想杀野鸡杀野鸡,谁要是嫁给你才是掉进了福窝了。”
“再说了,十里八乡谁有大哥你长得好看,要不是爸妈死的早,提亲的得踏破咱家门槛儿。”
这话自信的让顾明东对他侧目。
顾二弟见他神色不对劲,别别扭扭的问:“哥,你干嘛这么看着我?”
顾明东拍了拍他的肩头,笑道:“老二,虽然你在夸我,但做人得谦虚点。”
谁能想到短短几个月,顾二弟已经从不听话的倔驴变成了兄控,一口一个大哥好。
顾二弟急了,下意识的喊道:“城里头姑娘怎么了,大嫂不也是城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