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门科举奋斗日常_分节阅读_第185节
小说作者:冬日迟   内容大小:788 KB  下载:农门科举奋斗日常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3-05-22 12:54:2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5/1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陈延心里已经有了底,同方潮平说的一样,这事儿其实已经不是他们在选择了,是老天在选——

  “等吧,方大人你不是说了,待子时再分明。”

  这是冷寂无声的一个时辰,新征的一千民夫已经到了,但方潮平和陈延没有贸然让他们上堤,因为之前没来做过,晚上到这儿摸黑很可能会帮倒忙。

  他们就在雨幕中淋着,因为手上没有事外加眼前很黑,人群显然很焦躁。

  陈延:“你点这些百姓来,是要挖道?”

  “备着,临时找,来不及。”

  而此刻,恰好是子时的前一个时辰,眼见雨还没有停,陈延和方潮平决定不再等候,直接落定泄洪之事。

  决策落了之后,先前的空闲时间已全部不复存在,二人在小屋内商讨后策。

  方潮平:“堤上暂时离不开我,九台县只能小陈大人你去,我看万昌这儿的堤坝兴许还能撑上半日左右,这半日,你得同九台县县令一同把百姓疏散。”

  方潮平数了一下时间,“你速度得快,尽量在辰时之前,因为离得远,雨这样大,来回我们定传不了信。如果耽搁了时间……”

  人还在路上,洪水已经到了,到时候一团乱遭,西江府这边怕是空不出手来救援。

  陈延点头,“我知道,人散到哪里?”二人看着地图,陈延问方潮平能不能大概描述一下水可能覆盖的位置。

  方潮平沉吟片刻,“这个不好讲,大概是这里到这了。”

  陈延拿出九台县的地图,把位置标记了一下,站起了身。

  落笔很轻,讨论很快,但这件事很重。

  担在陈延肩上,恍如泰山一般。

  ……

  现在,时间就是生命。

  九台县距离万昌县有点距离,因着是去泄洪、迁县,陈延心里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所以他到万昌和丰宜那边支了很多人,从京城护送他和方潮平来的侍卫也被他叫走。

  除此之外,陈延自己也佩了一把长剑,铁剑很沉,未见过血,他希望自己今日不要用到这样东西。

  城内,锣鼓声响动,有马匹在雨夜踏出城门,昏黑的天色,甲胄摩擦的声音、雨水落在金属上的滴答声、马儿嘶鸣的声音和自己如擂鼓一般的心跳声,齐齐入耳。

  在临九台县前,陈延还有最后一段路思考——

  怎么就这样了?

  出门赈灾,他想过会见到生命逝去、会看见人如薄至,但他没有想过,自己这双手,也将决定一城百姓的性命。

  但他必须这么做。

  抛去杂念,现下摆在面前最重要的事情,便是迁人,上上选是全部走,或者走一半……还有半日,如果快些,应该能走的。

  到靠近九台之后,京里来的侍卫搭几个本地的衙役,去各村通知大家上山。

  村里人惜命,人少,准备好应该不会有太大的伤亡。

  他则要去九台县,一县人口俱要迁走,而且九台县本身就在凹陷处,到时候是要积大水的,还得额外留点时间让大家走到安全的地方。

  人口众多,且构成复杂,有读过书的、有在本地置业的,一时间要他们放弃这样的基业,肯定是难的,他没有那么多时间,临别前,方大人的话犹在耳边。

  他说:小陈大人,我在朝内也听说过你的名字,你和我之前听说的很不相同……

  我知道你这一路走来,做官途还算顺畅,应该极少碰到像这样的事情,这样的事本不该叫你去,我有些经验,但堤坝上实在离不的人。

  他絮叨了几句,陈延说知道,方大人才目光如刀,在雨夜说说出了极其冰冷的话。

  “我听闻在军中,冲锋时于前列的士兵若有生退意,主将和百夫长,便会立刻砍下他们的头颅以立君威。”

  “同样,若是行军在外,夜晚的硬仗中有人啼哭思乡,扰乱军心,那主将也会将其就地格杀,以立军威。”

  “驱人行进和驱兵行进,某种程度上是一样的事情,小陈大人,你觉得呢?”他在暗示他,必要时可杀一儆百。

  这是一个办法,却不是最好的办法,那样的时候,杀一人不足……可人杀多了,他们也不过是不远离去故土、家财。

  不过是不愿平白损失,并非恶人,何以丢了性命?

  所以,还是得想个万全之策。

  思绪乱飞,迁人,陈延莫名的想起了昔日在百理府他主持迁户之事。

  迁户,迁人……

  似有通处,陈延逐渐有了一个想法。

  -

  奔在路上的陈延还在想,等到了九台,要令县令和他一起击鼓鸣钟,把整个县城的百姓都迁走。

  却不知,他以为还在沉睡中的九台县,许多人家里都亮着灯火。

  原因是因为这九台县内,有一退休官员,西江府也在大名的男方,这里不必江南府,鱼米之乡又文气逼人。

  但在许多年前,西江科举在大名也是辉煌过的,九台也曾出过几个三品大员,后来因为某种原因落寞了。

  而今,还有一位六十来岁的冯姓京官在九台县养老,一听丰宜决堤、再听陛下派那什么方潮平来赈灾,本来先前雨不大,他还不太担忧。

  而今——

  靠,连夜大雨,他是见过方潮平怎样赈灾的,他也当过官,知道九台这个县位置不好,就和族中子弟说过:九台很可能成为泄洪之地。

  这消息一出,整个宗族的人都懵了,他们前些天还在因为九台的地势好像不会被洪水影响而沾沾自喜,马上就是当头一棒,泄洪!?

  那百年基业,岂非毁于一旦!

  他们绝不答应!除非来的钦差让他们见点血!否则绝不——

  虽然很有骨气,但是大家还是私下准备了点金银细软,怕万一嘛。

  这冯家在九台县有些地位,很快,这个消息就在世家里传遍了,于是,有人去问九台县令,县令也没收到消息,暂且有些拿不准。

  大家这才松了口气,但雨不停,这口气也不敢咽下去啊。许多当地的土著都在议论纷纷。

  “若是真要泄洪怎么办,我们走吗?”

  “你傻,若是到了紧要关口,不走,岂不是蜉蝣撼大树,我们且拖一拖……”

  “那泄洪的人不许些好处来吗?”

  是的,陈延和方潮平从来都不担心人不走。泄洪呢,不走的人留在原地都得死。

  他怕的是过于牵扯、纠结,有人闹事想借此得到点什么,毕竟,他们会揣测:人不走不敢开闸放水。

  朝廷命官敢这样淹死一城百姓吗?然后活活拖时间。

  就算陈延说‘泄洪的时间是定死的,大家不走都得死’,他们都会半信半疑。

  所以说,人心呐,在这种时候也是很难测的。

  有关系的人家里灯火通明,失地的人想着,到时候水患过去,得补点地吧,重建新城,自己可以先选位置吧。

  若是一日两日,雨不能停,他们这种奉献了自己的家为洪水载体的,得找个妥善的位置吧。

  部分书生还是很有意气,读圣贤书的他们认为,民所需之,自当献之,牺牲小我而成就大我,本该如此,劝着家里人,如果这是真的到时候赶紧走。

  家人不舍,但也在收拾书,又凑着过来问,到时候走得凑到那钦差、知府跟前,让他晓得,你的雄心壮志。

  书生红着脸,他心怀此义,也想让人知道他的义。

  九台县县令则枯坐在县衙,睡不着,完全睡不着,他本来好好在这个小破地方当自己的县令,不求升官发财,不求家门显赫。

  怎么会突然迎来这样的事情,如果真的泄洪,县里……县里会怎么样,他这个县尊怎么办?

  但如果真要泄洪,他看着九台县的舆图,忽然把自己头上的乌纱帽摔在桌上,在书房里转来转去。

  最后长长叹了一口气,算了算了。

  等待吧,如果是真的——

  而城内的平民百姓们,因为什么都不知道,正在黑甜的梦乡之内。

  -

  另一边,陈延已经到了九台县区域,他按照之前的计划,将一些比较靠谱的侍卫和差役分了出去,主队伍的人逐渐减少,时间也逐渐过去。

  他看着后头跟着步行前进的大部队,觉得这样的速度太慢,便扬手挥鞭,领着骑马的人先行了一步。

  马的速度很快,不久,在夜色中,古朴的九台县,已经映入眼帘。

  敲门亮令牌之后,便是开城门,这样的夜晚开城门动静实在不小,很快,各家各户都得到了‘钦差’入县的消息。

  大家很快明白,那个传言中的泄洪,很可能就不是传言了。

  众人沸腾,各家各户里关系好的已经开始抱团……准备聊一聊,如何利益最大化。

  然而,他们谁也不知道陈延内心的想法。

  入驻县衙,见县衙内灯火通明,陈延有些差异,见九台县章县令,陈延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章县令苦笑:“下官想过会有这么一天,皇命不可违,下官领命!”

  他没想到,来之前,县令已经自己做好了心理建设,这很不错,省了许多时间。

  章县令又说:“陈大人,这县内已有许多人隐隐知晓这消息了,恐怕今夜也都没睡,不如我把他们叫来,您事出有因,又有陛下御赐之剑,不如来谈一谈——”

  “不必。”陈延抬手,不谈,这事是没有变数的,谈了还不知道怎么乱七八糟呢。

  哦,补世家,那百姓补不补?

  给补偿,所有人都给?他不可能许下如此承诺。

  是以,陈延想了一个阴招。

  “不谈,那这?”九台县章县令有些慌了,“叫人拿住,直接带走?”

  “县衙里有多少差役,哪里带得走这么多人。”陈延摇头,“莫怕,如今时间紧,上游会在今日辰时放水,寅时后我们就要出城,往高处走。”

  “寅时!那岂不是只剩两个时辰?”章县令惊了。

  陈延:“先把县衙的衙役全部叫来,打更的锣、所有能敲响的东西全部敲响,让所有人走街串巷,告诉城内的人,上游卯时泄洪,寅时后,我会依次锁住九台县的东门、西门和南门外门,介时还留在城内的人,必需与城坚守,等水退后等待救援。”

  章县令嘴巴微张,显然是惊呆了,这这这?泄洪锁城门留下来等救援,这,这不是等死吗?

  ……

  他小心地朝陈延看去,然而这京中来的钦差面色淡淡,眼里无波,看不出话是真是假。

  “还不快去?”陈延说:“准备东西。其余城门先不开,只开南门,我领人在门口等。”

  “把县内的名册拿给我。再拿一些灯笼和蜡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4页  当前第18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5/1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门科举奋斗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