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成锦鲤太子妃_分节阅读_第10节
小说作者:飞雨千汀   内容大小:198 KB  下载:穿成锦鲤太子妃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0-10-01 00: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3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太监跪在地上叩头行礼后,深埋着头开始禀报近来东宫的大事小情,只是他说的这些似乎并不能令周顺帝满意。待他事无巨细的絮叨完,周顺帝放下玉箸短叹一声,声音沉沉:“就没别的了?”

  小太监微微一怔,他往日都是如此禀报完便退下,这还是皇上头一回追问。难道是皇上今日格外想听点儿什么?想了想,小太监谨慎回道:“若说别的,奴才倒觉得太子殿下近几日心情颇佳。”

  “哦?”周顺帝立马来了精神,连同身边的皇后也眼中一亮。

  见投了皇上心思,小太监连忙又将近些日子太子拢共笑了几回、赏了下人几回,都一一上报。越统计着这些数据,越发意识到太子近来果真是心情极好!

  待这些也禀完,周顺帝也越发的好奇起来,到底是哪家的千金有这般解数,对太子的影响这么大?捊着胡子沉思了会儿,周顺帝便下命道:“你想法子将太子寝殿书阁东侧的一幅女子画像偷来!”

  因着太过震惊,小太监不自觉的抬起头来窥见龙颜,甚至还发出一声“啊?”

  小钟后也诧然的望向周顺帝,一旁提醒道:“皇上,这是不是太过了些?”

  周顺帝长叹了一声,眉头渐渐皱起,绘出一个‘川’字,“眼下的大周政通人和,民安物阜。朕无需操心朝政,只忧心太子的婚事。今日见太子对着一女子画像开怀的模样,朕委实欣慰,朕要立刻知道令太子爱不忍释的女子是谁!”

  说到最后时顺帝情绪激动,重重拍了两下桌案。皇后也是理解圣上心思,隧不再劝,命小太监立即照做,不得有误。

  小太监退下后,皇后安慰皇帝几句,哄着他又用了几口饭,之后便陪他下棋等着小太监回来报喜。约莫过了一个多时辰天大黑时,小太监回来了。

  因刚刚急跑加之后怕,小太监跪在地上气息不匀的喘着,双手将画卷呈上。顺帝接过时双目紧盯着那画卷,比平日里接八百里加急的文书还要激动。接过后,先是与身旁的皇后对了一眼,而后双手轻捻着将画展开……

  顺帝与小钟后两双原本熠熠闪烁的眼眸,在对上画中女子的一瞬,便如被劲风拍灭的灯烛一般,不仅眼中华光黯淡消散,连唇边隐含期许的笑容也僵死了。

  盯着那画像愣了良久后,顺帝气愤的将画扔到地上!“体态臃肿蓬头历齿也就罢了,偏偏还荆钗布裙衣屡不堪!这一看就是乡野村妇!这种女子如何当得了我大周的太子妃?!”极度失望下的周顺帝震怒。

  小钟后弯身将那画捡起,重新卷好交给小太监,嘱他原样放回去千万莫被太子发现,之后也是满目的怅然。“难怪之前咱们给太子选了那么多秀雅绝俗的官家女子,太子一个也看不上,原来枡儿竟……”右手悬空指着,皇后犹豫了下才说出后半句:“竟这般怪好。”

  眼见顺帝气的咬牙切齿,恨不得立马去找太子表态以绝了他的心思,小钟后只得将罪责往自己身上揽:“皇上要怪就怪臣妾吧。”

  “这事儿与你何干?!”周顺帝虽在气头上,却也不是不讲道理任意迁怒之人。做为继后,小钟氏已然做的无可挑剔,一马当先的为太子择选美人,太子看不上又怪不得她。

  “皇上,”小钟后在圣上面前跪了下来,思及往事神情落寞,语带愧疚:“太子年幼时皇后便薨逝,臣妾进宫协理姐姐后事,却打那再未出宫。太子始终认定臣妾是趁姐姐大丧之际蛊诱了皇上,才会在三年大丧一出就被立为继后。故而十数年来,太子始终不肯认我这个母后,就连往昔的姨甥情份也全部抹杀。”

  小钟后锥心引饮泣的说着,顺帝两次搀扶她都不肯起身,缓了缓情绪又接着道:“自那后,太子似乎不再信任女子,尤其是貌美女子。认为但凡有姿色的女子皆重利轻义,没有真心,故而对她们也从无好脸色。东宫的女婢全部被赶了出去,只留太监和侍卫。后宫的妃嫔见到太子比见到皇上还畏怯,躲得远远的。想要攀附太子的那些京中贵女们,一个个被太子羞辱回去……说到底,这都是臣妾做下的孽。”

  听得皇后一番悔悟,顺帝心中也隐隐有了推断,看来事情果真如皇后所言,太子厌恶貌美女子,才会看上这么个无盐丑女。思及此,顺帝两眼轻阖:“太子要怪,也是该怪朕!是朕立你为继后,你还能抗旨不成?”

  “呵~”小钟后泪溢於睫的苦笑一声,抬头望着圣上,满是感恩与敬佩:“皇上做这一切正是出于对太子爱护。当年贤妃一心想扶亲子大皇子做太子,于是不断撺掇前朝宣扬立长立贤。另一边贵妃又觊觎后位,三番五次利用父兄的战功胁迫皇上!在那些的情形下,皇上唯有将我这个先皇后的亲妹、太子的亲姨母扶持上位,方可平衡各方势力,保得太子无忧。先皇后在天有灵,定明白皇上的一片苦心……”

  被小钟后说中了心思,顺帝苦笑。伸手为她擦拭眼角,“在朕身边这些年,外人只知你多年无所出,却不知你勤服避子汤药。太子虽总对你这个姨母避而不见,可你余生的心思却全在他身上。枡儿迟早有一日会明白你的苦心。先皇后是朕一生最爱的女人,而你,是朕一生最敬重的女人,也是大周的一代贤后!”

  小钟后嘴唇翕动数下,最后紧紧抿成一条线,阖目怯哭。

  *

  这日午饭后春阳暖煦,院中花木争荣竞秀,处处酣畅香息。休沐在家的忠正伯与儿子在院中晒着太阳下棋,孙氏则带着楚堇和儿媳在廊下绣花。

  之所以没有楚娆,那是因为自两日前楚娆被罚,就不许来花厅与大家一同用饭,除了跪祠堂的时间,都禁足于枚园。

  眼下看似是母女三人悠闲绣花,其实是二对一的辅导课才对。穿来此处之前,楚堇长在将门,虽满门荣光,却从不会这些花哨玩意儿。故而此时学起来很是烦燥,左扎一下手指,右扎一下手心,气的她几次想将花撑子丢了!

  可她还是没丢,因为她今日想要好好表现一下,以便接下来给孙氏提请求。

  折腾了整整一个下午,楚堇终于将手里的活计绣完,喜笑颜开的交到孙氏手里:“母亲,您快看看怎么样!”

  望着眼前这只看不出是鸡还是鸭的东西,孙氏心满意足的笑笑,“不错,一个脑袋两条腿,两只眼睛一个嘴,一样都没错!”

  姚敏掩唇轻笑,抬头见楚堇正撅嘴凝视着她,连忙附和着母亲的话也恭维上句:“堇儿进步已是很快了,这绣工便是拿去市集也不丢人的。”

  这下楚堇高兴了,粘人的坐去孙氏身边,搀上胳膊撒娇:“母亲,堇儿打小长在石浔镇,多亏养父养母悉心照料,才能养的这般心灵手巧……明日就是养母的寿辰了,她膝下无儿无女的,只堇儿这么一个养女,堇儿想回去探望探望。”

  孙氏本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她恨的是豆腐西施,并非桐家。故而楚堇这样央求,她只迟疑片刻,便爽快道:“好,多带些礼回去。”

  楚堇高兴的趴到孙氏左脸颊上,“吧唧”一口!真道母亲豁达。母女三人的笑声传到一旁对阵正酣的爷俩耳中,二人笑笑。

  与此同时,正院通往偏院的夹道拐角处,正有一颗探出来偷听的脑袋悄然收回……

第17章

  酉时初,晨光熹微,天色尚未大亮。

  楚氏祠堂内供奉着楚家历代先祖的牌位,楚娆就跪在下面的蒲团上。打小在忠正伯府长大,罚跪这种事也不是没有过,只是之前跪在祖宗面前不觉有异样,今日却是格外的别扭。

  一双黑黑的眼珠滴溜溜扫过众先祖牌位,楚娆小声嘀咕着:“你们也知道我不是楚家的血脉了吧?可我跪了你们十六年,楚堇却在别家尽孝,日后你们到底是庇佑我还是庇佑她?”

  问完这话,楚娆自己也觉得有些愚蠢,故而轻叹了声扭开头去。看来是被禁足的这些日子太闷了,想说话都常常没地儿说。

  “小姐。”伴着“吱嘎”一声门扇开阖的动静,桂儿提着篮子进了祠堂。

  楚娆的脸上一丝意外也没有,跪祠堂这几日每早桂儿都会给她送糕点来调剂,毕竟其它时间吃的都不怎么好。是以她迫不及待的起身去接篮子:“快给我年看今日带的什么。”

  打开盖子一看,是碟芙蓉玉子酥,楚娆立马乐道:“好桂儿!”她知道桂儿去厨房偷这些也是不容易的。

  桂儿脸上却似有事,凝着团阴云。楚娆咬一口酥,很快便返现反常,隧敛了口腹之欲,问道:“可是外面发生了什么事?”这几日禁足,桂儿也不能贴身伺候她,仅每日一早能在祠堂匆匆见上一面。

  “小姐,昨日奴婢听到堇姑娘的养母今日寿辰,堇姑娘求了夫人今日回石浔镇。”

  “回石浔镇?”楚娆蹙眉,将手中酥饼扔回篮子里,此时这篮子糕点对她已没了太大吸引。倏尔,楚娆的面色一展,挑着眉眼看桂儿,唇边勾起抹诡笑:“你要帮我做件事。”

  ……

  “不好了,不好了,娆姑娘在祠堂晕倒了!”

  正起床穿衣的孙氏听到屋外的叫喊,加快了穿衣速度,而后急急出去看。等她到祠堂外时,见楚娆已移至院中,坐在丫鬟们搬来的藤椅上,看上去面色有些白,意识倒是清醒。

  “娆儿,你这是怎么了?”

  “母亲,我没事,就是刚刚跪久了突然眼前一阵发黑……这下没事了,女儿继续回祠堂跪祖宗。”

  听着女儿声音虚弱,孙氏心底微酸,拍了拍她的手:“行了,先不跪了。”又抬头吩咐:“快将小姐抬回枚园!”

  回到闺房的楚娆,舒服的躺在暖榻上,身上盖着薄毯。先前府医已为她把了脉,虽然脉象正常,但出于稳妥还是开了副安神的方子。这会儿孙氏正坐在床畔亲自喂她。

  “母亲,”咽下一口药后,楚娆握住孙氏的手,眼中波光潋滟很是动情:“即便事实摆在眼前,可娆儿也从未有过一刻觉得您不是娆儿的亲娘。”

  孙氏面上微微一怔,而后笑开:“傻孩子,这是病糊涂了?你和堇儿同样是娘的亲女儿。”

  原以为这话是个定心丸,却不料楚娆听完还是哭了。她哭的极伤心,忍着抽噎断续道:“可是娆儿从未觉得……母亲与那村妇同是娆儿的娘……娆儿自始至终都只有您一个娘……”说罢,便扑进孙氏的怀里恸哭起来。

  孙氏懵了,娆儿这是在委屈?

  哭了一会儿,楚娆抬头抹净脸上的泪,好似恢复了些冷静,“听说姐姐今日要回石浔镇给养母过寿?”

  “啊,是啊。”

  楚娆抓着孙氏的手,极认真的求道:“母亲就准姐姐多在石浔镇住两日吧!女儿能明白姐姐的思母之心,世人都说生恩不及养恩大,姐姐虽尽力表现的与母亲亲近,可与桐家十六年的亲情才是刻骨铭心的。姐姐定是怕伤母亲的心,才不敢多做要求,请母亲务必体谅。”

  不知为何,听了楚娆这些话,孙氏觉得有一股寒意从脚底直涌上来!好像双足踩在冰面上。这些日子她对堇儿诸多补偿,当真以为已如其它亲母女无二,可楚娆的话如当头棒喝,让她意识到这些远不及桐家的十六年养育恩。

  见孙氏内心动摇,楚娆再求一句以示真诚:“母亲,您就同意姐姐在桐家多住几日吧,让他们好好共聚天伦……”

  “姐姐可真是个时时为人操心的劳碌命啊,病着都不忘帮我!”就在楚娆的话将将说完之际,门被人轻踢了一脚打开,是楚堇站在门口。

  楚娆不由得打了个激灵,她没料到楚堇竟会来看她,偏偏被她听了这些玩弄心机话去。

  楚堇笑着缓步走进屋来,笑吟吟的。先前听说楚娆晕倒在祠堂,她就决定来看看。于公,同一屋檐下她若不来看便显得不尽人情。于私,楚娆的晕倒应是有什么文章想做,她不来看看不放心。果然,走到门外就听到了这么一出好戏。

  “堇儿,你还没出门?”

  “母亲,我一起床便听闻姐姐病了,不放心过来看看。”楚堇甜美的笑着走到床畔,仿佛先前并没有动气的意思。可接着她又话锋一转,计较起来:“适才姐姐所说的,母亲可信?”

  孙氏看着楚堇,又低头看了看床上面色煞白的楚娆,两边的心都不想伤,故而一时无语。顿了顿,还是有些好奇的问楚堇:“堇儿,你可也觉得生恩不及养恩?”

  “母亲怎会这样想?”楚堇不以为然的轻蔑笑笑,而后极郑重的答道:“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血脉是上天赐与的缘分,自古以来,女子生产便等同在鬼门关里走一遭。母亲舍命生子,母女性命相连,是母亲给了孩儿生命,若无生命,又惶论世间诸多恩情?养父养母将堇儿养大,教堇儿做人的道理,于堇儿自是恩重如山。他们虽是乡野之民,见识短浅,却也在堇儿被认回楚家时提点堇儿,定要好生孝敬父亲母亲,好生弥补十六年的缺失和遗憾。”

  “桐家人……竟有这般见识?”孙氏从床上起身,同时也松开了楚娆的手。望着楚堇,盈满愧疚之情。看来是她对桐家太轻视,太苛刻了,甚至将自己对豆腐西施的恨意不自然的转移到桐家人身上,情不自禁的将他们视为帮凶。

  楚堇认真点头。

  孙氏拿帕子拭掉眼角将落的泪,冲着外屋吩咐道:“乔嬷嬷,命人去将我房里新收的两支参取来!还有柜子里准备做春衣的那十匹织锦缎也取来!”

  “喏。”

  乔嬷嬷退下后,孙氏又紧握楚堇的手:“堇儿啊,过会儿再跟娘去一趟库房,多挑几件体面的东西一并给桐家捎去!”

  “是,母亲!”楚堇心满意足的笑笑,不经意间瞥眼床上的楚娆,楚娆的脸色比她预想的还要难堪。

第18章

  望着楚堇开门而出的背影,楚娆暗暗咬牙。清早的风微微凉,掠着门框灌进来,楚娆不由得打了个寒颤。一连数日酉时便去跪祖宗,她身子的确有些吃不消了。

  “娆儿,”孙氏从门口收回来的目光落回楚娆身上,神色凝重。

  楚娆敛了面上怏怏的情绪,疑问:“母亲?”

  “堇儿方才说的‘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你可也是这么想的?豆腐西施再如何也是生你之人,你可有想过回去探望下她?”

  对着孙氏审视的目光,楚娆自是明白怎么答:“母亲,我与楚堇不同,她是在母亲不知的情况下被人调包,而我是被豆腐西施有心调的包。可见她从起始就不想亲自抚育我,只当我是一个拖累。既如此,女儿这辈子不想见她,也不会见她!”

  楚娆这话答的圆满,既顺了孙氏心意表下不会认豆腐西施的决心,又说的在情在理,不至让孙氏觉得她无情亦或嫌贫爱富。

  孙氏脸上看似没有波动,心中却是暗暗舒了口气。这两孩子一个是她十月怀胎所生,一个是她十六年精心养育,手心手背都是肉,哪个她也不想失去。而这个悲剧是那个贱人一手造成,她不能杀她,但也不能克制心里对她的恨!

  *

  石浔镇,桐家所在的这条老街虽是穷街陋巷,今日却充分体现了所谓的‘远亲不如近邻’。

  余三娘四十整寿,原本从不过寿的她今日也没打算过,却顶不住邻居们的‘热情’。一大早就有人送白面送猪肉,还有其它诸如腌菜海货的。大家手里都拿着礼物,借着祝寿的噱头来桐家凑这个热闹。

  要说为何?老街上谁人不知桐家闺女被接进了上京,成了伯府千金!这种人物往日里他们想远远看一眼都难,更莫说攀上点儿交情了。今日是余三娘的生辰,他们觉得桐小堇指不定能回来吃顿寿席,故而一个个就都厚着脸皮上门来了。

  余三娘数了数有十多口人,堂屋里显然坐不开,便干脆抬了大案摆到院子里。众街坊开心的围桌而坐,热切的眼神不时往院门处瞥,终于有个张家大嫂按耐不住心底雀跃,问道:“三娘啊,小堇几时回啊?”

  这个问题大家都想问却不好表现的太明显,见张家大嫂问了,众人表面不显,却一个个竖起了耳朵听余三娘的答复。

  “小堇啊,今日应是不来的。”正从灶房埋头备茶的余三娘随口答道。

  “不来?”

  “那咱们岂不是白来了?”

  ……

  灶房的窗子正对小院儿,故而院中的喁喁细语清晰传了过来,余三娘随之一怔,手中动作顿住。先前她还以为是小堇离开了,街坊们怜她膝下无子无女才过来安慰她,可现下听着却并非如此。

  三娘继续将茶水倒满,端着送去桌上,路过屋门时瞥了眼。桐泓才在屋里没出来,先前就说这些人来者不善她还不信,如今看来还是老伴儿慧眼识人。

  “三娘啊,今日你整寿,小堇咋的不回来看看你?”桌上有人不甘的继续追问。

  “噢,小堇今非昔比,这种破落地方一位伯府千金自是不方便再来的。”三娘边面色无波的回答,边给大家分着茶水。

  听这话音儿,众人彻底失望。接下来余三娘上菜时也都是些寻常的粗食,众人便更加的不满起来。心想看这寒酸样子,桐小堇是真不打算管桐家二老了。那他们还来逢迎个什么劲儿。

  用几口后,张家大嫂怏怏的放了筷子,“三娘,这十六年来你可是没少为了家里多张嘴受累啊!可是你看看人家飞回福窝里,转眼就不认你这个当娘的了呀!”

  余三娘不以为意的笑笑,夹了筷子鸡肉放到张家嫂子碗里,“来,再吃点。”

  那肉暂时堵上了张家大嫂的嘴,却是席间又有人道:“是啊,原本我们还当认了门这么富贵的亲戚,日后三娘是要穿金戴银的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5页  当前第1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3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成锦鲤太子妃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