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慧娘双臂环胸,一副在场诸位都是辣鸡的模样道:“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孩子可不是那么好养的。先不说你得辛辛苦苦怀胎十月,就生孩子一个难题。生孩子是到鬼门关上走一遭,这话你们听说过没?没听说过也不要紧,现在也听到了,有什么想法?是不是觉得生孩子不容易?”
“命大生下了孩子,这才只是个开头而已,后面养孩子才是最难的。虽然说孩子生下来,有奶娘喂,也不用你们守着,一切都有下人,但我说一句,感情呢,是要处出来的,哪怕孩子是你亲生的,但是他不知道啊。所以你别仗着自己是孩子的亲娘,就觉得即使是不怎么跟他相处,母子之间感情也会特别深了,那是不可能的。”
“你们如果不亲手带孩子,那他对奶娘、对身边丫鬟,都会比对你感情深。但是带孩子呢,就很累,特别累,具体我没体会过我不知道,但我是听人说过的,反正很累就对了。”
“等孩子大点儿了,得教他说话、走路,再大了,就要操心他的学习、身体了。等他再大大,就要操心他的前途、娶什么样的姑娘或者是嫁什么样的丈夫。”
“是个儿子还好,如果是女儿,她嫁了人你也放心不下,要担心她在婆家过的怎么样,有没有受委屈。从有了孩子开始,你的余生,就要为孩子们操心,直到你去世才算结束。所以啊,我才不想这么早就进坑里了。”
林慧娘一口说完,忙给自己倒了杯茶喝了,这才觉得发干的嗓子好了些。她将杯子放回去,看了看其他几人的表情,只见其他几人皆是一脸恍惚,像是被她的话镇住了。
林慧娘对自己的话造成的影响很满意,她又给自己倒了杯茶,慢悠悠地捧着杯子喝了起来,顺便等等几人回神。
几人之中,云梓淳率先回过神来,也不知与她平素最爱八卦,脸皮也很厚有没有关系。
她看了眼林慧娘,见她悠哉悠哉地喝着茶,她无语了片刻,随后道:“慧姐姐,你方才的话,可都是真的?”
林慧娘耸耸肩,“那你说说,我有骗你们的必要吗?”
云梓淳:“”
也正是因为如此,她才忍不住要问是真是假的啊!
她虽然向来脸皮厚,对男女之间的那档子事儿也是张口就来,但到底还是个未出阁的女儿,所知道的东西虽比其他女子要多,但却也着实有限。
她哥哥云慕灏虽然早两年便娶了世子妃,也已经生了一个孩子,但那孩子往日里都是由下人带着,云梓淳因着性子活泼好动,倒是很喜欢玩儿小侄子,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她才恍惚发现,她是真的很少见世子妃与小侄子相处的情景。
她再回忆一番小侄子与世子妃相处时的情景
云梓淳想着想着,便沉默了。
她遇见几次小侄子与世子妃相处的场景,虽说世子妃对小侄子也有着一腔的母爱,但却从来没有上手抱过孩子,而小侄子对她,也是不怎么亲近。明明是母子,小侄子也没多大,但母子两人相处时,却总是透着几分客气。
想到这些,云梓淳皱起了眉来,她将自己见到的情形与林慧娘说了一遍,问道:“慧姐姐,我的小侄子与嫂嫂这样,是不是就是因为嫂嫂没有亲手养育他呀?”
云梓淳说这话的时候,云慕锦姐妹与宋宁也先后回过了神,她们还没来得及说什么,便听见了云梓淳的话,因此纷纷看向林慧娘,等着她的回答。
林慧娘将喝完的茶杯放下,又伸手从座桌上的果盘里拈了一粒蜜饯放进嘴里,一边嚼着一边说道:“那可能是吧。具体的我又不是研究这的,我也没养过孩子,当然不太清楚。我只知道,反正养孩子不能一味溺爱或者是严格要求,还得注意着些他们三观的养成,不能孩子都养歪了,自己还没发现。像那些吃喝女屏蔽票赌的纨绔,就是被家人给养歪了。”
林慧娘最后一句话,让几人都很是认同地点了点头。
那些个纨绔,可以说是京中的贵女们最讨厌的男子了,先前宋宁还说过,如果她有一个那样的儿子,那她宁愿不生他,也不要养出来这样的儿子气自己。
几人针对这个话题又探讨一番,最终几个女孩儿心里是怎么想的,她们没说,林慧娘也没问。她该说的都说了,能不能听进去、会不会参考着自己日后若是有了孩子,该怎么养,也都与林慧娘没关系。
只不过四人里头,也就云慕锦姐妹与楚王府同出一源,若是日后她们姐妹的孩子犯了事儿,连累到楚王府的可能性也是最大的。
但云慕锦好说,虽说赵冠英看起来也是个吊儿郎当游手好闲的纨绔,但云慕琤曾说过,那家伙虽是个纨绔,但却与一般的纨绔不同,且出身又是英国公府这样的簪缨世家,林慧娘对云慕锦以后的孩子还是不怎么担心的。
至于云慕书,现在说这些倒有些早了,她连亲都没说,且她性子虽然比起云慕锦来软糯了些,但为人却很是正直,在最一开始时,也没有因为林慧娘的出身低便看不起她。只要给她说亲时,再严加把握,林慧娘觉得,日后云慕书有了孩子,也不一定会连累到亲人。
在这皇权至上的古代,绝对不会连累到亲人这样的话,林慧娘是不会说的,毕竟事无绝对,谁能肯定一件事儿就绝对不会发生呢?
第二三零章 酸酸云慕琤(一更)
几人闲聊一番,很快便到了午时。眼看着马上便该用午膳了,林慧娘与云慕锦姐妹便将云梓淳与宋宁留在了王府用午膳。
待到用罢午膳,又闲聊片刻,云梓淳与宋宁才离开。
送她们离开,林慧娘便与两个小姑子打了声招呼,回了褚玉院。
一见她回来,云慕琤便酸道:“慧娘你还记得回来呀。”
他这话酸气冲天,当即便把林慧娘逗笑了,她干脆做出了一副纨绔的模样,挑起云慕琤的下巴,明知故问道:“怎么,你吃什么了,说话这么酸?”
云慕琤哼了一声,“自然是吃了醋了。慧娘你有了旁人,便忘了我,让我独自一人用了午膳,真是好不凄惶。”
林慧娘:“”
她放开了云慕琤的下巴,说道:“怎么连梓淳宋宁她们的醋你也吃?她们都是女孩子啊。”
云慕琤没说话,只是哼了一声,“你看看你,你不也是为了她们,说我乱吃醋?”
林慧娘:“”
她无奈摆摆手,“行吧行吧,我以后不这样做了,这样行了吧?”
云慕琤见好就收,问道:“她们找你来做什么?”
“当然还是咱们府上这事儿啊,她们也是担心咱们,过来问问而已。”
林慧娘说着,转身进了内室,她将发间的首饰一一摘下放回妆奁里,才让青萍帮自己把绾起来的发髻再放下来。反正下午也不用出门见客人,她随便一点也没什么。
两人午睡了一会儿,醒来后便窝在一起读话本。
第二日,林慧娘便坐到书房去,开始为她不久后便要开始做的,教导周边村子里的百姓学习玉米大豆套作做个策划,好看看到时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
林慧娘在一边认真思考,云慕琤便静静地坐在一边陪着,两人虽然谁也没说话,但气氛却很是和谐。
年假这几天,两人没有太多的事要做,难得过了几天慢节奏的生活。
这几天,云慕琤倒是偶尔会出去应约。
多是他在衙门的同僚在外聚会,也叫上他一起。
这种应酬推掉也不好,他便同林慧娘说了一声,才出门赴约。
男人嘛,难免会叫上几个歌姬舞姬助兴,云慕琤只沉默地在一旁坐着,若是有人想凑过来,他便严词打发了,而若是同僚们要换个地方续摊子,他便干脆告辞,才不跟着同僚们一起鬼混。
也有人会笑他一句妻管严,身为堂堂王爷,却还被王妃管的不敢在外风流,他便回道:“我不在外风流,并非是被慧娘管得死死的,而是因为我真心爱护慧娘。她嫁给我,日后还要为我辛苦生儿育女,我怎么还能再去伤她的心?在座诸位若是不信我的话,不如回府问问夫人,问问她们,可是真心愿意看见自己的丈夫左拥右抱,而自己却还是要笑颜以对的?”
他说完,便不再管其他人是什么表情,径自起身离席。
而回到王府后,他还同林慧娘说起这事儿,林慧娘笑着摸了摸他的头,按着他的意思夸奖道:“子琮的思想觉悟真是高,非旁人能比!在这世间众多出身富贵的男人里,你简直就像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和外面那些花心不说,还想着妻妾能和谐共处的男人一点都不一样!”
云慕琤故作谦虚:“还好还好,我日后还要做的更好,才能对得住你。”
两人一番温存,便相拥而眠,丝毫不在意云慕琤那些同僚回府后会听到什么答案。
时间向来是这世间最无情之物,几天的年假转瞬即过,放了年假的官员们也纷纷结束了年假,回到了各自的衙门工作。
上朝第一天,满朝武纷纷庆贺景和帝喜得皇子,这祝贺自然是深得景和帝的心,整个早朝,气氛都很是轻松。
回到工部当差的第一天,林慧娘便开始和屯田司的同僚们一起分析自己假期做的计划书是否可行。
众人用一上午的时间确定林慧娘的计划真实可行,林慧娘又将玉米大豆套作的要点教给了同僚们,便开始准备起来。
如今刚刚过完年,村里的百姓们仍处在一年之中比较清闲的时候,林慧娘便也不再犹豫,等同僚们掌握住了要点,当即便开始与同僚们分头行动,前往帝京外的村子,开始教授百姓们学习玉米大豆套作的方法。
这法子有些琐碎,因此耗费的时间便多了些,林慧娘与众多同僚们足足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才将归帝京管辖的村子都走了一遍。
虽说当时村子里的村民们都说自己学会了,但林慧娘与同僚们仍然有些不放心,生怕村民们都给忘了。
但好在虽然有忘的,但也有牢牢记住的,而有了先前教村民们制作柿饼、杏脯等加工食品的经历,忘了的村民们自觉便去问了别人,还记得的,便也毫不吝啬指点。
说到加工杏子,钟皇后送给林慧娘添妆的那个庄子上种了许多的杏树,去年就在婚前,林慧娘还住在庄子上好些天,先是教庄子上的人加工杏子,随后她又命人将屯田司的同僚们也叫了去,直到将同僚们带来的帮厨们教会了,林慧娘才和他们一起去教村子里的村民们。
而当时,林慧娘说的加工杏子的其中一种方法,便是将杏子放进酒里,好做成杏子酒。
酿造杏子酒所花费的时间要长一些,等杏子酒酿好,已然到了秋天。
杏子酒酿好后,便被管事让下人先往楚王府送了一些。
林慧娘倒了些尝尝,除去酒味儿,还多了几分杏子与糖的酸甜,喝起来颇像果酒。加之古代酿酒技术不太发达,酿出来的酒度数也不太高,林慧娘便干脆将杏子酒当做了酒精饮料,每天都要用小巧的酒杯喝上两三杯。
庄子上酿好的杏子酒,楚王府留了一半,剩下的,则是被送到了各处,宫里与林府自然是不必多说,另外便是宋府、宋郡王府,帮着云慕琤操持婚事的宗正卿老魏王那里,也送了些。
老魏王如今年纪大了,喝不得烈酒,楚王府送来的这种酸酸甜甜的酒颇合他的胃口,每日用膳时,老魏王都要让人斟上一小杯。
------题外话------
剩下的更新在晚上hhh
第二三一章 故友来信
很快便又到了一年春耕时。
这两年,因着林慧娘进了工部,多少也带来了些变化,帝京周边村子里的村民们对于农事,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林慧娘曾对村民们说过,玉米可以早种一些,到时结了穗,不等成熟便早早地掰下来,扒干净玉米衣丢进锅里煮熟,味道极好,他们可以种上一些到时煮了挑到城内去卖。因此,今年春耕时,便有些村民在自己家里种了些玉米。
天气越来越暖,万物也都返了青,渐渐地,田地里种的果树也陆续到了花期。
今年的天气尚可,果树开的花也不少,若是放在往年,村民们要担忧到时果子熟了要怎么处理了,而如今,有了林慧娘教的法子,即便是结的果子再多,村民们也不怕果子卖不完都坏在家里了。
今年的春雨也有陆陆续续下了好几场,在春雨的滋润下,今年的庄稼似乎长得格外好。果树的花开了没多久,便开始长出了果子来,似乎没多久,果子便渐渐大了,而杏子更是已经成熟了。
村民们纷纷忙着将杏子采摘回家,再由妻子、母亲、女儿将杏子加工,做成杏子酱、杏脯或是其他吃食,而做好的,则是被家里的男人由扁担挑着,挑到帝京城内去卖。
村民们种的早玉米,也已经在卖了,嫩玉米是样儿新鲜吃食,价钱也不贵,因此,无论是富人还是普通的百姓,都愿意花上几文钱,买一根或是一截尝尝鲜。而这通常是一尝,便会再买至少一根玉米回去。
将杏子摘回家后,村民们全家上阵,将杏子一颗颗清洗干净,再按照要求或是将杏子掰成两半,或是处理成其他的大小。而加工出来的杏子,则是被各家的男人女人们卖往不同的地方。
除去杏脯、杏子酱、杏子酒等,用来煮杏子的水也是很是受欢迎的一项茶饮。
煮杏子时往水里放了糖,煮出来的水便带着几分酸酸甜甜,加之水被染上了杏子的橙黄色,看起来很是勾人胃口。杏子水也不贵,一大碗只消一文钱,但对于被太阳晒出汗的人们来说,却是很是解渴。
寻常百姓家如此,林慧娘就更不会放过酸酸甜甜的杏子水了。
杏子在庄子上被处理好,而煮杏子的水则是被装起来,用车送到了楚王府。
比起寻常百姓家,林慧娘还可以喝上冰的。
王府自然是有冰例的,在炎热的夏日,可以让王府的正经主子们用冰消暑、吃上些冰食。虽说不算太多,但大户人家每年冬日都会储冰,更不用说是王府。
杏子水被送到王府后,雪雯带着人去取了冰来,放入杏子水中,给府上的主子们都送去了些。
杏子水的量很多,除去每日都会送去楚王府一部分,宫里、林府、宋郡王府、宋府、魏王府,就连宋宁如今在的户部尚书张府,也都有份儿。虽说杏子水并不是什么稀罕物,但会送到张府来,到底是林慧娘顾念着与宋宁的情谊,张府的人自然也不会说什么,甚至因着宋宁与楚王府的这份关系,张夫人对宋宁又多了几分看重。
至于宫里
钟皇后早已出了月子,身材也基本恢复到了孕前,小皇子有奶娘哺育,钟皇后的吃食上自然不必注意太多,这杏子水,便成了她与太后婆媳两人最爱的东西。
宫里的冰足够多,每次喝杏子水时,宫女都会往小碗儿里放上两块不大的冰块儿,不至于让主子们冰到肠胃,却又多了几分凉饮的滋味。
村民们加班加点儿地将加工的杏子卖得差不多了,地里的麦子也已经到了收获期,村民们还来不及歇口气,便又进入了抢收的忙碌中。
麦子收完,要用石碌将麦粒脱壳,然后还要再晒上几天,才能将新鲜的麦子装进袋子里,放到家中的仓房,等到秋日好拿出一部分交税。
近两年,由于亲眼见到了石碌的好用,越来越多的百姓咬牙买了石碌,买不起牲口的,便让自己家里的汉子拉碌,虽然累得很,但能赶在下雨前将麦子晒好收起来,再累便也值了。
收好了麦子,便是种玉米、大豆、花生等庄稼的时候,林慧娘与屯田司的同僚们教了村民们玉米大豆套作的方法,因此,今年村民们便开始试着用大人们教的法子,来将玉米与大豆套作。
这法子虽然大人们都说过了会增产,但村民们到底是头一次,心里多少有些忐忑,因此,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将家里今年要种的玉米大豆都按着这法子套作,其余人则是只种了很少一部分,想着今年想看看情况如何,若是真的增产,那明年再全都套作也不迟。
时间飞逝,酷热难耐的夏日似乎眨眼便过。
夏日自古以来,便是对富贵人家来说并不怎么难捱。夏日虽然天气炎热,但衣裳上,他们有轻便凉爽的料子,吃食上,他们有下人冬日存储的冰,再加上他们可以买到新鲜的水果,夏日对他们来说,与寻常三季并无太大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