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是Lina指名要苗小妹帮她化妆的,她说,“我自己,或者我认识的化妆师,都不会画中国风格的妆容,我不想用一张敷衍的脸,去演绎《辗转千回》。”
Lina的造型与其他身着传统样式芭蕾舞裙的选手完全不同,她的演出服是钟江南专门为她的表演设计的,芭蕾舞表演两个要素,展现舞姿、秀身材。繁杂的汉服肯定不适合。于是肉色的裙摆,只到膝盖上方,不像普通汉服那么复杂,简洁轻便,钟江南用了丝绸的布料,布料亲肤,微微下垂,裙子,哪怕是最下沿的裙摆,也完美的贴合皮肤,勾勒出她曼妙纤细的身材,而且这条裙子没有袖子,如此一来,Lina双手高举时,肩部就不会受到任何阻力。
苗小妹再给她梳了一个看似简洁实则极复杂的发髻,金色的头发被一丝不苟的梳在一起,然后再插一根金钗。发髻非常紧,扯得Lina的头皮都有点变形了,就为了表演时不让一根掉下来,如果跳着跳着,头发松了,那就是演出的重大失误!苗小妹承担不了这个责任。
Lina的轮廓很深邃,苗小妹就尽量模糊她的轮廓,让她的眼型更柔和,让她的眉骨不要那么凸出,让她的鼻子更加小巧,一切都往东方人的特征靠。
虽然有别于真正的古装造型,但不懂的外国人一看Lina的造型,首先想到的就是东方,是中国。
一个在同一化妆间的俄罗斯芭蕾舞小姐姐好奇的说,“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演出服,真好看!”
沈墨臻的造型相对容易一些,她还是走自己一贯的中式古典美风格,配合Lina,她穿的是肉色汉服,准确的说更像是橡皮粉,她是琴师,不能抢走Lina的风头,她的妆容和发饰很素雅,整体跟《战北风》中的白衣琴师类似,都是走寡淡、性冷淡风。
沈墨臻觉得自己好像越来越喜欢这个风格,她莫名有种代入感,自觉的端着高冷范儿,像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
在候场区,她们俩绝对是全场最亮的两颗星,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芭蕾舞选手,都在研究她们的衣服和造型。
刘嫚和苗小妹在后台看表演。
34个选手,平均分为两天两场比赛,一场17人,Lina的运气没有李小茹那么好,她被分配第一场,自己抽签又抽到第7个。她出场的的时间太早了,评委有压分的可能。
Lina前面6个选手表演的都是传统曲目,标准的学院派,刘嫚不懂芭蕾舞,她觉得每个人都跳得很美很好。
舞台上左边摆了一架黑色钢琴,如果带了钢琴伴奏,就直接坐上现场弹奏,如果带的是乐队,舞台上也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整个交响乐团都没有问题。
第6个选手就带了一个小乐团,钢琴演奏主旋律,其他乐器配合,完美的演绎了名曲《天鹅湖》。
演出结束,台下掌声热烈。
等所有人谢幕后,舞台的灯光暗下来,但坐在前排的观众还是能发现工作人员在舞台右边布置着什么,木质琴桌、木椅、古筝,陌生的乐器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
大家议论纷纷,
舞台上的灯光慢慢亮了起来,不过亮度似乎不怎么强,还带着一丝昏暗。
一抹优美的身影不知何时,出现在舞台正中间,背对着观众,脚尖踮起,摆出了一个芭蕾舞的起手姿势,她一只手上似乎还拿着什么东西。
台下顿时议论纷纷,
“她穿得是什么裙子?”
“这么长的裙子(并不长,相对超短芭蕾裙来说),这样能跳芭蕾舞吗?”
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中国舞
中国的观众此时此刻也在关注这场芭蕾舞大赛,由于中俄友好的关系,国家台体育艺术频道对所有项目的表演都进行实况直播,网络上也在同步直播。
不少网友非常关注比赛,是因为沈墨臻在赛前发了一条微博,是一张后台Lina化妆时的背影照,她的粉丝才知道古筝小姐姐在俄罗斯!
沈墨臻在微博里艾特了Lina的微博——Lina注销了自己ins后,注册了中国微博。“Lina”这个名字早就被抢注了,她便用的是自己的全名“Lina Atkinson”。
网友对这个名字很陌生,如果她用“芭蕾小天使”、“Cats’Garden皇太女”、“公主且嫚的朋友”……这些类型的昵称,肯定比她本名吸粉。
中国网友对Lina的了解,真的很浅薄。
而且她注册微博后,马上投入舞蹈的排练中,没有时间运营微博,以至于现在她微博的粉丝不过几百人。被沈墨臻艾特后,网友们才知道他们都快遗忘的过气网红Lina有中国微博。
看到沈墨臻的照片,大家第一反应都是“好美啊”、“连一个背影都这么美!”
人总是对美丽的事物格外热衷,哪怕以前从来不看芭蕾舞的人,也禁不住诱惑,打开电视或者网络直播频道,他们想看看Lina的正面是什么样的,想看看其他跳芭蕾舞的美女有多美。
也想知道沈墨臻为什么在现场,不是芭蕾舞大赛吗?她一个弹古筝的,是去打酱油的吗?
甚至沈墨臻的父母此刻也在看电视,
由于现场装配中国乐器——古筝,俄国工作人员不懂行,动作很慢,对外的直播信号就切入了广告,现在广告结束了,镜头从莫斯科大剧院上空掠过,在蔚蓝的天空下,给了大剧院门顶上造型优美的四架青铜马车一个特写。
镜头再从正门进入剧院内部,宏伟壮丽、座无虚席的表演现场展现在中国观众眼前,俄国人在营造气势方面,很有一套,观众在屏幕上从高处俯瞰整个舞台,都有种大气磅礴的感觉,何况是在现场的人呢?
这时屏幕上出现中俄英三种语言的报幕:
青年组女子独舞第七场,
芭蕾舞舞曲:《辗转千回》;
舞者:Lina Atkinson(新西兰);
伴奏:沈墨臻(中国)
沈墨臻!!!???
观众的注意力都被舞台上的Lina吸引住了,这才发现,沈墨臻不知何时已经坐在右边的木椅上。
只见她的指尖抚动,一声悠远古朴的音符在这座百年剧院中流淌。
Lina也开始舒缓的绽开自己的身姿,从绷起的脚尖,到纤细光滑的小腿,然后是腰、没有一丝赘肉的手臂,和少女细嫩的手指,她的身体的每一寸都在音乐中,展现极致的美丽。
现场观众们不仅有视觉冲击,还有听觉冲击。
他们没有听过这样的芭蕾曲!
古筝的旋律没有钢琴那么轻快、明朗,它静谧、灵透,让观众们内心变得宁静通透,但Lina的舞蹈却是铿锵有力的,她全身上下都充满了张力,积蓄着能量,裙摆就像波浪一样,起伏摇摆。
舞台上的灯光依然暗淡,亮着的几盏射灯是冷色调的,这个音乐乍一听也有些冷清。
大家从乐曲和Lina的舞动中,仿佛看到一个女孩,在寒冷寂静,没有星星的夜里,在意中人的门前,徘徊游荡,她就像一个含蓄的中国人,犹豫、怯懦、带着深沉内敛的伤感。
辗转千回后,她还是没有敲响这扇门。
她身体优美动人,她内心纯洁高雅,在观众眼里,她美丽、高贵,可是在她喜欢的人面前,她丝毫不起眼,他没有为她停泊。她依然不愿放弃,执着的守护着她的意中人。
这幕舞曲大概是悲剧了吧,
评委心里给它定了性,悲剧的舞蹈和悲剧的电影、悲剧的钢琴曲一样,更容易让评委们青睐,获得高分,Lina前面6场表演,没有一个是喜庆的。
到目前为止,Lina的表现也很棒,有几位评委已经开始下笔打分了。
几个连续的转圈后,Lina双手抱膝,头低下,犹如女孩在月光下哭泣。
一路悲凉低沉的古筝曲就在这一刻,风格陡转,沈墨臻稳坐在椅子上,沉浸在乐曲中,双手飞快的拨弄着琴弦,音调变得格外高亢。
Lina忽然抬起身体,踮起脚尖,长臂扬起,竟展开了一把中国折扇。别说观众,张佩、Peter他们也才知道,她手里一直拿的细细的东西,是扇柄。
有一个中国网友发了一条弹幕说,“芭蕾加古筝、芭蕾加汉服都够罕见了,她们居然还用了折扇道具,要不是这个舞台风格一看就是在外国,下面的观众一水的老外,我还以为是在中国剧院看中国舞表演呢!”
Lina手里的扇面没有画没有字,两面都是纯粹的粉红色,她展扇那一刻,就像桃花盛开,而她的姿态也像一朵含苞待放的桃花。
正在打分的评委停下了动作,抱臂,背往后靠,饶有兴趣的继续欣赏Lina的舞姿。
有个俄国评委打趣的对赵文婷说,“这个新西兰舞者,比你更像中国人。她是金发蓝眼,从头到脚没有一点东方的影子,但是她却把东方的气韵展现出来了。”
赵文婷点头赞同,“确实非常了不得。”
舞蹈跟演员一样,是扮演角色,是用舞姿和音乐来代替语言讲故事,Lina的演出,相当于一个西方人在讲东方的故事,不别扭,没有违和感。
这就是成功!
折扇出场后,整个舞蹈的调性也改变了,桃花盛开,意味着春回大地,冰雪消融,爱而不得确实悲伤,可是与时间变迁、四季更迭、自然界的大美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最后一段,舞蹈和伴奏都同时升华了主题,从自怨自艾的纠结转而去思考人生,充满了对未来的热爱与向往。格局真的不止高了一点。
在古筝最后一声轻缓的声音中,整场表演结束。
观众席上响起阵阵掌声。
Lina面带微笑的舒展柔软的手臂和小腿,收起折扇,朝沈墨臻看去,沈墨臻起身,走到她身边,两人一起朝观众席鞠躬。
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一舞出名
Lina和沈墨臻退场后,十来位评委还在交头接耳的讨论,给了后面的参赛者很大的压力。
评委当场评分,实际得分,工作人员稍微会单独向选手本人公布;实际名次,得在第二天所有青年女子独舞选手表演完,才能在内部公布,而对外则是直到5天后的颁奖典礼上才会进行官方发布,并对全体获奖者颁奖。
饶是如此,Lina和沈墨臻还是出名了。
首先是中国媒体,第一时间力捧她们的表演,国家台体育频道反复播放两人表演的片段,甚至国家台新闻频道在第二天晚上七点钟的新闻联播里,播报了两人的演出,端庄的女主持人介绍道,“新西兰青年芭蕾舞演员Lina Atkinson与中国青年古筝演奏家沈墨臻,在莫斯科大剧院联袂演绎中国风原创芭蕾舞曲目《辗转千回》,为外国评委观众展示了另类的中国式芭蕾,给大家带来了来自东方的心灵震撼。”
要知道刘嫚以及其他小姐姐,至今都没有上过新闻联播。大概因为这场赛事与俄国有关,官媒俨然将Lina和沈墨臻作为弘扬一个中俄友好的正能量人物进行宣传,而不是娱乐圈的人物。
这下全国人民,不管男女老少都认识Lina和沈墨臻了。
那些曾经因为沈墨臻辞职国家民乐团,跑去做网红,而在背后各种非议她的人们,在电视机前看着这条新闻,心里五味杂陈。
而沈墨臻的母亲云飒,心情尤为复杂。
在新闻还没有播出来的时候,就有许多人看到网络上的直播视频,给沈恒、云飒打电话,询问沈墨臻的伴奏。懂音乐懂艺术的人,即使不用官媒点评表演,也能鉴赏出来这场演出绝对是精彩绝伦的。他们是想恭喜两个人,有这么优秀的女儿,居然与外国人一起将中国传统文化带向世界舞台。
沈、云二人当然很高兴,但他们更尴尬,还有一丝愧疚,他们根本不知道孩子这段时间在忙什么,更不知道她要去莫斯科演出。
他们被高易淮主动提出的联姻要求冲昏了头脑。
宋君哲从来不看大陆的新闻联播,就因为网上#沈墨臻上新闻联播#成了热搜话题,他专门找到重播片段看了很多遍。
看着舞台上清冷孤绝的琴师,他忽然就想起他们曾经在一起约会的时候,沈墨臻对他巧笑嫣然的模样,那那时她一双眼睛里倒映着全是他的影子。
不知为何,他心里竟然有一阵揪痛,他想,或许是《辗转千回》的旋律太哀伤了,但结尾的旋律欢心明媚,他的心情依然是低落沉郁的。
正如自从他和沈墨臻分手的失眠病症,至今也没有好转的迹象。工作应酬中,他遇到不少质量优、符合他审美的美女,有些人甚至是一二线知名女星和名模,她们对他的身份地位和财富很感兴趣,主要向他提出谈恋爱的邀请。
可是他提不起一点兴趣,他感到很疲惫,可能是跟他长期睡眠不足有关,但躺在床上,他还是睡不着。他搞不懂为什么会这样,跟沈墨臻交往一场,他自以为占据着主导地位,全程都抱着好玩的态度,最后却落得身心俱疲。
而沈墨臻却在那次醉酒之后,仿佛整个人都清醒过来一般,过得越来越好,走得越来越高……难道他的失眠是遭到报应了吗?
宋君哲在网上看到网友公布的莫斯科芭蕾舞大赛颁奖典礼的日期,他忽然生出去莫斯科现场看沈墨臻的想法。
他是一个行动派,想到即刻就这么做了,订机票、订酒店……他还去奢侈品,精挑细选了一套出席典礼的行头,以及再见面时,恭贺沈墨臻的礼物。
第二天,第二场青年组女子独舞表演比赛后,一共34位美女聚集在后台,等候评委宣布最后的结果,每个人都很紧张,有些女孩在祈祷,有些女孩在聊天转移注意力,没有一个人多嘴的打探对方的表演是多少分。
Lina穿着便装,站在一群西方大美女中,没有昨天那么显眼了,有几个俄国小姐姐比她还好看。不过她是大家公认的夺冠人选。
其实大家都很想知道,她的分数是多少,跟自己对比一下。
97.7分,Lina默读着这个数字,得知这个分数,沈墨臻、刘嫚、苗小妹还有四位长辈们都很高兴,这个分数非常高(100的满分),前一届比赛女子独舞一等奖的分数是96.9分,他们认为Lina一定能获得一等奖。
Lina的心却是悬着的,她看完第二场比赛,有几个女孩跳得不比她差,她之所以让人记忆尤深,营造出大的舆论,是因为她创新,她想和别人不一样,她投了一个巧。
舞蹈是一种很主观的审美,每位评委的想法和考究因人而异,很难说是否有人会排斥中国元素的东西,正如李小茹在钢琴比赛最后只屈居第二名。
Lina也看了那场直播,她觉得李小茹的演奏非常棒,比另外两个男钢琴家好,但评委就是让她得第二名了,她能有什么办法?
万一,她也遇到这样的评委呢?
正在Lina陷入思考的时候,几个评委走进来,领头的一位银发长者手里拿着一份名单,他是俄国殿堂级的芭蕾舞男演员,今年已经七十岁了。
他右身侧是赵文婷。
赵文婷的视线逡巡了一圈,看到Lina后,露出了一抹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