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你知道我这商标是请谁来画的吗?”
孙顺看着那石刻印章和小标签还有些不以为然,
“你当我书画铺子开假的啊!京里找个会写写画画的人还不简单。”
“我这枚印章是李朝奉所作,这个小标签是李沅公子所作,李沅公子知道吗?师承翰林院黄翰林…”
‘神算子’孙顺一把把两样东西抢了过去,他还真于书画上有些眼光,仔细看过之后,却道,
“可惜了!”
这一雕琢把画上的灵气都雕没了。
“你是个商贾,不是个画师!”
施成竹把印章小心的收起来嘲笑了一句就离开了,商标就是招牌,让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就够了,这人在这较啥真啊。
***
杜薇薇的大婚之日如桂芝所料定在了这个春天,看着表姑的花轿出了大门,桂芝看着舅奶奶脸上的泪水,这就是养女儿啊,养大了嫁出去,从此以后就是人家家的人了,嗯,自己还是晚点成亲的好。
杜薇薇只过了九天就出现在了铺子里,桂芝得了信赶了过来,绕着坐在椅子上的她转了一圈,
“啧啧啧,面若桃花,肤如凝脂,这小日子过的挺甜蜜啊!”
杜薇薇抓住她胳膊拉她在身旁坐下,
“你可别转了,转的我头晕。”
果然成亲了脸皮就厚了,桂芝斜她一眼,
“你出来公婆没意见?”
这刚成亲不在府里多表现表现,被公婆嫌弃穿小鞋咋办?
“现在府里是大嫂主事,公婆喜清静不要我们后辈请安,我们各个院子都是各自安排,我在家里也无事,索性来看铺子,中午徐淞过来接我回家。”
这还真不错啊!桂芝没想到那豪宅大院还能这样轻松过日子。
“哪里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杜薇薇哪还看不出桂芝眼里的意思,
“是我们院子里没有妾室通房的才清静,别的院子都在斗法呢,我出来看铺子还躲个清静。”
“切,果然没意思。”
桂芝闻言叹气,那种日子想想都让她窒息。
杜薇薇显然也不愿提那些琐碎事,拉着桂芝说了找她来的原因,
“你姑夫帮你留意了一处铺子,那家人家犯了事,急需要钱打点,那铺子想脱手就找到了他头上,他不是落井下石之人,这铺子的价钱也不便宜,你要吗?”
刚刚得了一千贯钱的桂芝很有底气,对这小姑夫的眼光还是挺相信的,当下就道,
“要!”
“那我带你去看看。”
杜薇薇起身,丫环小翠忙冲过来扶她,桂芝还有些愣怔,待看她走路那慢悠悠的劲,心里直呼‘好家伙’,忙跟着上前扶住她,小心翼翼道,
“要不你说在哪里,我自己去看一眼就行,或者改天也行。”
杜薇薇今天就为了这事出来的,如何肯,
“我也要亲眼去看一眼,若是可以等中午你姑夫就要给那边个准话,这种要钱急的拖不得。”
好在桂芝这些日子都借了小姨的光,天天有马车坐,一出铺子门就上了马车。
毫无疑问,徐淞办事还是靠谱的,这铺子两人都相中了。
田树满当天晚上就见到了将军府的马车,第二日一早按桂芝说的带上了家里所有的银钱赶到了京城,前后三间大房子,很是宽敞,他只看了一眼就掏钱,一千两百贯,那边抱着钱就跑了,是真的急用钱。
“果然多置办些家业是对的,若有事也能马上抓到钱。”
田树满感慨道。
第111章 求学 衙门有人好做事
杜连业带着田树满和那边的管家去过户, 田桂芝留在铺子里看门,这是个书铺子, 因为出手匆忙,里面的货物都没来的及清空,掌柜的带着几个人刚刚把书和书架拉走,他们家不止这一处铺子,只是这个最不赚钱,铺子的价钱又正好合适才卖的,桂芝听掌柜的如此说道,但是犯的什么事却一字不提, 桂芝胡乱猜测, 莫不是新皇上任查亏空?
田树满拿到房契回了铺子,桂芝已经把铺子都清扫了出来, 这三间大铺子没有窗户,六扇大门开着非常的敞亮, 几个人把门板都上上, 后门锁上, 看天色还早,
“爹,我们在这附近转转再回去吧。”
这个铺子没有靠着主大街,但是田桂芝却非常满意, 只因为这个铺子靠着信陵书院很近,信陵书院是当代大儒所开设的书院,里面的讲师也都是有学识之人, 桂芝的三表叔杜连勇就在此读书。
信陵书院附近是平民区,一条条巷子里很多小孩子奔跑玩耍,却鲜少见大孩子, 走在巷子里,就能听到儿童琅琅的读书声,这家显然是一个私塾,桂芝来到路边一个纳鞋底看孩子的妇人,
“大婶,我想打听一下这私塾的情况…”
这位大婶显然常遇见这种情况,说的都是桂芝想听的,
“王秀才是十五年前中的秀才,教书很有耐心,在他这里读书的学子有五成能考入信陵书院…”
‘这人莫不是个托’桂芝心里嘀咕。
田树满看着那紧闭大门的院子若有所思,父女二人绕着信陵书院往东而行,夕阳把父女俩的影子拉的老长,
“爹,我想让小石头进京读书。”
小石头已经七岁了,已经到了入学读书的年龄,田树满本来打算是送到邻村老童生家里先读两三年,
“我想等他十岁直接送书院读书。”
“太晚了!”
桂芝摇头不同意,
“爹你可知道那老童生教了这么多年的书出了几个秀才?”
田树满不语,不多不少一个没有,那就是周围村里送孩子去识几个大字的,他自己都没中个秀才,如何能教出个秀才来。
看出父亲心思有些晃动,桂芝继续劝道,
“爹,你看京里大户人家孩子启蒙都从五岁开始,小石头有你每天早晚督促着已经识了不少字,他到京城的私塾读书完全没问题,若是放在家里就是浪费时间,万一被周围的人影响耍滑了不爱读书了咋办?”
田树满还是拿不定主意,
“这周围人生地不熟的,会不会被别的孩子欺负?”
“我们先要打听下周围私塾的口碑挑个好的,再说若是有人欺负小石头我们可以换私塾,没的任他被欺负的道理。”
小石头又不是被娇惯的孩子,平时在家帮着程氏算账安排活计很是井井有条,除非遇到那种不讲理的小霸王,一般孩子他还是很会相处的,田树满显然也被女儿说动了,
“回去问问你母亲和小石头的意思,总要小石头愿意才行…”
“小石头归我劝,你劝我娘就行。”
哄孩子嘛,桂芝拿手的很。
马上就是端午节了,京郊农田里的小麦已经进入了收割的倒计时,端午节一过,这麦收就要陆续开始了,桂芝家里地虽然不多,但每次农忙她都是在家里帮忙的。
铺子大门一锁,田树满带着女儿先去了姑姑家给了姑夫一把钥匙,马上就麦收了,这铺子就等麦收后再收拾,这几天孙木匠就得空先备备料打些小物件。
田桂芝在自家院子门口下了车,就看见隔壁院子门大开着,田树根的母亲坐在门口哭丧着,
“人家娶了媳妇忘了娘,我们家这倒好,媳妇还没进门就撺掇着分家,真是个丧良心的。”
周围一个看热闹的热都没有,桂芝抱着自己的包袱快速冲回了自家院子。
田树根明天就成亲,现在自己的新院子里收拾呢,他爷爷奶奶大伯大娘一家子都在,树根爷爷恨声道,
“过几天麦收我还是拿棍子去抽他们,不管怎么样那口粮他们必须自己种自己收拾。”
“这个先不说了,主要是明天树根成亲他们肯定会来吃酒,我就怕他们闹的不好看。”
“等会你这个当娘的去狠狠说一说他们,我算是琢磨透了这俩懒货了,你不狠治不了他们,他们最怕什么?明天敢下树根面子,树根以后就当没这个爹娘,那院子再也不踏进一步。”
田树根娶的媳妇是本村的一户外姓人家,就是这几年一直帮田树满种地收粮食的曹雄的妹妹,曹丫丫。
即便是个外来户也看不上田树根的家庭啊!
田树根父母是全村的笑柄,当年那么一闹,更是十里八乡的笑柄,田树根的婚事愁煞了他的祖父祖母,打听了多少人家都一听就摇头,田树根再能干有什么用,那对父母就是个无底洞。
曹丫丫是田家庄这批女孩子的佼佼者,长的俏丽又能干,两年前就到了说亲的年龄,不说周围村子,就是本村小伙子都有上门提亲的,可她就是不应,眼看一个年过去了,又一个年到了,她母亲就着了急,都是从年轻时过来的,女儿这明显是心里有人了啊!
听闺女说想嫁给田树根后,从来没打过闺女的母亲都动了手,过后摸着那红肿的印子苦口婆心,
“这人再好公婆不好也不能嫁。”
天真单纯的曹丫丫没把公婆当回事,反倒劝母亲,
“娘,我嫁在本村你天天能看见我,你以前说不舍的我外嫁都是骗我的不成?”
曹雄曹壮兄弟俩认为肯定是田树根骗了自家天真的妹子,逮着个机会把他给揍了个鼻青脸肿,并放话道,
“虽然我们平时是兄弟,但是敢打我妹子主意就是不行。”
田树根抹抹鼻子流出来的血,这是哪门子拿我当兄弟?不过自己挨这顿打也值得,曹丫丫可是村里数一数二的能干姑娘,他本来想都不敢想的,说实在的他内心有些自卑和敏感,即便这些年他努力干活赚钱,可幼时的伤害一直在心底,他都不敢奢望有女孩子会嫁给自己,所以他听到曹雄一说让他离妹妹远点什么什么的,他都懵了,一点都没想着还手,就那么傻傻的挨了顿胖揍。
田树根能抓住田树满这个邻居大哥让自己过成现在这样,就是一个擅于抓住机会的人,这种时候自卑就一跑而光,回家把脸一洗就跑了祖母家,让她找媒人上门提亲。
田树根这些年钱真没少挣,他祖父拿的那部分钱都给他慢慢置办了木头石头,给他起了个新院子,而这边挣的钱他也不往回家拿,那把小锁根本挡不住贪婪的心,事实也真如他猜测的那样,年底时他那好父亲就撬了窗户进去翻过他的房间,但是一文钱都没翻到,在院子里跳着脚朝着田树满的院子骂了半天,最后邻居听不过去把他父亲喊过来才消停。
田树根特佩服田桂芝的赚钱能力,他也做了最坏的打算,早就托桂芝给他在京里买了个小院子,待媒人摇着头说曹家不同意后,他从房梁上翻出了那张房契到了曹家,待媒人第二次登门,这亲事就定了。
都是本村的,婚事也办的简单,端午前三天田树根就在新院子里成了亲,那隔壁的邻居就是曹家,所以曹丫丫的母亲是又气又喜。
喜宴也不分男方女方家了,都集中到一起热闹吃了,田树根给两个舅子敬酒时已经喝的有些醉了,
“还要感谢大哥二哥,没有你们揍我我都娶不到丫丫。”
也不知他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反正等他带着丫丫回门吃酒时,那两个舅子坐凳子时都有点歪。
端午节过后,田桂芝就忙着做折扇,有前几年木折扇打的基础,今年这竹折扇做起来就很顺手,田树满的折扇采用的是流水线作业,开竹子,打磨扇骨,糊扇面,装扇钉,验货装袋,一样一个小屋子,这个新院子成了一个作坊。
装到竹箱里的都是白扇,上面的标签上都是红色的印章,‘红木扇’‘毛竹扇’‘墨竹扇’简单清晰,这些都是送到以前的老代卖铺子的,以李记杂货铺为主,再就是田树满新交的几个好友铺子,这几年京城里卖折扇的铺子越来越多,种类也多了不少,只有田树满家一直都只出白扇,简简单单,钱也没少赚。
只是今年有了变化,以前别人代卖,他们自家人是不沾扇面的,现在可不一样了,田桂芝不但自己在上面作画,田树满也被女儿安排着画了一些。
还有那晾着的黑纸、红纸,糊到折扇上也很别致新鲜,用桂芝的话说
“卖不出去起个衬托也是好的。”
女儿说的都是对的,田树满坐在桌前认真的在折扇上画年画,桂芝就画着自己的儿童画风,边画还对小石头忽悠,
“等你的成绩拔尖了,你的折扇、你的背包都会被小伙伴们争相模仿的,姐的这两样买卖可就靠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