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一半,乐妙妙醒悟过来, 事先囤积又有什么用?这时候本身医学也不发达, 又不准人们搞个体户那一套, 囤了也得有地方卖啊。
周海问清楚了震中离自己还远, 就也放下心来。
转念一想,这倒未必没有运作的机会。
要知道他现在所在的棉纺厂销货多是往北省去的, 倒是可以借此机会干点私活。听乐妙妙的意思,这北省的地震小不了, 到时候肯定是会把所有东西都给震没了。
自己要是提前从厂里走一批货, 说是销给北省了, 但是货款还没回来。到时候赶上了地震,谁又能去查自己的账?
周海心脏快要跳出来, 他现在大小也是个厂里的干部, 又有乐妙妙这个可以预知未来的人在手。不管什么天灾人祸,他都能找到一个空子钻出去的……
乐妙妙看他还丝毫没有给自己弄户口的打算,心里更急了。明年地震一来, 下半年就立马会变了个风向。后年就能恢复高考了!对于高考, 她可是万万不能错过的,那才是她这辈子翻身的唯一契机。
“你……你说过的给我办户口……”
周海现在心早已飞到明年去了, 随口搪塞道:“等明年我缓过来点,就给你走走关系。”
乐妙妙咬牙,只恨自己小时候太安分,对周围的事情只是知道个大概,费尽心思也只能攀上周海这个人。
不过没关系,再等等, 等到后年,出门不再要介绍信的时候,那才是她可以尽情施为的天地……
******
乐宛回到家的时候,还不等站稳就被小的几个差点扑倒。按理说家里这几个孩子都不小了,但是对着她的时候还是满脸稚气。尤其小七,看到她回来就哭的稀里哗啦的。乐果乐梵也稍微红了眼眶,乐祖倒是稳重的很,帮着许向国拿东西。
也是,她之前从未离家这么久过,就算每周都有打电话,依旧让家里担心的不得了。
“好了好了,我不是回来了吗?包里还有京市带回来的好吃的,你们赶紧去分分。”
这次回来她可是带了不少东西,光是方家和许家送的东西都提了好大一包,更不要说还有她自己采买的一些特产了。
把树袋熊小七艰难的从身上摘下来,乐宛赶紧拿出来给几个孩子分。
天热,这时候能用冰箱的人家少,所以乐宛就买了些京市的糕点回来,剩下的都是书本画册各式玩具。
许向国倒是给她扛了些保健品,什么蜂蜜黑枸杞之类的,自从许爷爷回家之后,家里这种东西就堆成了山。
刚回家,乐宛陪着几个弟妹好好的修整了几天。许向国只在隔壁住了一晚上,第二天就起了个大早换上军装。
虽然是盛夏的清晨,但凉意依旧不多,朝阳虽然还没有升起来,光辉却隐约可见。
许向国坐上了来接他的车,又是一次告别,但下次再见的时间两个人都清楚明白。
“再见。”
送走许向国之后,乐宛的生活就充斥着各种计划表。
许爷爷动作很快,防震指南在三个月内就已经编纂完毕,只等付印。因为计划做的早,所以明年刊发和各地区举行紧急演练的时间也留了出来。
但乐宛并不能放心,要知道这个时候人们的文盲率跟后来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还因为印刷技术没有突破买书看书的人在庞大的群众中占比也不多。
这时候人们了解信息的渠道是什么?是大喇叭,收音机,口耳相传。
想到这里,乐宛只觉得脑子一宕,收音机!
即便在几十年后,收音机在救灾过程中也是很紧要的东西。想一下,在一个断电断水断网的地方,所有的信息渠道都被封闭,收音机不需要接电线,只需要电池。短频的电台受影响,长频的往往不受影响。这可以说是“孤岛”中唯一能够接收信息的来源。
有的时候,人们害怕的不是灾难,而是异变顿生时的不确定。只要有了收音机,那灾后组织的自救工作就能顺利很多,也能一定程度上稳定人群。
只是,现在这个时候,收音机一家都难有一个,真要准备的话,这个数量太大了……
而且,现在只解决了灾区接收消息的问题,往外传的问题呢?
难道真要依靠人力,从开平市跑到京市去吗?
乐宛拿着问题去问了A大的学者们。
“可以用卫星电话。”
“网络啊。”
“现有的记录仪也可以确定。”
乐宛:“……都没有。”
这些东西她怎么搬到几十年前啊。
倒是有一个老专家提了个可行性思路。
“八几年的时候曾经用过数字地震仪,再往前一点用过模拟光点地震仪。”
乐宛像是找到了方向,欣喜若狂:“可以检测到地震发生的地点吗?”
老教授摇了摇头:“那时候用这个东西是为了进行勘探,大多数时候是拿来寻找油田矿区。用在地震检测上面的精度不够,而且会有误差。”
纵然这样说,乐宛依旧没有放弃。
“那现在还能不能改进一下?”
老教授乐了:“谁现在还改这种东西啊,早就淘汰了,现在用的都是全数字的,跟以前完全两个系统。”
不是个好消息,但是乐宛还是不死心,好说歹说,这位老教授才给她弄来一台老旧的仪器,说是八几年的。
乐宛捧着个满是灰尘的地震仪回了家,打算等到下次去京市带过去,许爷爷要是能找人改一改,说不准可以派上用场。
这个脏了吧唧的东西放家里还没有个三四天,乐祖就找来了。
对于这个一贯省事的二弟,乐宛一直都很省心。他最大的特点就是“稳”,这种稳当跟家里所有人都不太像,甚至乐宛跟他比起来都有些跳脱。
现在这个稳当的二弟满脸复杂端正坐在她面前,说出来的话差点就把乐宛吓死。
“姐……你跟许哥是不是在准备些什么事?是不是要地震了?”
乐宛被吓的差点没坐稳凳子:“你开……开什么玩笑,瞎说啥呢!”
“你从今年地震之后就不太正常,后来许哥回来了就好了些,你们还一起去京市。加上你屋里都是些地震的书,你办公室也都是这方面的资料……姐,我又不是小五。”
乐宛觉得牙齿都在打颤了:“胡说!不兴你姐被临市那个地震吓住了所以感兴趣吗?你是不是工作太闲了才瞎想七想八。赶紧回你自己屋去!”
乐祖表情更加复杂了:“姐……你真以为你那点事我看不出来吗……家里莫名其妙多出来的粮食,玩具,书本,吃食……粮食就算了,那些书我找遍了省城,去了禹城也找了个遍,都没有找到类似的。尤其你后来给我的那几本,国内根本没有译本。还有……”
乐宛浑身都是冷汗:“够了!”
是她草率了,本来想着自从家里好过之后她就一直很谨慎,用金手指的次数有意识的在减少。每次书籍都是重新找人铅印之后再拿回来,玩具也是尽量挑的不出错的。她晓得家里的孩子们都大了,也不停的叮嘱自己要注意。谁知道转头一看,竟然全是漏洞。
乐祖看到乐宛的反应,心里就基本明白了。他不是家里的几个小的,他很早之前就察觉到姐的不对劲,不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人的性格习惯不会有那么大的差别,还有家里莫名其妙出现的东西和姐奇怪的推辞。
但是看着乐宛面色惨白,他没有再往下说下去了,也不忍心。
乐宛那个戚惶的样子,仿佛只要他现在说一句“你的性格也跟原先不一样”就能给她判了死、刑。
乐宛早已没了前头的机变,满脑子都是被发现了,被自己的亲人发现了。他们会不会把自己看做一个鸠占鹊巢的怪物?会不会就因此觉得她不是他们的姐姐了?
乐祖把手附上乐宛攥紧的拳头:“姐?”
乐宛用了极大的力气把心中的惊骇压下去,良久才从嗓子里挤出一句。
“我没有……”
我没有鸠占鹊巢,我没有故意要说谎,也没有故意不把事实真相说出来。
乐祖:“……我知道的,姐你是有了奇遇,不好告诉我们,怕我们跟着忧心。”
他把乐宛的手掌展开,皙白的手指一根根抚平。
“我姐人好,所以老天格外疼你,给了你一个别人不能做到的奇遇……”
乐宛逐渐放松下来,乐祖一改之前的沉默和顺,喋喋不休的跟她说话。
“但是你不能这样啊,你什么都跟许哥说,就是不跟我说,我也是会担心的。我看你抱了个什么仪器回来,上个月你就又去了一趟京市,抱了好多东西去。这次是不是又要送过去?干嘛那么大老远的嘛,姐你给我找两本书,我给你摸索摸索,说不定还比京市快呢……”
就这样就够了,何必非要把事情讲的明白透彻呢?
第88章 地震(一) 地光
接下来的时间, 乐祖不声不响的就参与进来,那个落灰的地震仪也被抱走。
两个人没有再提过这段对话,乐祖显然是默认了乐宛身上的古怪,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但是并不打算寻根究底。
乐宛多了一个帮手之后, 很多事情都有了分担的人。
翻过年, 家里就算是最小的小七都觉得大姐和二哥仿佛更加忙碌了。家务在无声无息之中就被乐梵给接手, 又被重新摊派给剩下的三个小的。
乐宛房间里的灯光越亮越晚,乐祖更是三五不时的就请假回家。
终于, 在乐祖做出一个简易的测量仪器的时候,乐宛也接到了方阔的口信。
大老远跑过来的方阔, 一边狼吞虎咽一边给乐宛递话。
“许爷爷说了, 许哥过几天就到北省去做任务, 到时候结束了正好就会有一段时间的休假,让你到时候去京市玩。”
乐宛心里一沉, 明明还有三个月的时间, 许爷爷就已经开始调动人去开平市了。说明许爷爷那边一定是出了什么事情,所以不能临时机变的在一个月的时候再行动,只能提前。
虽然不知道是出了什么事, 但是让方阔跑这么一趟, 只为告诉自己在剩下的三个月内不要再去京市,可见是自己插不了手帮不上忙的事情。
乐宛沉住气, 给方阔又倒了一碗汤:“可以啊,这段时间你就住在梧市吧,等到时候咱们再一起回去。”
方阔摇了摇头,依依不舍眼前的好伙食:“我明天就得回去,爷爷给我安排了活呢。”
乐宛心下了然,这大概是许爷爷让方阔跑一趟的原因了。把乐祖改良好的精度仍然不算高的地震仪用一个厚纸箱子装好, 又匆匆写了很长的一封信。
既然下面不方便联系了,那后头自己的打算也要给许爷爷交代一下,还有地震仪的使用方式。
送走方阔之后,乐宛才放松了点心情。在她的能力范围之内,她能做的事情已经进行了大半,剩下的就是做好一些收尾工作。
先是跟万青山做好了说明,把所有的古书和文物都带回来,弄到白家的地窖里,给陈百百留了话,让他帮忙看着。然后就是把家里的东西都给清了个干净,这几年家里每个孩子的床头基本都有个简易的小书架,上头都是乐宛弄来的书。乐宛把所有的书都给收回,把A大的房间也给打扫了个彻底。
顺带着把自己这一两年时间里做出来的书稿也拿了一份样稿,想来想去,把书稿留给了乐果。
这样大的动作,几个孩子都难免有些心绪不定。
讲道理,乐宛不觉得自己一定会遇到什么为难,但是一个是深入震区难免会有些危险,一个是自己很有可能要面临一些调查。那么有些事情最好还是先准备好,免得家里的孩子们太担心。
进入七月之后,气候就变得古怪了起来。先是连着好几周都不下雨,接着是北省那边传来的一些传言。
乐宛听到这些传言的时候就知道了,也到了该她出发的时候。
许向国既然那么早就到了北省,那么这些流言的推动里少不了他的手笔。内容全是一些什么天气干旱,出现了一些异常的自然表现。什么湖里的鱼往岸上跳,山上的鸟到处飞。
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有的时候在人类还没有发现的时候,动物们就已经察觉到危险的到来。
乐宛稳了稳心神,去跟吴元申请出差。内容就是去开平市调查出现的异常。
这样子也说得过去,毕竟是去跑新闻,不算什么大事。这几年的发展下来,《梧市早报》比不上什么大报纸,但也算是在省内小有名气。省外的新闻跑一跑也不算什么。
乐宛收拾了一大包的东西,到底是她的私心,她准备了一些急救用的药物,还有几台收音机,还有一些紧急状态下能够用上的东西。
“我有些工作上的安排,需要到北省一趟,你们在家里要好好的,不能到处乱跑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