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之前每一次出去一样,乐宛尽量没有表现出来什么,跟几个孩子告别。
乐果乐梵年岁渐长,已经过了闹脾气的岁数,乖乖的答应在家里会好好照看几个弟弟。
小六则是一手一个,沉默着对乐宛点点头。
到底是不舍得,乐宛挨个的揉了揉他们的头发。
“走吧。”
******
距离地震还有一周左右的时间,周海也行动起来。
先是白天的时候在厂里的单据上动手脚,上次开平市的供销社调走的货大概有一万多块钱,现在还没到对方调货的时候。他新加了一张单据,跟以往一样调走了万把多块钱的货物。
周海到底是在厂里混得年头久了,私底下早就找好了出手的人,对方开着大车来。到的时候正好是晚上,周海支开了值班的工人。把货物清点完毕,换回来一共八千块的现金。
纵然胆子足够大,周海依旧紧张的手都在颤抖。
八千块!这是什么概念!按照现在的消费水平,全家人够吃上十年八年的。
周海把钱藏的严严实实,现在就等一周后了。就算是供销社的人都没事,单据什么的总是留不下。到时候这就是一团乱账,谁还能去追究布料到底去了哪里?
周海哼着歌儿回家去,这个捡来的小姑娘,真是自己一家人的福星啊!
****
乐宛到达开平市的时候,眼见的还是热热闹闹的城镇。
“……也不知道现在消息传开没有,这些人都做没做准备。”
旁边一路上不发一言的乐祖也跟着有些紧张:“应该都准备了吧……”
本来乐宛是不打算带上乐祖的,但乐祖早就已经做好了安排。开平市是一个重工业城市,早就已经成了厂子里骨干的乐祖,打了个申请就批下来一周左右的假期。
乐宛有点无奈:“……你背那么多东西都是什么?”
乐祖扛着大包小包的,比乐宛带的东西多多了。而且看里面的形状,很显然不是什么吃的喝的,都是些各种各样的仪器工具。
乐祖:“……以防万一。”
姐弟两个这次来都是借着公事的由头,所以直接住在招待所里。
安顿下来之后,乐宛就在想后面自己要做什么。想来想去,觉得不如下乡走一走。城里人们都是聚集在一起的,有消息也传的快,乡下的人们识字的少,不知道他们现在有没有准备。
乐祖有点诧异:“不等许哥吗?”
乐宛摇摇头,许向国和许爷爷那边的情况自己不清楚,也插不上手。两边也没有必要一块行动。但是自己来了开平市,许向国应该是知道的,两人最近应该能够见上面。
乐祖想了想,回屋拎了一包东西跟上乐宛。
先去的第一个村镇离开平不远,说起来最近的消息,这里的人们都能搭上几句腔。
“哎呦呦,都说是要地震了,可吓死人。我们家的鸡最近也是闹哄哄的,也不敢杀。都说地震前头鸡闹的凶嘞……”
“嘘,我都听见有人说了,说是过几天晚上嘞,我们家现在都不敢睡沉……”
“村里的大铜锣都分出去了,到时候敲一敲都能听见……”
……
乐宛看着这准备还可以,就没多说什么。
乐祖倒是皱着眉头听完,问道:“你们村有谁家有收音机吗?”
“有的有的,支书家就有。”
乐祖:“那就好,没事多听听广播。”
乐宛:……
乐祖扭脸就给她解释:“我带了些零件,没收音机的地方就给他们组个匣子。不是你说的吗?没收音机不行。”
接下来,两个人一天跑五六个村镇,基本把周围的地界都摸熟了。乐祖也送出去几十个简易组装的话匣子。
等到还有两三天的时候,许向国出现了。
一年没见,他晒得黑了点,到招待所找乐宛的时候没有穿军装,而是一身的工装衣裤。
“……我们的人已经分散开,每个人基本都在周边的乡镇中间。一个人员能扩散到周围一到两个乡镇。都带的有收音机,别的地方都还好。另外在通往京市的路上,爷爷也已经安排了一些人。确保在震后一个小时内就把消息尽快传送给京市……”
顾不得去说这段时间的事,乐宛迅速的抓住了重点:“地震仪投入使用了吗?”
许向国:“用了,但是只有京市。”
乐宛叹了口气,也不能强求更多,就算是许向国没有说,她也清楚这时候并不是纠结这点细节的时候。
几个人碰了头又再次分开,许爷爷不仅安排了人过来,还从一年之前就已经摸清了开平市的道路和避险区域。城里所有部门地区综合考虑之后做出来的预案,涉及到人员转移和相关的贵重财物文件等。甚至灾后第一时间的修复工作也考虑在内。
终于到了这一天的晚上。
乐宛早早打包好一切物品,明明这个时间点,睡着的人却不多。
大概是因为从前两天就开始传的消息,说是今天凌晨可能有会地震,让所有人都注意。
城里有些厂子今晚都安排了不少人在值班,准备着若有不好及时的抢救财物。大多数人家也已经收拢了家里的东西,打了包袱。
虽然没有明文下发,也没有说什么神仙鬼怪,但是凭借着最近越来越频发的动物异常表现,所有人的心里都吊着胆。
乐宛回想着许向国跟自己说过的话,说是半夜两点多的时候会开始警示人们进行转移。
结果还不等两点,一点多的时候就有人在外面声嘶力竭。
“地光!地光!”
“快快快!都赶紧起床!!出地光了!”
第89章 地震(二) (一更)
地光, 是指在地震发生时,受到地震波动影响在震区上空出现的光,地震过程中的地光现象非常突出。大部分时刻与地震同时, 但也有在震前和震后的记录。地光的表现形式与极光非常相似, 持续时间不等。直到几十年后也没人能弄清楚地光的成因。
但在去年下发到地方的防震手册里, 就详细对地光进行过描写。所以开平市最近吊着心的人们自然认识这鬼魅一般的光亮。
乐宛心中一喜, 既然有地光的说法,那说不准就能迅速的展开救援了!
招待所里的人们吵吵嚷嚷, 刚才那一声声嘶力竭把人们都从睡梦中拉了出来。就算是再不相信最近流言的人们都立刻起身,挤挤挨挨往门口去。
“包!!拿包!!”
“别挤!!一个一个的出去!”
“哎呦, 谁踩到我脚了!?”
……
乐宛看着眼前争先恐后的人们, 从包里抽出来个大喇叭, 这还是乐祖特地做出来的,就是为了应付这种局面。
“都不要急!前后排个队, 有序出门!照顾好小孩和老人!不要留恋财物!”
乐宛还特地在自己的袖子上别了个红袖箍, 虽然是个什么都没有的红袖箍,但好歹能让这些人老实点。
出了招待所,人们就更惶惑, 要到哪里去?要等多久?
乐宛索性举着大喇叭喊着, 让乐祖去敲周围的房门,她则是迅速的将第一批出来的人群带往最近的集中点。
说是集中点, 这也就是最近的一所学校的操场。许向国前几天来看她的时候,就给她了一张图,上面画着城里将近几十个集中点的具体位置。
第一批到的人只有几百个,都是睡觉比较浅,听到有人说是出地光了就赶紧出门,只带了最近整理的应急包的人们。
乐宛顾不上别的, 抓紧时间按照许向国给的应急手册做。
先是安抚这一块的群众,把有些在厂子里做干部的人都挑出来,人手分开。一部分人留守并开始登记人员数量,一部分人跟着乐祖去周围敲门。
乐宛抬手看了下手表,现在已经是半夜的两点多钟了,必须在三点钟之前做好疏散。
她心里发急,不知道许向国这时候有没有把意见传递到上级去,如果这时候能够直接下发命令就好了。但为难的就是这时候是半夜,不知道消息在震前能够递到哪里……
还不等她再发愁,街道的大喇叭就开始了。
嘈杂的夹杂着电流滋滋的声音响彻大街小巷。
“经上级领导确认,今晚可能会发生较大地震,请居民迅速离开建筑物,到空旷地区集合。不要留恋财物……”
乐宛震惊的看向挂在电线杆上的大喇叭,怎么可能?从刚才出地光,到现在,中间只有短短半个小时。这个时间完全不足以上报……
……
明亮的广播室里,播报消息的战士满头是汗,许向国站在他的背后,沉默的像是一道影子。
“就这样,连续不停的播,播到确认全城的人都已经撤出建筑物。”
许向国拿起电话,交给另一位战士:“打电话,就以开平市领导的身份打,通知铁路沿线停车,不要进入北省范围。打给户籍部门,将一些比较要紧的资料转移出来。打电话给监狱机关,通知他们做好人员转移,不要出现犯人窜逃。还有打给下辖的各县,通知他们从上而下进行人员避险,还有路上的司机全部通知停车……”
消息他已经递上去了,等待了二十分钟还没有得到确切的回复。
等不了了……
……
这一晚注定是无眠之夜,行动起来的人越来越多。
到了三点钟,人员已经疏散完毕。工厂的大型设备已经是带不出来了,许向国干脆的在广播里说到,让工人们尽量将纸质文件转移出来。
过了三点钟,地光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少。
集中地点也出现了一些窃窃私语。
“好像没事了……”
“别瞎说,说不好一会儿就来了。”
“……我家里的粮食还没带出来呢!”
“快看,那是啥?”
乐宛把这一区域的人都转移出来之后,又让乐祖带上粮管所的人去粮管所。把粮管所所有的单据都带出来,粮管所的大拖拉机还有三辆,直接找了会开车的人往外头拉粮食。
连着拉了两三次,乐宛才喊停。
人员转移出来,也要考虑后续吃喝。震区如果交通不顺,那断水断粮的局面还要延续几天。
跟粮管所一样,乐宛还按着登记出来的人员,找了几个丝织厂和面料厂的工人,回去拿单据和存货。供销社也没忘记,纵然时间紧,依旧转移出来一大批的物资堆在集中地区的中央,找了专人登记。
过了三点半,所有人都静了下来。
许向国也带着人撤出了广播室,纵然是深夜,所有人都不吭声,等待着那一声震天动地的声音响起来。
一道明亮的地光闪起来,刺的人们几乎要睁不开眼睛。然后就是如同天塌了的声音从地底下传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