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恢复如常,徐氏松了口气,只是心里对太子更加厌恶。
她护着儿子低调过日子,徐氏有一半的把握,太子这样一个贪功冒进心窄的人,不会长久。
只是不知皇上更看重江山,还是儿子。
结果证明,皇上还是更看重江山,炽儿被封为皇太孙了。
徐氏努力说服国公府的人支持炽儿。一边又刺激无能的太子,再加上一群蠢货怂恿,太子造反了。
这场宫变发生的急,结束的更快。太子被废了。
之后她被召到皇上面前,那位年高的老人,目光锐利似剑。徐氏感觉被看穿了心思。
她跪在皇上面前,态度谦卑。
半晌,徐氏头顶传来苍哑的声音:“按理,你该同罪。”
徐氏睫毛颤了颤,没辩解,没求饶,保持着叩首的姿势。
皇帝看着她,一盏茶后才道:“但你也是炽儿的生母。”
徐氏轻轻磕了一个头,仿若回应。
皇上突然厉声:“徐氏,你是个聪明人,不要做不该做的事。”
徐氏闭上眼,心绪复杂难言,她赌对了,看在炽儿的份上,她一无过错,二国公府还救驾有功。皇上不会责难她。
徐氏再睁开眼,眼眶湿润,哽咽道:“谢皇上,儿媳谨记。”
皇上被她一句“儿媳”弄的心里一酸,摆摆手:“你下去吧。”
之后废太子自缢,皇后伤心去世,皇上也积病难消。下诏书,立新帝,一切都太快了,但又在情理中。
而她摇身一变,成了大成朝的太后。
她猜到先皇可能跟她儿子说了什么,徐太后感觉到了儿子的警惕。
国公府空有尊荣而无实权。
徐太后感觉一下子回到了多年前。国公府为了家族,不愿支持当时只是皇长孙的天蕴帝。
今日天蕴帝为了巩固皇权,提防母族。
于理都说的过去。只是于情,总叫人难堪。
徐太后能怎样呢,一切有因有果。她谨记先皇叮嘱,不该碰的线不碰。
她已是太后,好好享福就是了。
只是夜深人静,徐太后忍不住想起曾经的梦想。
那时她是太子妃,众人眼中的未来皇后。她曾想,若日后为国母,定要将一些苛责女子的陈规废了。
女子中也有能人,只论性别才是愚蠢。
如今她是碰不得这些,不然有簪越之疑。
炽儿敬重她这个母后,她自然不愿因为旁的事,让母子间生了裂隙。
就这样罢。
然而徐家兄弟突然被任用,让徐太后心慌,一问缘由,她有些意外还有点委屈。
比起她,儿子更愿意听其他人的。
但转念一想,此乃政事,天蕴帝真跟她说了,他们两人关系反而紧张。
感情便是如此,可固若金汤,也可脆如薄冰。所以要人时时维护。
她闲极了,于是关注秦府,然后发现秦府的能干人不止一个秦遇。
那秦姑娘真是个妙人,徐太后看着那小姑娘做着她曾经想过的事,还做的那么出色,欣赏赞美怎么也止不住。
就是有些见不得光的东西讨厌,徐太后偷偷出手教训了一回。
可笑那腌臜东西还以为是秦府动手,既然如此,就误会吧。
徐太后感觉日子都有趣了。再加上她的长孙乖巧聪慧,徐太后仿佛从孙子身上看到了她儿子小时候的身影,不免更加喜爱。
而且她听天蕴帝的口风,是想让秦遇教导大皇子。
徐太后心定了,有那样的好先生,再加上大皇子的伶俐,以后大皇子肯定能长成跟他父皇一样出色的人。
第193章 天蕴帝
天蕴帝还是皇长孙时便知道有秦遇这么个人,对秦遇是不太服气的。
但有些人的存在,就是让你一步步推翻自己的观点。
秦遇就是其中最明显的那个。
这世上怎么会有人与他的想法如此相合呢,他想。
如此奇妙,令人不可思议。
天蕴帝年少登基,雄心满志,他想让成朝子民都过的好,想要改变。
然而真的实行了,天蕴帝才发现,他走的每一步都有许多人在拖拽,沉重又艰难。
天蕴帝明白,那是利益的对抗。对方的反应很正常。
但随后天蕴帝就是愤怒,因为这代表那些人知道他们在压榨普通百姓。
然而愤怒解决不了现在成朝的问题,天蕴帝庆幸,他还有一位“先生”。
先生授人知识,但秦遇却让天蕴帝再度体会到被保护的感觉。
金銮殿上,年轻的官员和阁老对峙,那道弯下去的身影,像鲜红的烙铁烙在了天蕴帝心上。
这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呢。还让他遇上了。
新法推行,摊丁入亩利民之大举,随后水患,先生又理性劝他任人唯贤。
这个人心里好像就没有私心。
后来天蕴帝废旧制,行推恩令,设市舶司,背后都少不了秦遇的鼓励。
这条路不好走,即使是天子,内心也不像外人看到的那样强硬坚定。
海运给成朝带来了繁多珠宝,沿海子民都富足起来。这些钱用来养水师,养成朝的军队,军队又保障了成朝百姓的安全。
用先生的话来说,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
还有发票,给国库增收许多许多。如果这些只展露秦先生的经济触觉。那后续的棉甲,物勒工名,还有军事屯田,便能看到先生的军事天分。
有的人站在那里,什么也不做,都会有浅浅的光晕。
物勒工名之法,保障了大成朝的火器标准化,让大成朝的军队如虎添翼,所向披靡。
而军事屯田不仅有军事涵义,还有民生意义。
如今成朝子民生活好了,自然愿意生孩子,近几年人口暴涨,如果朝廷不想办法,后续这些孩子长大,城市容纳不下这许多人,肯定会出问题。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这些人迁出去,让成朝各处的人口尽量分布的均匀些。
天蕴帝接连下达开荒好处,一时间,成朝多了许多屯田客。
少部分是犯事的,他们被迫迁徙。地方自然是好不到哪里去。
一般迁徙的百姓,还是能落到几个好地方选。
天蕴帝跟秦遇如此相合,他没能奉秦遇为师,一直是他的遗憾。好在先生没拒绝教导他的皇子皇女。
也算一种另类的成全吧。
天蕴帝这般敬重秦遇,然而还有人试图离间他们,让天蕴帝恼怒不已。
天蕴帝一直都有种感觉,先生并不恋权,如果成朝大方向都好了,先生可能会提前致仕。
怕什么来什么。
内廷。
秦遇声音温和,讲述秦空如何辛苦才立得战功。
“空哥儿那么年轻,他的人生才开始,不该被束缚。臣…”秦遇顿了顿,然后接着道:“臣不再年轻了,臣不”天蕴帝心里一阵恐慌,高声打断:“先生!”
秦遇惊讶抬头。
天蕴帝忙道:“先生中了小人的计吗,先生不是如此糊涂之人。”
天蕴帝每说一句话,心就跳的好快。
“朕一个字都不信他们说的,先生的为人,没人比朕更了解。”天蕴帝第一次在秦遇面前那般强硬。
他不敢想,如果朝堂上没了秦遇会怎么样。
因为这份恐惧,天蕴帝对犯事之人处罚的格外严苛。他甚至想撤下成朝对商户的宽待,改成以后商户三代内不得科举。一个个反了天了。
但最后被秦遇劝住了。
发票一出,本就薅了商户一波羊毛,把人逼太狠不好。一收一放才能长久。
天蕴帝疑惑:“先生,你都不生气吗?那些人这般污蔑你。”
秦遇诚实道:“气的。只是比起大局,个人的情绪微如尘粒。”
成朝有今天的局面不容易,要珍惜。
天蕴帝对上秦遇的目光,发现秦遇不似谎话,他心里有些羞愧,也更加佩服秦遇。
天蕴帝不知道,秦遇没能提前“致仕”,还有些遗憾。
秦遇发现秦鸲秦空都能独当一面了,大成朝也稳步上升,他觉得他可以退下了。
幼时生病秦遇有过几年闲暇时光,可那时又为生计焦虑所困,心不得闲。后来秦遇一步步往前走,他知道他辜负了许多,却分身乏术。
若此次能退下,秦遇想着倒是能把一些遗憾补上。
奈何天蕴帝情义深重,对他那份直白的信任,叫秦遇又如何能负。
君臣相宜,本就难得。要珍惜。
第194章 秦遇和言书【上】
一早天色就不好,中途果然下了大雨,寒风裹着冷雨往人肉里钻。
秦遇早些时候伤了腰,又常年伏案办公,平时晴天白日没什么,一到刮风下雨就哪哪儿都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