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女儿没有错。”
左玉梗着脖子,“一家人最重要的不是富贵而是共进退。若是明知先生只教我跟弟弟,其他弟弟妹妹便会难过,由此心生怨恨。一个家里的兄弟姐妹若不能团结一致,家是要倒的……”
“别说了……”
张氏见左林身子越颤越厉害,吓得脸都白了。这一刻,她倒真代入了母亲的角色,生怕左玉被左林怪罪,连连帮忙说软话,“你这孩子,读书怎么读傻了?夫君,玉儿之前大病一场险些没了命,怕是还没恢复……”
“不。”
左林推开张氏,一步步上前,走到左玉跟前,蒲扇一般的手紧紧抓住左玉的肩头,眼里竟涌起了泪,“恢复了,恢复了,恢复得太好了……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前人从未说过,从未有过这般注解……”
他激动地转头,“咱们玉儿是将圣人书都读懂了,是比大儒还厉害的人,能开宗立派了啊!”
左玉一惊!
心说,什么鬼?便宜爹失心疯了?
“宿主,这世界没有王阳明,没有知行合一一说。”
系统提醒道:“你得想法圆过去。”
“父亲,这个是女儿生病时,半梦半醒间听到圣人说的。”
左玉反应也快,立刻就组织好了语言道:“圣人说,知行合一方能致良知。”(注4)
左林身子又是一颤,不敢置信地望着左玉。
他读书虽不好,但也知“知行合一致良知”这七字意味着什么。世人对于先知后行或先行后知有着很大的争论,但玉儿说的这七个字就很好的归纳了知行间的关系。
可以先知后行,也可以先行后知,这顺序不分前后,只要能致良知,那就是最好的。
至于梦中圣人说的这话,左林直接掠过。
他书读得不好归不好,可四书五经也都是看过的,圣人才没说过知行合一。而且,圣人入梦这种事可不能说出去,会被人利用的。
所以这话就是玉儿说的了。
他松开手,望向屋里的人,冷着脸道:“圣人怎可能入你梦中?圣人入梦的事今日谁敢传出去,呵……”
他冷笑了一声,没有再说下去。可该懂的都懂,纷纷跪下,表示绝对不会说出去。
左林平复了下心情,坐回了椅子上,想了想道:“等明知先生来了,你可以自己跟他说。”
“好的,父亲。”
左玉道:“父亲连日奔波也累了,正好女儿让李姑姑做了包子,女儿去给您拿来,您吃点就先休息吧。”
“好好好。”
左林脸上笑开了花,“玉儿真懂事,知道孝顺爹爹了。”
张氏也没话说。这时候她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了。要是许明知真答应一起教,她还得欠左玉的。
左玉回到自己院子,将吃剩下的包子都拿出来,放锅上热了,便端过去给左林。
包子也无甚稀奇的,但里面的发酵粉可是这个时代没有的东西。现代发酵粉发出来的包子面皮又软又松,可比酒酿发酵的好吃多了。
系统奖励了一些笋干,她以“想体验做饭快乐”的名头下了厨房。将笋干混在大厨房拿来的干货里,早上起来泡发好后,便与肉沫、咸菜一起做了笋干咸菜肉包。
李三娘等人不敢违背左玉的命令,尽管心里不安,可还是任由她一个人在厨房里折腾。因此,系统奖励的鸡精、蚝油就派上了用场。
拌好馅料,将隔夜发好的面团拿出来,剩下的工作就交给了李三娘。
包子很好吃。古人的嘴没有被各种现代调料养过,稍微加点鸡精、蚝油便觉鲜美至极。
左玉让李三娘拿了十个去给王喜,又拿了三十个给弟弟与孟姨娘,剩下的跟自己几个丫鬟吃了后,还剩下十个。这会儿拿来给便宜爹吃,刚刚好。
左林哪知道这是左玉吃剩下的,听到李三娘说是左玉亲手做的,欢喜得嘴直咧咧。
吃了一口后,便觉停不下来了。他吃过的好东西也不少,可从未吃过这么好吃的包子。一时间,心里满足又骄傲。
他的女儿不但学问好,懂事,厨艺还这么好,不愧是他的女儿啊!
张氏也吃了一个,也觉惊讶。
左玉的厨艺竟这么好?
左晋、左申、左蓉年岁还小,也不知隐藏情绪,吃了包子觉得好吃,便嚷嚷着还要。
张氏哪里还敢让他们再吃?没见左林都没搭话吗?
左林将剩下的包子包起,招呼了一个奴仆过来,道:“去,给四老爷送去,就说是玉儿包的,给他尝尝鲜。”
“唯,老爷。”
左玉见左蓉等人撇撇嘴就要哭,便道:“二弟、三弟、二妹莫要难过,过几日我再做,到时给你们多拿几个。”
张氏对左玉不好,可这几个小不点对左玉倒挺尊敬的。可能是张氏怕童言无忌,故而也不敢在他们面前说左玉坏话。因此,小不点还没被污染,听了左玉的话,便是立刻展开了笑颜,围在左玉身边叽叽喳喳地问道:“阿姐,里面那个有点脆脆的东西是什么?”
“那是笋干……”
左玉对其他弟弟妹妹耐心的样子让左林很安慰。有这样的姐姐教导,待他百年后,挚儿也会善待其他兄弟姐妹的。
过了两日,左林带着左玉去了许明知府上。
许明知住在城东,并不在城西。
曾有人送他城西的房子,都被他拒绝了。他爱城东的烟火人间,并坚持每日在街头给穷人的孩子讲课。
说真的,他能成为当世大儒并不仅仅是因为学问好,更在于其人品的珍贵。
左玉听了他的故事后,也是肃然起敬。
这才是真正的有教无类。能将教育事业进行到街头的人,值得尊敬。
许明知的府邸不大,三进的院子,在这满是权贵的京城里,他的住宅略显寒酸。
只是正如《陋室铭》说的那样,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有这样的人居住在这里,房屋简陋又怎能遮其光辉?
第26章 小字
许明知的奴仆领着三人进屋。为表达对许明知的尊敬,左林让所有奴仆都留在了外面。
左玉牵着左挚的手,双目平视前方,并未东张西望。负责带路的奴仆看到左玉这样,不由暗暗点头:难怪公主会来说项,这左家女确有几分风采。
到了花厅前,许明知便出来相迎。
抬眼稍稍打量后,左玉暗暗吃惊。
许明知有些年轻得过分了……
大儒在她的概念就跟院士啥的差不多。在一个领域要做到举国皆知,怎么想都是需要用时间去耗费的。
但是她没想到,许明知竟跟自己便宜爹差不多年岁,看样子竟是连四十都没满。
原主的记忆里许明知成名已经好些年了,她也一直以为许明知是个老头。可没曾想,竟是这般年轻?
许明知身材颀长,与武将出生的父亲相比,略显单薄。穿着一身淡青色的交领长袍,外罩着一件同色系的薄纱褙子。袖口等地方无任何装饰,也无金银线点缀,唯在袍角绣了两朵兰花。
“君子如兰,空谷幽香”,脑海里浮出这句话的同时,竟觉穿越来紧绷的心情倏然松懈,久违的平静感涌上心头。
左玉微怔。
上辈子读书时,教授说过,当一个人心态良好到极致时,就会给人一种如沐春风感,让看着他(她)的人都能感到平静。
当时她只觉这话夸张,甚至心里暗暗吐槽教授太唯心。可这会儿见到了许明知才知非教授唯心,而是自己太无知。
左林与许明知互相行礼,客套两句后,左林便介绍了姐弟俩。
左玉带着弟弟行礼,许明知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敢替向家女仗义执言的人果是有几分不同,行的竟是古礼。”
他的声音潺潺如流水,意外的好听。
她福了福身,“多谢先生夸赞。”
“哈!”
许明知笑了起来,“不推不避,实诚君子。”
言罢便道:“镇国公请随在下进屋吧。在下此番出游江南,带了些白茶回来,正好与你一起品鉴。”
“那左某便不客气了,多谢先生。”
走到屋门口,左玉惊讶地发现屋里竟无桌椅,唯有案几几张。
家中仆人走过,伺候着便宜爹脱鞋。左玉收起惊讶,蹲身给弟弟脱鞋,然后又脱去自己的。整个过程都未有任何扭捏,脱完后便很自然的用裙子将脚盖上。
许明知看在眼里微微一笑,也不多说,只让人进屋。
地上铺着席子,都是用蔺草编制而成。在前朝时,桌椅便已盛行,左玉实在没想到在大昭还有人在坚守着席居制。
忽的,就有些暗暗庆幸。
狗比系统虽然狗,但却是个细节控。平日里没少教导她各种礼仪,甚至还弄出了礼仪学习空间。在这些礼仪中便有席居制的一些礼仪,比如跪坐。
她被训练过,因此坐下来时,每一个动作都十分到位。许明知看到这里倒有些惊讶了。他听公主说,左玉颇有君子之风,十分守礼,哪怕此礼已过时。
现在看来,公主所言非虚。
还真有几分古时君子的风采。
坐定后,待喝了一盏茶,客套后,便进入了正题。
“要我教所有人?”
许明知平静的脸上多了几丝惊讶。
“是。”
左林颇有些不好意思,但想想左玉说的话,又觉很骄傲,不自觉地就挺了挺胸膛,道:“玉儿说,若是先生只教导她和弟弟,那其他兄弟姐妹就会心生怨恨。心有怨恨,必生嫌疑,日后必有灾殃。”
左林说完便死死盯着许明知瞧。
惊愕在许明知脸上浮现,那张素来淡定的脸上出现了裂痕,似是听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一般。
左林很满意许明知的反应。咧咧嘴,无声的笑了。
“你怎么会如此想?”
过了许久许明知才道:“你不怕因为这个我便不教你们姐弟了吗?”
“如果因为这个给家里带来灾祸,兄弟姐妹心生嫌隙,那我情愿不读书。”
左玉道:“而且,如果先生因为这个不教我们,那我也不想先生当我老师了。”
“嗯?”
许明知更惊讶了。他见过的人无数,再狂的狂生到了他面前都是老老实实的,像这等冒犯的话何曾听过?心里十分好奇,便问:“这又是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