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卫家女_分节阅读_第10节
小说作者:三水小草   内容大小:1 MB  下载:卫家女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2-02-10 02:51:0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2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于家在两京十三世家中称不上是豪富,却因未经战火,留了不少前唐时的好东西,每到宴时,案几坐垫无不精美,牙箸碗盘也是华贵非常,加上于府的牡丹养得极好,于崇又是极爱排场之人,所以于府每次宴请,也是洛阳世家权贵欢聚之时。

  要请定远公,是于崇临时起意,因为他实在是高兴,巴不得全洛阳都来和他一通欢饮达旦,喝了一杯酒,他有些遗憾地说道:

  “可惜陈相不肯来,不然今日,就是我们两京世家给那姜老狗送葬的好日子!”

  坐在左下首的是礼部侍郎郑裘,他出身河阴郑氏,年过半百,可谓是年高权重且身宽,虽不像于崇那般喜形于色,郑裘也是饶有兴致地取了一朵艳红的牡丹簪在了头上。

  “兵部之事不过一皮毛,不过皇后从此不可擅专,实乃大幸事也。”

  于崇又哈哈大笑,看向郑裘的斜后方,他大声道:“林贤弟,之前我也觉得定远公这把刀着实昂贵,没想到竟然如此快利,你也莫要再作扭捏情态。”

  那姓林之人自然是来自被卫蔷扒过地皮的鄜州林家,前几日他收到家中兄长来信,还来和于崇诉苦了一番,那时他们言辞中不乏埋怨陈伯横引狼匪入世家之意,谁能想到才过了短短三日,那“狼匪”就成了世家眼里天大的功臣?那于崇当初还妄言陈伯横昏聩,现在一口一个定远公叫得倒是亲近。

  郑裘摇摇头,头上红花也跟着轻甩:“她沿路从世家收取钱粮,终非体面之事,说起来,定远公年少失怙,虽然军功彪炳,也少了几分教养,偏偏得圣人青眼,让她去协管禁军,天天穿着大袍出入,毫无女子模样。”

  听了他的话,席间几人的神色像是被风吹了一通,乱成了一团。

  他们与太原、定州等地多有往来,比这些安居东都的世家之人更知道卫臻这“天下第一凶兵”究竟的如何的成色,郑裘这话在他们听来,与“那虎长得不错,让我去摸摸胡子”别无二致,“活腻了”三个字仿佛与那牡丹一起被他顶在了头上。

  坐在郑裘对面那人转身向后,看向自己的儿子,低声说:“你若觉得那红花猪说得有理,立时便回家去。”

  他儿子掐了一下大腿,才忍住了笑:“阿爹,您放心。”

  男人点点头,又转了回去。

  明明还没到掌灯之时,于家为了以示豪奢,已经将堂中的灯都点了起来。

  天空中赤云万里,如火烧一般。

  镇国定远公恰是此时来的,堂中灯火辉煌,天下赤红如烧。

  卫蔷来赴宴,没有穿她那身快被东都上下记在心里的黑色锦袍,而是穿了红色长裙,外面是绣大团花的绫罗大袖衫,另有一条黑色绣金的披帛,见了她的装扮,堂中不少人轻轻动了动身子。

  他们突然不舒服,十分的不舒服。

  红裙之下是木屐,紫衫之上是极简单的单螺髻,而手中,握着她那柄长刀。

  卫蔷只有一个人,一步一步走进正厅,看着她的所有人只觉得越来越不舒服。

  这种仿佛在五内都被人放了蚂蚁的不适感,在卫蔷带着她的长刀坐在于崇身旁主位的时候,达到了顶峰。

  偏偏卫蔷毫无所觉,“来的有些晚,实在不好意思,我家中的婢女梳头太慢了。”

  堂中一时竟静默了下来,连杯盏之声都没有。

  有婢女上前为卫蔷斟酒,她手指一扶酒杯,轻声道了谢,那婢女退后的时候差点摔倒,又被她托了一下手臂。

  经历了这一点小插曲,堂上众人仿佛回了魂,这时,卫蔷下首一人突然站了起来:

  “在下裴道真,忝为吏部侍郎,自国公回朝便有意拜访,今与国公同席而坐,实乃莫大幸事。”

  说完,他便和他身后的年轻人一起对着定远公躬身行礼。

  不能说其余一干人等因为卫蔷穿了女子衣裙就有省去行礼之心,只能说,他们在裴道真的真情实意之下纷纷受到感召,起身行礼。

  起身,行礼,下坐,闹哄哄中有两个人特别显眼。

  一个是于崇,一个是郑裘。

  卫蔷还是坐着的,只挥手说:“各位不必多礼,今日是借了于大卿之便与各位打声招呼,大家同朝为官,当以一心事君为要,什么一品国公,什么协管禁军,什么领五地节度,什么郡主,都不过是得陛下信重,当不得什么。”

  她言语随意,不过轻数了自己的部分品级职衔,人们又开始不舒服了。

  郑裘格外不舒服,虽然他说定远公没有女子模样,那不过是借机贬低她而已,却没有想过有人穿着罗裙坐在主座受众人之礼。

  一时间,他臀下的丝罗垫子似乎生出了刺。

  没有人在乎凶兽是什么性别,凶兽就是凶兽,直到凶兽穿上罗裙。

  察觉席上微冷,于崇看了一眼面带笑意的定远公,招手让舞姬献舞,整场盛宴也正式开席。

  “国公,这是糖酪樱桃,用的是雪糖酥酪来配樱桃,北疆苦寒,你怕是也少吃这些精细东西。”

  堂外院子里架起了笼架,一只只整羊在火上慢慢炙烤。

  卫蔷抬眼看去,举杯喝下了酒,又自斟了一杯,这才避过白色的雪糖,将樱桃抠出来放进了嘴里吃掉,随后,她缓缓说道:

  “我当年去时,蓟州等地已经是被蛮人杀烧了个干净,别说樱桃,草都不生几棵,带着一队人马,从白天跑到晚上,也不见几个活人,尤其是不见活的汉人。”

  堂中锣鼓琵琶喧嚣作响,卫蔷的声音并不大,可她周围之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于崇想笑,没有笑得出来。

  牙箸戳进了昂贵而精细的糖酪樱桃,听着自己请来的贵客诉苦。

  “诸君绝想不到北疆寒苦到何等地步,为了取暖,每到冬日便要砍柴,可树木一倒,寒风便呼啸而至,粟米搀木糠同蒸,一根羊骨,为取肉味,可炖一冬,我来之时何等潦倒,在座韩家、林家、骆家之人都是看在眼里的。”

  与有点文人习气而不善防备的陈仲桥不同,定远公刚开口,于崇便防着她要钱要粮。

  嘴里只管说:“只知道国公平定北疆辛苦,没想到竟如此辛苦,实在令老夫佩服。”

  “于大卿过奖,定远军驻守北疆,乃是靠圣人恩泽,也是靠万民养护,更是靠各位大人相助。”

  说着话,卫蔷站了起来,一手拿着刀,一手端着酒杯。

  “在座诸位,谁是绥州韩家之人呐?”

  舞乐一停,所有人都抬起了头。

  看着有一个人站起来对自己行礼,卫蔷笑得极真挚:“绥州韩家,以万两白银救北疆百姓于疾苦,本国公敬一杯,自今日起,东起渤海,西至祁连,韩家之高义,如长城之坚,永在北疆。”

  绥州韩家在绥州私拥铁矿,在朝中却显得有些寂寂无名,这次来的人不过是个门下省给事中,何曾在于家宴席上有如此脸面?此时一张白脸已经涨成了红脸。

  见卫蔷将酒一饮而尽,他也连忙把酒喝了下去。

  “国公大人、谬赞,北疆乃国之坚壁,我等、我等必、国公大人但有所需,只管开口。”

  国公大人对着他行了一礼,又请他坐下。

  杯中酒满,卫蔷又大声道:“鄜州林家!”

  坐在郑裘斜后那个林家人连忙站了起来。

  这次卫蔷直接抬步走了过去:“鄜州也是曾被蛮人侵扰之地,北疆之苦,林家尽知,此知己也!何谓知己?便是林家自己仓禀未足,也要给北疆二百匹骏马,大笔银两,无尽粮草,可谓倾囊相助,待北疆百姓如自家兄弟子侄,本国公铭感五内,请代林家上下受我一礼!”

  林家人没想到自家给的少,在定远公的言辞中竟然比韩家还要亲近,情谊深厚难解,不由有些慌乱道:“这、这使不得,国公大人,下官惭愧,惭愧啊!”

  “来,为你我知己,同饮杯中酒!”

  在定远公问到自己之前,同州骆家之人早就激动地不能自已,同州骆家以军功起家,又衰败于军备废弛战而不利,说起两京十三世家,第一第二是谁,总有争辩,第十三是谁那是绝不会有哪家与骆家相争的,他也习惯了在于府这样的地方敬陪末座。

  直到今日,直到今日,他们骆家用钱粮和自家的少年郎,换来了天大的体面。

  “通家之好,手足至亲……”这些话从定远公的嘴里出来,听得他通体舒泰。

  “实不相瞒,我此次归朝,有意奏请陛下重开西域商道,若事能成,我愿保举骆家子弟在边市为官,以谢今日之厚谊!韩、林两家若是愿意,也只管将子弟送来北疆!”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有人忍不住道:“国公大人,可惜您不曾途径我处,不然……”

  卫蔷甩袖转身,眼中明光灼灼:

  “不必觉得可惜!陈仲桥陈大人听闻三家故事,涕泪交加,不仅愿意给北疆白银五万两,为彰两家十三世家之仁厚,还写了书信给各家……”

  所有人都看着这位女国公,看着她将酒杯扣在刀鞘上,从持刀那臂的袖中掏出了一摞书信。

  “第一封,河阴郑氏,郑裘郑大人,您与我北疆,可有情谊在么?”

  堂外风气,烤羊香气盈室。

  她缓步走到了郑裘身前。

第13章 牡丹 “要她死也未必我们动手。”……

  头上戴着一朵牡丹花的郑裘郑大人慢慢地站了起来。

  “国公大人,您觉得郑家与北疆之情谊,价值几何呢?”

  卫蔷手腕翻转,长刀立在了郑裘案前,刀柄上还扣着她的酒杯。

  “郑大人,情谊本是无价之物,如花如月,美不胜收,银两财物、粮草车马不过是一点花香月影。花越香自然越好,月影越显则是明月正好,您说,可是如此?”

  郑裘圆胖的身子抖了一下,是气的。

  他看向四周,却无人声援于他,他险些踢翻面前案几,大声道:“堂堂国公,竟然当堂威逼大臣,你!”

  “郑大人,您说错了,我是在同您叙情谊。”

  随着卫蔷话音刚起,众人只见流光一闪,长刀已然出鞘,身穿紫色大袖罗衫的定远公手中握刀,一朵红色的牡丹立于刀尖。

  那朵牡丹原本是在郑裘帽上的。

  “郑大人定然不想知道,我是如何威逼于人的。”卫蔷唇角含笑,长臂展,长袖垂,红裙敛,就如画中人物一般美不胜收。

  刀,横在了郑裘的颈旁。

  刀上的寒光在一室明灯璀璨中微微闪动。

  这时,卫蔷的身后,之前带头行礼的裴道真振袖站了起来:“北疆寒苦,我等身为国之重臣,只知其寒苦,却不知究竟如何寒苦,今日国公一言,下官听来只觉羞惭,为助北疆百姓,裴氏愿出白银一万两。”

  握刀之手纹丝不动,卫蔷慢慢转身看向裴道真。

  “本国公多谢裴侍郎高义!”

  裴道真却又接着说道:“国公大人,您可愿北疆与裴家情分再深重一些?”

  卫蔷挑了一下眉头,看见裴道真和他儿子从案后走出,对着自己深深一拜。

  “小女今年年方十二,数月前被禁军带入上阳宫皇祠,银钱也罢,粮草也罢,倾我所有,莫不应之,我裴道真只求骨肉团聚,请定远公施以援手!”

  他身后那个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更是跪在了地上给卫蔷磕头。

  看着这情真意切的父子俩,卫蔷笑了。

  “好。”

  她如此应道。

  言语中再无藻饰,亦无澎湃之情,不知为何,却比之前她长篇大论那一通,都更令人信服。

  三言两语与裴家谈妥,她又回转身子看向郑裘。

  “郑大人,您想好了吗?”

  郑裘收回盯着刀刃的瑟缩目光,再无之前敢与卫蔷叫板的气势,低声说:“五、五千两。”

  “郑大人果然高风亮节,出手不凡。好,来,我们喝一杯。”

  收刀举杯,行云流水,紫色的大袖飘展,像是这满堂唯一的一枝花,又像是满堂唯一的一柄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6页  当前第1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2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卫家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