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全家穿越到古代(种田)_分节阅读_第54节
小说作者:荼蘼夫人   内容大小:302 KB  下载:全家穿越到古代(种田)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2-02-13 02:55:5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4/6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现在这粮食多难得呀, 那玉米一亩地出产一千多斤, 就算是相当的高产了,这南瓜一亩地的出产可有是足有三千斤的,那冬瓜的亩产就更吓人了, 一亩地出产至少有四五千斤呢。

  这哪里是南瓜呀!这明明是金瓜嘛!拉赫

  因为这南瓜成熟后通体成金黄色,所以大家也不跟着辛勇叫南瓜,都叫称其为‘金瓜’。

  金瓜,这名听起来倒是也不错,大家都这么叫,辛家人也没刻意去纠正什么。

  辛家种的这个南瓜品种,味道吃起来甜甜的,质地面糯,不管是用来煮粥或者是清蒸那味道都是不差的。

  按理说这金瓜这么好,又是个新鲜东西,不应该愁没销路才是。

  可这东西再好,也抵不住这产量这么高啊。

  光是南瓜,就有将近一百来吨了,饶是冬瓜种得没有南瓜多,那也有三十几多吨呢,这么多的东西,要想一下子卖出去,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刘子真对南瓜和冬瓜也没什么需求,只要了十几个南瓜让手下的人尝了个新鲜,十几个南瓜取出来的南瓜籽晒干后就够他明年种了。

  林老爹他们倒是觉得这南瓜和冬瓜是个好东西,因为之前的洪灾,在常县,像林老爹他们这样的农人,日子并不好过。

  林老爹一家还好,林大山和何氏现在帮着辛家人做事,也得了一些银钱,今年冬天家里倒是不缺粮食,不过其他人就没有林家这么好的运气了。

  之前朝廷补发的赈灾银子听起来很多,等分到大家手里之后,一家人也就只有一、二两银子,要靠着这些银子买齐一家子一个冬天需要的粮食和木炭,那也是不容易的。

  辛家这两样瓜如此的高产,旁的人可能不清楚,但是把自家地租给他的人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毕竟他们收了辛家的管理费,这地里的庄稼长成什么样,他们心里是门清。

  大家都知道林老爹路子广,和辛家的大老爷能够说上话,遂求到了他面前,让他帮着问问辛勇,那地里种着的南瓜和冬瓜,能不能卖一些给他们。

  这金瓜和冬瓜虽然新鲜,但是那一亩地能出好几千斤呢,想来那价格应该也不会很贵。

  哪怕这金瓜和冬瓜的价格同粗粮一个价呢,这县里的粗粮现在最便宜的是豆子,一斤豆子六文钱。

  这豆子就是黄豆,两碗黄豆加上半锅水,闷熟后在加几粒盐就是庄户人家常吃的主食。

  豆子涨肚,吃多了还会放屁,加上已经吃了这么多年了,大家早就吃腻了。

  如今辛家种的这金瓜和冬瓜可是比豆子还要高产,要是这价格能和豆子一个价,那他们不就正好换换口味。

  单说这金瓜长得这么好看,放在那里就跟个摆件一样,那味道想来也不会差。

  辛勇听林老爹说大家想买南瓜,心中也是一喜。

  南瓜和冬瓜的产量这么高,他正犯愁呢,一个想卖,一个想买,这不就是巧她妈给巧开门,巧到家了嘛。

  这南瓜和冬瓜放在现代就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要买的人又都是连温饱问题都还没有彻底解决的庄户人家,辛勇也没好意思喊高价。

  最后辛勇给这些南瓜和冬瓜定了个一文钱一斤的价格,而且不限量!随便大家买。

  不止是租了地给辛家的这几个村子里的人,其他地方的人想要买也是可以的。

  真真是给钱就卖了!

  正好辛勇还在愁自己没地方存放这些南瓜和冬瓜,现在好了,南瓜和冬瓜收回来后就堆到东山村,把卖南瓜的消息放出去,想买的人直接到东山村来买就是行了。

  不但替辛勇省了一笔运输费,还替他省了租库房的钱。

  这么好看的金瓜,一斤竟然只卖一文钱,这个消息一放出去,想买的人立即蜂拥而至,这东山村前几十年加在一起,都没有这么热闹过。

  担心大家心里有顾虑,辛勇还提前借了林家的厨房,用南瓜和冬瓜作为主材料做了好几样吃食。

  南瓜粥、南瓜饼、清蒸南瓜,冬瓜汤、素炒冬瓜之类的。

  这些吃食辛勇都让人搬到了外面,让所有来买南瓜的人都能看到,他再把这些吃食的制作方法教给大家,大家也就不愁东西买回去不会做了。

  有那不知道南瓜到底好不好吃,不敢一次性买太多的人,也可以先试吃,确定过味道再卖。

  不过买南瓜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不可能每个人都有机会试吃,不过排在最前面的人尝过几样吃食的味道之后,根本就忍不住心中的分享欲,都快把那南瓜的味道夸上天了。

  “那金瓜饼的味道真是绝了,又甜又糯,不过这是用白面做的,太金贵了,我自个在家里可舍不得做,我得多买点金瓜回去,等到过年的时候,让我婆娘炸上一锅金瓜饼,让我家里那几个小的也尝尝这金瓜饼的味道。”

  “要我说这金瓜清蒸着吃味道也不错,又甜又糯,我一口气吃五斤都不成问题。”

  “金瓜粥的味道也不错,就是不知道把这精米换成粟米味道还是不是一样的好。”

  如此一来,原本心中还有顾虑的人,这下也能放心排队了。

  为了今天的事情,林老爹把家里的桌子贡献了出来,往空地上一摆,再把林村长家的长称借过来,这临时的南瓜售卖点就算是成立了。

  这么多的人和南瓜,辛勇一个人肯定是忙不过来的,林老爹一家见状主动上来帮忙,林老爹和林大河帮着大家过称,常氏和小常氏帮着招呼排队的人,辛勇只用守着大木箱子收钱就行了。

  见林老爹他们那边准备好了,辛勇大手一挥,这门临时攒起来的生意就算是开始营业了。

  辛勇在村子里借了十几只箩筐,要买金瓜的人拿着箩筐挑好金瓜后,再去林老爹他们那里过称,称重过后再来辛勇这里来交钱,交了钱后买家就能用自己带来的袋子或者箩筐把金瓜装好带回家了。

  每收一个人的钱,辛勇还得顺嘴提醒一下,这南瓜里的籽不但可以留种,还可以炒熟了作为零嘴吃。

  这南瓜籽不但吃着好吃,还能驱虫,像这些买南瓜的农户,很多人家里喝的都是生水,平常在地里干活,那河水、小溪水,更是捧着就喝,肚子里多多少少是有点蛔虫或者绦虫的。

  金瓜籽能驱虫,这对大家来说绝对是意外之喜了,平常大家肚子疼得紧了,得去医馆里找大夫开专门的驱虫药,如今吃点金瓜籽就能驱虫了?这不是连买驱虫药的钱都省下来了吗?

  道理确实是这么一个道理,不过辛勇也提醒了,要是想驱虫的话,这南瓜籽就不用炒了,因为生南瓜籽驱虫的效果最好,炒制过后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

  都说人多力量大,这句话说得真是没错。

  附近几个村子里的人都赶来了,还有些住的远的人估计还没得到消息,明后天应该还会有人过来买南瓜。

  这些买南瓜的人,一次最少买七八十斤,最多的一家人直接买了一千斤。

  南瓜耐放,就现在这个天气,放上两三个月是完全不成问题的,要是好好存放的话,放到明年开春都不成问题。

  难得遇到金瓜这种一文钱一斤的便宜粮食,大家买起来那真是毫不手软。

  辛勇自己都没有想到南瓜竟然这么好卖,就只这么一天,就卖掉了几万斤南瓜。

  不过南瓜如此受欢迎,就显得它旁边的冬瓜很不受欢迎了。

  南瓜勉强算是主食,能填饱肚子,这冬瓜纯纯地就是一种菜了,水分还那么多,半个冬瓜吃到肚子里都不一定能饱腹,大家都是很务实的,大部分人都不想卖这冬瓜,最多就是有那家里稍微有几个余钱的,会买上一个冬瓜回去让家里人尝个鲜,毕竟这冬瓜也是个新鲜东西嘛。

  最后这南瓜都买了四、五万斤了,这冬瓜才只买到几百斤,连所有冬瓜的冰山一角都算不上。

  冬瓜滞销,辛勇倒也不愁,主要是这南瓜出乎他意料的好卖。

  今天这才只是第一天,就卖掉了二十来吨南瓜,再等两天大家都得到信了,加上今天买了南瓜的人回去尝过南瓜的味道后,可能还会再来回购,那他的这一百多吨南瓜,怕是还不够卖呢。

  辛勇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种了这么多的东西,最赚钱的竟然是南瓜。

  南瓜是用下等地种的,租金只有一两银子,南瓜的亩产在三千斤左右,一文钱一斤也有三两银子,除掉前期的种种成本,一亩南瓜地至少还能挣近二两银子呢。

  这可比辣椒和玉米挣钱多了!

第85章 第八十五章、 回昌都、

  事实也如辛勇预料的一般, 第一天买到了南瓜的人回去尝过味道后,不但自己又再次回购,还及时的把消息告诉了自己的亲朋好友。

  第二天辛勇到东山村卖南瓜的时候,排队等着买南瓜的人从东山村村口排到了东山村脚下, 就这还不是全部的人呢, 据说一些住得远的人现在还在半路上呢, 等他们赶到东山村, 估计得到下午了。

  昨天买了一天的南瓜,很多人昨天把南瓜运回家, 就已经煮来吃过了,也了解南瓜的味道了,所以今天辛勇就没再下厨做试吃品。

  他撩起衣袍往桌子前一坐, 打开手边的木箱,就能开始营业了。

  今天辛勇可不是一个人来的东山村,而是把大林和二林都带上了,大林和二林跟着刘子真手下的人已经学会了赶马车。

  不得不说,辛勇的挑人的眼光确实不错,先前买回来的几个人都是老实本分的人,不是那多嘴多事的人。

  对此辛家人十分的满意, 前些日子给大林二林他们涨了月钱,现在他们一个月是一两银子的月钱,

  拿了主家的钱, 大林二林他们高兴之余, 也在心里暗暗发誓, 一定要好好替主家做事,绝对不能让主家把他们发买掉,离了辛家, 再想找到这么宽厚的主家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这几天大林二林跟着辛勇在东山村卖南瓜,每天天刚亮就赶着马车出城,傍晚才回来,中间也得下力帮着客人搬南瓜。

  林老爹一家厚道,在一旁帮了不少忙,他们都这么辛苦了,大林二林作为辛家的下人,也没有在一旁抄着手看着的道理,只能比他们更加卖力。

  大林二林跟在辛勇身边,每天都能看着他们带去的木箱被一枚枚铜钱装得满满的,心里也替主家高兴,毕竟主家赚到钱了,他们的日子也就跟着好过了。

  不过南瓜拢共就只买了三天,得到几大箱子铜板全被辛勇搬到县城去换成了银子,这铜板又重又占地方总归没有黄金白银那么轻便。

  剩下的几十吨南瓜在常县应该是没什么销路了,李和豫和刘氏帮着圈子里宣传了一下,也堪堪只买了一万来斤,光是李和豫一家,就买了一千斤的冬瓜。

  冬瓜除了能做菜之外,还能来做成冬瓜糖,不过今年辛家的这些冬瓜就不赶趟了。

  不管是做冬瓜糖还是冬瓜茶,那都需要大量的糖,天华国还没有白砂糖和红糖,辛勇想买都没地方买去。

  辛家果园里的那一小片甘蔗长势不错,那些个甘蔗,辛家人今年是一点都舍不得种的,准备全部留着做种,明年怎么滴也得种上半亩地的甘蔗,那甜菜也得明年才能成熟,就算明年所有的甜菜都让它长到结籽留种,那所有的种子加起来,估计也就只够种十来亩地。

  现在想想,辛家人要想在天华国实现砂糖自由,少不得还得等个三五年,在这之前,只能靠着家里之前的那点存货了。

  好在辛家人都不太嗜甜,对糖类的需求不算太大,家里这点存货倒也够用。

  没有糖,就做不成冬瓜糖,这几十吨冬瓜也不能就在东山村的空地上放着。

  贴心小辈刘子真见辛勇为了点冬瓜这么的发愁,也十分的可靠,当即表示这些冬瓜他包圆了。

  冬瓜作为新鲜时蔬,别说是在常县了,就是在丰昌府,因为今年大家刚遭了灾,除了那一小部分手头富裕的人家,大部分人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手头有点钱都买粮食去了。

  手头富裕的人家毕竟是少数,他们就算是要买,也不会一次性买太多的冬瓜,所以这些冬瓜要想全部卖出去,还是得运到其他地方去。

  偏偏这冬瓜不值钱,辛勇定价才一文钱一斤,就算是走水路,这个价格的商品,都没什么赚头。

  不够刘子真自己就经营着邮局,丰昌府的邮局里就有几艘货船,如今暂时调用过来,倒也不算什么事情。

  刘子真想着干脆把这些冬瓜运到昌都去买,昌都作为天华国的政治中心,最不缺的就是有钱人,这冬瓜在常县卖不出价格,运到昌都去就不一样了。

  首先这冬瓜谁都没有见过,其次马上就要入冬了,入冬大家的餐桌上最缺的就是菜蔬,这冬瓜口感清爽不说,本身的味道就不差,作为冬季的难得的时蔬,想来也是不会缺人追捧的。

  等这些冬瓜运到昌都,就算是刘子真黑心一些,定个十文钱一斤,想来也是不愁卖的。

  见刘子真三言两语就替自己解决了冬瓜难卖的这个难题,辛勇心中就更觉得他踏实可靠了。

  晚上辛勇还拉着陈曼感叹呢,自家女儿有福气,遇到了刘子真这样能干可靠的小伙子,这样的小伙子,别说在古代了,就是放在现代,那都是难得的好后生。

  现代那些小伙子,远的不说,就说村子里的那些小伙子,辛勇就打心里看不上,一个个能耐不大,二十几岁的人了,别说是自己独当一面了,好多人都得靠着父母的接济才能活下去。

  那些自身家庭好一些的小伙子就更加不用说了,臭毛病一大堆,连眼睛都是长在头顶上的,辛芷穿越之前二十四岁,也有不少人找陈曼她们打听过她,就她们介绍的那些人,一个个不靠谱就算了,更是直接问陈曼给女儿准备的多少嫁妆。

  按照那些人的看法,辛家就只有辛芷一个女儿,以后家里的财产肯定是要留给她的,辛家在现代的家境虽然算不上多好,但也很不错了,在村子里有房有地又产业的,加上辛芷自己的条件也不错,所以她还挺招人惦记的。

  穿越之前,陈曼也提过让辛芷去相亲,毕竟也是二十几岁的人了,也该找个对象了,不过那个时候她提一次辛芷就炸一次,也从哪里没有听过她的安排,连人家男孩子的微信都不愿意加,弄得她的心里也很焦灼。

  也是那时候的陈曼不知道自己一家会穿越,也不知道穿越后自家女儿会遇到小刘这么个好小伙,要是那会儿她知道了,也就不会白白操那些心,上那些火了。

  辛芷对刘子真态度上的转变陈曼他们也看到了,按照现在的这个情况来看,两个人走到一起不过是时间的问题了。

  好在他们两个人现在年纪都还小,也不用着急着一锤定音,再了解了解也没什么坏处。

  不过刘子真马上就要回昌都了,以他现在的这个处境,短时间内应该是来不了常县了,辛芷和他联系只能靠飞鸽传书了。

  辛芷自己就还好,因为她现在对刘子真只是有那么一点好感,打心里觉得自己要是真的要找一个人共度一生,他估计就是自己能够接触到的,最合适的人选了,也谈不上什么爱不爱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页  当前第5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4/6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全家穿越到古代(种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