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全家穿越到古代(种田)_分节阅读_第57节
小说作者:荼蘼夫人   内容大小:302 KB  下载:全家穿越到古代(种田)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2-02-13 02:55:5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7/6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这纸好我们现在是知道了,就是不知道这纸贵不贵,要是太贵的话……我们怕是负担不起。”

  说话的人穿着一身藏青色的棉布长袍,身上也没什么装饰品,向来家里的条件应该不算太好。

  他的同伴倒是穿的一声绣花锦袍,腰上还系了一个坠着玉佩和璎珞的绣花荷包,一看就是家里有钱的主儿。

  这位主儿也不知道是不知道同伴囊中羞涩还是怎么的,还兴致勃勃地的建议道:“管他的呢,再贵总不会贵过大家常用的蚕丝绢吧,对了,周先生的生辰不是快到了吗,他老平常就好丹青,先生平常最器重你了?他老人家的生辰你总不能什么都不表示,不若就买副画轴送给先生吧,想来他肯定会喜欢的。”

  听完同伴的话,那人也是愣了愣,不明白怎么正聊着宣纸的价格呢,突然就变成了自己该买副画轴作为生辰礼物送给先生了,他回想了一下自己刚才在店里看到过的画轴,倒是有些心动,不过一想到自己荷包里的那点零碎银子,他还是摇了摇头,沉默着没有再出声。

  惦记着画轴的人也不止这两个,虽然辛芷还没有详细介绍自家这些商品的价格,不过大家都长了眼睛,分得清好赖,都知道那画轴是个好东西。

  有些性子急的,甚至都忘记自己比赛的名次还没出来这种事情了,直接扯住店里的伙计询问画轴的价格。

  大家这么热情,倒是正中辛芷的下怀,不过群英会的名次还没分出来,她很清楚,现在还不是卖货的时机,只能催着大家赶紧投票。

第89章 第八十九章、 限购 、

  辛芷一直以为自己对书画的鉴赏水平不高, 然而事实证明她的鉴赏水平还是随了大流的。

  最后经过大家投票,本次群英会的前三名分别是,第一名是一副寒梅傲雪图,创作者只用了红白二色, 加上画卷里恰到好处的留白, 就画尽了远近两树梅花的意境和姿态, 每一笔颜料的落出都恰到好处, 是让人一眼看去就能品出好的作品。

  第二名是一首即兴创作出来的七绝诗:“冰封雪覆怨天寒,折尽群芳百草残。傲骨红梅今绽放, 茶香酒醉把言欢。”

  辛芷在现代的时候学的都是传世的诗词,就她脑子里的那些个唐诗宋词,随便拎出一首来, 那都是当世鲜有的传世佳作,对于这首倒是没有多少感觉,只不过见这首诗前面的竹筒里有近十支票签,就知道这首诗的受欢迎程度了。

  第三名是一副书画,参赛者写的是一首在天华国流传程度很广的咏梅诗,原本这也没什么稀罕的,参赛的三十几个人里, 选择书画,自己一时又想不出诗作的人也是这么做的,不过他们的字里缺少了一些风骨, 一下就落了下乘。

  其实这也是不可避免的, 毕竟在竹简和丝绢上写字, 和在宣纸上写字的触感还是不一样的,很多人一时半会儿间都没有习惯,所以就发挥失常了。

  总得来说, 大家的投票都挺集中的,参赛的人都是文人,不管是字画还是诗词,都是分辨得清好坏的,全场三十多票,就只有七八副作品前面的竹筒里有票签。

  看过别人的作品后,那些水平不足的人,也没好意思厚着脸皮把票签投到自己作品的竹筒里面。

  名次出来之后,辛芷也没什么好舍不得的,直接把三个托盘里装着的银锭按照名次的高低分发给了大家。

  至于其他没有得到名次的参赛者,辛芷也没有让他们空着手回去,前五名的作品她都留了下来,第四名和第五名一人得到了半刀宣纸,其他的参赛者也有参与奖,一人十张宣纸。

  在写意轩,一刀宣纸为一百张,一刀宣纸卷在一起也是厚厚一捆了。

  经过几番思考,写意轩现在的宣纸一共有两种规格,一种是长一米五,宽一米的整张宣纸,另一种就是整张宣纸对半劈开,长七十五,宽一米的规格。

  辛芷也不想在开业这么重要的日子里抠抠搜搜的,所以她拿出来作为奖品的宣纸,那都是整张的宣纸,大家拿回去后,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裁成两张、四张、甚至是八张。

  奖品发完了,剩下的就是卖货环节了。

  辛芷、刘氏和店里的伙计把把大门让了出来,把挤在门口的客人放进了进去。

  之前大家都惦记着比赛的事情,也没顾得上仔细打量堆在柜台上的这些商品,一进店里就叽叽喳喳的询问起了价格。

  沈浦就是拉着伙计询问价格的人之一,原本他囊中羞涩,之所以回来这个群英会,为的就是那高额的赏金,先前同伴提醒他买副画卷送给先生作为礼物,因为手头里没有足够的银钱,他也没敢多想。

  然而沈浦运气好,临时所作的七绝诗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夺得了第二名的好名次,一下子就有了五十两银子的进账。

  手里一下子有了五十两银子的进账,沈浦心里也有了底气,他琢磨着用这笔钱买副画卷作为先生的生辰礼后,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有些结余,到时候他再去买两斤肉,让阿娘和阿爹也高兴高兴。

  在场的人里,和沈浦有着同样想法的人也不少,然而这店里画卷和宣纸的价格是没有他们想的那么贵。

  四周用锦缎装裱的宣纸画卷,售价五两,宣纸五十文一张。

  作为天华国独一份的宣纸,那么大一张宣纸,五十文一张的这个价格,辛芷自认为十分的合理。

  毕竟只要两张宣纸,就能裁成一本一百二十八张厚的,约莫有a5纸那么大的一个记事本。

  像这么大的一个本子,在写意轩的二楼是卖一百五十文一本的,毕竟这记事本装订的时候也花了些功夫,光是封皮纸的染色,就比直接卖宣纸多了几道功夫,多赚五十文也是很合理的。

  至于二楼的启蒙书籍,售价依照内容的多少程度,分别定价为五百文到三两银子不等。

  贵肯定是贵的,因为这些书都是辛芷花银子请学院里的学生手抄出来的,成本在那里放着,根本就便宜不了,

  不过辛芷已经让刘子真找人开始刻字了,等常用的那些字刻好后,活版印刷就出来了,到时候这类启蒙书籍的价格就能降下来了。

  草纸的价格比宣纸要便宜一些,二十文一张。

  棉柔纸也是按刀算的,和手帕同等大小的棉柔纸,一百张的售价为五十文,一文钱两张的价格,对于大户人家来说不算什么,一般人咬咬牙也买得起,不过大部分的平民百姓是不会舍得花这个钱的。

  然而一百张棉柔纸,约莫要用到二两重的棉花,现在棉花的价格也很高,成本也跟着就上去,等棉花大范围种植之后,这棉柔纸的价格也能稍微降一些下来,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

  辛芷计划着等这次回常县后,还是得研究一下卫生纸,实在是不行直接砍树,到时候用纯纯的原木浆,多实验几次,肯定是能造出既便宜,又好用的卫生纸。

  话再说话回来,写意轩的这些纸以及纸制品的价格,就算是放在昌都,那都绝对算不上便宜,然而辛芷她们低估了文人们的购买力。

  五两银子一卷的画轴,说实话,这个定价辛芷自己都有些亏心,毕竟这画卷只用了三分之一章宣纸,地下贴的是一层草纸,四周装裱用的锦缎是辛芷去布庄要的不布头。

  布庄平常制衣的时候裁剪的时候会剩下许多大大小小的布头,辛芷挑那种稍微大一些的,修剪过后用来装裱在画轴上,成本只要一副卷轴上锦缎的成本,绝对不会超过五十文,运气好的时候,布庄送来的布头大一些的话,这个成本还能再少一些。

  这次的画卷之所以定价这么贵,完全是因为目前靠着辛勇一个人,画卷的产量很低,拢共就只有三十卷。

  这三十卷画卷,除了要卖以外,还得留几卷誊抄今天优胜的作品,以及还得留一两卷在店里作为样品,辛芷考虑到物以稀为贵,所以才会定价这么高,等之后辛勇把大林他们教会了之后,画卷的产量高起来了,这画卷就是买一两银子一卷,其中都还有很大的利润。

  有那不差钱的,听说这画卷只卖五两银子,当场挥了挥手,表示自己要包圆了。

  这辛芷肯定是不能干的,这一批的画卷,算上她们写意轩的招牌产品了,要是全都卖给一个人了,就达不到她们想要的广告效果了,说这包圆是不可能包圆的。

  限购!

  一人限购一卷,拢共就只有二十五卷,手快有,手慢无,抢吧!

  沈浦离摆画卷的柜台近,手快的抢过一卷画卷紧紧地护在了怀里。

  这画卷的价格这么低廉是沈浦没有想到的,他花五两银子买下画卷后,得到的□□还剩下四十五两,他又花了五两银子买了一刀宣纸,今天开业,买宣纸有优惠,买一刀纸还额外送一张宣纸,一张宣纸听起来不多,但也价值五十文钱了。

  白送的东西,谁都喜欢。

  手头拮据的,这宣纸一次就只买十张、八张,也有那心眼灵活的,早早的凑到摆草纸的柜台摸过草纸了,觉得草纸的价格更便宜,也能用来书写,所以掏钱买点草纸回去也是一样的。

  家里不富裕的文人尚且如此追捧写意轩的宣纸,那些不差钱的文人就更不用说了。

  这次在群英会勇夺头名的学子就特别的财大气粗,不但自己手快抢到了一卷画卷,还当场高价收购其他的画卷。

  也是,对方画技高超,一看平常就没少挥笔作画,在古代,各色颜料贵得离谱,要不是家里极其殷实的人家,也供不出这样的画家。

  况且就算是在现代,能够学得起美术的,也是家里有点小钱的人家。

  这位主只看穿着就知道人家非富即贵,写意轩卖五两银子的画卷,人家的仆从直接在写意轩门口高价收购,十两银子一卷。

  氪金玩家的光芒简直快把辛芷的眼闪瞎了。

  在这么高的价格下,还真有一些自己不善丹青的文人把自己抢到手的画卷转卖了出去。

  对于这种在自家店门口公然收购的行为,辛芷和刘氏想生气都没理由,毕竟卖出买入,这是你情我愿的事情,人家从店里买走了商品,那东西就是他的了,是有转卖的权利的,她们作为店家,是管不着的,哪怕人家把东西转手一卖,就净赚五两银子。

  不过人家不止买画卷,就连写意轩的宣纸和空白本子,都一口气买了不少,但是五两银子一刀的宣纸,这位就一口气买了二十刀,只能临时让身边的仆从回家把马车赶来装,也不知道他买这么多宣纸回去是用来写字还是糊墙。

  反正他作为头名得到的□□,全都花在了写意轩不说,自己还从荷包里掏了不少银子出来,是写意轩今天的贵客。

  这次辛芷和刘氏带了差不多一万斤的纸制品来昌都,其中棉柔纸就有四千斤,宣纸也虽然没有过称,但也差不多是这个重量,草纸少一些,只有两千斤左右。

  一万八百多张宣纸,除去搬运途中损耗的,和群英会消耗的那些,现在写意轩里拢共是有一千七百九十刀纸。

  虽然辛芷和刘氏早就知道,自家的纸好,在昌都应该是不愁买的,但是她们真没有想到,这纸竟然能这么好卖,一千七百多刀纸,只用了大半天,就卖的一张不剩了。

  参加了群英会买了宣纸回去,就克制不住的想要和朋友炫耀。

  文人的朋友大部分也是文人,他们虽然没有参加上午写意轩举办的群英会,但是他们只用伸手摸一摸这宣纸,就知道这个东西用来写字肯定差不了。

  这下他们哪里还能坐得住啊,问清楚宣纸的价格后,当即就揣着荷包往写意轩赶了。

  这来得早的,还能买到宣纸,虽然下午辛芷看情况不对,把宣纸也限了购,但是还是没能抵住昌都这些文人的热情,店里一千七百多刀宣纸——只撑到了下午三点,就卖的一张不剩了!

第90章 第九十章、 返程、

  听说写意轩的宣纸售罄了, 最高兴的就是那些手快买到了宣纸的人。

  昌都虽然大,但是文人墨客都是一个圈子的人,之前没见过宣纸还行,大家也没有多想要, 但是现在很多人都见过宣纸了, 知道这纸不论是用来写字还是作画, 其好用程度都远远甩开竹简、丝绢、羊皮纸一大截了。

  想一想, 你自己还悲催的往竹简上刻字的时候,你的朋友不但已经用上了雪白平整的宣纸, 还奢侈的把这想买都买不到的宣纸用来糊窗户,这你能忍得了吗?

  总之宣纸像是一滴沸水,砸进了昌都文人的这锅滚油里。

  现在昌都文人们的日常就是, 早上起来骂写意轩的掌柜不做人(卖货之前不囤够足够的货物,店里的货物连一天都没卖到就卖光了,弄得人心里欠欠的,辣鸡!)。

  骂完人后,再去和那些运气好,买到了宣纸的人走动走动,说说好话, 求着人家转卖几张宣纸给自己过过瘾。

  文人好面子,人家都求到面前了,之前买到了宣纸的人大部分都抹不开面子, 会把手里的宣纸匀一些出去给和自己交好的朋友。

  下午嘛, 他们就会去写意轩问问, 这宣纸什么时候才能到货,得不到确切的答案后,他们就会对着写意轩的伙计抱怨几句, 这文人龟毛起来也是难搞,所以写意轩伙计的处境一下子就水深火热了起来。

  而那些之前运气好,赶在写意轩限购之前买到了大量宣纸的那些文人的日子一下子就更不好过了。

  因为——想要宣纸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你分一点,我分一点,分完之后,他们才发现自己手里也没剩几张了,只能赶紧把剩下的几张宣纸,捂得紧紧的,谁来求都不撒手了。

  不过这些都不算什么,之前在写意轩一口气买下了二十刀宣纸的土豪黎和正,现在的日子才真是水深火热。

  黎和正家里是江南富商,家里最不缺的就是银钱,之前在写意轩用宣纸做过花后,他就意识到了宣纸的好,当天不但买了二十刀宣纸,还高价收购到了近十卷画卷,就连草纸和棉柔纸,他也买了整整一马车的。

  是的,就算是在古代,土豪买东西考虑的也不是钱,而是自家的马车能够装下多少东西。

  黎和正家里有钱,又是家中嫡子,一手丹青在昌都也是颇负盛名,他出门一趟,花个几百两银子买点作画用的纸家里的人是不会说什么的。

  更别说这纸确实好用,这草纸用来糊窗户,就挺好用的,一丝风都透不进来,却能透进一些光亮。

  那棉柔巾就更加不用说了,现在黎家几个主子的恭房里备着的就是这个,已经不用棉布和丝绢了。

  至于黎和正从写意轩买回来的那些本子,也都派上了用场。

  黎和正的父母都夸他会买东西,这次买回来的东西都是顶顶的好用,他的母亲高兴之余,还顺手又塞了一荷包的银票给他。

  黎和正这次买纸 ,可谓是事事顺心,唯一不顺心的就是,写意轩的宣纸太少,不够卖,昌都绝大部分读书人都没有买到着宣纸。

  之后有当时在场的人把黎和正一次性买了二十刀宣纸的事情宣扬了出去,加上黎家的下人见主子屋里窗户上面贴着的纸好用,私下里又聊了几句,在这个大家都在找人求购宣纸的时候,黎和正用纸糊窗户的事情一下子就被人传扬了出去。

  对此黎和正表示自己很无辜啊,用纸糊窗户的不是他,是他母亲啊,用来糊窗户的也不是宣纸,而是草纸啊喂!

  然而黎和正的解释根本没有听,大家就只知道,这个人手里有宣纸!很多的宣纸!

  其实昌都的文人圈里也是有鄙视链的,像黎和正这种商户之子,和那些世家的公子是玩不到一起的,不是他不想和世家公子玩,是人家看不上他,不愿意带着他玩。

  不过黎和正擅丹青,在学院里也是有几分盛名的,黎作为江南首富,手里把着江南一大半丝织生意,从小就是被人捧着的主,倒也不稀得去讨好那些眼高于顶的世家公子,反正他也有自己朋友圈子。

  对于找过来想要买纸的人,黎和正倒是可以毫不犹豫的开口拒绝。

  可是对于一向交好的几个朋友,黎和正就拒绝不了了,只能把手里的纸分一些出去。

  作为江南首富的嫡子,五十文钱一张的东西,黎和正总不好转卖,所以这些纸他都是白送的。

  黎和正生平第一次庆幸自己交好的朋友不多,一人送半刀纸,他也就只送了两刀纸出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页  当前第5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7/6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全家穿越到古代(种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