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明玉的媳妇见状摇了摇头,这得猴年马月才能学会做饭啊,总不能自己一直帮忙吧?
曹盼军傻坐在院子里,他想回家了。
这里不是人呆的地方,没吃的没玩的,他多呆一天都觉得是折磨。
回家。
这个念头前所未有的强烈,以至于曹盼军没有注意到傅长缨的到来。
“哭了?哟,真厉害。”
冷嘲热讽让曹盼军回过神来,“你才哭了呢!”
他只是想家而已,自己当时怎么就信了爸妈的鬼话来了乡下呢?
傅长缨努了努嘴,“不让我进去坐坐?”
“呵。”青年人站起身来,居高临下地看着老同学,“你以为我真不敢打你是吧?”
他住在梁明玉家,不过梁明玉还没从地里下工回来,厨房里他媳妇又忙里忙外,压根不知道院子里发生了什么事。
曹盼军想,自己要真是动手打人,能打的傅长缨跪下喊他爷爷!
“你英雄你好汉,打女人的英雄好汉,真了不起哦。”
“傅长缨!”青年握紧拳头,几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曹盼军,你想回家是吗?可是咱们的组织关系已经落了下来,没有公社开得介绍信,你压根买不了火车票回不了家,你想当逃兵吗?”
逃兵可耻。
曹盼军自然知道傅长缨想说什么,他没吭声。
“你很能耐,有没有算过你一天要吃多少粮食?一个月二十斤粮食够你吃的吗?”
这话惹得曹盼军反驳,“怎么不够?我就算不够也不会吃你的,你放心好了。”
“我当然放心,你是大院里的子弟嘛,来之前你爹妈肯定给你弄了不少的粮票塞给了你很多钱。不过你也快二十岁的人了,自己有手有脚不干活,还要靠爹妈养活,不觉得丢人呀?男子汉大丈夫顶天立地,吃父母的软饭不算吃?”
二十一世纪的高压让啃老变成常态,可如今是六十年代末,劳动最光荣的时代。
傅长缨的一番话让曹盼军脸上挂不住,“你难道就没跟你爹妈要钱?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爸那几天找人各种兑换粮票,难不成不是给你的?”
“是,我是有粮票也有钱,可我没觉得这是多光荣的事情。”厨房里的煤油灯光线并不怎么明亮,远远的落在傅长缨的脸上,让她整个人沐浴在光明之中。
有点像是披了圣光的天使。
而面对她的曹盼军背对着厨房,处在一片阴影之中。
“你如果不想干,在乡下混吃等死也没关系,只不过曹盼军……别嚯嚯庄稼,哪怕是看在老乡们拿出最好的东西招待我们,自己却舍不得吃一口肉的份上呢。”
这话让曹盼军神色有点不太好,看着径直离开的傅长缨,他也不知道自己的嘀咕声有没有被听到,“我又不是故意的。”
可是她就这么走了,压根没有停留的意思。
这让曹盼军又有些烦躁,学习上你压我也就罢了,怎么都到了乡下了还要压着我?
没完了是吧?
……
晚饭苗花做了面疙瘩汤,用白面、玉米面和面团,掐出一个个面疙瘩丢到滚水里。
等着面疙瘩滚了几滚捞出来,再把炒的鸡蛋花洒在上面。
旁边放着的是热水烫了的荠菜和红黄相间的胡萝卜丝,倒是色香味俱全。
傅长缨一直夸赞苗花手艺,“等回头我有时间一定要跟着苗花姐你学做饭,真好吃。”
苗花脸上带着几分羞涩的笑容,“你不嫌弃就好。”
“怎么会?”
傅长缨正在热火朝天的干饭,郭春燕过来了。
闻到香味,郭春燕忍不住看了眼,其实碗里就剩下一点汤,可她就是觉得香喷喷的。
大概饭总是别人家的好吃吧。
“我们要商量一下一起做饭的事情,八点半的时候在村长家开会,傅长缨你记得过去。”
做饭?
中午在地头休息的时候,倒是听村里人说了一句,傅长缨想也不想,“我跟着苗花姐一块吃,就不和大家一起了。”
正打算往外去的郭春燕一下子愣在了那里,“你确定?”
这是在搞分裂,从内部瓦解知青的团结性!
这有啥不确定的?傅长缨迅速喝完碗里剩下的汤,“苗花姐我出去开个会,锅等我回来刷就行,你回头先带着妞妞睡觉。”
苗花刚想要说不用,傅长缨已经端着碗出去,顺带着把郭春燕拉了出去。
“傅长缨你什么意思呀?”
郭春燕心里头犯嘀咕,难不成这个寡妇家过得还挺好?村长媳妇在骗自己?
“我这不是为了积极融入乡下生活吗?”
郭春燕呵呵一笑,“那你是挺融入的,我看你干活就像个老农民。”
“谢谢夸奖,我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不会骄傲的。”
郭春燕:“……”傅长缨你要不要脸,我那是夸奖吗?
她不想搭理傅长缨,到了村长家门口忽然间又想起了什么,“你不是不跟我们一起吃吗?你还过来干嘛?”
傅长缨眨了眨眼,“你们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我得盯着你们呀,走吧走吧别让大家伙等着咱们,回头又说我们女同志磨叽。”
郭春燕抓狂了,她为什么要去找傅长缨,为什么不让艾红梅去?
“你磨叽什么?快点快点。”
傅长缨一副自来熟的模样,先是去主屋跟村长一家打了招呼,这才去郭春燕她们住的屋。
刚进门,就撞上曹盼军。
俩人大眼瞪小眼,当真是冤家路窄。
第8章 内卷
徐长富家人口多,但还是为知青们腾出了最宽敞的一间西屋。
傅长缨进来前,这十个知青挤在屋里头,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迷茫。
插队第一天他们就体会到了乡下生活的艰苦,前所未有的怀念家乡。
然而就算是恨不得飞回家中又能怎么样?他们回不去了,只能在这里一天天的挨日子。
一群人长吁短叹,直到傅长缨推门进来。
“都在呀,吃过饭了吗?”
艾红梅多少算是东道主,连忙回答道:“吃了的,我们今天开会也是商量吃饭的事情。”
大湾村的村委会已经商量好了,这第一个星期帮着知青们做饭,教他们做饭。
往后嘛,就得自己来。
这可是为难住了一群知青们,他们几个都不会做饭。
女知青就三个,郭春燕和艾红梅都不会,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傅长缨身上。
艾红梅略有些着急,“长缨你做饭怎么样?”
还没等傅长缨开口,走到门口的郭春燕冷笑了声,“人家又不跟咱们一块吃,做饭好坏跟咱也没关系呀。”
这话让艾红梅有点懵,“什么意思?”
傅长缨倒没啥好心虚的,“我住在苗花姐家,跟她一块吃。”
当即有男知青问道:“她不是寡妇吗?家里有多余的粮食?”
显然,这群外来的知青也没闲着,对村里情况也有基本的了解。
傅长缨笑了笑,没回答。
那男知青反应过来,“不会吧傅长缨,你这是打算接济她?”
这个结论让一群人齐齐看向了傅长缨——这莫不是个傻子。
他们正是青年时期胃口好的很,一个月二十斤粮食哪够吃的,竟然还要接济村民。
莫不是巴黎圣母院着了火,有圣母跑了出来?
就算二十斤粮食吃不完,给他们不成吗?为什么要和村里人搭伙?
坐在曹盼军旁边的段晓峰忍不住看了眼傅长缨,“既然不打算跟我们一起吃饭,你还过来做什么?”
知青们刚来乡下不顺利难免着急上火。
傅长缨就不一样了,这场面自己见过不知道多少次,压根没放心上,“过来帮你们出谋划策,毕竟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嘛。”
段晓峰听到这话竟然觉得好像也有这么点道理。
不过他还是有些不满。
十一个知青一个月就有二百二十斤粮食,但男知青饭量大,这点粮食压根不够吃。
要是女知青多还好说,她们饭量小,节省下来一些口粮还能贴补下。
但事实是男多女少呀。
“要不这样好了,咱们学傅长缨,跟村里人搭伙吃饭。”
艾红梅有些后悔了,早知道村长家的日子也不好过,她说什么不会非要住这里。
这个和村民搭伙吃饭,多少有些小心思在里面。
凭什么我们要跟男知青搭伙,省下一星半点的口粮全都给你们男生吃?
自己吃不好吗?
搭伙吃饭只是个由头,实际上是不想让男知青占便宜。
段晓峰当即意识到这其中的猫腻,他目光落在傅长缨身上,要不是傅长缨跟那个苗花搭伙吃饭,至于现在这局面吗?
看什么看?傅长缨直接瞪了回去,她不慌不忙的算账,“你们男生饭量大,按照一天一斤粮食算,一个月下来三十斤,现在到年底还有九个多月,算起来差不多就是要二百七十斤粮食。咱们现在是国家供应粮食,一个月二十斤,一年是二百四十斤,有三十斤的缺口。不过我跟苗花姐打听了,账上有工分可以先预支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