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_分节阅读_第377节
小说作者:木兰竹   内容大小:1.17 MB  下载: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2-05-03 17:05:0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7/3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顾炎武没有说话。

  他拆开信,看着太子俊秀挺拔的字迹,仿佛看到了自家那个弟子在面前侃侃而谈。

  顾炎武的神情逐渐柔和,终于开口:“我见到海外的贵族后,确实明白,太子不能当一个圣人君王。”

  顾炎武将书信合上,十分珍惜地放进怀里,道:“我原本以为,你们大清已经没了边境之忧,就算有零散战争,在你这一代就能结束。太子是守成之君,是让国家休养生息的中兴之主,这样他就应该当一个圣人。”

  顾炎武看得出来,康熙雄心勃勃,更具满清野人的气质,肯定会四处征战。

  到了太子继位的时候,得到的便是一个疆域广阔、边境无忧、但内在千疮百孔的庞大帝国。

  这时候,太子就要兴文景之治,安静下来,缓和国内诸多问题,行圣人之治。

  当然,圣人君王也是需要杀人。但圣人君王要行王道,不能行诡道,这样才能让人服众,才能让之后的君王性情在太子的影响下,尽可能的不偏移。

  顾炎武和唐甄论道之后,决定到海外走走。

  他想看看,让明明秉性很善良的太子,兵行险路整顿国内矛盾的海外诸国,究竟有多可怕。

  现在他看到了。

  顾炎武看着海外他们自称盛世、自称世界霸主的国家中,那些根本不能称之为人的百姓,顾炎武看着他们互相攻讦连年征战的原因,明白了太子为何要违背本性。

  刚入关的残暴满清是野人,是未开化的蛮夷。

  而这些海外诸国贵族,根本不配被称之为人。

  华夏中其实也有无数惨事,但哪怕是异族当政,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只要能坐稳皇位的政权,都是会吸纳其他国家、民族的人为自己的百姓。

  他们或许剥削百姓,或许歧视某些人,但也是把人当做人来剥削。

  无论哪个国家,只要其他人肯学他们的生活,就能成为他们的族人。

  若是胤礽在这,就能用更现代的术语解释顾炎武的话——华夏的汉人和蛮夷的区别,其实不在于血脉,而在于生产关系、在于文化习俗。

  即,边境的百姓,如果从事放牧,不读书习字,居无定所,那么他们就变成了其他人口中的蛮夷;蛮夷开始开垦、定居,读书习字,就成了汉人。

  当初宋朝许多人疑惑,燕云十六州的汉儿为何鼎力支持金人?

  因为他们已经在金国统治下几百年,已经是金人而已。

  但海外诸国并不是这样。

  他们是严格按照血缘种族区分。华夏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族类”是文化概念。但他们是生物概念。

  顾炎武看到许多非白皮肤高鼻梁的人已经完全接受了欧洲的文化,已经在欧洲生活了许多年,甚至已经身处高位,但他们仍旧是异类。

  传教士在大清做官的时候,都能被其他清朝官员尊重尊敬,当普通同僚看待。欧洲完全不可能。

  观察之后,顾炎武明白了。就算现在大清和这些国家再怎么交好,但大清、华夏一旦露出疲态,这群野兽立刻就会撕掉伪装的人皮,露出嗜血的獠牙。

  顾炎武参观完海外的科学院,看到了海外军队的武器,看到了他们的工厂。

  他发现,现在正处于一个剧烈变革的时代。大清只能跟着一同往前奔跑,否则很快就会被甩开。那这群野兽就要扑过来了。

  所以太子就算违背善良的本性,也要迅速压制国内的混乱,让大清的力量都用在奔跑上。

  无论是用诡计逼迫江南豪族退让,还是激着书生们去孔府门口绝望自杀,或者是任用宗室女子戍守边疆……所有令人费解的行为,都是基于太子想让大清快点跑起来。

  太子现在能信任的只有自己的亲人。

  帝国就是这样。皇室之间互相猜忌,但遇到大事,他们能信任的也只是血缘。

  所以无论公主,还是才几岁的小皇子,都被太子送上了官场前台,一同拉着推着大清往前跑。

  顾炎武明白了,终于明白了。

  他明白的时候,很想给太子写信,向太子道歉。

  但他知道,若他向太子道歉,太子反而会难受。以他对太子的了解,反而他要继续对太子抱有更高的道德要求,才会让太子心里轻松一些。

  太子需要在所有人都认为他做得正确的时候,有一个他尊敬的人以更高的道德要求他,告诉他就算为了利益应该如此做,但错了就是错了,这样太子才不会迷失。

  就如这一封书信,太子知道不应该同情大清之外的百姓,但若有人帮他同情大清之外的百姓,太子心中会好受许多。

  这不是虚伪,只是身处黑暗的人,也会趋向光明。

  顾炎武和康熙相对沉默许久。

  两人一个吃烤兔,一个慢吞吞喝羊肉汤。

  当他们吃饱之后,胤禔亲自送上水果,然后坐在他们中间,道:“你们俩演什么哑剧?”

  顾炎武吹胡子瞪眼:“没家教!”

  康熙骂道:“你的礼貌呢!”

  胤禔道:“我本蛮夷,你们俩习惯就好。所以你们俩演什么哑剧?有什么话就说啊,憋着不难受吗?对了,顾先生,你好好骂我老爹一顿。他说他南巡,结果南巡到欧洲来了,我弟弟在京城焦头烂额,简直不当人父!”

  顾炎武沉默了半晌,道:“太子不像你,直亲王很像你。”

  康熙道:“太子最像我。直亲王大概像……”

  康熙脑海里闪过到处道歉的惠妃的模样,怎么也说不出直亲王像惠妃的话。

  他道:“直亲王像他的皇玛法。”

  顾炎武道:“你敢去你父皇陵墓前说这句话吗?”

  康熙道:“怎么不敢?我实话实说。”

  顾炎武:“呵呵。”

  胤禔道:“你们俩干嘛啊?你们说你们想说的话啊,损我干什么?好了,皇父你也别抱怨了,我像你,像极了你,行了吧?”

  康熙:“……不,你一点都不像我,滚一边去。”

  胤禔:“呵呵。”

  康熙把大儿子骂走,然后无奈道:“我这大儿子啊,性情太野了。”

  顾炎武却道:“其实大皇子是个很好的孩子。你运气非常好,大儿子和二儿子都非常优秀善良。其他儿子虽然蠢了一些,但品行也不错。”

  康熙看到顾炎武眼中的落寞,得意极了。

  怎么,前明遗民,发现朕天命所归了?

  能生养出这么多优秀的儿子,可不代表朕天命所归?

  “顾先生,欧洲乱局何解?”康熙道,“朕其实是想让他们继续打,打烂最好。但太子却劝朕,最好调停诸国。朕知道太子在海外之事上绝不会犯妇人之仁。顾先生可知道太子为何会这么说?”

  顾炎武无语:“你不能自己问太子?跑这么远来问我。”

  康熙理所当然道:“我这个当父亲的怎么能问儿子?”

  顾炎武:“……”你都能把儿子丢下跑路了,还怕丢这个脸?

  顾炎武没好气道:“太子的意思恐怕是,若欧洲太乱,他们恐怕就会疯狂将国内危机转移到海外。只要加大对海外的掠夺,只要掀起更多的战争,他们能在战争中死很多平民,又能在战争中掠夺很多粮食财富,还能将国内的惨状原因撒谎成外国人不肯被他们抢夺。”

  康熙脸色越来越阴沉:“真无耻。大清是目前最富饶的国家。或许他们会为了转移国内危机,不管不顾地联合起来朝大清开战?”

  顾炎武道:“满清再蛮夷也是人,不理解他们很正常。你既然出来了,那就好好看看这里,好好了解这里的一切。”

  他站起来,道:“这里才是华夏永远的敌人。一个永远不可能消灭的敌人。这是文明之争。”

  说完,他转身离开,并不想和满清皇帝多待。

  他已经获得了太子同意的书信,可以启程去欧洲诸国调停战争了。

第229章

  胤礽再次得到康熙书信的时候,他正在筹备过年。

  康熙走了,正月还是得过。

  祭祖、祈福、宫宴、赏赐……康熙拍拍屁股一走了之,什么都没和胤礽说,只能胤礽自己拿主意。

  虽然这些事都可以依照以前的惯例,但祭祖祭天一事,向来是皇帝独有的权力。哪怕胤礽曾经代替康熙去了无数次,但那也是康熙下旨。

  现在康熙屁的旨意都不给一个,胤礽只能自己给自己下命令,代替康熙去。

  胤礽想太皇太后了。

  若是太皇太后在,他皇帝老爹不在京城也没关系,太皇太后会把一切办得妥妥当当。皇帝不下旨,太皇太后下令也是一样。

  皇太后不是太皇太后,她能帮佟皇贵妃稳定后宫就已经算很了不起,不能指望她太多。

  胤礽又想胤祉、胤禛和胤祺了。

  特别是胤祉和胤禛,已经封爵的弟弟可以帮他做很多事。

  当然,他最想的是大哥。

  如果大哥在,大哥大概会直接说,“既然汗阿玛不在,那祭祖祭天什么的全部等汗阿玛回来再说。汗阿玛怪罪,我帮你担着”。

  嗯,大哥会直接让他撂挑子不干。汗阿玛摆烂,他和大哥也一起摆烂。

  虽然他不会真的摆烂,大概率还是会把事情都扛起来。但有个人和他一起骂汗阿玛,心里也舒坦啊。

  胤礽拆开信,以为康熙会叮嘱一些年节的事。

  结果康熙全写自己在海外怎么(划掉)玩耍(划掉)忙碌,没有一句话询问国内,更没有半句话指点胤礽做事。

  倒是胤禔写的信一半是对“叔叔”的吐槽,一半是绞尽脑汁帮胤礽分忧。

  胤礽感动极了。

  连他不爱动脑子的大哥都为了他绞尽脑汁思索国内该怎么办,汗阿玛您不羞愧吗?

  胤礽深深叹了一口气,恶狠狠地瞪了康熙的书信一眼。

  本着独郁闷不如众郁闷的心情,胤礽再次把知情人全部召集起来,当众读了康熙的信。

  胤礽希望,以此让康熙回来时尴尬。

  他也只能这样报复康熙了。

  阿哥们一个个白眼都翻上了天,仿佛一个个都大哥附体;大臣们都在扶额,表情疲惫极了。

  常宁干巴巴道:“皇上还真的以我的名义出访啊?不会有问题吧?”

  胤礽道:“有问题,汗阿玛自己担着。”

  常宁撇嘴。他就怕皇上甩锅,让他背锅。

  但他无法反抗,只能受着,太悲哀了。

  福全道:“皇上的判断很有道理。若欧洲太乱,他们可能对我们发起掠夺的战争。到时候无论他们战胜还是战败,能不能缓解他们自己的矛盾,都会给我们大清带来灾难。皇上此举也是有不得不去的道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87页  当前第37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7/3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