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_分节阅读_第378节
小说作者:木兰竹   内容大小:1.17 MB  下载: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2-05-03 17:05:0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8/3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胤礽道:“这和汗阿玛自己去欧洲有关系吗?汗阿玛可以让大哥去调停,甚至可以派我去。”

  福全:“……”他难道不知道是这个道理吗?他只是帮皇上狡辩一下。

  吐槽完康熙之后,胤礽就开始分配工作。

  胤礽自己要代替康熙在京城主持祭祖祭天工作,比如去天坛祷告、去太皇太后和顺治坟前祷告。

  其他祖先的陵墓,康熙以前自己可以找借口不去,胤礽却是不行的。

  他便把胤祚、胤祐和胤禩全派了出去,替康熙祭祖。

  太子下令让其他皇子代替康熙祭祖,这在大清历史上头一遭。但介于顺治死得早,康熙严格来说才能算是大清入关后第一个长期统治的皇帝,所以什么规矩都可以从康熙朝来,大臣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懒得说了。

  京城中宫宴的准备工作,自然交给福全和常宁这两个宗室老人。

  剩下的小阿哥们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连刚入学没多久的小胤禵也逃不过。

  小胤禵难过极了。

  他只是一个刚启蒙的孩子,为什么就要承担这么重的政务了?他的小脑袋瓜子根本没办法运转这么快!

  小胤禵抱住脑袋:“我会早衰,一定会早衰。”

  胤祹和胤祥拍着弟弟的肩膀:“习惯就好。太子哥哥和大哥都是这么过来的。”

  小胤禵含着一泡眼泪:“都是汗阿玛的错。”

  胤祹和胤祥心道,谁不是呢。

  还好康熙也大概认为大过年的,自己在欧洲逍遥不太好。

  胤礽终于接到了康熙的圣旨——提后宫妃嫔的份位的圣旨。

  康熙信中道,他在欧洲手写圣旨封胤祺为贝子,其他阿哥们年纪尚小,不好封爵,便赏赐他们各自的额娘。

  已经封妃的妃嫔加三个月俸禄;有皇子存活的妃嫔们若还未到贵人,一并诏封为贵人;若生有已经出嫁的公主的妃嫔未到贵人,也诏封为贵人;安嫔虽未晋升,但待遇上升到妃嫔。

  胤礽猜测,待六弟封爵时,安嫔就能终于升上妃位了。

  在原本历史中,有许多妃嫔这时候应该已经晋升了。

  但这一世的康熙太过忙碌,在后宫又无特别想要晋升之人,所以便一直忽视了后宫的份位——原本历史中几次低位妃嫔晋升,都是跟着佟皇贵妃、温僖贵妃、小佟贵妃等来的。

  几个生母份位很低的阿哥们听到自家额娘晋升的消息,各个眉开眼笑,干活的劲头都足了不少。

  特别是胤祐。因为他天生残疾,带累出身较好、当时也颇为受宠的戴佳氏几乎被打入了冷宫,虽有贵人待遇,但一直是庶妃。

  现在这戴贵人,终于坐实了。

  胤礽见阿哥们很开心,反正康熙也不在宫中,就放阿哥们在过年这几天休憩时陪着自己的生母。

  为了让妃嫔们别因为康熙不在而寂寞,他又以太后的名义,请了戏班子和模仿外国的话剧社轮流在京中唱戏演戏。

  妃嫔们每日聚在一起笑呵呵,半点没有因为康熙不在而忧愁。

  康熙的策略的确非常厉害。只是后宫晋升了一批低位嫔妃,热闹就掩盖了康熙“南巡”还不带重臣的不自在。

  现在朝中一些大臣又开始想要依附其他阿哥了。

  投靠太子是锦上添花,甚至太子这锦上已经不需要花了。

  他们倒不是真想谋逆,只是看皇上和太子的态度,对诸位皇子非常好,皇子们将来势力肯定很大。他们跟着皇子,就和在朝中找更厉害的重臣依附一样。

  而且,后宫低位妃嫔逐渐晋升,年幼的阿哥们逐渐长大,或许……或许太子将来位置仍旧有变呢?

  就算皇上真的很放心太子,不可能猜忌太子。但太子曾经重伤过……对吧?

  活不过皇帝的太子比比皆是,小阿哥们也不一定完全没有机会。

  总之,他们先投靠。最低是投靠一个有实权的宗室,最高说不定能撞上一个从龙之功。

  因现在留在京城中的小阿哥们都还没有出宫建府,他们无法直接接触到小阿哥们,小阿哥们的母族就各个收到了许多礼物。

  母族的概念更大。

  不是只有父母姐妹兄弟这个小家庭是母族,同一个宗族都能算母族。这么多人,总会有一两个打着皇子旗号为非作歹的人。

  一时间,胤礽收到许多对外戚的弹劾。

  他看着折子上的诛心之语,不由疲惫。

  这些弹劾又多少是真正正义的愤慨,又有多少是试探他对皇子的态度?

  或许还有挑拨离间的成分吧。

  无论杀多少人,无论灭多少族,只要坐在这个位置上,这些尔虞我诈都不会消失。

  前段时间大臣们忙了起来,他耳根清净了不少。临近年节,再多的活都得停下来休息。

  康熙不在,胤礽原本准备的一些改革,也只能暂时搁置一旁,等康熙回来商量。

  胤礽仍旧很忙,大臣们却是闲了起来。一闲起来,他们就要内斗,还要挑拨他和皇子们内斗。

  “汗阿玛,您什么时候回来。”胤礽看着桌案上的折子,自言自语。

  以前康熙在的时候,虽然也无时无刻有算计,但胤礽处理这些算计的时候,并不是很疲惫。

  现在想来,或许是因为做决定的是康熙的缘故。

  胤礽虽给出了意见,但拍板的是康熙,承担最大责任的也是康熙,胤礽心理压力小了许多。而且有康熙为他把关,他就知道自己做的是错是对。如果两人意见不统一,还能一起商量。

  出谋划策和做决定是两回事,他多谋,康熙擅断。其实擅断的人远远比多谋的人厉害,更能当一个领导者。

  胤礽试图把弟弟们和大臣们都叫在一起商量。

  商量完之后,他心中的压力也丝毫没有缓解。

  因为最终,还是得由他来做决定。现在没有康熙对他说“好”还是“不好”。

  第一世胤礽监国多次,但从未自己在重大事件上做过决定。

  第三世胤礽早早参与政务,但哪怕是和大哥出海的时候,所做之事也是提前或者事后禀报康熙,由康熙拍板做决定。

  哪怕几次“突发事件”,其实也无伤大雅,打完之后是留是放弃,也是康熙做决定。

  胤礽现在才初次体会到做皇帝和做太子的不同。

  皇帝的权力,在于“做决定”、在于“承担责任”。

  金口玉言,一言九鼎。皇帝做了决定,整个朝廷就会动起来。之后每件事是对是错,皇帝就要承担责任。

  对权力欲重的人而言,这样纲常独断大权在握的感觉非常令人沉迷。

  而像胤礽这样对责任看得太重的人,就压力非常大了。

  胤礽很想问康熙,在康熙决定擒拿鳌拜的时候,决定削藩的时候,决定废除剃发令的时候,决定让他出海的时候,决定建立大学崇尚新学的时候……在做出无数个很冒险的决定的时候,康熙心中是如何想的。

  康熙在承担巨大压力的时候,是如何自我缓解的?总不能是靠着挼他和与大哥斗嘴吧?

  胤礽胡思乱想,想着想着回忆起童年,忍不住笑出了声。

  笑完之后,胤礽把弟弟们放出去,让他们各自领着弹劾自家外戚的折子,去严查其中是否有非法之事。

  他又发现卫贵人的娘家再次蠢蠢欲动,便让胤禩管理内务府的库房,好好敲打觉禅家。

  胤禩的生母觉禅氏,汉姓卫氏,所以称卫贵人。

  卫贵人是后世难得从文物中发现真实姓名的后宫嫔妃,她本名叫“双姐”。

  想想后世清穿文中,良妃总会有非常雅致的名字,什么琳琅、婉妮、淑倩、子曦……其实良妃历史中查的出真实姓名,大可不必随便编一个(滑稽)。

  康熙在胤礽面前提起后宫嫔妃的时候,偶尔会说她们的闺名。

  每当胤礽听到宫里妃嫔们的姓名时,就不由叹气。这些名字,清穿文绝对不肯用。

  比如后世女穿成卫双姐什么的,名字一出,逼格都没了。

  现在这位清穿文常客卫贵人卫双姐得知家里给胤禩拖后腿,气得大病一场,甚至想过要不要一死了之,不拖累胤禩。

  当惠妃风风火火把这件事告诉胤礽,求太子拿主意的时候,胤礽整个人懵了。

  至、至于吗!

  这辈子,汗阿玛又没有因为胤禩夺嫡而骂你,你怎么心态还是崩了!

  胤礽赶紧亲自去劝卫双姐女士,希望她能振作起来。

  “卫贵人,胤禩心思细腻,最容易被感情左右。若没有你这个生母时时刻刻护着他,和他说心里话,帮他挡住来自觉禅家一些小人的利用,他若是被骗了怎么办?”胤礽苦口婆心,“即使惠妃母是胤禩的养母,养母和生母毕竟隔着一层,胤禩还是得让你来保护。”

  惠妃也劝说道:“对对对,我即使想保护八阿哥,他面子薄、性子倔,也不肯被我保护。咱们怀胎十月好不容易生下了这些孽障,不好好护着还能怎么办?至少在他们得罪皇上得罪其他人的时候,咱们得备足东西去道歉啊。你若病了,难道让我去?我养大了胤禩,难道还要替他磕头道歉?你可别气我了。”

  卫双姐女士被惠妃逗乐了。

  她这时候其实不应该笑。

  太子和惠妃双双来劝解她,这么大的阵仗,她本该忐忑极了。

  但惠妃这话实在是太好笑,卫贵人实在是没忍住。

  “姐姐,妾只是受了风寒,很快就好,很快就好。”卫贵人的精神立刻振作起来,“太子殿下,让您担忧了。妾绝对会立刻好起来,不让八阿哥难过。家里的事,您也让八阿哥放心。妾永远站在八阿哥这边,八阿哥可千万别留手。”

  胤礽见被家里亲人连番打压,让她为家里做事,替家里和八阿哥牵线,一时间气得钻了牛角尖的卫贵人终于振作起来,松了一口气:“这些话,卫贵人还是和八弟亲自说吧。”

  胤禩攥紧的拳头缩在袖子里,红着眼眶,道:“额娘。”

  卫贵人:“八阿哥……”

  她慌慌张张坐起来:“八阿哥怎么来了?八阿哥您不是正在拜谒昭陵吗?”

  惠妃给胤礽使了一个眼色,他们俩悄悄离开。

  离开之后,惠妃听着屋里的哭声,叹气道:“还好老大虽然是个孽障,但我不用担心我娘家给老大拖后腿。”

  因胤禔和胤礽关系极好,惠妃与胤礽关系也非常亲近,所以说话就比较随意。

  胤礽笑道:“惠妃母性格坚强,您娘家可不敢来找您麻烦。再说了他们要是来烦您,大哥那鞭子,就算我都拦不住。”

  惠妃抱怨:“他现在心野得很。小时候还说在京中分府后邀请我去住。现在他去了海外,连封国都不想待。直亲王妃还大着肚子,他一不知道陪着,二不知道让直亲王妃回京城,让我照顾。我这颗心啊,愁得不行。我生他的时候是不是太用劲,把他脑子摔坏了?”

  听到惠妃这口无遮拦的话,胤礽不由扶额:“应该、应该还好。欧洲的事很重要,大哥也是不放心。至于直亲王妃不回京……车马劳顿,京中也寒冷,不如封国温暖,或许不回来更好一些。”

  惠妃叹气:“好了好了,不用替他说话,我已经习惯了。”

  胤礽苦笑。

  惠妃这一声“习惯”,真是委屈极了。

  其实惠妃哪里不知道直亲王这么做自有他的道理?她不过是想儿子、想儿媳、想还未出生的孙子孙女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87页  当前第37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8/3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