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折腾半天,又要到公社跑一趟,他肯定又累又饿又冷,回来就端上热腾腾的饭菜,会大大缓解他的疲劳。
为了保证陆奕回来时菜还热乎,做好了得在锅里温着,炒菜显然不合适,姜晓就烧了个红油素土豆,切了一小块腌肉蒸上,又煮了个萝卜汤,加上一碟咸菜,就差不多了。
陆奕回来的时候,姜晓的饭菜已经做好了,正温在灶上。
陆奕进门时一身寒气,脸上冻得青白交加,两手交替搓着,不时放在唇边呵口气,显然冷得有点狠了,不过精神挺好,没什么疲态。
姜晓忙把热乎乎的暖水袋递给他,让他抱着缓缓,自己把饭菜摆上桌,好奇地问他。
“跑那么一趟不累啊?我看你挺高兴。”
“不累。”陆奕笑呵呵地对姜晓道,“我们去的时候书记还在,说这狍子来得太是时候了,正好上面有大领导下来视察,想弄点野味招待他们,不知道弄什么,现在解决了他的大难题,鹿茸也让中医院给我们收了,改天让队长去取钱,还答应帮我们保守秘密。”
“太好了,这才叫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啊。”姜晓也是喜出望外,招呼陆奕暖和过来就洗手吃饭。
这会时间已经过了饭点,陆奕早饿狠了,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一碗饭,姜晓忙给他再添一碗,不住让他慢点吃,别噎着。
陆奕捧着碗笑笑,没答话,继续大口大口扒着饭,抽空赞姜晓一句:“好吃,还是你做的菜好吃。”
姜晓看他吃得香甜,觉得这男人太好打发了,这么普通的饭菜,硬是被他吃出了山珍海味的感觉,不过被他夸奖,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两人吃完饭刚洗完碗,二毛就过来把他们下陷阱套的小野物和姜晓采的山货提了过来。
不过这次的成绩没有想像中的好,算上大柱小柱,一家只分了一只野鸡一只野兔,还瘦了巴叽的,不过意外打到了狍子,也还算满意。
好在今天采了不少山菇,明天正好能做野鸡炖蘑菇,姜晓挺高兴。
“唉,可惜最后一次了。”二毛还是挺不甘心。
可想想村里小子们蠢蠢欲动的小眼神,只能按捺住。
“没事,以后队上日子会越来越好,不用上山也能吃上好东西。”陆奕安慰他。
“行,你们忙吧,我回了。”二毛没再多说,埋着头走了。
“他会不会偷偷再跑上山?”姜晓好奇地问。
二毛的性格比较不羁,不像建刚大头那么服管教。
“不会,他跟队长发了誓,会说到做到。”陆奕还是挺了解他的为人,是个说一不二的真汉子。
姜晓听了放下了心。
二毛走后不久,队长和金嫂也过来了。
他们不是空手来的,金嫂手里提着自己做的腌肉咸菜,说是谢谢姜晓对金梅梅的照顾。
“今天真是多亏你了姜知青,梅梅告诉我们了,你看到她摔了,二话没说,直接就把她背起来,也不嫌弃她一身的泥,我们没啥好东西,就这腌肉咸菜味道还行,你别推辞。”
姜晓哪好意思收他们的东西,当然是婉言谢绝。
队长见她们你推我让,不耐烦地摆摆手,一锤定音:“姜知青,听你婶子的,快收下,要不她觉都睡不安稳。赶快把这事结了,我跟你们说说发展副业的事。”
姜晓犹豫了下,爽快地答应了:“那行吧,恭敬不如从命,谢谢了。”
金嫂高兴地笑了:“这才对嘛,我就喜欢你这干脆劲。”说完挽起姜晓的手,和她一起走进厨房,帮着把腌肉挂起来。
两人回到屋里,队长正拿着那本农书在和陆奕说种蘑菇的事,见姜晓出来,转头和她商量:“我正在陆奕说呢,这种蘑菇种木耳我觉得行,就是这书里的东西我看着实在费劲,平时事情又多,怕照顾不过来,干脆你们把这事也担过来,今年先试着种种看,不成也不要紧,要是成了,明年我们就在村里专门弄几间屋子种,想法卖掉也是一个进项,年底算工分,大家能多分点钱。”
“行啊,队长你安排下来就行,我们没意见。”姜晓马上答应下来。
当初她和陆奕拿到书的时候挺兴奋,已经研究过了,只是现在背景特殊,两人不好贸然行事,不然被打成搞资本主义,投机倒把就不妙了,最好是生产队出头,建立集体副业,这样才能让青山村的村民一起享受劳动成果,共同富裕。
而陆奕也能获得好的名声,对他推荐上工农兵大学有帮助。
“哈哈,太好了,今天路上我跟陆奕说的时候,他也是这个态度,我没看错你们,你们是真心肯为村里办实事。”村长很高兴,拍着陆奕的肩膀哈哈大笑。
“我们这是向队长你学习啊,你才是一心扑在工作上,为村里的建设操碎了心。”姜晓适时地夸赞道。
这是她的心里话,能遇上队长这样干实事的,是她的运气。
大家你来我往,互相夸赞几句后,队长翻着书页沉吟:“这书里这么多副业可做,你们说,选哪样最合适?”
姜晓看向陆奕,示意由他来说。
“我个人觉得可以试试种平菇,平菇的种植最简单易行,产量高,原料容易得,不需要什么投资,大家又都喜欢吃,种出来不愁卖不出去。”
陆奕接收到姜晓的眼光,马上提出了两人商量的结果,又简单说了下具体要怎么操作。
队长把书翻到那一页,见所用到的材料都不值钱,这副业搞好了真是一本万利,就是费点精神力气,庄稼人这两样东西都不缺,队长马上欣然同意。
他把书递给陆奕,鼓励他道:“好好干,做出成绩来争取把你推荐去上工农兵大学,我之前已经给公社书记提过了,他让我等机会,这次送狍子我专门又叫上你,书记对你印象好得很,等你的稻子和平菇种成了,我就更有底气帮你争取了。”
“真的?队长太谢谢你了!”姜晓脸上绽开惊喜的笑容,喜出望外地看向陆奕。
她正在寻思怎么跟队长说这事,不会让他觉得他们目的性太强,毕竟队长的女儿金梅梅年龄也合适,真有这个机会,他推荐自己的亲人也是在情理之中,没想到人家一点没有私心,先帮陆奕谋划上了,看来队长是真心喜欢他。
“不过你们也别抱太大希望,这名额太紧俏,真碰上有背景的人,书记就算想推荐你们也没法子。”队长怕万一没成他们失望,先打个预防针,让他们做好思想准备。
“尽最大努力,做最坏打算,我们明白。”姜晓不是特别在意,再不济还有高考呢,她相信经过她的一对一辅导和陆奕刻苦学习,考上大学肯定没问题。
陆奕跟着她点头,支持她的说法。
金嫂在旁边听着三人的对话,乐呵呵地看着陆奕,眼里是满满的赞赏。
可惜啊,长得这么俊脾气这么好,人又这么踏实的孩子错过了,当初要是真把梅梅嫁给他,现在也不用为了她的婚事伤脑筋,两人住在村里,这么近,想她了,抬抬脚就能过来,有什么事帮把手也容易,还不用担心梅梅在婆家受气,真不知道那会脑子在想什么,明明知道梅梅喜欢他,愣是没同意,后悔啊!
她转眼看向姜晓,见她白里透红的俏脸上,一双乌黑的大眼顾盼有神,灵动异常,唇边深深的梨涡里盛满了笑意,坐在陆奕身边,腰背挺直,说不出的斯文秀气,自己那莽莽撞撞的棒槌女儿怎么跟她比!
还是这两人合适,男的帅女的美,聪明心善,十里八乡就没这么般配的小夫妻,别人看了只有羡慕的份。
“陆奕值得,我说啊,整个公社就没有谁比他更有资格!”她忍不住夸赞道。
陆奕心里也很高兴,他多的话不会说,只向队长保证:“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信任。”
事情说完天色也晚了,队长站起身向他们告辞:“今天你们也累了,早点歇着吧,过两天陆奕跟我再去趟公社,看看那狍子到底怎么处理,总得有个说法。”
陆奕知道队长是让自己跟着他,多在书记面前晃晃,增加存在感,自然没有意见,马上答应了。
队长两口子走后,姜晓便收拾着睡觉,陆奕还坚持练了一篇字帖才肯休息。
这么长时间以来,他一直没有停止过练习,字已经写得很能入眼,姜晓告诉他,他现在这手字,考试时不会被扣卷面分了。
两人这会心情特别好,只要能把陆奕的上学问题解决了,姜晓这边要回城很容易,现在他们又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近了一步。
“也不知道你寄到农民日报的稿子怎么样了,要是能录用,在书记眼里的印象分会更高。”姜晓边铺床边对陆奕道。
“我和队长去公社的时候看看,这么长时间,不管录不录用,应该都出结果了。”
若是自己的文章和名字能被刊登到报纸上,那是怎样的荣光,陆奕想想都有点激动。
洗漱完两人躺在床上,虽然很疲倦,精神却很亢奋,一直唠唠叨叨,从种水稻说到种木耳,又说到产量好了要怎么销售,快半夜了才朦胧睡去。
第93章
两天后陆奕和队长又去了趟公社, 询问狍子怎么处理了,没想到竟牵了两头耕牛回来。
这两头牛一只正当壮年,另一只年龄稍微小点, 也能下地干活,眼看要春耕了, 来得简直太及时了。
青山村立刻沸腾了, 自从队上的耕牛病死后,就一直没再添置,犁地基本都靠人工, 只有时间紧迫, 才会把村里的那头毛驴拉出来顶顶。现在一下子有了两头,大家都高兴得不得了。
两头牛都很壮实, 铜铃般的大眼睛湿漉漉的, 好奇地看着热烈欢迎它们的村民们。
几个小孩子冲上去想拍它们的脑袋, 又想爬到背上去, 马上被一堆大人上前拦住, 现在这两头牛可是大家的宝贝, 不能有一点闪失, 轻易不能碰。
队长点了村里的养牛好手, 一个五十多岁的大爷,让他以后负责照顾这两头牛, 又招呼几个小伙收拾牛棚。
这位大爷本就是孤家寡人一个,马上跟村长表示以后就住牛棚里了, 一刻不离地照顾它们。
队长对他的态度很满意, 自己没看错人, 这两头宝贝交给他, 放心!
村里人向他打听公社怎么会突然一次性给他们村配两头牛, 队长的解释是,公社一直把他们的事挂在心上,早就想给他们村配牛了,只是一直没遇到机会,现在是机会到了。
不过姜晓心里清楚,这肯定是那头狍子换来的,打猎小分队的成员们也明白,并且对这样的结果都很满意,他们也算是给队上做了贡献,虽然队长没说,但是绝对会把他们的功劳记在心头,年底算工分的时候不会亏待他们。
除了这件大喜事,队长宣布的另一件事也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那就是陆奕投到报社的稿子被录用了四篇,得了二十元稿费,而且其中一篇已经刊登出来,剩下的三篇会陆续刊登。
队长把报纸拿回来一张,村里认字的不认字的全都捧着仔细看,夸陆奕聪明不得了,十里八乡有几个小子能有这本事,真是替青山村争了光。
来看热闹的知青们远远地望着陆奕,都不敢相信,他们凭着自己的文化上的优势,也想到了投稿这法子,可惜被录用的很少,没想到陆奕这个文盲写的文章却被报社刊登出来,简直就是离谱!
姜晓和陆奕回到家里,陆奕把耕牛的真实情况说给了姜晓听。
和姜晓猜测的一样,这次公社书记的招待令前来视察的领导们很满意,于是书记对于青山村的贡献也就很满意,就用了两头耕牛补偿他们。
“书记也看到了报上我发表的文章,一个劲儿表扬我,说我给公社争了光,要我继续努力,我的成绩他都看在眼里。”陆奕想着书记对他说的那些话,两眼亮闪闪的,白皙的脸上透着红晕,心情很激动。
“我就说你写的文章不错吧,你还不信,所以啊,做事得有拼劲儿,爱拼才会赢,不能畏首畏尾。”姜晓趁机鼓励他。
陆奕回想起当时自己的纠结和担心,觉得在村里的平淡日子,似乎把他的锐气磨去了不少。
自己还年轻,要敢想敢干才行,要是安于现状,害怕失败,终将会是庸庸碌碌地过完一生,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他冲着姜晓重重点头,心里涌起了一股豪情,站起身,拿出那本农书,对姜晓道:“我这就研究下平菇怎么种,晓晓,我会为了我们的未来努力的,不会拖你后腿。”
姜晓就喜欢他这干劲十足的样,走到他身旁,和他一起讨论书上写的内容。
照书上所写,平菇适应性强,易于栽培,产量又高,而适宜养植的材料很多,其中以新鲜的棉籽壳、木屑、甘蔗渣和麦草粉效果最好。
“棉籽壳这会没地儿找,我们试着种,要不了多少材料,就选木屑吧,木工房里存了不少木屑,尽够我们用了。”陆奕用手指在材料上划过一遍,心里有了数。
“行,听你的,这个我不太在行,靠你了。”姜晓决定把种平菇这事完全交给陆奕,让他独立完成。
“要是人手不够,你可以找建国建刚帮忙。”姜晓想了想接着道。
“好。”陆奕自信满满,“遇到不清楚的就和他们商量着来,三个臭皮匠,能顶上一个诸葛亮,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干成,我先去找木屑。”说完陆奕就兴冲冲地跑出了门。
日子就这么平淡又快乐地过着,天气也越来越暖和,到了春耕的时节。
这天,生产队队长站在农田梗上,提着开工锣,用力地敲了一下,扯开嗓子喊道:“开工咯!”
听着村长的吆喝,村民们穿得精精干干,提着农具,陆陆续续地从家里走出来,这些村民都在家闲了一个冬天,早都盼着春耕开工,能多挣点工分,好让日子好过些,所以现在干劲十足,脸上洋溢着兴奋地笑容,一边走还一边跟着吆喝:“来咯!来上工咯!”
然而知青点的知青们就没那么快乐了,听见队长吆喝,不少知青就愁眉苦脸地叹口气,不情不愿地拿起门口放的农具,往农田走。
这些人里表情最难看的当属蒋茜了,她好容易在镇上死命地打工挣钱,还写信回家给大姐,谎称自己生病了,请她寄了些钱来资助,才终于凑够了欠姜晓的钱。
为了减少开销,还是走山路走回的青山村,没想到才刚回来,还没来得及放松一下疲惫的身体,就要开始春耕了。
关键今年她还没有姜晓的帮助,必须努力做活计,不然就只能饿肚子。
她一边活动筋骨,一边叫苦连连地往田里走,还没走到,就看见被众人围住,神采飞扬的姜晓。
看着她精致的小脸,和脸上志得意满的笑容,想想自己辛苦的打工生涯,气得牙痒痒,真想扑上去抓花她的脸。
可惜姜晓被众人围着,她要是真去,说不定先就被这些村民挡住了。
所以只能站在远处看着姜晓干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