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玲,“您这话说的太客气了,什么事情您说就是。”
马忠国咳嗽了一声,他压低声音,“好。知青你是个痛快人,你不知道,苍梧他还有个弟弟叫燕桑榆。一个七八岁的男娃娃,这孩子长得真是不错啊,跟挂历上的娃娃一样。”
白玲听到这话,心下暗暗吃了一惊,面上却是不显。
书中燕苍梧无牵无挂,孑然一人,可是他居然有个弟弟?
“原来他还有一个弟弟,可我怎么没见到人?”
脸膛黝黑的牧人在熹微夕阳下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这事情要是从头说起来就是小孩没娘,说来话长了。这孩子啊,命苦。他们刚到这里的时候,那个可怜,哭起来就像是猫崽子一样。他哥抱在怀里,一勺一勺的羊奶喂大的。这些年苍梧真是不容易,又当爹又当妈的养着,可这孩子大了就不听话了,到处乱跑,成了个野孩子。”
现在燕苍梧才多大?看起来也就二十几岁的青年人,他的弟弟七八岁。
换算一下时间,恐怕……当时燕苍梧带着弟弟到这里也就跟她这具身体差不多大,自己都只是个半大孩子而已。
一个半大孩子居然在这种环境下还能养大一个一两岁的小孩子,白玲不禁肃然起敬。
淳朴的牧人用那双堆叠皱纹的眼睛望向她,压低声音恳求道:“白玲同志,你是知青,你有文化。你能不能想想法子教教这孩子?”
白玲不敢立刻答应下来,她在原本的世界别说孩子,连婚都没结,实在无法确定自己有着能够教育好一个孩子的能力。
但对上牧人略带恳求的目光,她又不好拒绝,只好说道:“我尽力。”
马忠国得了她这么一句便长舒了一口气,像是笃定她一定能有办法一样。
白玲心头沉甸甸的,一瘸一拐的回了帐篷。
太阳下山了,帐篷里不知不觉暗下去,空气中弥漫着一丝凉意。
白玲搓了搓手臂。
周围静悄悄的,帐篷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
白玲双眼盯着燕苍梧安静了一会儿,忍不住没话找话,“你今年多大了呀?”
燕苍梧蹲在炉子前生火,细微的火苗在他眼睛里跳动。
他没有回答她,白玲觉得有点尴尬,她换了个问法,“你知道我多大了吗?”
正当白玲觉得他不会回答的时候,燕苍梧抬起眼,吐出了三个字,“十五岁。”
“哈哈哈哈,你肯定猜不到……”
白玲反应过来,话音一顿,睁大了眼睛,“你怎么知道?”
火焰在炉膛里噼里啪啦的燃烧起来,燕苍梧并未回答她,反倒收回目光避开她的视线,冷冰冰的说道:“以后你睡这边,我睡另一边。这边的空柜子你可以用,这几个抽屉你能开,这几个抽屉你不能碰。”
白玲想也没想的点头,“哦哦哦,好的。谢谢你。我不会开你的柜子的。”
燕苍梧,“你饿不饿?”
白玲犹豫了一下,还是选择嘴硬,“不太饿。”
可惜肚子不太给面子,她刚说完,肚子就咕噜咕噜的叫了起来。
燕苍梧不知道从哪里掏出一袋东西扔到了她面前。
白玲拿起扔到自己面前的袋子,袋子一打开就是一些白色的硬块。
她拿了一块放在鼻子前面闻了闻,“这是什么?”
硬块没有很强烈的气味,只有淡淡的像是乳制品的清香,她拿着一小块放进了嘴里。
燕苍梧点了灯放在桌子上,惜字如金道:“酸奶疙瘩。”
白玲尝到了一股奇怪的酸甜味道,她条件反射就想吐出来,但硬生生忍住了。
缓了几秒才慢慢适应这种味道,甚至品出了一点乳制品的可口。
她用力的咬着嘴里奶疙瘩,咬的嘎嘣嘎嘣作响,跪坐在毛毯上一边拆开自己的大包裹拿出被褥,一边说道:“燕大哥你手艺不错,这个真好吃,不知道是牛奶做的还是羊奶做的?”
灯火映照下,她的包裹里琳琅满目,崭新的浅蓝色棉布外套,几件不染纤尘白衬衫,的确良上衣,亮闪闪的皮带扣,一叠绣花手绢,红绒线织出来的围巾,甚至还有书本。
一眼望去几乎全是好东西,燕苍梧漠然的收回目光,转身出了帐篷在自留地里拔了一颗大白菜回来。
他掏出大锅放在炉子上,舀了一些水倒进锅里。
白玲端详着这口大锅,“今天我们晚上吃什么啊?”
燕苍梧拿出一个小陶罐放在旁边的桌子上,白玲伸着头去看罐子里是什么东西,罐子口里是黄黄的颗粒,她在团部待了几天一眼便认了出来是玉米糁。
团部的食堂好歹还是干的玉米窝窝头,上了山看这个架势是得吃玉米糁子粥再配个水煮大白菜,一碗粥下去这能吃饱还见鬼了。
白玲眉心微皱。
这能行吗?说什么都得让大科学家吃好点!
燕苍梧见她皱眉,攥着锅铲的手渐渐收紧,眼神冷了几分。
城里姑娘吃不惯这种饭菜明明应该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他却感觉有些说不出的难堪和烦躁。
她低头一阵猛找从衣服里掏出来一个自己藏在包裹最中间的鸡蛋,燕苍梧紧接着看着她跟变魔术一样从各种衣服里翻出一个又一个的鸡蛋。
转头她又解开另一个包裹拿出来一把粉条,一袋没吃完的面粉,一罐用辣酱瓶子装着的肥肉熬出来的猪油。
她把这些东西统统放到了桌子上,双眼亮晶晶的望着燕苍梧,“我们今天吃白菜炖粉条粉条吧!”
燕苍梧瞧着桌子上堆满的食物,眸光微暗,沉默了片刻,在姑娘殷切的注视下点了头。
白玲兴冲冲地挽起了袖子,露出两条雪白纤细的手臂,“那饭我来做怎么样?我做饭可好吃了我跟你说!”
其实她做饭的水平属于是忽上忽下,发挥极不稳定,但她还没用过这么大的锅,还真是一看就手痒,眼馋着想试试。
谁能拒绝一口又大又圆的新锅呢?
--------------------
作者有话要说:
白玲:就像是学生无法拒绝漂亮新文具,进过厨房的人又怎么能抗拒一口新锅呢?
第十六章
==================
燕苍梧并没有把锅铲就这么交给她,他拎着大锅把锅里的热水倒在盆子里,“不急,先泡粉条。”
白玲坐回原位分门别类的收拾起了自己包裹里的东西,衣服叠起来,日用品拿出来,暂时用不着的东西放进柜子里。
燕苍梧挽起袖子在案板上唰唰几刀剁掉了白菜帮子,把一个大白菜切成了小山一样的片。
经过这位城里贵客的一番布置,属于她的那半边帐篷立刻多出一些动人的色彩来,各种颜色的衣服一件件的叠在一起,像是一座小山,几本书则小心的压在最上面。
白玲伸手摸了摸粉丝,“粉丝已经软了,我来炒白菜吧。”
燕苍梧添了一把火合上炉子,洗了手把大锅又拎上炉子,极为珍惜的舀了一点羊油进锅里,“用不着你。”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里的小孩基本上会走路都要帮着家里干点活。
但这姑娘一双手白白嫩嫩一点茧子都没有,两条细细的胳膊一看就没劲。做饭好不好吃是其次,拎不动锅掂不动勺烫到人才是大事。
更别提,她早给了他两个罐头,这会儿又大方的拿出这么多鸡蛋和精粮,一个月还要给他十块钱。
十块钱养一个半大的小女孩,可以说绰绰有余,甚至他还占了便宜。
粘白细腻的羊油在热锅中慢慢融化,空气中弥漫开一股动物油脂的香气,切好的白菜片经由燕苍梧熟练的上下翻炒,饭菜食物的香气愈发浓郁。
白玲不自觉被他吸引了视线,撑着下巴看着男人一双修长的手持锅颠勺,一番动作行云流水,冷冰冰的眉眼被烟火气侵染着也多出几分鲜活,只觉得这一幕相当赏心悦目。
室内的温度也随着火焰而上升,燕苍梧翻炒了一番白菜倒进两勺冷水,将泡软的粉丝放了进去,眼见着水咕噜咕噜的滚起了热气这才盖上锅盖。
他脱下身上的外套,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姿态松弛许多。
白玲不好再盯着人看,匆匆收回目光继续收拾自己的东西。
她清点了一番,总觉得好像少了点东西。
燕苍梧掀开锅盖盛了满满一碗粉条放在桌子上推到白玲的方向,又把锅里剩下的菜叶子和几根短粉条混合着油汤倒了一碗拿在自己手里。
“吃饭了。”
白玲放下东西不再翻找,算了,可能记错了?没准东西放着放着自己就出来了。
她撑起身体来拿桌子上的碗,半道看见了燕苍梧手里的那一碗,手一顿。
两个碗一样的大小,她这碗里全是粉条就没有几片菜叶子,鼓鼓囊囊的看不见汤。燕苍梧那一碗是汤多粉条少,全是菜叶子,就没几筷子粉条。
这么一碗汤,他这样的身板吃下去能吃饱还见鬼了。
白玲把碗往他的方向推,“咱们两个的碗换一下,这么多我吃不完。”
燕苍梧跟她对视了片刻,先移开视线,硬邦邦的说道:“我就喜欢吃白菜,不换。”
他大抵是没说过几次谎,睁眼说起瞎话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不过是在嘴硬。
白玲弯了弯唇角,坚持道:“我也喜欢吃白菜。咱们两个都喜欢吃就公平一点。燕大哥你也别吃独食了。我分你一点粉条,你分我一点白菜好吗?”
小姑娘软下声音来,恐怕没几个人会忍心拒绝她。
燕苍梧冷漠的垂头,低头喝了一口汤,态度仍旧一点不变,“不换。”
浓郁的热汤涌进口中,粉条炖的软弹可口,一口咬下去还有些弹牙,不像是玉米碜子那么划嗓子。
甜丝丝的大白菜配合着粉条的鲜香味落进胃里,只觉得四肢涌起了热意,浑身上下都暖和了不少。
白玲看了他几眼,见他风卷残云将一碗汤几口便喝完了,只好端起慢慢一碗粉条吃了起来。
她预想味道应当不错,就算一般看在帅哥掌勺的面子也有个加成,没想到真吃到嘴里,哪怕是她这种在原本世界下惯了馆子的人客观评价也是相当不错。
她忍不住将一碗粉条都倒进了肚子里。
吃完这一顿,白玲心中打好了成算,半个月后孙红英结婚,她去喝喜酒的时候怎么说也要顺路去团场一趟买点肉带来。
光是一顿素菜都这么好吃了,要是弄点肉来,以燕苍梧的手艺那还不知道香成什么样。
燕苍梧沉默的收了锅碗瓢盆。
白玲歪倒在毯子上听着帐篷外洗洗涮涮的声音,一时生出种自己是贵族大老爷,骗来个贤惠小妾的错觉。
她躺了一会儿忽然想起来自己从D城大老远跑来是有正经事的,不是旅游找厨子而是找老师,猛地从地上弹了起来,翻出作业本急匆匆的要去找燕苍梧。
在1998年经济学家汤敏提出‘三年将大学招生人数扩招一倍’之前,上大学是不折不扣的万里挑一,1977年恢复高考的决定下达之后,八月北京的考生最先得到消息,其他地区知道消息一般都要晚上两个月,偏远地区尤其如此,身处最偏远的边疆却能在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杀出重围的绝对不是什么简单角色。
而第一年这些得知消息参加高考的考生有足足五百多万,最后成功考取大学的只有二十七万人,大学录取率仅有百分之五,不折不扣的千军万马闯独木桥。
白玲在原本的世界高考时,大学早都开始扩招,本科录取率高达百分之十六,在全力备考下她只考了一个普通的一本,距离最顶尖的清北差距之大也就是火星跟地球的距离。
更别提她走出校园已经工作了几年,成人后生活中超市买东西都不带算价钱的,一年中最考验数学能力的时候是双十一算优惠券,其他时间数学的运用大多仅限于一百以内加减法,乘除一般都用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