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_分节阅读_第10节
小说作者:参娃   内容大小:1.66 MB  下载:重回七七种田养娃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3-03-05 21:43:3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6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新婚回门的规矩,不等太阳落山就得回家。

  下午四点多钟,有一趟慢车从通化到白河的慢车经过仙人桥。许世彦跟苏安英正好可以坐这趟车回去。

  刚过三点,韩氏就把苏维忠喊了起来,两口子商量之后,去仓房装了不少米粮等,给小两口带回去。

  “你俩回来一趟,家里也没啥好东西给你们,这点儿粮食你俩背回去,多少填补一些,等着到秋收就好了。”

  苏家人口多,但都是闺女,吃的没那么多,所以家里粮食能剩下一些。

  要是没分家,苏维忠也就不提这个茬了,一大家子人,这点儿粮食不够干啥的。

  如今小两口分家单过,吃的不多,一袋子粮食能吃些日子呢,给了苏维忠也不觉得心疼。

  “哎呀,爹,这可不用,还是留着家里吃吧。

  分家的时候分了一些粮食,够我们吃到秋天了。”许世彦哪里能要丈人家的粮啊?连忙推拒。

  “你看你这孩子,跟我这还见外啊?瑛子在家这些年没少干活,这口粮也是她挣出来的。”苏维忠一脸的不高兴。

  “她出门子,家里也没陪送什么,就这点儿粮食,你跟我撕吧啥?

  赶紧拿着,要不然以后就别回来了。”

  老丈人沉下脸说重话了,许世彦还能说什么?只能乖乖听话呗。“哎,那我就拿着。”

  来日方长,以后有机会,多送点东西来也就是了,人情往来嘛,就是这样,有来有回。

  老丈人和女婿也是一样,得经常走动才行。

  那边,韩氏也把苏安瑛的旧衣服找了出来,打个包袱让她背着。

  “住家过日子,能省就省,旧衣裳穿着下地干活,脏了也不心疼,实在破了,还能打袼褙纳鞋垫。”

  “往后常回来,不管啥时候,这也是你家。”

  毕竟是从小养大的孩子,哪怕不是亲生的,也有感情,临行前,韩氏殷殷叮嘱。

  “姑爷是个不错的,你俩好好相处,早点儿生个孩子,我和你爹也就放心了。”

第十五章 死对头

  苏维忠打发了苏安民还有苏安芳,一起送许世彦夫妻去了仙人桥车站。

  临上车前,苏安芳抱住二姐,万分不舍。

  还是苏安瑛答应了,以后常回来,苏安芳好歹才松了手。

  挥别了弟妹,苏安瑛跟着许世彦坐车返回东江沿。

  回门之后,小两口的生活也就恢复了正轨。

  每天早上,许世彦都早早起来去江边收渔网。

  江里的鱼不少,许世彦又特别会挑地方下网,所以每次都有收获。

  细鳞鱼或者鳌花这一类贵的鱼,就藏起来留着卖掉。

  鲤鱼或草鱼,就拿回家去炖了添个菜,也让饭桌上丰盛一点。

  生产队有活的时候,小两口就一起下地干活挣工分。

  没活的时候,许世彦就进山,或是捡柴禾或是采药,反正都有事情做。

  一星期之后,许世彦跟生产队请假,再次背着背筐往松江河送鱼。

  这次他不光带了鱼,还带了几斤挺大的蝲蛄送给那个姓郭的。

  果然,郭胖子见了蝲蛄特别高兴,痛痛快快就收了鱼。算完账,俩人照着上回一样分钱。

  许世彦分了五十多块钱,高高兴兴去商店,买了一堆不要票的东西。

  有了两次合作,接下来的事情就更顺利了。

  郭胖子直接交代了门卫、后厨、出纳,让他们都不许为难许世彦,许世彦送的鱼直接过秤算钱,谁也不许克扣。

  当然,许世彦也会做人,给这些人捎点儿蝲蛄、小江鱼之类的东西,把几个人都哄的挺乐呵。

  一来二去的熟悉了,称兄道弟的还挺近乎。

  许世彦刚结婚就分家,其实外头不少人都等着看笑话。

  外人眼里,许世彦蔫了吧唧没啥脾气,干活也一般,工分也就比女的多些。

  除了会点儿医术之外,没啥长处。

  这样的人竟然敢在结婚第二天就分家另过,大家都说他是被媳妇哄的昏了头。

  小年轻不知道过日子艰难,脑袋一热就分家,往后日子不好过了,后悔都来不及。

  可是大家伙左等右盼,没等来许世彦两口子哭天喊地。

  只瞧着苏安瑛比刚嫁过来的时候胖了些,气色也越来越好了。

  偶尔干活离着家远的时候,小两口带的饭都挺丰盛,而且苏安瑛平日里的穿着打扮也不错。

  看这个样子,许世彦两口子分了家非但没吃苦,好像还越过越好了?这是咋回事?

  有那特别好信儿的人,就各处打听,想要知道许世彦夫妻怎么就过得那么滋润?

  这世上的事,只要做过总会有痕迹,旁人但凡用心了,总能瞧出些端倪。

  许世彦每隔几天,就请假,背着大背筐去松江河。

  有人瞧见过,说走的时候都是鱼,回来的时候里面装着杂七杂八各类用品。

  那不用说,肯定是许世彦抓了鱼去松江河市场卖。

  这下,不少人都开始眼馋,也有人学着抓了鱼去市场。

  结果运气不好,被人撵的可哪跑,鱼没卖出去不说,人都差点儿被抓起来。

  所以,大家伙就更纳闷儿了,许世彦是怎么做到每次去都能卖了鱼的呢?

  “呦,许三哥啊,今儿又请假去松江河卖鱼?还是三哥有本事啊,回回去都能卖掉。厉害。”

  八月里的一天上午,许世彦背着背筐刚上了船,后面又来一个人。

  都是一个村子里住着,许世彦当然认识对方。陈德勇,东江沿大队老陈家的二儿子。

  许家住村东头,三间房,五个儿子。陈家住在村子西头,也是三间房、五个儿子。

  两家都在一个队里,难免被人比较议论。

  许家儿子都人高马大、身强力壮,陈家儿子又矮又瘦,干吧猴儿似的。

  许家儿子都特别能干,哪怕许世彦这样的,也是勤勤恳恳,特别过日子。许家日子红红火火,村里数一数二的人家。

  而陈家几个藏奸耍滑、游手好闲,家里那日子让他们过的,恨不得吃了上顿没下顿。

  陈家人嘴上不说,心里头少不得也对比一下,越比就越是嫉妒,只是明面上看不出来,暗地里没少跟许家攀比。

  上辈子,许世彦的大哥和二哥,在七九年搬走去了松江河,老四许世德也搬到了河北大队,老五考上了大学。

  五兄弟走了四个,只剩下许世彦一个人在东江沿。

  分田到户后,陈家老大陈德胜不愿意留在村里种地,出门闯荡。

  混了几年有钱了,回村抖起来。陈家那几个兄弟也仗着哥哥的势,在村里横行霸道打击报复。

  村里不少人都被欺负的搬走了,赵大海书记的位置也被挤下去,索性带着家人搬走。

  许世彦在大房子也待不下去了,只能搬走。

  “没,就是去走个亲戚串串门。”

  陈家人都一肚子坏水儿,这小子肯定没憋好屁,许世彦不太想搭理他,随口敷衍。

  “三哥,瞧你见外了不是?咱哥俩谁跟谁啊?还在这瞒着呢?

  大家伙儿早就知道,你去松江河卖鱼的事儿了。”

  “三哥,有挣钱的买卖,好歹捎着弟弟一个啊,都一个村里住着,好歹拉扯兄弟一把。”

  陈德勇扫了眼许世彦的背筐,里头的鱼可是不少,就是不知道能卖多少钱?

  钱啊,那可是好东西,这钱要是他能挣到手就好了。

  许世彦神色不变,淡淡笑着,“我看着陈大叔今年又没少种黄烟啊,那么多烟,大叔一个人能抽的过来么?”

  大房子出产黄烟,虽然前些年由于政策原因不让种,可老百姓私底下也没少种。

  房前屋后的菜园子、自留地,除了种点菜之外,多数都种黄烟了。

  这么多黄烟,真以为都留着自家抽啊?实际上都是晒干了拿到松江河或者县里卖掉了。

  大房子黄烟好抽,价钱不低,都指着黄烟换点儿钱呢。

  陈家在村子西头,地方偏菜园子大,那一菜园子黄烟,当谁眼瞎看不见么?

  也就是赵大海为人好,不跟陈家计较,换成别个大队干部试试?早给割尾巴了。

  所以,许世彦这话一出,陈德勇的脸色立刻变了,“咳,我们家亲戚多,都知道咱这儿的烟好,管我们要。

  我爹那人你还不知道么?好面子,人家要了他不好意思不给,这不就多种了点儿。”

  自家的事情陈德勇最清楚,当面被许世彦点出来,陈德勇这脸上多少有点儿挂不住。

  “可不是?我家在松江河、东岗也是亲戚不少。

  人家知道咱西江的细鳞鱼多,管我要几条,我还能不给么?”许世彦就着对方的话,直接怼回去。

第十六章 东岗公社

  陈德勇被许世彦几句话噎了个跟头,一脸讪讪。

  心道这许家老三啥时候说话这么厉害了?以前不是成天蔫了吧唧的不吭声儿么?咋就忽然变了呢?

  许世彦才懒得搭理陈德勇呢,下了船背着背筐快步就走。

  俩人都是去松江河,陈德勇很明显是想要跟许世彦套近乎,总没话找话想说点儿啥。

  可许世彦又恢复了以前的样子,一声不吭,就是闷头走路,着实把陈德勇郁闷够呛。

  走了一个来钟头,好不容易到了松江河拐角楼。

  许世彦看了眼身后的陈德勇,心头一动,没有直奔局机关大院,而是转身往南走了。

  松江河镇,跟南面的东岗公社是挨着的,一个是城镇,一个是农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57页  当前第1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6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回七七种田养娃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