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行,你马上去帮忙借来,借好后到你们北边弄堂路口找我。”宋援朝丢下一句话转身就走,李大琪来不及问宋援朝要借车干嘛就见他急冲冲地朝北边跑了。
到了路口,宋援朝刚刚站了没一回儿就听得一声响亮的喇叭,定睛一看,前面驶来一辆大东风,副驾驶室那边江东亮的脑袋探了出来,正冲着宋援朝笑呵呵地挥着手。
大东风在宋援朝面前停下,江东亮拉开车门跳下车。
“宋老弟,厂里有点事稍耽搁了下,没来晚吧?”
“不晚不晚。”宋援朝笑着说道,目光朝着驾驶室那边扫了眼:“今天就江科长和司机师傅?魏同志没和你一起来?”
“小魏厂里有事没来,对了东西都在后面呢,去看看?”
“好!”
宋援朝跟着江东亮走到后面车厢,带着纱手套的司机这时候已经帮他们打开了后面的车厢栏板。
后面的车厢里摆着一卷卷套管,这些套管整整齐齐,一色一堆,一堆30卷,三个颜色一共90卷。
宋援朝爬上车仔细看了看,确认这套管和之前看的样品是一致,这才满意地笑了。
“东西对,数量也没问题,江科长你票带了么?”宋援朝跳下车拍拍手里的灰问。
“带了带了,宋老弟说的我都记得呢。”江东亮笑着从口袋里取出张票,宋援朝接过细看,这票的确是他们厂开出来的,上面有品名、数量、价格和总金额、此外还有开票日期并盖了章。
宋援朝彻底放了心,他爽快地从口袋里掏出准备好的钱:“江科长,这钱你点点。”
“都是兄弟还点什么,宋老弟我还能信不过?”江东亮哈哈笑着说道,可嘴上这么说,接过钱的时候他的手指翻飞捻着钞票,见数额无误这才把钱放进了口袋。
第20章 指点
“宋老弟,这货给你拉哪去?”
“就直接卸这吧,等会我有人过来拉。”
“没问题。”江东亮爽快地答应,向司机师傅招呼了声,司机师傅爬到车厢里在上面把东西往下搬,江东亮和宋援朝两人在下面接着。
“援朝!”正在忙着的时候,去借车的李大琪来了,同李大琪一起来的还有昨天见着的顾杰。
“大琪,顾杰,你们帮忙把这东西搬到仓库去。”宋援朝冲着他们吩咐,同时特意给了个眼神。
李大琪顿时会意,招呼着顾杰一起把一卷卷套管搬到三轮车上,这三轮车一车只能装8卷,90卷起码要跑十一个来回才能拉完。
前后折腾了两个小时,这些套管才全部拉完,等拉完后宋援朝对李大琪低声吩咐了几句后,让李大琪他们先回防空洞那边等着,而他留了下来。
“宋老弟,抽支烟,歇会。”江东亮年纪不小了,刚才搬货搬出了一身汗,荷包蛋的脑袋上亮晶晶的,还冒着白烟。
接过江东亮的烟,宋援朝就着他送来的火点上:“谢了江科长,这次还真是麻烦你了,特意跑这么一趟。”
“都说了,自己兄弟说什么麻烦不麻烦的。”江东亮笑着撸撸脑袋,把手上撸下来的油汗在裤脚上顺手擦了擦笑问:“宋老弟,上次在旅馆说的那事……?”
“知道知道。”宋援朝笑着点头,江东亮的想法他当然清楚,不就是那些套管的销售问题么?现在东西已经到手,宋援朝答应他的事自然不会食言。
抽着烟,宋援朝先瞧瞧左右,再抬头看看天色,还没等他说话江东亮就一拍大腿:“瞧我,这大马路也不是说话的地方,走走,都快到中午了,我们找个地方边吃边聊?”
“这……不太合适吧?”
“这有什么不合适的?天大地大吃饭最大,走走。”江东亮二话不说拽着宋援朝就走,同时不忘和司机师傅吆喝了声,让司机师傅自己先找地方吃点在这等他就行。
片刻,一家国营饭店。
江东亮点了好几个菜,又特意叫了一瓶竹叶青,这种白酒后世很少见了,但在现在却是极好的酒。
吃着饭,喝着酒,酒过三巡江东亮有些忍不住又试探地问了一句,宋援朝放下酒杯笑了笑。
“江科长,其实上次我在旅馆时就说了,你们的产品质量有很大问题,要正常销出去基本不可能,不过嘛……我这里倒是有两个办法。”
“我就知道宋老弟你有办法,老弟呀,你就别卖关子了,哥哥我这几天心里急的不行,厂里眼巴巴的等着结果呢。”江东亮急切地说着,手里再递了支烟给宋援朝。
接过烟,点起抽了口。
“第一个办法嘛很简单,那就是我把这批货全包了。”宋援朝见江东亮听了一愣,笑着说:“当然了,我包这批货是有要求的,而且不会让你们吃亏。”
“宋老弟你先说说看。”
宋援朝伸出一根手指:“第一,上次江科长提过,你们这批货成本是八元,销售价是十元。因为质量问题我当然不可能用十元买下来,所以最多也就给你八元五毛的价格。”
说完,见江东亮并没马上反对,宋援朝继续伸出了第二根手指:“至于第二嘛,我这里可不是姑苏的三厂四厂这样的大厂,这么多货一口气肯定是拿不下的,每批开始估计也就是几百卷,但后面量肯定会慢慢上升,大概能达到单次拿货上千卷左右。”
“还有第三么?”听到这,江东亮问。
“当然。”宋援朝笑着伸出第三根手指:“至于第三嘛也简单,就是货款结算的问题。这批货我不可能现款结算,需要账期,账期有两个操作方式,一个是60天的账期,也就是你送货后60天我们再进行货款结算,还有一个办法是一票压一票,第二次送货时结算上次送货的货款。”
等宋援朝说完,江东亮神色有些迟疑,对于宋援朝提出的这三点,价格问题反而是最好解决的,这批货的成本是八元,现在以八元五毛的价格卖出去虽然低了点,但终究不亏,总比货卖不出去当废品来得好吧?
但是问题在于宋援朝提出的后面两点,其一宋援朝不能保证每次的要货数量,要知道厂里这批套管的总数可是一万五千卷之多,一旦宋援朝每次只要几百卷的话,这批货恐怕销到明年都销不完。
此外,宋援朝要求压账,虽然企业和企业之间有着先拿货后结算的惯例,但是这是针对企业和企业,毕竟现在所有的企业都是属于国有,大家不怕赖账。可宋援朝不是企业,这可是私人,万一拿了货不给钱,这里面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老弟呀,这个办法听起来似乎不错。不过……不是说还有一个法子么?不如也说来听听?”江东亮眼珠子一转,嘿嘿笑了几声,拿起桌上的酒给宋援朝的杯里添满。
宋援朝对江东亮的态度并不意外,他刚才说的办法只不过是想试试江东亮,其实宋援朝心里也清楚按照这个方式江东亮答应的可能性太小,可这事如果真成了,对于宋援朝却是一个极大的机遇。
可惜的是,眼下无论是企业和社会都不像后世那么开放,许多事做起来束手束脚,江东亮不看好这个方案不能说有错。
“第二个办法嘛……”宋援朝缓缓开口,见江东亮竖着耳朵,他问:“江科长,你们和电话局有业务关系么?”
“电话局?”
江东亮茫然摇头。
“那么你们合作的工厂里有没有?”
江东亮皱眉想了半天依旧摇头:“这个不太清楚,得去问问了。”
叹了口气,宋援朝说道:“你们这批产品不符合普通电线的需求,但是有一种电线和普通电线不一样,你知道这是什么么?”
江东亮琢磨着宋援朝的话,再联想到他刚才提起的电话局,试探地问:“宋老弟,你是说……电话线?”
“没错!就是电话线!”
宋援朝露出一副“孺子可教”的笑容:“除高压电线外,普通电线基本是220V或者380V的,但是电话线不一样。电话线的正常电压是20V,呼叫的时候升到48V左右,通话时候降到10V,另外电话线使用的直流电不是交流电,电流一般不会超过20毫安,所以在电流、电压方面的要求上非常低,如果解剖一条电话线你就能发现,电话线的线芯通常用的不是铜芯,而是普通的铝甚至铁。”
江东亮眼睛顿时一亮,如果宋援朝说的没错的话,他们这批产品虽然不能在正常电线中使用,可是使用在电话线上却是没有问题到。
另外,江东亮突然想起来了,三厂四厂他们既然是生产电线的,那么肯定也生产电话线,如果以这个方式和三厂四厂那边交涉,也许对方可以降低标准进行采购。
标准降低,这销售价格自然也不可能是当初谈好的十元一卷,很大可能对方会压价,可再怎么说就算压价这产品终究也能销得出去,哪怕成本八元卖给他们对于梁溪塑料厂来说也就渡过难关了。
“明白了,明白了!”越琢磨越兴奋,之前的愁云经宋援朝这么一提醒顿时烟消云散,江东亮乐的嘴都合不拢了。
第21章 班底
江东亮兴冲冲地走了,他迫不及待地要赶回厂里给厂里汇报这个好消息,随后再去姑苏谈套管采购的事宜。
看着江东亮急冲冲离去的背影,宋援朝嘴角挂起了一丝笑意,他并没有骗江东亮,按照宋援朝的说法理论上完全可行,可问题在于能不能做到,也许江东亮能按着宋援朝的思路解决问题,也许也可能解决不了,如果是后者的话,恐怕过不了多久江东亮会再来找他。
这时代,吃饭是先给钱再吃,所以江东亮走后宋援朝不担心买单的问题。
看着桌上还没吃完的饭菜和半瓶竹叶青,江东亮要饭店服务员弄来些油纸把饭菜打包,随后拎着半瓶酒脚步轻快的离开了饭店。
回到防空洞的时候,李大琪和顾杰已经等了好些时间了,不仅是他们两个,还有之前宋援朝让李大琪喊来的张斌和王建军。
老同学多年未见,再次相遇自然是一番亲近感慨。
“都没吃吧?来,先都吃点垫垫。”宋援朝把手里的饭菜递过去,还有那瓶酒。
“我说援朝,你小子发财啦?这不年不节的居然下饭馆?比地主老财的日子过的都好。”打开油纸,露出满满当当的佳肴,还有半瓶竹叶青,所有人情不自禁咽了口口水,尤其是张斌更是忍不住问了句。
“人家请客,借花献佛。”宋援朝笑着说道,大家见了好吃的也不顾其他,争先恐后的直接上手,没杯子也没关系,直接对酒瓶子轮流喝。
不到十来分钟,这四个人就如同饿狼一般风卷残云,把宋援朝带回来的东西吃了个精光。
“舒坦……”摸着肚子,王建军感慨道:“如果能天天吃这么香,就算少活十年也心甘情愿啊。”
“那是。”张斌用舌头舔了下嘴角的汁水,意犹未尽道:“下乡的时候是开水煮白菜,回来后是白菜煮开水,天天吃这玩意吃的嘴里鸟都淡出来了,瞧瞧,瞧瞧,我这小脸瘦的,出去说是逃荒来的人家绝对相信。”
“去你的,就你现在吃的满嘴流油样还逃荒的呢。”李大琪笑骂:“人家逃荒的还吃观音土呢,你至少还有煮白菜吃,满足吧你。兄弟,苦不苦,想想两万五,我说小同志,你的觉悟呢?”
“哈哈,哈哈哈!”
李大琪的话让众人顿时大笑,就连和他们不太熟悉的顾杰也是乐得前俯后仰。
笑了好一会儿,大家这才缓过来,这时候王建军指着堆在防空洞里堆着的那些套管好奇问:“援朝,你弄这些玩意干嘛?还这么多?”
“当然是有大用!”宋援朝笑着给大家递了烟,等大伙把烟点起,宋援朝这才道:“大家都朋友和同学,也都是信的过的人,我让大琪把大家找来是有事要做。”
“什么事,援朝你尽管说,我张斌能帮忙的绝对没有二话。”张斌拍着胸口大大咧咧道,其他人也是如此,正如宋援朝说的都是朋友和同学,就算顾杰也是李大琪的好哥们,不是什么外人。
“说正事前我先说说别的。”宋援朝心里非常满意大伙的态度,抽着烟问:“我们这些人都是知青,在外地一呆就是那么多年,现在回来了,户口问题倒不是大麻烦,有的已经下来了,有的就算没下来也快了,可工作却难解决,现在全沪海回来这么多知青,真有办法解决工作问题的有几个?”
众人默然不语,宋援朝说的没错,在场的所有人都是知青,也都未能解决工作问题。尤其是像张斌和王建军两人,他们家里的条件最差,兄弟姐妹又多,一个大小伙子这些日子在家无所事事,不赚钱还增加家里的负担,都是要脸的人,这说出去简直丢人。
“我回来的最晚,不过这几天也了解了下。”宋援朝叹了口气道:“现在这样的情况恐怕还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除非家里有老人能给你们顶替的,要不然落实工作很难很难。国家虽然在想办法,可人太多企业负担太重,一时间也解决不了。”
“我们都是下过乡当过知青的人,应该知道许多时候靠天靠地不如靠己的道理,所以我就在想呀,与其这些日子无所事事傻等着,倒不如自己想办法做点事,赚点家用,再怎么说一个男子汉大丈夫总不能靠家里养吧?”
宋援朝的一席话让众人默默点头,都是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子,在家吃白食,没工作受人指指点点的日子不好过,别看他们在外面嘻嘻哈哈没心没肺的样,可心里的苦又有谁知道呢?
“援朝,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你弄这些东西过来是打算让大伙做买卖的?”李大琪马上想到了边上堆着的套管当即问,但他不明白这些套管究竟能有什么用?这个颜色看起来蛮鲜艳的,可这玩意卖谁去?何况有这么多。
“对!”宋援朝给了李大琪一个满意的眼神,这家伙不愧是后世在南方当老板的人,对于商业的敏锐还是蛮强的。
“这些东西的确是卖的,但这样卖出去是不行的,而且还缺了些别的东西。”宋援朝最终揭开了谜底,坦率对大伙说道:“都不是外人,我也直说,如果大伙信得过我就跟我干几天,如果觉得好就继续干,如果觉得有风险也没关系,我这里来去自由,说白了这么做也是想让大家多一条路,给大家弄点钱。”
“现在这情况,说什么理想,说什么大道理都是空的,实实在在弄点钞票才是最重要的,你们说呢?”
张斌和王建军交换了下眼神,神色略微迟疑,顾杰低着头看着脚尖也不知道在想什么,李大琪却考虑都不考虑直接开口就道:“说的没错,大道理都是狗屁,实实在在的东西才是真的,反正我早就想过了,没工作就打零工或者去市场摆摊去,大男人靠自己赚钱吃饭不偷不抢不丢人,何况援朝又不是外人,我信得过。”
“我们也信的过!”李大琪的话犹如一颗石子落入平静的水塘,让大家憋了许久的一股劲得到了发泄,张斌和王建军同时表态,就连顾杰也抬头认真说道:“宋哥,要干嘛你直说吧,我愿意跟着你干。”
“好!”
宋援朝心中暗喜,有了他们帮忙这事成功率就更大了几分,当即宋援朝让大家坐近些,开始说起了自己的打算,随着宋援朝的讲述,一开始众人有些疑惑,但越听眼睛越亮,等宋援朝一五一十地说完后,众人的脸上全是喜色。
第22章 衣架
在套管送到后的第二天,宋援朝托张建国帮忙做的东西也好了,宋援朝和李大琪两人骑着三轮车把东西直接给拉了回来,搬进防空洞里安装完毕。
这时候的防空洞已经和最初样子大有不同,里面已被他们打扫的干干净净,此外顾杰还特意弄来几个高瓦的大灯泡,把原本昏暗的低瓦灯泡全给换了,换上新灯泡后,环境显得亮堂许多。
这两天宋援朝五人又从一些地方拉来不少六毫米的粗铁丝,这些东西大多是托关系从人家工厂里当废品买来的,别看东西不少价钱却便宜的很,一米算下来也就是两分五厘。
等东西全部就绪,众人齐聚,围着宋援朝看他怎么摆弄。
宋援朝坐在那张桌子前,先把长长的铁丝串进套管,然后套管连着里面的铁丝在桌上刻着尺寸的地方比了比,用老虎钳截下一段一米的长度。
接着,宋援朝把连着套管的铁丝放在桌上的卡槽中,卡槽的一头固定,另一头一手握着铁丝向上快速板动,然后再用卡槽合拢直接用力一压,整根铁丝就变成了套在卡槽上的形状,取下来后再把一头在后面的台钳上固定好,再用一个拳头大小的钢套在铁丝另一端用力一扭,等弄完再取下,一个彻底成型的钢丝衣架就完成了。
“瞧瞧,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