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归黄金年代_分节阅读_第11节
小说作者:夜深   内容大小:2.93 MB  下载:重归黄金年代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3-10-21 12:05: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5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宋援朝做这东西很是轻松,前后只不过花了不到一分钟就完成了,而且完成的衣架形状很是规范,左右匀称大小适中,看着宋援朝手里成型的衣架,李大琪他们四个人两眼发直,目瞪口呆。

  谁都没想到宋援朝如此轻易地就把衣架做出来了,原本当他们搞明白宋援朝是要用这些套管和铁丝做衣架卖的时候,所有人还担心这衣架做不好更卖不出去。

  毕竟,衣架的形状是曲尺形的,而且两边需要对称,要用老虎钳去弄出来没点专业钳工技能根本不行,而且很花时间。

  按照李大琪他们的想法,做这么一个衣架起码要十来分钟,五个人一起干一小时撑死也就能做出二十多个,就算速度再快点充其量三十个顶天了。更要紧的是做出来的衣架样子是不是好看他们都无法保证,可谁想宋援朝用这个怪模怪样的设备直接一摆弄,眨眼的功夫一个标标准准的衣架就做出来了。

  这还是宋援朝为了他们看清楚步骤特意放缓了手上动作,要不然这速度还快。

  瞧着他们几个目瞪口呆的样子,宋援朝心里略有些得意,这个特制的桌子就是宋援朝为了做衣架弄出来的,其实在后世的时候这玩意不稀奇,早就有人发明了,可在这个时代却是不折不扣的首创。

  当年,宋援朝曾见人用过这种玩意,好奇之余上手学了学,所以他懂得这设备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宋援朝的手速还不算快,要知道经常用这设备做衣架的熟练工最快的时候五六秒钟就能完成一个,也就是一分钟十个左右。

  最关键是用这种设备来做衣架不需要什么技术,做出来的衣架大小一致,形象美观,远比普通人拿着老虎钳慢慢弄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大家都来试试,大琪,你先来。”宋援朝起身,见众人还没回过神当即笑着招呼。

  李大琪走到宋援朝刚坐的位置坐下,然后在宋援朝的指点下开始摆弄了起来。虽然他第一次上手不熟,可这设备的原理非常简单,李大琪很快就搞明白了步骤,几分钟后一个同样完美的衣架在他手上诞生。

  “我来试试,让我也试试。”张斌这时候早就回过神了,看着李大琪弄出的衣架心里发热,迫不及待地也要上手。

  宋援朝笑着答应,反正这活他们几个人人人都要学会,今天正好让大家逐一上手。

  半小时后,李大琪、张斌、王建军、顾杰都上手学会了怎么做衣架,所有人手里拿着几乎一模一样的衣架比较着,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援朝,你觉得这衣架卖多少钱合适?”李大琪虽然高兴,但也没忘记这东西再好做出了是要卖出去的。

  “现在商店里的木制衣架一个五毛,竹制的是四毛五,我们这是铁衣架,结实不说而且颜色鲜艳,你们觉得卖三毛五怎么样?”宋援朝询问道,对于价格问题他早就计算过了,不过还是想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

  “三毛五?”众人对视一眼,点头道:“这个价格应该没问题,再说了我们的衣架漂亮又结实,肯定能卖出去。”

  “行,价格就这么先定了,这几天大家辛苦一下,第一次先把东西一次性全做完再卖。”

  “好嘞!”

  “没问题!”

  “听你的援朝……”

  众人斗志昂扬,兴奋的摩拳擦掌。

  当天,大家就在防空洞里忙碌起来,为了增加效率宋援朝对所有人做了分工,其中两人做铁丝穿套管的活,一人专门按照一米一根的尺寸进行截断,还有一人进行完成制作衣架的操作工作。最后剩余的一个人把做完的衣架检查一下是否有质量问题,然后再用酒精灯把衣架铁丝和套管的口子烤下封口,然后按照每二十个一捆扎好后放进一旁的大麻袋里。

  大家做一小时休息大概十分钟,随后各自的岗位进行轮换,以避免单一劳作过度疲劳。

  这一天,所有人包括宋援朝在内干的兴致勃勃,甚至因为人在防空洞里不知道外面的天色居然连时间都忘了。

  等兴奋渐渐褪去,饥饿和疲劳来袭后,宋援朝他们才发现他们居然忙活了整整十二个小时。

  这时候,外面的天早就黑了,所有人饥肠辘辘,人累的不行。

  现在回家是不可能的,这半夜在外面被巡逻的联防逮着可不是小事,商量后让李大琪和顾杰两人回去给他们宋援朝他们三个弄点吃的喝的来,至于睡觉倒容易,拿麻袋布在地上一铺,盖上大衣直接就睡在防空洞里,这防空洞冬暖夏凉,现在里面的温度可比家里暖和不少。

  趁着李大琪和顾杰回家给他们拿吃的间隙,宋援朝带着张斌、王建军清点了下今天的成果。

  不点不知道,一点吓一跳,这第一天他们几人就做了618个衣架,其中600个衣架装了满满六个大麻袋,还有18个零头摆在一旁。

  按照套管的数量,宋援朝共有90卷套管,每卷套管是100米,理论上一卷套管加铁丝可以做100个衣架,也就是说总共能出9000个衣架。

  当然了,理论是理论,实际上还要算去损耗,所以按照宋援朝的估计最终大约能做出8950个左右。

  按照投入,总成本是160元的套管再加230元的铁丝费用,这些合起来是390元,几乎是宋援朝目前的全部资产了。

  如果能全部卖出去的话,这利润空间着实不小,以三毛五一个销售,8950个衣架就是3132.5元,其利润几乎接近十倍之巨。

  宋援朝从江东亮手中买套管几乎是捡了个白菜价,可就算用八元一卷的成本价购入,对于宋援朝来说同样也是赚钱的,平摊到每个衣架上加铁丝也不过是一毛钱的成本,其利润依旧能够达到百分之三百五十。

  至于销路,宋援朝并不愁,要知道1978年沪海全市人口就超过1100万,这还不包括6万多的外来人口,沪海被称为全中国最大的城市可以说是名副其实。

  衣架这东西虽然不起眼,但在沪海所有居民家都要使用,那个居民家里没有几个甚至十几个衣架的?

  铁丝衣架外面不是没有,但那是极少数人自己做的,做出了的铁丝衣架都是“赤膊衣架”没有外面套管,铁丝这东西又容易生绣,沾着水生锈后会染在衣服上,而宋援朝他们的衣架却不同,外面套这色彩斑斓的套管,套管厚度足够,非但不会生锈而且看起来也更厚实许多。

第23章 买卖

  接下来的几天,宋援朝他们基本吃住在防空洞哪都没去,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制作衣架的速度是越来越快,原料逐步消耗,成品衣架堆的一麻袋接着一麻袋。

  第一天,因为不熟练完成的衣架是618个,第二天随着熟练度的上升,这个数字达到了1725个,等到第三天又上升到1988个,第五天,宋援朝他们五个人从凌晨忙活到傍晚,终于全部的原料用完,所有的铁丝衣架全部制作完成。

  最终完成的铁丝衣架总共是8962个,这个数字和宋援朝估计的相差不多。因为麻袋不够用,只装了30个麻袋也就是3000个整数,其余的都一捆捆整整齐齐摆在防空洞里。

  这五天里大家可都忙坏了,没日没夜地干,饿了随便扒几口饭,渴了拿水壶灌上几口,实在累了就在防空洞里直接躺麻袋上睡会儿,醒来后继续埋头干,包括宋援朝在内几天下来时蓬头垢面,样子快和他刚回沪海那天狼狈样差不多。

  完工后,宋援朝宣布大家先歇一天,好好养足精神明天凌晨四点出发,现在还差临门一脚,就是把做好的衣架给卖出去。

  一起去了附近的浴室洗了个澡,然后大伙在防空洞里凑合一顿,早早地就躺下休息了,等第二天凌晨三点半的时候,定好的闹钟准时响起,宋援朝他们陆续起身收拾,四点刚过,就着还朦胧的夜色,李大琪骑着三轮车,车上堆满了装着衣架的麻袋,其他人步行跟着,朝最近的菜市场赶去。

  到了菜市场是四点半不到,这时候的菜市场已经有不少人,宋援朝看了看地形,让李大琪把三轮车拉到一处路口,然后招呼小伙伴们把上面的麻袋卸下来。

  去年时,市场渐渐就有了开放的趋势,尤其是年底的时候,许多郊区的农民开始陆陆续续往市区运些蔬菜鸡蛋什么的来卖,再加上一些跑单帮的小贩,这些小商小贩大多都会聚集在菜市场附近,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集市。

  当然,这个集市在现在情况下还不被官方正式承认,只不过上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说白了还是属于黑市。

  集市每天凌晨四点半开始,通常到六点半结束,天亮后大家自动散去,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一般。

  把东西卸下,宋援朝打开一个麻袋,从里面掏出扎好的衣架拆开,然后在路边人行道的两颗树上中间拉了根绳子,再把衣架按照颜色依次挂在上面。

  弄完后,三种颜色的衣架交错挂着,看起来很是醒目,接下来就是叫卖了。可这时候宋援朝见李大琪、张斌、王建军、顾杰他们三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不知道怎么叫卖。

  东西摆出了,自然就有人围过来看,但除了宋援朝外其余人都没做过这种事。其实宋援朝也没当过小商贩,可后世活了近七十的他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

  何况后世他在电话局工作的时候还带着下面的员工在外面出任务,摆过摊搞电话推销工作呢,瞧着大家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吆喝卖东西,宋援朝当仁不让卷起袖子就做起了示范。

  “哎哎哎!过来看一看来瞧一瞧,走过路过绝对不要错过,钢丝衣架价廉物美,用料扎实价格便宜!一个才卖三毛五,买回去晾衣服、挂衣服又牢又结实,机会难得咯!”

  宋援朝一手拿着两个衣架,两个衣架钩在一起在手上挥舞,和李小龙耍双截棍有的一比,风声呼呼舞的眼花缭乱,时不时还来个白鹤亮翅再加手挥琵琶,看起来更有几分后世海底捞拉面表演的架势。

  边挥舞,边大声吆喝,随着他的吆喝声响起,围过来的人开始越来越多。

  “小伙子,你们卖的是钢丝(铁丝)衣架?”

  “钢丝的,六米厘粗钢丝,外面有PVC套管封口,又硬又扎实,而且绝对不会生锈,大妈您瞧瞧,这颜色,这做工,才卖三毛五一个,这么便宜全沪海独一无二!”宋援朝乐呵呵地摆弄着手里的衣架给对方看。

  “颜色倒是漂亮,样子也不错,不过这衣架结实么?”

  “结实,绝对结实!”宋援朝二话不说,操起一个衣架就冲着身边的梧桐树干猛抽,呼呼风声中衣架抽在树干上啪啪作响,白色的树干被宋援朝直接就抽破了树皮,绿色的汁水飞溅出来,但宋援朝手中的衣架除沾染上些树皮树汁外基本没怎么变形。

  “瞧瞧,大家瞧瞧这做工这用料,别说挂衣服了,揍家里孩子顺不顺手?一抽下去保管你家孩子马上听话的不得了。”

  “哈哈哈!”

  宋援朝这句话顿时引得所有人哄堂大笑,这时代家长揍孩子是平常事,那家的大人不揍孩子的?拿着鸡毛掸子把家里的皮大王打得上蹿下跳鬼哭狼嚎是再寻常不过的小事了,宋援朝这话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鸣。

  “小伙子,东西看着不错,价格还能便宜些么?”一个中年男子开口问。

  “三毛五一个,如果您要是一次性买三个直接就算您一元怎么样?这价够便宜了,我们这个用料好,成本高,再便宜就得亏本了。”

  “行,给我拿六个,二元钱是不是?”那中年男子是个爽快人,当即掏了两元钱递了过去。

  “好勒!”宋援朝连忙收钱,同时笑问:“大哥您要什么颜色的?我们有三个颜色,红的,黄的和蓝的。”

  “平均吧,每个颜色都拿两个。”中年男子想了想说道。

  “没问题!”宋援朝笑着答应,接着回头瞧见李大琪几个还呆呆站着没反应过来,赶紧冲最近的李大琪踢了脚:“六个衣架,三个颜色各两个,快给这位大哥。”

  “哦……好好!”李大琪回过神连连点头,赶紧找出六个衣架递给中年男子,中年男子接过后仔细看了看,还特意用手微微用力拗了下衣架,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中年男子给宋援朝他们开了张,其余人见中年男子买到手的衣架质量的确不错,尤其是加了套管的衣架颜色鲜艳漂亮,更重要的是宋援朝他们的衣架一个个看起来就是同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工制品,每个标准的很,自己家用老虎钳弄出来的衣架完全不能比。

  再说了,三毛五一个衣架这价钱的确不贵,店里的竹制衣架都要卖四毛五呢,何况宋援朝他们三个一起卖还能便宜五分钱,这样算下来更是合算。

  “我也要六个,和刚刚一样每个颜色各两个,这是钱。”

  “我要三个,都给我拿红色的。”

  “给我九个……”

  随着中年男子的第一单,现场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宋援朝招呼着李大琪他们几个收款给货,他依旧双手挥舞着衣架大声吆喝着招揽。

  一时间,所有人忙得不可开交,而且大多人一买都是三个、六个甚至九个的,单个买的几乎没有。

  仅仅半小时不到,带出来的衣架就卖掉了近半,宋援朝见生意这么好急忙让李大琪和顾杰马上骑车回去再拉一批过来,至于其他人继续原地卖货。

  从凌晨四点半开始,一直卖到七点过,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宋援朝他们就卖掉了近三车货,时间差不多了,上班的人流开始出门,这里的摊子也到了要收的时候。

  把东西收拾好,宋援朝等人兴高采烈地回了防空洞,关上门兴致勃勃清点起了今天的成绩。

  花了一小时,核对完收款和销售数,今天第一天成绩斐然,三个小时里他们卖掉了足足966个衣架,销售金额高达322元。

第24章 分钱

  一张张的票子厚厚几大叠(一元、五毛、两毛的钞票),所有人见了全都眉开眼笑。

  在这个36元工资万岁的年头,322元可是不折不扣的一笔巨款,李大琪他们怎么都没想到这衣架会卖的这么好,如果说之前还有怀疑,现在真金白银摆在眼前,那一丝疑虑早就不翼而飞了。

  宋援朝原本是打算等衣架卖完再分钱,可现在看着大家士气高涨的样子,想了想后特意数出了一叠钱。

  “这些天大家都辛苦了,忙了这么久总算看着钱了。”宋援朝笑着对大家说,大伙也都在笑。

  “先一人发10元,早点回家都吃点好的,再好好休息一下,养足精神明天我们继续。”

  “宋哥万岁!”

  “援朝万岁!”

  “人民币万岁!”

  宋援朝话音刚落,一片欢呼声响起。

  10元钱,虽然不算多,可也不少了。要知道这个买卖是宋援朝一手弄起来的,无论是原料还是最初的垫付资金和买卖点子全是宋援朝的,其他人只不过跟着打下手罢了。

  何况,今天叫卖的时候如果没有宋援朝恐怕也不会卖的这么好,当初说好卖完给钱,现在宋援朝第一天就分给他们一人10元,实在是够义气。

  笑呵呵地给每人数了十元钞票塞到对方手里,宋援朝顺便道一声辛苦,拿到钱的人脸上洋溢着笑容,心中更是挣钱后的自豪。

  分完钱,宋援朝他们陆续离开防空洞回家,等李大琪、张斌和王建军他们先走后,特意走在最后的宋援朝摸出准备好的20元直接塞到了顾杰的手里。

  “宋哥,你这是……?”

  顾杰顿时手足无措,不明白宋援朝为什么给自己这个钱。

  “收着吧,要没你也借比到这个地方,虽然之前说不要租金,可白借总是不行的,亲兄弟明算账,这钱是你应得的。”。

  拍拍顾杰的肩膀,宋援朝又说道:“回去后和你爸打声招呼,这个买卖我们弄不好还要做上一段时间。”

  “明白了,谢谢宋哥。”顾杰是个非常聪明的人,顿时明白了宋援朝话里的意思,笑着收下钱点了点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55页  当前第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5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归黄金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