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了,这个生产任务关系到梁溪塑料厂产品结构调整的大事,一旦这件事成了,那么以后梁溪塑料厂就能够从一个小厂子一跃成为姑苏电线三厂的主要配套工厂,再加上姑苏共有四家电线厂,拿下一家其余三家还远么?
这是梁溪塑料厂腾飞的大好机会,为了这个机会新来的厂长亲自挂帅,带领生产部的同志们突击大干30天,终于把这批产品生产出来了。可谁想到由于原料、生产工艺等原因,生产出来的电线套管没能通过电线三厂的检测要求,这一下麻烦就大了。
江东亮和魏学军就是带着任务来姑苏电线三厂交涉来的,可是他们的交涉并没有得到圆满答复。
按照三厂的回复,由于梁溪塑料厂生产的这批PVC套管经过检测性能不符合使用要求,故三厂无法对产品进行验收。
听到这回复结果江东亮顿时傻眼了,为了完成任务江东亮想了许多办法,比如说请三厂的领导吃顿饭喝个酒再送个礼什么的,一般来说只要差不离这种招都有效。
可谁想到,这一次百试百灵的招数时效了,对方直接拒绝了他们的邀请,并告诉他们这批产品三厂质量不过关绝对不会验收,除非梁溪塑料厂重新再生产一批符合要求的产品过来才行。
梁溪塑料厂规模并不大,整个工厂上下也不过几十号人,再加上之前三厂对这批产品的数量要求较多,之前梁溪塑料厂为了完成任务在设备、原料方面投入颇多,占用了不少资金。
如果这批产品销不出去的话,梁溪厂的麻烦就大了。
整个厂的大部分资金全部积压在这批产品上,全厂上下原本打算靠着交货后资金回笼再投入生产呢。
无奈之下,江东亮打电话向厂里汇报了这里情况后,厂长对江东亮他们的工作极是不满,在电话里严厉批评了江东亮和魏学军的工作态度,要求江东亮作为供销科长发挥革命的主观能动性,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无论如何必须要把这批产品给销出去。
这道死命令下达让江东亮叫苦不迭,这明明就不是他的问题眼下这帽子却扣在了他的脑袋上。
三厂那边的路子走不通,今天江东亮就带着魏学军找到了四厂,想通过四厂那边的关系让四厂购入这批产品。
谁想四厂最终给出了和三厂的同样答复,同样拒绝采购这批产品,这个结果让江东亮只能仰天长叹。
现在,江东亮和魏学军两人可以说已经走投无路了,一方面是三厂和四厂的明确答复,另一方是厂里给与的压力。
面对这样的情况,江东亮已没有了其他办法,干了二十多年供销的他心里很清楚,三厂四厂的结果已经注定,那么再去找一厂二厂,哪怕是其他市找其他工厂恐怕也是这个结果,而其主要原因不在于他的供销能力不行,是产品的质量问题。
“小宋呀,老哥哥我是实在没办法了,你瞧瞧,瞧瞧!”江东亮伸手指着自己荷包蛋的脑袋:“这都是愁的啊!我和小魏现在就是三夹板,里外不是人!”
“科长说的没错,这事真怪不了我们两个,可现在这样子厂里把责任全推到我们身上了,这理去哪里说?”魏学军在一旁也是长吁短叹。
第14章 套管
宋援朝理解江东亮他们的难处,如果他们说的是真的,这的确不是他们的问题。
“现在这情况你们厂里就没拿出其他方案?”宋援朝想了想好奇问。
江东亮摇摇头,对宋援朝叹道:“怎么说呢……,算了算了,这事不提了。”
江东亮心里虽然埋怨,可作为员工倒不想在外人面前说自己厂里的是非,不过江东亮不说,边上的魏学军却忍不住了。
“小宋同志你不知道,我们这个厂长是从部队下来的,人倒是不坏,可不懂技术,做事习惯简单粗暴,他这套在部队里或许行得通,但我们这是工厂,这一次产品出问题其实就是……”
“咳咳,小魏!”
不等魏学军把话说完,江东亮就喝止了他。宋援朝见此心中暗笑,这江东亮还是老狐狸一个,别看表面上做的滴水不漏,其实该说的不该说的已经通过魏学军表达出来了,不愧是干了二十多年的老供销。
宋援朝看起来是24岁的年轻人,可实际他真正的年龄阅历都快70了。
前世的时候,宋援朝从一个临时工干起,一步步做到沪海区电话局的中层干部,活了一辈子什么事没见过?什么人没遇上过?
这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论起办公室政治的斗争宋援朝也算是“老运动员”了,这一套能瞒得住他?
不过既然江东亮故意这样,没宋援朝自然就当是不知,顺着魏学军的话适当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闹了半天是这样,江科长、魏同志,这还真是为难你们了。”
“哎,为难又有什么办法,工作还是要干,就像厂长说的,再难也要创造条件上嘛。”
安慰了江东亮他们几句,宋援朝同时有些好奇梁溪塑料厂的产品究竟是怎么回事,当即询问了几句。
江东亮搞供销的对技术也不是很懂,一时间说不清楚,不过他带着样品呢,当即让魏学东从行李里把样品取出来给宋援朝看。
“小宋,你瞧瞧。”江东亮把手里几束PVC套管递了过去,说道:“这就是我们厂的产品,现在三厂四厂检测下来都说质量不合格,拒绝采购。”
接过PVC套管,宋援朝摆弄了几下,这是三种颜色的套管,分别是红色、绿色和蓝色,套管的内部口径在八米厘(毫米)左右,如果宋援朝猜的不错的话,这样的套管是作为六毫米单股单芯铜线的外套管使用。
宋援朝前世在电话局的线务工作了许多年,对于这样的套管并不陌生,从外表看套管的颜色很是鲜艳,而且肉眼瞧起来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但宋援朝凑近仔细看了看后就微皱起了眉头,随后问了问江东亮这套管是否可以让他试验一下,在征得江东亮的同意后,宋援朝取了其中一根双手握住两头扯了扯,扯完后再看了看套管的强度,接着又问对方有没剪刀。
“有有,我有。”魏学东在一旁点头,从裤腰带上解下一串钥匙,钥匙圈上挂着一把旅行剪刀。
接过,把剪刀打开,宋援朝在套管上剪下一小段,然后再仔细看了看剪下来的横截面,然后划着火柴烧了烧这段套管。
很快,一股黑烟带着浓烈的焦臭味在房间里升起,宋援朝用手指掐灭,然后两指在烧焦的套管处捏了捏,心里就有了底。
“你们这产品检测下来是不是偏心率高,抗电压不行?”
“对对对,小宋,你怎么知道的?”宋援朝这一句话顿时让江东亮和魏学军大吃一惊,他们就见宋援朝摆弄了几下,然后拿火柴烧了烧就说出了和三厂四厂同样的检测结果,这实在是令人想象不到。
难道,这个年轻人居然是这方面技术的大拿不成?想到这,江东亮心中顿时觉得也许有转机,既然宋援朝能看出问题所在,那么也许他能帮忙解决他们眼前的难关?
“呵呵……”
宋援朝笑了笑也不解释,其实这都是经验,说白了就是一句话“无他,唯手熟耳。”
前世他在电话局干了一辈子,尤其像宋援朝从基础慢慢做起来的员工,这样的判断力还是有的。
这批套管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但是套管的质量有很大问题。问题的所在原因无非就是两点,一是原料的配比有问题,二就是生产工艺问题。
对于这两种问题,宋援朝是无法解决的,因为他也没在塑料厂干过,更不清楚配比和生产工艺的细节。但作为长期的甲方工程人员,却不妨碍他做出这样的准确判断。
怪不得三厂和四厂都不肯采购这批套管,以这批套管的质量来看,一旦使用可不是小事。
虽然套管不是电线外皮,可套管同样也有类似的要求,质量不行通常会导致漏电、不耐高温、甚至自燃这些严重后果,这可是要出大事的。
“这批产品质量问题很严重,我可以说没有一家工厂敢采购这样的套管进行正常使用,一旦出事,到时候责任人可是要掉脑袋的。”宋援朝郑重其事地把后果告诉江东亮他们,江东亮前一刻还抱有希望,可下一刻就被宋援朝这句话直接打入了深渊。
江东亮和魏学军的脸色顿时发白,面面相觑露出一丝绝望。
连宋援朝都这么说了,看来这批产品是彻底的废品了,一想到厂里那么多成品和翘首以盼的厂长和同事,他们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办了。
“江科长,你们一共生产了多少套管?”宋援朝问道。
江东亮张了张嘴没说话,还是魏学东苦涩地开口道:“单色五十万米,一卷一百米,五千卷……”
“这么多?”宋援朝微微一惊,单色就有五千卷,那么等于三种颜色一共有一万五千卷,也就是一百五十万米之巨。
见江东亮灰着脸默默点头,宋援朝又问:“一卷多少钱?”
“十……十元……”
“成本呢?”
江东亮咽了口口水,艰难道:“八元……”
先不说江东亮讲的成本是否真假,就当他真的,宋援朝心里快速算了算,按照单卷成本来算,江东亮他们厂在这批货上就投入了十二万的成本,如果按照销售价格来计算,那么销售出这批货的价值就是十五万。
这个数额在十几二十年后不算太多,如果放到后世二十一世纪,这些钱根本就不算什么,普通家庭绝大部分都能轻易拿出来,可在这个时代这可是一笔巨款,要知道沪海的普通工人月工资才二三十元而已。
梁溪塑料厂可不是什么国营大厂,一旦这批货成了废品,其损失不小,弄不好这家厂子就一蹶不振了。
其实PVC这样的材料是可以进行再次投料重复生产的,但废料重新生产需要更高的技术和更合理的配方,梁溪塑料厂的技术水平堪忧,连这批产品的质量都保证不了,自然也不可能进行高技术的重复利用生产模式。
现在还没有企业倒闭的说法,就算是集体性质的工厂也是属于国家的,可一家工厂遭受如此大的损失,必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不仅给国家带来严重的损失,厂长弄不好要追责,撤职下台算是轻的,至于江东亮和魏学军的结果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
第15章 半卖半送
“科长……”
魏学军已经想到了严重后果,脸色煞白双手微微颤抖,江东亮也好不到哪里去,大冬天的额头居然渗出了密密麻麻的汗珠。
“江科长,你们这批产品要想以正常方式销售出去是不可能了,还是想想其他办法吧,尽量挽回点损失。”
见到他们两人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宋援朝心有恻隐提醒了一句。
“路都走死了,哪里还有什么办法……”江东亮喃喃说道,他已近想到了后果,绝望之余对厂里不顾技术,拍脑袋强干做出的决定心中无比痛恨。
可宋援朝说的也没错,如今的关键是要把这批产品销出去,哪怕成本卖掉也没关系,总比丢在库房里当废品的好。
“办法嘛,倒也不是没有。”就在江东亮和魏学军几乎绝望的时候,宋援朝淡淡地说了一句。
这言一出,江东亮猛然一震,连忙向宋援朝看去,见宋援朝并没有继续说反而冲着他嘴角挂着笑。
江东亮醒悟过来急忙继续掏烟,掏出烟后迟疑了下直接就把还剩大半包的牡丹全塞到了宋援朝的手上:“小宋……不不,宋老弟,你说有办法?什么办法?”
“这个嘛……”宋援朝略有迟疑,摆摆手把江东亮硬塞来的烟放到一旁,摇头道:“江科长,这事我也说不好,只是觉得……哎,算了算了,连你们这些老供销都搞不定的事我一个年轻人怎么可能?就当我刚才胡说八道吧。”
江东亮是什么人?
十八岁进厂,在厂里干了二十多年,从一个普通工人一步步做到供销员、供销科副科长、科长……
干供销这行,同人打交道是基本功,察言观色早就成了本能,虽然宋援朝表示自己是在胡说八道说错了话,可江东亮却不认为,因为宋援朝刚才表现出来的能力已经让他极为惊讶了,何况宋援朝在拒绝的时候神色明显有一丝懊恼,似乎对自己的失言后悔,由此可见宋援朝绝对不是在瞎说,很有可能是真有办法。
“宋老弟,反正现在老哥现在也没辙了,死马当成活马医,你要有什么法子就说来听听?或许能成呢?”
江东亮一脸殷切,边上的魏学军此时也回过了神:“对对对,宋老弟想到什么就说说呗,常言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就错了也没关系。”
宋援朝迟疑了下,想了想摊着双手惭愧道:“江科长,魏同志,我刚才就是那么随口一说,仔细一琢磨还真是没什么好办法。”
说到这,宋援朝见他们的神色黯淡下去,又特意说了一句:“这个,我看你们也不容易,这样吧,刚才江科长说这套管成本八块钱一卷是不是?我个人掏钱帮买你们20卷怎么样?别嫌少,这160元钱虽然不多也算我的一份心意,谁让那我们今天碰上有缘分呢。”
江东亮顿时一愣,他根本就没想到宋援朝居然会私人掏腰包买20卷套管。
江东亮何许人?他一转念马上就明白了宋援朝这样说的用意。
如果宋援朝没有丝毫办法的为什么要提议自己掏钱帮买20卷套管?难道宋援朝真是助人为乐不成?
这根本不可能!160元钱虽然不是很多,可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也不算少了,可是普通工人好几个月的工资呢。如果这些套管真是没用的废品话,宋援朝干嘛要私人出钱买?这不等于把钱往水里丢么?
江东亮两眼一亮,急忙接过宋援朝的话:“宋老弟,说什么呢,什么买不买的?你有这份心老哥就感激不尽了。就像你刚才说的,我们今天能住一个屋就是缘分,既然你喜欢这些玩意,这样!老哥哥我今天做主!我直接送你20……不!30卷,一色10卷怎么样?”
“送我?”宋援朝诧异问。
江东亮毫不迟疑地笑着点头。
宋援朝表情严肃断然拒绝:“不行不行!江科长,我这是帮忙又不是要占你们便宜,怎么能不花钱白拿呢?而且还是30卷,这算下来可要240元了,这不是让我犯错误么?这绝对不行!”
“怎么会是犯错误呢?”江东亮连忙解释:“这产品本来就是废品,销也销不出去还占厂里地方,宋老弟这是帮我们厂解决问题啊,再说了今天宋老弟帮了我们厂不少忙了,送30卷废品给你也是应该嘛。”
“江科长,你这张嘴还真是能说呀。”宋援朝听后哈哈一笑,可依旧摇头拒绝:“不管怎样,这种便宜我是绝对不能占的,帮忙就是帮忙,如果不出钱就收东西这不成挖公家的墙角么?”
“怎么可能啊!绝对没这个意思!”
一时间,两人一个要强送,一个硬是拒绝,这一来二去倒是让边上的魏学军有些看不明白了,他疑惑地抬头捏着眼镜脚,眨巴着眼看着这两人为此事争得面红耳赤。
过了好一会儿,在宋援朝坚决不肯接受的情况下江东亮无奈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那就是宋援朝依旧出160元,但江东亮卖给他90卷套管,算下每卷套管才不到1.8元。
按照江东亮的说法,既然这批产品已经是废品了,按照原成本销售肯定是不合理的,这样才算恰当。
“这个……江科长,这价格销出去你们不是亏本么?还是不太合适吧。”宋援朝依旧迟疑问。
江东亮笑着解释:“我说老弟,这都是废品了当然卖的是废品价,怎么能成本来计算?再说了这又不是白送你,花钱买有什么不合适的?”
宋援朝歪着脑袋,试探地问了句:“这个……江科长,能开票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