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烽烟尽处_分节阅读_第12节
小说作者:酒徒   内容大小:1.84 MB  下载:烽烟尽处txt下载   上传时间:2014-06-30 00: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21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要不然,你见老秀才对村子里的哪个年青后生,像对待张副官那么好过?!非但跟他同吃同住,还把账本和仓库钥匙,都交给他一个外来户掌管。要知道,那可是几千块现大洋和数万斤米粮的大仓房,进进出出时随便用手抹两把,都够吃上好几天。

  “不会吧,他那天不是被赵二子拿绳子绑回来的么?”当然也有人不信谣言,皱着眉头低声反驳。

  “那天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赵二子又不知道老秀才家里有亲戚过来,当然见到谁可疑都要拿绳子去捆了!你没见戏文里边,都那么唱么?好心老汉在街头捡回来一个被冻僵了的书生,却发现对方是自己没见过面儿的亲外孙……”

  “那这小子的命可就太好了。旁的不说,老秀才名下可有两百多亩水浇地,十好几头大牲口呢!”

  “谁说不是呢!老秀才一直没儿子。唯一的丫头嫁给肖二当家,生得还是俩姑娘。这外孙虽然不是孙子,可毕竟也是带把的啊……”

  如是种种,越传越有鼻子有眼儿。弄到后来,连驼背老军师的亲女婿,铁血会的肖二当家都将信将疑了。特地寻了个吃晚饭的时间,跑来拐弯抹角地套问老军师当年到魏庄隐居之前,是否真的在北平城里有过妻室。气的老军师捡起笤帚疙瘩,就往肖二当家脑门子上搂。从炕头一直追到大门口,两脚的鞋子跑掉了都顾不上捡。

  张松龄在炕上目睹了老军师和肖二当家翁婿两个反目的全过程,忍不住乐得直打跌。大部分时间,在他眼里,老军师就像自己邻居家的那些无聊老汉。老伴儿早就撒手归西了,一个人生活非常空虚寂寞。所以就有些老来疯,整天弄些不着调的事情吸引别人关注。

  “又让你捡到乐了是不?小心别被馍馍噎着!”老军师喘着粗气从外边走回,恰看到张松龄在自己揉自己的小肚子,没好气地诅咒。

  “您说,您老这是何苦呢?!早一点儿放我走,哪有这麻烦事儿!”张松龄一边数落,一边用筷子将菜里的瘦肉块挑出来往老军师的饭碗里头夹。作为军官,最大的好处就是能经常吃到肉。虽然份量不多,但隔三差五,总能见到点儿荤腥。

  “我不吃!没事儿献殷勤,非奸即盗!”老军师抄起筷子,将饭碗里的肉重新扔回菜盘子里,“杜工部当年,就是吃肉吃死的。我不上你的当!”(注1)

  张松龄摇摇头,不跟老小孩计较,风卷残云一般继续对付桌上的饭菜。老军师气呼呼地咬了几口馍馍,又发着狠干掉了小半碗玉米粥,眼珠一转,脸上瞬间又绽放出愉快的笑容,“小胖子,跟你说个事儿呗?!”

  “您老说!”张松龄头也不抬,顺口答应。反正老军师跟自己说的事,十件中有九件不是什么正经事儿,犯不着浪费太多注意力。

  “仔细看,你长得还真跟我有几分相像。特别咱们爷俩儿这眼睛,都是黑白分明……”老军师看着张松龄的小胖脸儿,目光里充满了慈祥。

  “我哪能跟您比啊。您那是目光如炬,我这是大眼无神!”张松龄一边嚼着饭菜,一边没大没小地跟老人家耍贫嘴。

  “一样,一样,我年青时候,眼神也很亮,后来一直替我堂兄管账本,硬把眼睛看得没神了!”老军师一点儿都不知道谦虚,瞪着双已经发黄的老眼,自吹自擂。“还有咱俩额头上这棱角,这肩膀,这耳垂,像的地方真太多了。越仔细看越多!”

  “嗯!”张松龄懒得反驳,随口敷衍。

  “你说,你不会真的是我外孙子吧!”老军师立刻打蛇随棍儿上,腆着脸说道。

  张松龄白了对方一眼,非常不给面子地驳斥,“我娘和我爹,都是地道的山东鲁城人。您老是北平城的黄带子,我可高攀不起!”

  “说不定你是捡回来的呢。你小时候调皮,你娘没跟你说,你是捡回来的么?”老军师毫不气馁,继续搜寻有利根据。

  凡是北方孩子,小时候几乎就没有人没被父母说过,他是捡回来的!张松龄根本无法否认老军师的话,气得把筷子往桌上一拍,大声道:“我吃饱了,您老慢慢吃。还有一堆帐没算清楚呢,我今晚可不想再熬夜!”

  “别急,别急啊。你小年青的,怎么性子比我老人家还急?我老人家跟你开玩笑的,还不行么!”见到张松龄好像真的发了火,老军师赶紧跳下炕,张开双臂拦阻。“坐,坐,再陪我坐会儿。别急着干活!就那么点儿破事儿,今天干,明天干都一样!”

  张松龄突围不得,只好鼓着腮帮子坐下。老军师小心翼翼地察言观色,看了一会儿,推测出张松龄已经气儿消了。又笑了笑,死皮赖脸地试探:“要不,咱俩认个干亲得了。你这年龄,跟我孙子差不多。认我当个干爷爷,省得别人再胡乱猜疑!”

  “我才跟您老认识一个多月!”张松龄瞪了老军师一眼,非常愤怒地回应。“这村子里,想认您老当干爷爷的人多了去。您老别总盯着我一个陌生人人好不好,算我求您了!”

  “我不是觉得你顺眼么?”老军师闹了个大没脸,有些委屈地嘟囔。“我名下有房子有地,又不图你养老送终。”

  “跟您老说过多少遍了,我要去北平,去北平投军!您老也曾经说过,哪天一颗子弹打我身上,我就交代了。您老这么大岁数了,不想体验一回白发人送黑发人吧!以后别拿这事儿来烦我。最好,其他事儿也别来烦我。送我走除外!”张松龄大怒,推开老人的拦阻,摔门而去。

  “不知道好歹!没我老人家护着,你早就被魏占奎给卖了”老人追了几步,恼火地抬起腿来踹门,“不烦你就不烦你,别人求着我烦,我懒得烦呢!!”

  气归气,老军师魏丁却真狠不下心来,任由张松龄在村子里自生自灭。才说了不会再理睬张松龄没几天儿,就又拿着张不知道从哪儿淘弄到的旧报纸,兴冲冲地找上了门,“机会来了,机会来了。小胖子,你快看。咱们的机会来了!”

  “什么机会?!”正在百无聊赖地翻看古卷手抄本儿的张松龄坐直身体,带着几分迷茫追问。跟老人家嚷了一顿之后,他也觉得自己当时的反应有些过度了。所以想尽量找机会安抚一下老人受伤的小心灵。

  “打起来了,日本人跟二十九军打起来了!”驼背老军师兴高采烈,好像对这一天早已盼望多时似的。

  “啊!”张松龄吓了一跳,抢过旧报纸,摊在桌案上观看。只见旧报纸第一页用很粗很粗的大标题写着,“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下面则是具体内容,“日本鬼子昨日借口寻找失踪士兵,向我卢沟桥守军发起猛攻。二十九军将士奋起抵抗,宁死不退……”

  再急切地寻找日期,才发现报纸是公历七月八号发行的,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天!

  “这有什么好高兴的,日本人马上就打到家门口了!”张松龄急得直跺脚,真恨不得跳起来,给老疯子两巴掌,促其清醒。

  “你再往下看看么?”老军师也意识到自己此时脸上的表情好像不太合适,收起笑容,讪讪地提醒,“下边,第一页,右侧偏下位置……”

  强压住着了火一般的心情,张松龄捡起报纸重新细看。除了报头处那篇檄文般的稿子之外,下面还有这个时代各个大人物们的讲话。有怒斥日寇卑鄙无耻的,有感慨国家多灾多难的,还有忧心忡忡地分析中日实力对比的。而军队方面,态度则非常强硬。来自中央军的关麟征将军,在保定当着一众采访记者的面发誓,要与日本鬼子血战到底。二十九军的宋哲元总指挥,也委托心腹幕僚,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慷慨激昂的谈话。声明自己的态度,不退缩,不投降,以最大努力争取和平。如果和平实在无法指望,则将带领二十九军将士共赴国难。在讲话的末尾,宋哲元还大声呼吁,所有华北军民,团结起来,宁可战斗至最后一人,也不要让日本鬼子的吞并华北的图谋得逞。

  “这些都是套话,早就说过无数遍了!”张松龄没有在报纸的右侧偏下位置,看出任何有用的东西来,又扫了兴奋过度的老军师一眼,带着几分怨恨说道。

  二十九军已经跟日寇拼命了,自己却被扣在这个小山村里,寸步难离。都怪这老疯子,要不是他盯得紧,自己早就……

  驼背老军师却丝毫没感觉到张松龄眼睛里的怨恨,敲了敲报纸,有些恨铁不成钢,“亏你读了那么多书,这么好的机会,居然视而不见!看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关麟征将军、孙连仲将军,宋哲元将军,都号召华北百姓站起来,与日寇血战到底。既然是号召咱们血战,总不能让咱们空着手跟日寇拼命吧?你想想,如果这个时候,咱们把铁血会的大旗挑起来,朝他们要枪要子弹,他们就是糊弄,也总得糊弄得像一回事情吧!”

  “嘶——”张松龄倒吸一口冷气。不是因为形势的严峻,而是因为老军师的想法与常人迥然相异。从铁血会自身发展角度来看,此刻向二十九军或者中央军讨要武器,乃为最佳时机。如果他们拒绝,就等同于说明,他们动员华北百姓全民抗日的话,是信口胡诌。非但会让抗战支持者们寒心,也会让日寇找到分化瓦解华北军民的借口。

  “写,你读的书多,你来执笔写。写两封信,不,写三封。一封给宋哲元,一封给关麟征,一封给孙连仲。我就不信,他们三个都在对记者说谎。多下几个夹子,总有肯上套的兔子!”

  “信我可以帮您写,但咱们也不能空手上门!”知道即便自己不奉命,老疯子自己也能把寻求支持的信给鼓捣出来,张松龄想了想,郑重提出一个附加条件。“咱们也得给军队提供一些支持。粮食、猪肉、粗布,仗打起来了,这些东西,他们总能用得到!”

  “依你,依你。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只要比买枪合算就行!”老军师兴高采烈,没口子答应。随即不顾自己腿脚不利落,小跑着四下寻找纸笔。待把纸张毛笔准备停当,又想了想,低声道:“也不用送那么多犒军物资出去,好像咱们很有钱一般。最好先找一支距离咱们最近的队伍探探路!信也不必送到三位长官手里,即便送到了,他们也没时间看!咱们先在附近找个能做得了主儿的将军,让他知道咱们的意思就成。你别动手,我替你磨墨,尽量把口气写得大一些,要义正辞严,要……”

  张松龄挥挥手,打断了老人的啰嗦。然后皱着眉头在屋子里来回踱步,待老人已经把墨研得差不多了,抄起毛笔,一挥而就:“宋哲元司令长官钧鉴: 自日寇肆虐,蹂躏东北,复侵京冀,疆土迭陷,敷天共痛,乱国祸民之行令人不胜发指。鄙人等虽为乡野匹夫,岂不知天下兴亡之义?今以御侮为心,兴北方义旅以从王师,鞑伐日寇,申讨外贼。惟恨器械欠乏、名分未定,特恳将军予定番号,并资军械粮草,以振士心。方今四海横流,国亡无日,惟有同仇敌忾,共御外侮,庶可见封土获全,邪谋消阻之日…….。(注2)

  注1:杜工部,即杜甫,工部是官名。据说他老年时总是断炊,偶然得到一县令周济,吃了过多肉,暴卒。

  注2:酒徒古文水平一般,这篇文言文信稿是托小阿菩兄弟捉刀,特使声明。

  第三章 山南山北 (四 中)

  张松龄自问文言功底尚可,不过在老军师这个前清的秀才面前卖弄古文,就显然有些鲁班门口弄大斧了。老军师在他将信写好之后,只是随便改了几处,便让整篇文章显得大气磅礴。但是,驼背老军师却不愿贪他人之功,非要张松龄将修改过的信,重新誊写了三份。抬头上分别写明了是给宋哲元、关麟征和孙连仲三位将军,然后才将信纸拿到阳光下晒干,分别装进三个非常精致的牛皮纸信封里。

  “先让小毛桃带人去保定府探探路子。如果能搭上线,你再出马。如果人家根本不在乎咱们,咱们也不能拿热脸去贴冷屁股!”唯恐张松龄借着送信的机会一去不回,老军师提前堵死了这种可能。

  保定府是河北地区除了北平、天津之外的第三座大城市,西靠太行,东俯晋东大平原,还有一条铁路纵贯南北,地理位置颇为重要。无论是二十九军南撤,还是中央军北上,这里都是必经之路。所以最近一个多月来,中央和地方各路诸侯都纷纷向保定派人派兵,组建各自的据点和联络处。二当家肖国涛此刻带着信和礼物赶过去,刚好可以比较清楚各家庙门儿的高矮,然后再决定该给谁优先烧香。

  张松龄最近一个多月来活动范围被限制在魏家庄之内,既看不到报纸,又听不到广播。对外边的情况根本不了解。故而无论老军师魏丁说什么,他都无从插嘴,只好诺诺以应。

  见他提不出任何意见和建议,老军师魏丁便开始调兵遣将。先组织人手从仓库里提了四千斤麦子,然后又将委托给佃户们放养的活羊捆了二十余头,活猪抓了五口。一并装了满满当当五辆马车,由肖二当家带领十几名庄丁持枪护送着,浩浩荡荡开往保定。

  这一去,就又是十余日。期间张松龄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般,每天都央着老军师魏丁派人去山外搜集报纸,打探华北战况。老军师魏丁这回没有故意戏弄他,专门派了四个能识几个字的壮小伙子骑着马前往距离魏庄最近的葫芦屿,从南下躲避兵火的百姓手中,用现金收购七月八号之后的旧报纸。只要报纸上有新鲜内容,则立刻骑着马星夜送回来。

  如此,外界消息倒是都能看到一些了,时局却愈发让人感到糊涂。七月八日,中央和地方大员们在报纸上气愤填膺地怒吼了一番之后,第二天,也就是公历一九三七年七月初九,二十九军高层的几个元老级人物,就在亲切友好地氛围下,与日本人达成了相互谅解协议。日军即日起停止进攻,二十九军公开向日本驻华北军道歉,并且从严惩处“挑拨”“煽动”双方加剧冲突的蓝衣社成员和隐藏在学生中的**员。已经誓师北上的关麟征和孙连仲部,也应宋哲元的要求,暂且在保定、沧州一线停住了脚步,以避免过度刺激日军。

  结果协议上的墨汁还没等干透,日本军队再度逼近宛平城。紧跟着,秦德纯、潘毓桂和张自忠三人代表二十九军再度向日军表示让步,于日军提出的要求基础长,达成了七项“和平”协议。其中包括镇压**、取缔蓝衣社和撤走抗日态度最坚决的三十七师。(注1)

  “这关人家**和蓝衣社什么事儿?”张松龄看得两眼冒火,拍打着桌案上的报纸大叫。即便再不通时事,他也知道,前者在去年十二月之前,还是各级政府的重点打击对象。抓到之后,基本上就是死刑,很少有人能从监狱里活着走出来。而后者,则是中央政府一直力挺的青年组织,跟**人势同水火,根本不可能彼此勾结在一起。

  “他宋大耳朵,是怕蒋仲谋借机夺了荆州!”驼背老军师魏丁,也对二十九军上层目前前的决策,深表不屑。“可人家当年刘备再糊涂,也不会将张飞和关羽给免了职。这宋大耳朵,还没等跟日本人打出结果来呢,先答应撤掉三十七师的师长冯治安。嘿嘿,你看着吧,一旦死守卢沟桥的三十七师被处置,整个二十九军上下就彻底寒了心。等他宋大耳朵明白过味道来,恐怕再想跟日本人拼命,也没人愿意相信他了!”

  “您老能不能不用这种语气说话!”张松龄最受不了的就是驼背老军师这种搬着板凳看大戏的姿态,回过头,非常气愤地抗议。

  “那咱们还能怎么着,刺血上书,可也得有人肯接啊!”驼背老军师伸手捶打着自己的老腰,继续冷嘲热讽。“我当初不放你去北平,是不放对了吧?!就你这急性子,即便到了二十九军,也得被人当做**或者蓝衣社给清理掉!”

  在这个话题上,张松龄无力气反驳。从他目前搜集到的报纸、文告上来看,一个多月前,北大高材生彭学文对二十九军上层人物的那些指控,十有七八并非无的放矢。可长城上那些血迹又提醒着他,自己目前看到和听到的,未必是全部真相。二十九军不会辜负全国人的期望,也不会辜负那些战死在长城上的英魂!

  “你别着急,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不是还没从北平撤离呢么。冯治安将军,也没有通电下野!”见张松龄已经被自己数落得满脸漆黑,老军师开始见好就收,“况且很多事情,记者们只是捕风捉影,未必看得清楚。咱们自己这边,只需要多留点儿心眼就行了。先别急着往前冲, 免得被人卖了还给人家数钱!”

  “嗯!”张松龄答应一声,不置可否。驼背老军师魏丁,给他的感觉一直很矛盾。一方面,此老口口声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热情比自己这个年青人还要炽烈。另外一方面,此老却处处想着如何抓紧一切机会捞取好处,壮大实力,凌烟阁上留名。仿佛这些,才是他组建铁血会的最原始目的一般。

  “这些报纸别扔,咱们都留着!留着!”安抚住了张松龄,老军师魏丁又开始大谈特谈他的另外一个人生理想,“这都是第一手记录,甭管上面说得对与不对,都是物证。存起来,等天下太平了,咱们爷俩就可以编写一部史书。让后来者都知道,咱们这些当时的人,都做了些什么。无论黑白对错,都别遮掩。到时候人们翻开史书第一卷第一页,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咱们师徒两个人的名字。嘿嘿,比那司马迁和司马光,也不逊……”

  这个理想简直比自组一支队伍,参与群雄逐鹿还要宏伟。那不仅需要一支如椽巨笔,还需要一副铁肩膀。张松龄自问担不起来,也没胆子往自家肩头上揽。驼背老军师却沉浸于他自己那宏伟的设想当中,一边捶打着老腰,一边哼起了戏词:“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

  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

  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

  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注2)

  “把您老的盒子炮借我用用!”张松龄被歌声搅得心乱如麻,伸开手,向老军师借“驳壳枪。

  “这可是……”沙哑的歌声立刻停止,老军师像被人窥探了宝贝一般,将手探进前大襟,捂住不放。

  “放心,我不会拐了您的枪跑掉!”张松龄上前几步,自己动手去掏,“二十九军都这般模样了,我去了还能有什么用。把盒子炮借我打几枪,免得日本人打上门来时,我连枪都不会放!”

  “我不是不放心你!”老军师被说中了心事,脸上有点发烫,“我真的不是不放心你。这枪是地道的德国货,比咱们上海兵工厂仿造的那些冒牌玩意儿,可是强得多了。借给你用用不打紧,一旦被魏占奎他们发现我这支跟他们手中的那几支,其实不太一样。又是一堆麻烦事情!”

  “我找没人地方摆弄还不行么,要不,您在旁边看着我!”张松龄握住装枪的木头盒子,连拉带拽。“您老人家啊,让我怎么说你,心眼全用这上面了!连买几把枪,都要短斤少两!”

  “我这不是也为了省点儿钱么?”老军师嘿嘿笑了几声,无奈地松手,“比上海产的贵两倍呢!况且了,魏占奎他们几个,又不知道其中差别!这里边只装了十发子弹,你可别一下子给我搂尽了!一发就要五分钱呢!”

  “知道了,知道了!”张松龄不耐烦地答应着,拎着驳壳枪,跑向了后山。此刻他满腹激愤,真恨不得日本人立刻打上门来,让自己拿着驳壳枪冲进敌群。拼死了就算喝醉,也省得看到这么多人间龌龊。

  “慢一点,慢一点儿。你学过怎么开枪么?等等我,我手把手教你!”驼背老军师终是不放心他一个人出外,找了个借口,拎着议事厅里那把激励士气用的盒子炮追了上来。“你先用这把,把我的还给我。这把枪里头也有十发子弹。你一枪一枪炼,别着急,先学会瞄准,再扣扳机!”

  注1:七七事变时,日军进攻卢沟桥。是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二百一十九团坚持抵抗,拼死守住了阵地。随后,日寇要求严惩三十七师师长冯治安,将三十七师调离北平。二十九军答应下来,却一直拖延着没有执行。

  注2:此曲是桃花扇中的曲目。明亡之后,柳敬亭等人所唱。

  第三章 山南山北 (四 下)

  死乞白赖,在入伙铁血联庄会一个多月后,张松龄终于过了一把打枪的瘾。于崔庄后山小树林儿,一口气将两把盒子炮里头的总计二十颗子弹全给打了个精光。枪声刚一停,顾不得烫,驼背老军师魏丁立刻将盒子炮抢回去抱在了怀中,就像抱着自家孙儿般,一边撩起衣襟儿擦,一边喋喋不休地数落:“二十颗子弹呢,二十颗子弹呢。你怎么能一次全给打光了?那可是四斤半五花肉钱,就换你听了个响儿!”

  “不就一块大洋么,我自己出还不行!”张松龄受不了老军师这幅吝啬鬼模样,撇撇嘴,大声道。

  “你吃的,住的,都是会里头给的,哪来的钱?!”老军师把眼睛一竖,怒气冲冲地嚷嚷。

  “怎么着我也算铁血会的军官吧!您说说,军官是不是该发军官的饷?!我前前后后在会里干了快一个半月了,就是请长工,你也得发我点儿工钱了吧?!”不愧为生意人家出身,张松龄帐记得门儿清。

  按铁血会的规矩,小兵领日饷,当一天值给两毛,不当值没钱领,月底统一结算。军官则按级别领月饷,大当家魏占奎最高,每月八块银元。老军师魏丁第二,每月六块。其他三个副当家每人每月五块,赵二子等六个中队长每人每月四块,底下的小队长每人每月三块。这些都在账本上明明白白记着,张松龄天天都能接触得到,驼背老军师想抵赖也抵赖不掉。

  可一想到白花花的大洋到了张松龄手里,肯定半天不到就得被他换成子弹消耗干净,老军师魏丁就心疼得脸抽。讪讪笑了笑,低声商量道:“会里头包吃包住,你要现钱干什么,还是存在我这里吧。等你走时,我一并结算给你,保证分文不差!咱们爷俩关系这么好,你还信不过我么?”

  “我买卖人家出身,讲究的就是一个亲归亲,财归财!”张松龄压根儿不肯上当,摇着头否决,“你说吧,我每月该领几块大洋?!整天又是帮大当家写文告,又是替你管账打算盘,总不能比赵二子他们还低吧!否则,我就不干了,咱们一拍两散!”

  “不能,不能,他们几个中队长是四块钱,你也是四块!”驼背老师爷连连摇头,唯恐一言不合,张松龄拔腿就走。此刻树林中可是只有他们一老一少,枪里头的子弹刚才还叫小胖子给报销干净了。这小子真的犯了倔,撒腿冲进了密林深处,就凭驼背老师爷的腿脚,还真追之不上。

  “八十发子弹。回头就发给我!”难得把老吝啬鬼逼得额头冒汗,张松龄把手一伸,大声要求。

  “你刚才已经打掉二十发了!”驼背老军师连额头上青筋都急出来了,歪着脖子驳斥,“会里边总共才买了两千粒盒子炮的子弹,如果大伙都照你这么打,一天就得折腾干净!”

  张松龄摇摇头,继续将手往老军师眼皮底下伸, “别人的事情我不管,我只要我自己的那份。八十颗子弹,刚才那二十颗该公款报销,不能算我头上!”

  “六十,顶多,顶多给你七十粒,我枪里头那十粒,算我自己头上!”老军师被逼得连连后退,不断地跟张松龄讨价还价,“一个月只能领一次,还有半个月的军饷,留到下个月底一起结。别再得寸进尺了,给我种地的那些长工,一年才能结一次工钱,还要根据干活的表现扣掉…….”

  如果没人打断的话,这一老一小,肯定还得没完没了的讨价还价下去。谁也没有意识到,他们两个彼此之间,其实早已经拿跟对方贫几句嘴,逗逗闷子,当成了一种习惯。可庄子里的其他人,却不能体会到这种祖孙之间的温馨。见老军师和小胖子纠缠个没完,不耐烦地走上前,低声打断:“军师,张副官,二当家回来了。马车就就停在大庙门口,等你们两个过去入账呢!”

  “回来了!”老军师又惊又喜,丢开张松龄,跳着脚向来人追问,“可是换回枪支弹药来了?多少支,装了几辆车!”

  “两辆马车,一辆上面装的是枪,另外一辆装的是子弹箱子!”报信的庄丁想了想,犹豫着回应。

  “带我过去,带我过去!”老军师高兴得背都顾不上驮了,推了一把前来报信的庄丁,大声命令。

  听闻有了武器,张松龄心里也是一阵狂喜。上前搀扶着老军师的胳膊,大步往被铁血会征用做总指挥部的古庙方向走。还没等走到庙门口,就看见上百颗人头攒动,将肖二当家和几辆马车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而刚刚经历了一场长途跋涉的二当家肖国涛脸上根本没有丝毫倦意,接过一瓢刚打上来的井水,咕咚咕咚猛灌了几大口,然后抬手抹了抹自家的嘴巴,扯开嗓子说道:“我这回可是开了眼界了!好家伙,重机枪、轻机枪、大炮、小炮,还有铁壳子胶轱辘大车,用脚一踩,眨眼功夫就能窜出好几十里地远……”

  “那是大汽车!”围观的庄丁当中,有人笑着提醒。

  “对,汽儿车,冒汽儿的车。一车能装三十多人,比咱们这儿五匹马拉的大车都能装。”肖二当家又灌了几大口冰凉的井水,继续扯着嗓子白话,“坐车的是咱们蒋委员长的中央军,一水儿的黄绿色进口料子军装,头顶半寸厚的铁盔,腰里头还挎着牛皮板儿带。手里握的都是崭新崭新德国造冲锋枪,一扣扳机,就是一整梭子子弹。突突突突,能把一头牛都打成马蜂窝…….”(注1)

  “你就吹吧你!”大伙越听越觉得离谱,异口同声的反驳。咱中国的军队是以武器差出了名的,否则,二十九军也不至于在长城上,拿大刀片子跟鬼子拼命。你要说中央军的装备比二十九军强,有人肯信。要是说中央军的装备,已经超过了小鬼子一大截,那就是白日做梦!有那装备,中央军早把小日本儿给灭了,还用等到现在?!

  “不信,你问问他们,问问他们。给大伙说,你看到没有?看到没有?”肖二当家大急,拉过同行的其他几个庄丁,强迫众人给他作证,“你们几个,是不是看到带钢盔,坐汽车的中央军了?!他们手里头,是不是都拿的德国枪?!”

  “嗯!”众同行去保定的庄丁们,齐齐点头。时至今日,他们依旧为保定城内那些军队的武器和仪容而感到震撼。钢盔、机枪、冲锋枪、机关枪,还有叫不上名字的各种大炮小炮。还有,还有汽车上那一张张年青而又骄傲的面孔,让人看上一眼,就觉得自己矮了半截,连上前搭话的勇气都不剩。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4页  当前第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21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烽烟尽处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