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妻子配役绣院,或散诸近侍为婢;余得脱者皆遁去,据山泽为寇。
整个上京道的局面,更加的混乱。
……
上京东南,怀圣寺,一队华丽的奚车车队停在这里。
这一个月间的局势变化堪称眼花缭乱,上京城权力几度易手,几乎每天都有一批官员因为站队错误,被推出城郊斩首。
上京留守耶律慎思,和北府宰相萧托卜嘉、北院参知政事王师儒等人,利用高超的政治手腕,总算平息了多方局势,保住了上京,得到了暂时安稳的局面。
上京城内,汉人行宫都部署萧特末、东面行军副都统酬斡,正在紧急征调乡丁,重组军队。
而北面鞑靼人还在诸州肆虐,长春岌岌可危,南面耶律淳的大军正在逼近,后党的倚仗萧奉先还在和阿骨打纠缠,先期只敢派萧兀纳统领三万人先奔赴上京应急,而南院宰相王经还被渤海叛贼高永昌隔断在东南,各种物资运送不过来。
今日宫中几位娘娘圣驾到此,便是为生死未卜的夫君,飘摇欲坠的国势祈福。
与她们一同前来的,还有晋王耶律敖卢斡、梁王耶律雅里、秦王耶律定,以及刚刚出生不久的许王耶律宁。
其中晋王耶律敖卢斡是文妃萧瑟瑟所生,梁王耶律雅里是故妃所出,由皇后萧夺里懒抚养,秦王耶律定,许王耶律宁为元妃萧贵哥所出。
虽然局面已经大坏,但皇室的威严尚在,排场依旧不小,这次出行足有上千人随驾。
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生离
王师儒是耶律洪基时代的老臣,辽国大儒,与父亲王祁乃辽朝两代状元,之后担任耶律洪基的讲师,耶律延禧的王傅,长期掌制诰、史馆、枢密、参政的人物。
不过王师儒谦退自抑,守礼自持,在辽朝嚣张跋扈的北院群臣里边,算是一个奇葩异类,无论南北,皆名声极重。
虽然不怎么受重用,但是却是清贵的典范,是辽国王珪那样的人物。
他还是三苏的粉丝,辽国多有崇拜苏轼的文人,但是王师儒不但崇拜苏轼,还崇拜苏洵和苏辙。
当年苏辙使契丹的时候,王师儒以朝廷侍读学士的身份作为馆客者,与苏辙相谈甚欢,不但能够记诵苏轼的文章,连苏洵、苏辙的文章都能够背诵出来。
佛家祈福这一套,王师儒本人是不怎么信的,无奈他熟悉朝廷典章,因此被点名陪侍。
看到前方忙碌杂乱的礼佛队伍,不知为何,王师儒突然想起了当年在使馆里,谈到的小苏学士《茯苓赋》中的一句。
“与时变迁,朝菌无日,蟪蛄无年。苟自救之不暇,矧他人之足延”。
摇了摇头,王师儒下得马来,前去先与主持大和尚交涉,安排静室,与贵人们歇息。
礼佛有一套规矩,需要先得在静室里盥洗默坐,收摄心神,以示虔诚。
虽然只有数里地,但是贵人们身体娇贵,因此也要先歇息一场。
萧瑟瑟领着女侍普贤女,抱着才四岁的晋王耶律敖卢斡来到分配给自己的小院,进入静室默坐。
萧瑟瑟的日子,自打耶律延禧去了金山后,就非常艰难。
宫中是皇后和元妃的天下,元妃生下第二个儿子之后,更加骄纵,处处以萧瑟瑟母子为敌。
听闻大军大败于白驼沟,陛下失踪之后,上京城里的氛围更是日渐诡异,另立君主的议题,也偶尔被群臣提了出来。
自家孩子乃是陛下长子,大辽帝位的第一继承人,皇后和元妃早就忌惮非常,如今更是恨之切骨。
自己身边就一个从娘家就带在身边,情同姐妹的普贤女,两人现在连宫中的饮食都不敢乱用,每日宫人进献的饭菜,两人都偷偷埋到后院,自舂米麦,捕鼠诱鸟为食。
帐帘掀开,门外闪进来一名汉子,普贤女正要惊呼出声,却听那人低喝道:“别出声,是我。”
说完将大毡帽取下来,萧瑟瑟不禁大惊:“余绪,你怎么来了?”
来人正是耶律余绪,但是如今只穿着马夫常用的毡服:“二姐,时间紧急,今日是离开上京的最好机会,一会儿礼佛完毕,你一定要想办法寻个时机,将戟儿带到膳堂厨房,那里有人接应。”
“离开?去哪里?”
“去东京,辽阳府。”
“啊?”
“王丞相来了秘信,说皇后和元妃要对二姐和戟儿不利,戟儿是陛下骨血,要我将你们密送东京,只要到了那里,他就能护得咱们周全。”
“那家里怎么办?姐姐跟妹妹怎么办?”
“家族不用担心,只要你和戟儿周全,皇后和元妃就不敢妄动,以王丞相在文官中的势力,她们也不得不忌惮。”
“相反,如果戟儿出事,接下来才是覆巢之下,再无完卵,二姐你明白了吗?”
“但是这里都是皇后势力,我怕……”
“现在不是怕的时候!”耶律余绪低声急喝道:“无论如何,二姐你都要做成!否则今日之后,恐怕再无机会了。”
“除了岳丈,还有我和大姐夫两个家族,都得被连根拔起。这是生死之机!”
萧瑟瑟紧张得面色苍白:“我……我……”
耶律余绪一脸的坚毅:“我要去安排他事,等到了城东黑山驿,再与二姐细说。”
说完转身出门,手摸到门帘的时候,耶律余绪又转身交代:“二姐,从现在开始,你就当自己和戟儿已经死了,至于能不能重活,就看能不能把握住接下来的几个时辰,明白了吗?”
这话一出,萧瑟瑟反倒是冷静了下来,虽然脸色还是一样苍白,但是嘴唇和手指已经不再抖动:“我明白了,如能得脱此劫,余绪就是我和戟儿的再生恩人。”
“姐姐言重了,我也是为了自己和家族。”耶律余绪将毡帽扣到自己头上:“记住了,膳堂。”
耶律余绪掀门出去了,萧瑟瑟望向普贤女,两人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决绝。
礼佛的流程还是繁琐的,待到萧瑟瑟从小院出来,门口的侍卫看到她,问道:“娘娘,晋王呢?”
萧瑟瑟微微一笑:“晋王昨夜哭着要父皇,折腾了好久,今天又坐了半日的车,倦得都不行了,我已让普贤女陪他睡下。”
“对了,院子侧厢那个箱子,是我这次要供奉给庙里的礼物,你们去取来,送到积善堂去吧。”
侍卫首领进入院子侧厢,果然看到一口彩漆箱子,又去了侧室床前,隔着窗纱隐约看到床上躺着一个孩子,普贤女侧卧在孩子的旁边,一手撑着自己的头,一手拿着团扇,在给睡着的孩子缓缓扇风,嘴里还哼着轻柔的儿歌。
侍卫首领轻轻退了回来,将手一招,命侍卫们抬起那口箱子,跟着萧瑟瑟朝佛殿走去。
出院之前,萧瑟瑟戴起了苏幕遮,将自己的面容隐藏在面纱之后。
经过皇后的院子,皇后和元妃也已经出来了,身边侍卫们也各抬着一口箱子。
见到萧瑟瑟这般模样,皇后就冷冷一笑:“妹妹怎么这幅打扮?”
萧瑟瑟给皇后行了礼:“皇后万福,元妃娘娘万安,就算是礼佛,也不好让外人窥见妇人容颜的。”
皇后嗤笑一声:“妹妹还真是知书达理。这副宋人的做派,倒显出我们的不是了。”
“只是我契丹一族,何时多了这样的拘束?”
元妃讥笑道:“只怕是自负容貌出众,除了夫君,谁得看一眼都觉得吃亏了吧?姐姐搭理她作甚,不就一贯的作腔作势,才惹得夫君怜惜吗?”
皇后问道:“晋王呢?”
萧瑟瑟低头回道:“晋王困倦不堪,叫不醒他,再说有秦王代诸皇子为父祈福,哪里轮得到他?”
元妃这才有些欢喜:“这话可是你自己说的,皇后和诸位侍从都要作证。等到夫君回来,不要以此搬弄是非才好。”
萧瑟瑟赶紧又对元妃行礼:“这却是不敢的。”
皇后也就不为己甚,淡淡说道:“那就走吧……”
待到队伍走远,一个裹着斗篷的身影从萧瑟瑟的院子里探出头来,见已经无人,赶紧朝佛院走去。
队伍进入佛寺,侍卫们将娘娘们的礼物都抬去了侧院的积善堂,萧瑟瑟停下脚步:“冒昧娘娘,我……我想要净手……”
皇后看着前头的佛殿,蹙眉道:“怎地如此不谨?”
萧瑟瑟低声道:“实在是唐突,臣妾回宫后,自当领责。”
皇后说道:“那去吧。”
萧瑟瑟对着皇后的背影施了一礼,迈着小步朝积善堂去了。
元妃鄙夷地看了萧瑟瑟一眼:“上不得台面的东西,姐姐,还要等她吗?”
“一个死人,等她干吗?”皇后说完开始向前走:“一会儿她回来,就让她在殿外立规矩。晚上回宫之后,便借今日之过责罚,她母子俩,却是再躲不过去了。”
元妃默默点头,赶紧跟了上去。
萧瑟瑟快步来到积善堂中的净所,普贤女已经先从别院后门进来,气喘吁吁地在这里等着了。
两人飞快地换了装束,萧瑟瑟对普贤女跪下,哽咽道:“妹妹,今日蒙你搭救,此恩唯有来世再报,来世你来做这娘娘,我做婢女伺候妹妹。”
普贤女也对萧瑟瑟跪下叩首:“蒙娘娘不以奴婢粗蠢,一直以姐妹相待,可惜不能再跟随娘娘,伺候王爷了。”
“今后要娘娘自己保重,来世你还是做我的姐姐,只愿我们再不入这帝王之家。”
主仆二人生离死别,只敢抱头,却不容痛哭失声,只能哽咽流泪。
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大乱
还是普贤女推开萧瑟瑟:“此地不可久留,我这就去引开侍卫,娘娘趁机打开箱子,带着王爷逃走吧。”
说完戴上苏幕遮,走出别院,刚跨过院门,突然“哎哟”一声。
看守的两名侍卫听见,连忙赶将出去:“娘娘你怎么了……”
萧瑟瑟奔到停放供奉的屋子,打开自己那口箱子,一个小男孩露出开心的笑容:“娘——”
萧瑟瑟一把捂住自己孩子的嘴:“戟儿乖,这么久不出一声,真是好孩子。”
说完轻轻松开手:“不过我们的游戏还没结束,我们还要和侍卫们捉迷藏,这次娘亲自带着你好不好?”
“但是游戏的规则是你还不能说话,听懂了吗?懂了就点头。”
耶律敖卢斡立刻点起小脑袋瓜,眼睛里都是兴奋的神色。
萧瑟瑟将他从箱子里抱了出来,偷偷顺着屋墙向后门奔去,然后沿着幽深的回廊转向香积厨边的膳房。
膳房里的戴发火工头陀见到两人,低声道:“直娘贼的可算来了,两位,暂且得罪。”
说完取出两个大麻袋就往两人套去。
晋王耶律敖卢斡天真地问道:“大叔你也是跟我们一起捉迷藏的吗?”
火工头陀愣了一下,萧瑟瑟赶紧说道:“戟儿你犯错误了,说好的不能说话,现在你只剩下一次机会了。”
说完对火工头陀使了个眼色。
火工头陀这才赶紧将麻袋朝晋王耶律敖卢斡头上套去。
很快,火工头陀将两人放到一辆木头推车上,又在车上摆上两个馊水桶,加了一堆树叶烂菜头之类,朝后山门外推去。
出寺之时侍卫过来检查,一看是发着馊臭的两袋垃圾,挥挥手让头陀过去了。
来到后山门的树林里,这里已经停着一架马车,还有七八个精壮彪悍的汉子,虽然装束普通,但一看都是军人气质。
耶律余睹是这些人的头领,将萧瑟瑟和耶律敖卢斡从袋子中救出来,扶上马车,给火工头陀也牵过一匹马:“大恩不言谢,魏兄,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