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左企弓和张觉远去的背影,种谊不禁叹气:“左公这样的人才,留给和鲁斡耶律淳,实在可惜了。今后会不会成我大宋的威胁?”
种谔摇头:“求仁得仁,由他们去吧,左公的才能,需要在农耕之地方得施展,去了草原,没戏。”
“料理大同时间耽误得多了,走吧,我有一个新想法,你们合计合计,看看行不行……”
……
就在折可适和种谊在大同府下放风筝的时候,李纯元、曹南、折可大,也对析津府发起了进攻。
和种谔一篇文章克大同不一样,析津府三路大军得水路之利,能够拉着犀利的霹雳炮随军。
三月,戊戌,子时,三路大军九十门霹雳炮,同时朝析津府开火。
漆黑的夜里,无数火光随着巨大的轰鸣,在析津府内闪烁,紧跟着几处城门被大炮轰开,城池上空也亮起了数十点明亮的星光,将析津府照的恍如白昼。
东路三个将领都是奸滑之辈,这种方式是最容易造成城中敌人混乱的方式。
曹南在延芳淀尝到了新军乱战的甜头,认为这是打破敌人防守,造成其全体性混乱溃散,夺取最大战果的最佳方式。
剩下两个奸贼被曹南一提,顿时也觉得这法儿相当不错,李纯元就建议将攻击时间调整到晚上,利用新军擅长夜战的特点,给顽固的守敌来个猛的。
折可大就说再给他们弄点没见过新玩意儿,用照明弹。
辽人迷信,见到这样的“天变”,会不会未战就先吓尿了?
三个阴人一拍即合,又拉来各自的参谋班子,很快搞出了这么个计划。
霹雳炮开路,然后大军以连为单位,入城乱战!
当然乱战也有乱战的章法,其实还是司徒精细纯老三样,不过作战任务,从以往的大军集攻,变为细化到连!
析津府精准地图现在大家手里都有,进城后各自按照计划,迅速控制各处要地,高官住所,粮仓马棚,先抓大鱼!
几人将析津府分成了几个区,李纯元镇守城外,曹南、折可大率军入城,火爆脾气的冒失鬼如范龙山、姚麟不可用,留在李纯元身边,剩下的将析津府画成九宫格,大家抓阄,曹南、折可大、田守忠、种师道、韦昭、种师中、姚古、田遇、王厚各自负责一区。
曹南给此次行动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九鼠闹析津”!
析津府上空光亮大起,就是总攻信号,大军合为三路,朝城中扑去。
很快城内就响起了爆炸声,铳击声,混乱的喊杀声。
析津府中还有耶律淳八万大军,城内军营早被密谍描绘好送到军中,之前的炮击中被重点照顾,如今已然满城乱窜。
大军入城进展极快,各部按照自己的分化区域,转眼就控制了城门周围各坊,稍作整顿,便一起朝着重要价值目标和城北摸去。
内皇城当然是所有人最急切的目标,不过那里也是辽人乱军奔逃的方向,越往里,抵抗的力量也就越多越强。
城中大乱,三面铳声爆炸大作的时候,内皇城也是炮兵重点照顾对象,数枚炸弹的猛烈爆炸让耶律淳猛然从龙床上惊醒:“宋人攻城了?”
曹勇义和虞仲文已经抢了进来,拉着耶律淳就朝皇宫北门跑:“宋人已经入城了,进展极快,吾皇快从北门退走!”
耶律淳大喊道:“印玺!印玺!”
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潜归
虞仲文从怀里掏出一个带血的皇绫包裹:“印玺在此,掌印刘内使因不肯交接,事态紧急,是臣杀了他抢过来的!”
三人从寝宫出来,内宫已然乱做一团,不少禁军还在作乱,抢劫金宝,劫掠宫人,一片哭喊号呼之声。
又是几枚炮弹落下,将花园里的花石草树炸得四散纷飞,张敦固全身披挂,正带着卫队平乱,见到三人赶紧迎上:“吾皇快退往北城,那里尚有大军接应!”
虞仲文喊道:“张殿使,你也走!”
张敦固一咬牙:“走不了了,我率禁卫死守宫城,为吾皇断后!”
说完对耶律淳跪下:“吾皇为李处温兄弟父子所误,早立为君,以城池自固。导致奥援断绝,将士离心,至有今日。”
“出城之后,自有萧大王接应,当速退鸳鸯泺,与北朝、东朝、南朝纳款称臣,徐图再举。”
猛然叩了一个头:“臣今日与吾皇死别矣,只恨为宋军所隔,不能手刃奸贼。若其逃散北归,望吾皇碎磔之!”
站起身来,不再管三人,拔剑转身大喊:“效命竭忠,正当今夜!同此志者,从吾死战!”
张敦固的忠义一时激起了不少禁军相从,片刻将周围作乱的宫人军士斩杀殆尽,一起朝南门拥去。
耶律淳满脸是泪:“今日方知谁为忠臣!”
曹勇义和虞仲文也是心情沉重,不过现在不是理论这些的时候,招呼卫队,簇拥着耶律淳奔出宫外,朝北而去。
卯正,析津府的铳声和爆炸变得稀疏起来,一夜乱局后,城池已经完全易手。
大军遭受的抵抗非常微弱,只有进攻内皇城的时候,才遇到点稍微像样的抵抗。
仁圣朝的殿前都指挥使张敦固,率千余宫卫,战死宣德门。
北城打开之后,早已在黑夜里无头苍蝇一般窜逃半夜,躲避那可怕铳击和爆炸的辽军,更是或丢下,或携裹自己的将主,蜂拥而逃。
只苦了一般文官胥吏,散兵游勇,北门被宋军控制之后,无路可去。
待到折可大也抵达北门,曹南立即率领韦昭和种师中,追击耶律淳。
辰正,天色大明,李纯元率大军入城,析津底定。
“协领,这院子好大!”跟随王厚的副官见到身前豪华的宅邸,不禁咋舌。
王厚笑道:“李氏兄弟权倾朝野,在投靠萧奉先的时候就捞了一大笔,投靠耶律淳又捞了一大笔,父子兄弟,可是积攒了不少的家当。”
“这是伪朝宰相府?怪不得如此豪富。这得有……汴京城一个坊市那么大了吧?”副官看着朝两边绵延的粉墙:“看来仁圣伪帝对他还不错。”
“昏君佞臣。”王厚摇头:“算了,不进去了,免得沾惹晦气。你去告诉会计班子,好好清查,一块砖石都不能给弄丢喽。”
副官顿时瞪大了眼,协领你这逻辑有问题啊——啥意思,属下我就活该沾惹晦气?!
……
霸州,四路转运司幕府,苏油正在灯下阅读各地的驿书、邸报、章奏、电报。
前方将领充分发挥能动性,将自己胡乱计划的漏洞给补上了,种谔作风大改,用那种奇特的方式攻心成功,不下吹灰之力拿下大同,之后让种谊和折可适将军队打散到营一级,携带一个半月的干粮,分散前出到野狐岭到归化州一线,各自为战,彻底打破了和鲁斡,不,准确说应该是耶律大石的战略方案。
充分利用现在西军高机动,强火力的特点,发挥优势,大胆渗透切割。
小孩子那灵光一现的战略天才,转眼就被经年惯手的老辣手段破解。
应该说种谔的战术,其实与曹南那个“九鼠闹析津”计划,是在同一种战术思想下的一枝两朵,将领们已经在实战当中,摸索出了一套热兵器对冷兵器军队的最佳战法。
如今从昌平到野狐岭的诸处山脉山谷,到处都有以营为建制的新军神出鬼没,耶律淳四万残军才刚刚过得居庸关,前途难料。
萧干的忠诚度还可以,也成功接应到了耶律淳,不过仁圣朝另一支重要兵马,奚王回离保的三万大军,见到耶律淳大势已去,不愿继续跟随,调头回了中京道,在黑河与滦河之间游牧去了。
析津府那场夜战的成果相当丰硕,让耶律淳根本带不走多余的粮秣、军器、战马,以及大量的官员。
自宰相李处温以下,甚至连同耶律淳自己的后妃,都落入了宋军手里。
大战基本已经底定,长城以南,就剩下一个奉圣州还没有攻取,而且此战没有被带走过多的人口,不会影响即将到来的耕作,两道恢复起来非常容易。
“汴京那边的邸报过来了吗?”苏油阅读完桌上堆积的文书,该批示的全部做完批示,拿起笔架旁边的核桃在手上搓着,对王寀问道。
王寀躬身道:“还没有,不过有一封家书,国夫人寄过来的。”
苏油心中顿时咯噔一下。
石薇是将门世家出身,男人出征不问家事,将门中的女人也不会以家事在这种时候打扰男人,这是规矩。
何况就自家新妇什么性子自己清楚得很,收到自己的信看过就放起来,几乎都懒得回,一般就是在儿孙给自己的信中,让孩子在末尾代写一两句,就算表示过关心了。
现在特意寄来一封“家书”,苏油心中顿生警惕。
待到将王寀寄过来的书信打开,里边全是白纸,白纸中抖出来一件物事。
一条项链,陨铁项链。
扁罐从东胜州带回一块陨铁,后来这陨铁被切割成了数片,上面的铁晶花纹非常奇特,被扁罐做成项链的吊坠。
赵煦、陈梧、王彦弼、扁罐、漏勺,每人都有一块。
虽然大体看上去都一样,但是仔细分辨,铁晶花纹却是有细微区别的。
乙炔吹焰发明出来之后,孟皇后还将所有项链收去,让将作监改成以水晶来封装,然后重新发还给几人。
这是几个孩子童年友谊的象征,各人都异常看重,苏油作为他们的师长,也是非常熟悉,还发明了一套记忆方法,作为他与孩子们之间的智力小游戏。
现在苏油看到的,最显眼的那块铁晶最靠近中心,这是赵煦的,然后在新婚之夜,赵煦又将之转送给孟皇后。
苏油将项链链子缠在手指上,将牌子握在掌心,骨节处有些发白:“辅道,巢节度走了吗?”
王寀说道:“还没,巢节度听说郭药师明天会到霸州,准备见见。”
苏油说道:“你去请他来,还有公纪,狄温,我要交代几件事情。”
王寀放下手中整理的书册,出去了。
次日清晨,府中官吏陆续前来当差,听说昨夜都堂偏厅书房一夜通明,运帅又操劳了一个通宵。
王寀捧着盘子上的早餐胆战心惊地进入书房,就见巢谷已经换上了苏油的一身一品文官装束,坐在书桌之前,整理着身上的紫袍:“有些紧,穿得憋气。”
见到王寀担忧的样子,巢谷微微一笑:“辅道你不要这般脸色,在西夏待了那么多年,老夫别的没学会,就一条——这世间啊,没有过不去的坎。”
“节度……”
“叫运帅。你一会儿下去,就说我熬了一夜,需要休息就是了。”
“对了,郭药师应当没有见过明润,一会他来帅府,你将他引来拜见,这出戏就演得更真,左右不过二十个时辰而已,才哪儿到哪儿……”
一艘游艇,早在昨晚就悄然离开了霸州码头,穿过文安洼,进入黄河,逆流向东南驶去。
从霸州到汴京城,水路一千五百里,苏油现在这艘艇虽然依旧叫飞鱼号,但是已经换过好几次了。
新型柴油机提供的澎湃动力,让船速能够高达二十四节。
春水在涨,但是受到影响的也就是文安洼出口的钓台寨到南皮弓高镇的一小段,因为到了南皮,飞鱼号便能转入水势平缓的运河,经东光、历亭、恩州、临清,转入津杭运河,入梁山泊,再转入汴渠,经济州、定陶、东明,抵达开封。
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 危机
船上是一个班子,都是高公纪的人,狄温也在。
三人约好每人值班八个小时,直到抵达汴京。
柴油机轰隆隆的声音里,苏油躺在狭窄的简易床上,双手枕在脑后,看着船舱的顶板。
他知道,轮到休息的高公纪,也肯定没有入睡。
高公纪以为苏油在忧心国事,其实,苏油想的远比高公纪以为的,还要多。
朝中出了大事,和赵煦相关,孟皇后通过这样的法子求助,甚至还得到了薇儿的首肯。
中宫懿旨,说明事情在朝堂上遭遇了绝大阻力,或者说,皇后连章惇和苏元贞都信不过。
真实历史怎么来着?赵煦暴死是那一年?好像就是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