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枫得寸进尺。“往左点儿。”
“好嘞。”青鹃一笑,手指一个用力,青枫脸上的得意尽失。
青鹃轻轻将他的胳膊往外推了推,就在青枫不可置信眼神的追随下,走回床边,回身以胜利者的姿态坐稳,欣赏着青枫定格的动作。
青枫更加幽怨的眼神看向她。
“娘子,我好歹是皇上的贴身侍卫,要脸。”
若再给他一次机会,他定不会把青鹃当个普通女子看待……
这两对有情人新婚燕尔,朝堂上却已经是风起云涌。
每逢有新人进入官场,总会引来新旧观念的剧烈冲撞。
通常,老臣都会给出头的新臣些教训。
新臣从初生牛犊不怕虎,到逐渐圆滑融入,朝堂才会重新恢复平静。
而这一次,有楚文鸿,君子枫,甚至君凌云的幕后相助,老臣们非但没能讨了便宜去,还频频受挫。
在新科进士们逐渐熟悉了政务后,楚文鸿的动作逐渐大刀阔斧起来。惩治贪官污吏,修正法典,严明法纪!
他所推行之事,明处有楚文忠这个护国大将军配合,暗处又有生死门的眼睛无处不在。
使得官场逐渐清明,盗窃乱贼无所遁形!云霄国逐渐完成了新旧血液的替换。
四年后,
云霄国百姓即便夜不闭户,也能安心入眠。
虽不敢说路不拾遗,却也是邻里友爱。只要勤恳劳作,便能吃穿不愁。
曹丞相审时度势,思虑再三,情真意切地向君凌云提出告老还乡。
君凌云同意了,却也命人为曹丞相翻修祖宅,另赏了黄金良田,令曹丞相真正地荣归故里。
楚文鸿顺理成章,成为了云霄国新一任丞相!
这年八月十五,楚文锦和圣雅郡主,带着他们三岁的女儿,回京省亲。
东夷太子东方汇泽,已经继承父位,成为东夷国新皇,却还是带着婉陶公主,和他们同样三岁的儿子,回云霄国京城,与柔太贵妃团聚。
自然,他们都是要进宫见过君凌云和楚云溪的。
“拜见皇上,皇后娘娘。”
“见过皇兄,皇嫂。”
“免礼,赐座。”
君凌云虽然赐了座,可却只有楚文锦和东方汇泽坐了。
圣雅郡主和婉陶公主,却已经迎向楚云溪。
“妹妹。”“皇嫂。”
楚云溪一手一个,抱住了她们。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她没有皇后的架子,待她们还如从前一般,圣雅郡主和婉陶公主都是心里一暖。
圣雅郡主将自己身边,扎着双丫髻的小女孩儿往前推了推。
“小莹,过来拜见姑姑。”
那叫小莹的女孩儿,便像模像样地屈了屈膝,没站稳,身子还微微歪了歪,甜甜地叫了一声:
“姑姑。”
楚云溪笑着蹲下身来,摸了摸小莹可爱的发髻。
“哎,小莹真乖。”
婉陶公主也将自己的儿子送上前来。
“晨耀,去拜见舅母。”
晨耀抱起小拳头,躬下身去,俨然一个小小贵公子。
“舅母。”
“哎,真好。”
楚云溪摸摸这个,抱抱那个,舍不得松手。楚文锦出声提醒道:
“妹妹,不将你的那两对双生子,带出来给我们看看吗?”
东方汇泽也附和道:
“师姐真是厉害,关于你的传奇,如今可是天下皆知,就连东夷的百姓都喜闻乐道。”
两胎都是双生子,得了一个公主,三个皇子,可不是奇闻嘛!好在如今天下太平,百姓的生活一日比一日好。
这奇闻,便成了一桩美谈,都道是皇后娘娘宅心仁厚,体恤百姓,感动了上天,得了天赐的恩泽。
楚云溪看了眼君凌云,颇有些不好意思。
她做梦也没想到,三年前自己生的第二胎,竟然还是双生子,取名君华,君蜜。
“孩子们都在文华殿,跟司空先生读书呢,不如,我们一起去看看?”
今日楚家的孩子们也都进宫来了,热闹得很。
圣雅郡主和婉陶公主高兴地点头。
“好啊,正好让这两个小家伙,也去听听司空先生的教导。”
小莹和晨耀眨着眼,他们好像,平日里也听过司空先生这个名字,到底是什么人呢?
文华殿中。
司空玉一手持扇,一手负于身后,身姿笔直。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是说读书,先要通晓《孝经》中的道理,再熟读四书,方可以学习更深奥的六经。正所谓百善孝为先。
不知你们当中,可有人已经熟读《孝经》?”
如今快七岁的南宫翼第一个举起手。
快六岁的楚侯爷幼女楚文茵,五岁多的小太子君昱,长公主君悦,和同为五岁多的楚文忠长子楚祥恩,也都不甘示弱地举起手来。
剩下未举手的,有四岁半的君子枫长子君明哲,楚文鸿长子楚谦墨,司空玉长女司空念伊。
还有司空玉快满三岁的次子司空慕阳。以及小皇子君华和君蜜。
他们年龄尚小,还未读到《孝经》。
没举手的孩子们互相看看,都决定下学回去,就要找本《孝经》来读,他们可不能落后了。
第763章 司空先生的教导
司空玉满意地看着这些上进的孩子们。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
谁能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见南宫翼又举起手,司空玉儒雅地伸出折扇一指。
“请南宫世子作答。”
南宫翼便站起身,朗声道:
“孔夫子说:圣贤先辈,有最好的品德和道理,用以教化百姓,理顺民心,使百姓和睦相处。”
司空玉点头赞赏。
“不错,南宫世子请坐。”
被先生夸赞,南宫翼帅气的小脸上便带了笑。
司空玉又问道:
“那又有谁知道,先王之至德要道,是什么?”
见君昱举手,司空玉的折扇便又指向他。
“请太子殿下作答。”
君昱起身,虽然他比南宫翼小,声音也还带着稚嫩,却丝毫不妨碍,他已经有了自己小小的气场。
那小脸儿一丝不苟,字正腔圆道: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是说孝道,才是一切品德的根本,所有对人的教化,都应该以孝道为基础。”
司空玉又点点头。
“正如太子殿下所言,人不能忘本,才能立根发芽,茁壮向上。为人都要谨记父母生养之恩。
太子殿下请坐。”
君昱小太子宠辱不惊,端正坐好。
司空玉又看向那些未举手的小弟子们。
“你们也听懂了吗?”
“听懂了。”
孩子们大声应着,那小奶音,真是萌化了门外人的心。
小莹和晨耀已经好奇地探进小脑袋,引得屋里的孩子们齐齐侧头。
司空玉便也看到了文华殿外的几人。
君凌云、东方汇泽和楚文锦没有来,是楚云溪、婉陶公主和圣雅郡主,带着两个孩子来了。
司空玉右手中的折扇往左手一拍。
“今日便讲到这里,散学!”
小小学子们齐齐起身,朝司空玉躬身。
“谢谢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