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女官的自我修养_分节阅读_第106节
小说作者:衣青箬   内容大小:553 KB  下载:女官的自我修养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1-03-13 00: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6/1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桓衍现在能动的只有眼睛,所以看到太医也好,看到朝臣也好,他都拼命的眨眼,希望能用这种方式传递消息。

  只要有一个人注意到,开口询问,那么之后就可以顺理成章地交流了。

  虽然只能睁眼闭眼转动眼珠,但总归能想出办法的。只要他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就能处置掉桓羿,拨乱反正!

  然而太医一个个低眉顺目,朝臣们也像是根本没有注意到他的异样,反倒是干脆利落地跪了一地,让皇后拿出个章程来,简直是在明示立储,很显然已经打定主意抛开他这个“皇帝”了。

  见此情形,桓衍哪里不知道他们不是没看到,只不过都在装傻?

  他虽然还有帝王的名义,但已经废了的人,自然不值得投资,也就没必要在意。

  想明白这一点,桓衍差点儿又把自己气晕过去一次。

第111章 在我身边

  没有人在意桓衍的心情。皇帝已经不能理事,朝中必然会有一番大的变故,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这件事上,都希望自己能从中攫取到更大的利益,自然没人顾得上他。

  而对于众人的请愿,曹皇后也没有推脱,她怀里抱着刚满一岁,连话都还不会说的小皇子,站在桓衍的病床前,对所有人道,“诸公所言甚是,朝廷不可一日无人主事,如今陛下变成这个样子,还需尽快拿个章程出来才好。只是我一个妇道人家,朝政半点都不懂的,此事还需诸公费心。”

  众人闻言,都将视线放在了曹太师身上。

  如今朝中掌权的这几家,谭家自然不必说,原本他们是站在桓衍那边的,这会儿就要后退了。赵宠作为中书令,赵家本来应该掌控话语权,但谁让他家公子偏偏娶了汉王的小姨子呢?如今汉王谋逆,人还关在天牢里,之后不被牵连就是万幸了,自然也不敢争这个先。韩家和潘家一向保持中立,这会儿也不方便直接表态。

  而曹家身为皇后的母族,曹太师又是皇后的父亲,虽然之前他们身为外戚,在朝中的位置比较尴尬,但此一时彼一时,这会儿由他来开口,自是再合适不过。

  曹太师显然提前跟皇后沟通过了,即使面对这样的大好机会,也并未得意忘形,而是谦虚道,“事关重大,还是需要大伙儿一起拿主意。不如大家都来提一下想法,让娘娘从中选出合适的。”

  既然他给了这个台阶,其他人也不是真的不想插手,便也不再客气。

  侍中谭涓第一个开口道,“依我看,陛下虽然身体有恙,但好在膝下有个健康的皇子,不如直接立小皇子为储君,如此国本稳固,再选取老成之人从旁辅佐,自可万无一失。”

  “谭大人诚然是谋国之言,只是这孩子年纪太小,骤然接下这样的重担,本宫心里总觉得不安。”曹皇后轻轻叹息道。

  众人都知道桓衍后宫皇子皇女成活不易,倒也都理解她的这种担忧。

  本来就很难养活了,再给他加上这样的担子,万一承受不住夭折了,到时候才是叫人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确实是个令人担忧的地方。无论是立储君还是直接禅位,主幼都难免国疑。而今的大魏虽然还算得上安宁,可实际上,在座的人都清楚,朝廷内里早就已经腐朽了,存在着种种问题,不过勉强支撑,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出事。

  而这种局面,一个不懂事的小娃娃,显然是压不住的。

  如果没有足够强力的君主镇压,下面的人就只能各自为政,只怕问题暴露得更快。

  虽然大魏的江山这才传到第三代,但是却已经有些岌岌可危的意思了。只是这话,谁都不敢说,甚至想都不能想。

  毕竟从大臣们的立场和本心来说,他们巴不得皇室衰弱,自己手里的权利增加呢。

  之后又有人提了几个建议,但都绕不过这个最关键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早就存在,只不过之前桓衍好好的,暂时不需要考虑,而如果他始终没有合适的继承人,过个十几年,依旧会爆发出来。

  所以说来说去,大殿内的气氛便又渐渐凝滞起来。

  终于,不知是谁看到站在一旁的桓羿,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嚷道,“既然担心小皇子年幼,无法担起责任,不如就从宗室之中挑选贤能者监国,待小皇子长成之后,再还政便是。”

  他这么一说,所有人的视线便都落在了桓羿身上。

  曹皇后让他留在这里,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态度了。所以领悟了这一点之后,众人便纷纷出言附和,都觉得桓羿身为先帝的儿子,桓衍的兄弟,小皇子的亲叔叔,必然能够担此大任。

  桓羿自然是连连推辞,坚决不肯接受。

  众人都以为他是拿乔,故意推拒,估计再这么来往几次,就会接受。谁知道就在这时候,曹皇后突然开口道,“越王虽然没有多说,但你的顾虑,本宫也多少猜到了几分。”

  而今皇子年幼,桓羿担当大任自然没什么问题,但等到十几年后,要还政的时候,势必会面对一系列的难处。

  而自古以来,摄政王、摄政大臣之类的存在,风光的时候自然是一手遮天,但等皇帝长大,手中的势力逐渐膨胀,他们往往没什么好结果,几乎都只会成为新君竖立威信的靶子和踏脚石。

  所以桓羿只要不是被眼前的权力迷花了眼,自然就能想到将来的结局。

  自然,也有另一种可能,让他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那就是他在这十几年间直接废了小皇子,自己登基为帝,那自然就没什么可担忧的了。

  所以他要么不上,要上,那么小皇子的处境就会变得十分危险。所以把他推出来,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有人佩服桓羿能在这时开口拒绝,将这种潜在的可能性暴露出来,但也有人觉得他是傻子。

  然而不管他们心里怎么想,听到曹皇后接下来的话,便都立刻在心底掀起了一番惊涛骇浪,几乎不敢相信自己所听到的。

  曹皇后道,“我们孤儿寡母,如今只求能好好活着。若是越王心里有所疑虑,本宫倒是有个法子,可以两全其美。——方才汉王说是要效仿先帝,兄终弟及,但依本宫看来,纵然要兄终弟及,越王也比他更有资格。”

  竟是拱手将皇位让出来了!

  如果说,诸位大臣只是震惊,那么躺在床上动不了的桓衍,就是几乎要呕出血来。

  他之前跟桓羿说话的时候,没有看到皇后,所以对于她的印象,还停留在宴席之上,皇后主动站出来维护自己。所以方才皇后抱着小皇子进来,他看到两人,心下也十分欣慰。

  虽然自己已经变成了这样,但好在还有一个儿子,而这个儿子抱在了皇后膝下养着。有皇后和她身后的曹家支持,小皇子方能度过这段最危险动荡的时期,接过自己的位置。

  后继有人,多少可以宽慰一下桓衍经历种种变故之后已经十分灰心的情绪。

  然而此刻,听到皇后说出这番话,他才终于意识到真正的问题所在:之前汉王谋逆,他就怀疑自己身边还有人被收买了,而现在,一切都已经无比清晰。

  原来不仅仅是何荣那些奴才,连他的皇后都选择了背叛他!

  她甚至要将他好不容易才谋划来的皇位,拱手送给桓羿。这一瞬间,桓衍目眦欲裂,甚至忍不住生出来一个念头:早知如此,还不如当时写下诏书,让汉王成事。

  这皇位,他可以给天下任何人,唯独不能是桓羿!

  自从桓衍从桓羿手里抢走第一样东西开始,就只有他从桓羿那里抢东西的份,从没有还回去的。

  然而不管他心里再怎么恨,再怎么着急,但这些事已经注定跟他没有任何关系,也没有人会来问他的意思了。桓衍只能咬着牙,瞪着眼,看着站在床前的桓羿和皇后。

  从他这个角度,只能看到他们的背影。又因为他躺着,他们站着,那身影似乎也显得格外地高大,屹立在那里,根本无力撼动。

  他只能在心里祈求朝臣们拒绝这个过分荒谬的提议。

  然而,当初本来就是宸妃拥趸的御史中丞潘致远已经开口道,“这……虽说有些令人吃惊,倒不失为一个好的解决方式。”

  一听他这么说,其他人就猜到他可能提前得到了什么暗示,纷纷不甘示弱地开口。

  有人反对,觉得桓衍明明有儿子在,没必要将皇位传给兄弟,但旋即就被人用先帝的事例反驳了。当初太-祖也有两个儿子,汉王已经十几岁了呢,还不是因为担不起事,所以让朝臣们推举了先帝登位。

  但反对者依旧坚持父死子继才符合纲常,兄终弟及容易乱国。——汉王之所以谋反,不就是因为不忿于本该自己继承的皇位被先帝夺走吗?若是再来一回,只怕又会留下隐患。

  小皇子现在还小,但是他总有长大的一天,到时候,他会甘于这样的命运吗?

  曹皇后看着他们争得面红耳赤,本来想开口说自己会直接带着小皇子离宫别居,不让他生出多余的心思。然而不等他开口,中书令赵宠突然开口道,“依老夫看,此事倒也不是没有解决之法。”

  “哦?不知中书令有什么法子?”有人问。

  赵宠道,“既然诸位担忧的,都是小皇子的处境问题,不如就请越王将小皇子立为皇太子,如此一来,自是皆大欢喜。”

  听他这么说,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都找不出反驳的道理来。

  倒不是这个安排真的就万无一失。事实上,等桓羿有了自己的孩子,矛盾会变得更加激烈。但是至少表面上,这个结局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伦理方面也说得过去。

  至于小皇子能不能活到继位的那天,桓羿有了自己的孩子,还会不会让他继续待在储君的位置上

  从古至今,储君本来就是个危险的职业,就算是皇帝的亲儿子,被封为皇太子之后,真正能够继位的,也不过十之三四罢了。谁都没办法保证十几年后的事,他们这些人能做的,只是替他争取这样一个名分。

  虽然在更多人看来,没有这个名分,他的下场说不定还好些。不过这也要他无心大位。若是有心争位,有了名分的确会更名正言顺。

  所以短暂的思索之后,他们就将问题抛给了曹皇后,让她来做决定。

  毕竟,若不是她主动开口,想要推桓羿上位,也就没这么多事了。

  曹皇后一时也有些犹豫。她本来是想自己将这个孩子带走,这样对孩子来说会更好,但谁也不知道孩子会是什么想法,如果他长大后就是像汉王一样,想要夺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呢?

  保留这个名分,自然更好。

  她不由看向桓羿。这跟他们事先说好的不一样,是否同意,就要看桓羿的意思了,“越王是否愿意立畅儿为太子?”

  她没问桓羿是否同意继承皇位,等于直接跳过了这个问题。桓羿眉梢微微一动,“既然是皇嫂所托,臣弟自是在所不辞。”

  反正他和甄凉本来就不会有孩子,将来总要考虑继承人的事,桓畅虽然是桓衍的儿子,但是他本身是没有过错的,名分上也合适,小孩子只要好好教导,想必不会像父亲。

  “既如此,本宫还有一个要求。”曹皇后又道。

  “皇嫂但说无妨。”

  曹皇后却没有看他,而是看向跪着的大臣们,“若是越王继位,陛下和本宫继续留在宫中,便不合适了。所以到时候,陛下和本宫会搬到京郊的温泉行宫休养。太子年幼,本宫想亲自教养他,等要读书了,再送回宫里。另外,后宫中的嫔妃,也该同去侍奉陛下。”

  这个提议倒是没什么令人意外的。

  按照原本的计划,是桓衍死了,曹皇后自己带着孩子离开皇宫,那多少会有一点阻碍。但如今桓衍还活着,虽然是个躺着不能动的活死人,但毕竟有帝王的名义在,留在宫里,桓羿的处境会很尴尬,当然是搬出去更好。而有他在,曹皇后和后宫嫔妃跟过去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省下不少事。

  但是她要将小皇子一起带走,就有点麻烦了。

  按理说,既然是储君,当然是桓羿从小带在身边更好。但既然不是自己亲生的,将来的事也说不定,曹皇后出于防备的心态,想自己养大孩子,也很正常。

  小孩子容易夭折,可是等长到七八岁,该读书的年纪,就没什么问题了。

  而且他跟着曹皇后的时候健健康康的,一回宫就生病出事,那就太明显了。桓羿就是为了自己的名声,也不会让这种事发生。

  如此一来,也是一重保障。

  到底是自己养了一年多的孩子,虽然不是亲生的,但曹皇后也为他设想周全。——表面上,好像是将他的皇位拱手让人,但却是给小皇子争取到了更多的成长时间。至于更多的,就非她所能了。

  既然事情已经议定,当下就有人送上笔墨,直接写了禅位的诏书和立皇储的诏书,然后颁行天下。

  自然,这个消息一公布,又引得整个朝堂,乃至京城上下都一片哗然。

  不过再细细一打听,得知汉王不但逼宫谋反,甚至还给皇帝下了毒,导致陛下中风,也不知还有多少日子,这个结果似乎也就理所当然了。有先帝的前例在,对于弟弟继承皇位这件事,百姓们的接受度并不低。

  何况这不是把皇子立为储君了吗?

  虽然私底下也不是没人议论,将来有了亲生儿子,只怕又要起纷争。不过这种话也只能私下说一说,没人敢当面议论。

  ……

  在满京城议论纷纷时,身为当事人的桓羿,已经带着甄凉回到了和光殿。

  虽然准备各种典礼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桓羿已经准备接手各种政事了。人忙起来,当然没空再回宫外的府邸,索性直接在宫中住下。

  住处当然不是和光殿。自从去年这里起了火,桓羿直接搬出去之后,这处就荒废下来了。

  ——反正没有人住,重新翻修还要花一大笔钱,自然没必要着急。尤其这里还是桓羿的住处,桓衍就更不会急着修整。

  所以现在,整个和光殿还是一片断壁颓垣。不过甄凉坚持要来看,桓羿拗不过,只好陪同。

  甄凉绕着这片废墟转了一圈,心里都是后怕,很是不满意地对桓羿道,“殿下当时就是留在这里做诱饵?烧成这个样子,你还说没有危险。”

  “的确没有危险,不过呛了几口烟。”桓羿安抚她,“都已经过去的事了,怎么又提它?”

  甄凉叹了一口气,“其实我也知道,殿下并不是不爱惜自己。若可以选,谁愿意亲身涉险?无非是没有办法,只好把自己也当成筹码,摆到桌面上去。”

  “以后不会再有这样的事了。”桓羿再次保证,“不会再让你担心。”

  “其实……”甄凉想了想,又忍不住摇头,“我并不是怕殿下涉险,我所担忧的,是殿下涉险的时候,我不在身边。”

  她害怕的,是自己什么都不能为他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切发生。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7页  当前第10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6/1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女官的自我修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