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瀚玉食指轻轻点着案几,淡淡说道:“她日后便是你们的主母。”
这一言,已是定了宋桃儿在海棠苑的地位。
莲心面色顿时一凛,忙低低应了一声是。
但凡爷用如此口吻交代的,那必定是极为看重之事,若敢不放在心上,那便是触了爷的逆鳞。
莲心还记得,年前这院里还有个叫金宝的小厮,爷吩咐他早早给桃树裹上草帘子冬日里防冻,那小子没放心上,过了两日下了一场大雪,当年栽下去的桃树苗便冻死了几株。爷发了雷霆震怒,罚了他八十鞭子。冰天雪地的,剥光了上衣,就在这院子里抽。
饶是爷的奶母林大娘过来求情,亦没能保下人来。八十鞭子,足足将鞭子打断了才好。完了,爷便将那金宝撵出了海棠苑。
忆起这些旧事,莲心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哆嗦,再不敢生轻视之心。
郑瀚玉又问道:“前两日,我吩咐怜姝寻几个老实本手、伶俐勤快的丫头,她去寻了?”
莲心忙回道:“怜姝姐姐这几日都在忙此事,已看好了几个,改日就带来给爷瞧。”
郑瀚玉微微颔首,桃儿性子淳朴老实,没有那许多花花肠子,服侍她的人必得是忠心可靠,且脑子灵活的。那有二心的不必说,蠢笨的弄来,反倒还替桃儿招祸。
主仆两个各自无言,屋中陷入沉寂。
片刻,但听外头一阵轻快的脚步声响,怜姝走了进来,上前先向郑瀚玉福了福身子,问了安,又报道:“爷,武安侯夫人来了,在老太太房里说话呢。”
郑瀚玉一时未能想起,疑惑道:“武安侯夫人?”
一旁莲心便递上话道:“爷,就是常大小姐。”
郑瀚玉这方想起,常文华那亡夫生前是朝廷敕封的武安侯,她自然便是武安侯夫人了。
想起这个女人,他面色如旧,只说道:“她来做什么,靖国公府同她家已再无瓜葛了。”
怜姝便道:“爷,常大小姐如今就在院子里候着,想见您一面。”说着,似是明知郑瀚玉会回绝,又赶着说道:“老太太打发人传了话儿过来,只说答应了爷那件事,但爷还是见她一面为好。不然……不然庚帖,就还请爷还回去也罢。”一气儿说完,怜姝只觉心口砰砰直跳,偷眼瞧着郑瀚玉面上的神色。
郑瀚玉一时无言,面上神情冷漠如霜,片时才道:“既是老太太的吩咐,那便叫她进来。”
第二十八章 你就不能再叫我一声文卿么……
怜姝心中一喜,面上却不敢显露出来,忙应了一声,扭身去了。
一旁莲心提了壶,朝郑瀚玉的茶碗里添了些茶水,笑嘻嘻说道:“常姑娘往日最爱吃水仙茶了,屋里收着的还有,小的这就取去。”
说着,放下壶就要抬步过去,却被郑瀚玉一声喝止:“不必与她预备什么茶水,她很快便去!”
莲心倏地一惊,便停了下来,垂手退在了一边,心里直犯嘀咕:爷待客还从未这般不顾礼数过,这常大小姐可当真是把爷得罪狠了。
郑瀚玉与常文华之前的事,府中下人尽皆知晓。那时节,人人只道是郎才女貌,好一对神仙眷侣。之后郑瀚玉受伤,靖国公府退亲,又都扼腕不已。郑瀚玉夺了二房的亲事,求娶宋桃儿,府中各房私下议论纷纷,只道这郑四爷是因着退亲赌气方才要硬娶一个乡下女子。
现下常文华过府做客,如莲心这般的侍从,只当事情来了转机,心中便有几分雀跃。
片刻,郑瀚玉透过软壁夹缝,只见一名淡妆素服的美貌少妇随着怜姝缓步进来。
怜姝引她进门,福了福身子,便出去了。
那少妇倒是轻车熟路,转过软壁走了过来,行至桌前停下,微微欠身:“忠靖侯安好。”
郑瀚玉冷眼看着她,口吻淡漠道:“我不能起身回礼,你也自便罢。”
常文华闻声,便直起了腰身,凝望着郑瀚玉,那双如一汪秋水的眼眸里,满是欲语还休的热切。
她穿着一袭荼白色绸缎夹衫,领口高高的束着,裹出一段雪白优雅的脖颈,下着一条同色的掐银丝褶裙,裙上散绣了竹叶暗纹。一头乌发高高的盘起,云鬟雾鬓,耳下坠着一对珍珠坠子。秀美端庄,如仙子出尘,又极合乎她新寡的身份。
常文华一向精于妆扮,姿色本又出众,是以哪怕母家早已式微,京中名门子弟亦不乏追求者。也正因如此,郑瀚玉受伤之后,她转身便能搭上武安侯。
常文华的双眸生的极好,总是湿润润的,望着人时便如含情脉脉,令人为之痴迷。
即便是郑瀚玉,当初亦为那双眼睛所惑,沉溺了下去。两人定亲之时,好友之中有人相劝,常文华母家失势,于他前途无益。然则那时郑瀚玉正当情迷,并不将这些规劝之言放在心上,直说自己是中意她的人,而不是她的母家。他郑瀚玉的前程,并不需要女人的母家相助。
是以常文华琵琶别抱之后,郑瀚玉一度一蹶不振。若非桃儿救赎了他,他还不知要自暴自弃到几时,或者也再不会有后来的忠靖公了。
如今他已是两世为人,再看着眼前的女人,心湖波澜不起,既无情愫亦无愤恨,不过是个陌路人罢了。
常文华看着他,轻轻开口道:“你,过得可好?”
郑瀚玉回道:“不劳记挂,一切尚好。”
常文华听出他语气冷淡,不由说道:“这两年间,我一向在那边府里,咱们疏于走动,但其实我心里一直很惦记你的。”
郑瀚玉笑了一声,将手中的茶碗放在了桌上,缓缓说道:“武安侯夫人身为有夫之妇,心里却惦记着一个外姓男子,未免于礼不合。”
常文华面色微微一红,正欲说些什么,却听郑瀚玉又道:“我母亲嘱咐我见你,我方才见你。如今我尚有许多家事公务在身,并无闲暇与人闲谈。夫人倘或并无要事,便恕郑某不能留客了。”
常文华眼眸一红,微带了哽咽道:“四哥,你可还怨我?那时候、那时候我也是身不由己,爹爹娘亲一起来逼我,我只能依从了他们。嫁到武安侯府之后,我没有一日是快活的……”
“那也是你的事。”
郑瀚玉毫不客气的打断了她的述说,并言道:“我并不怨你,郑某已是废人,如何还敢耽搁你的大好青春。如今你已是武安侯夫人,这些陈年旧事再不要提起,免得被人听去,自惹麻烦。”
四哥这一称谓,是当初两人情浓之时,常文华之于郑瀚玉的爱称,目下听在耳中,郑瀚玉只觉刺耳。
常文华见他冷淡如斯,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轻轻说道:“听伯母说起,你自腿伤以来常患寒症。我府中有上好的寒症丸药,是我娘年年吃的,倒很有些效验,已拿给伯母了,你记得吃。”
郑瀚玉冷言道:“郑某这残废已无药可医,不敢再糟蹋夫人的良药。”
常文华面色哀楚,低声唤道:“四哥,你就不能再叫我一声文卿么?”
郑瀚玉凝视着她,满目清冷,一字一句道:“武安侯夫人,郑某即将娶亲,还请自重。”
常文华闻言,面色越发白了几分,半晌才凄凄一笑:“原来,外头的传言都是真的,四哥当真是要成亲了。”言罢,她向郑瀚玉道了个万福,嗓音清朗道:“那么,妾身便恭祝侯爷新婚和睦,夫妻相谐。”
一语毕,她便红着双眼,转身匆匆离去。
莲心看的咋舌不已,自家爷可当真是绝情,往年这两人好的时候,自己也曾在一旁瞧着,哪曾想到会有今日这局面!
爷这一席话,算是伤透人心了,哪个姑娘能经受的住?
但想必,爷就是要常大小姐死心吧。
莲心正胡思乱想,却听郑瀚玉忽然喝道:“莲心!”
莲心冷不防的打了个激灵,慌忙回道:“爷吩咐?”
郑瀚玉斥道:“把往日收着的那些物件儿,还没清理干净的,统统拾掇出来,放在院子里焚了!倘或日后再让我瞧见,唯你这小厮是问!”
莲心哆嗦了一下,哭丧着脸应了一声是。
那些物件儿,还是之前怜姝姐姐说爷一向看重,暂且收着,免得日后爷忽然想起来要,找不着了担待不起。
如今可好,倒连累的他在这儿挨爷的呵斥!
常文华步出正房,却见怜姝正在抄手游廊上坐着。
怜姝一见她出来,连忙起身迎上前来,浅笑道:“夫人这是要去?”
常文华含笑微微颔首,轻轻说道:“四哥好似心情不大好,我留在这里,只是打搅了他休息,还是早些去的好。”
怜姝哪里听不出这话里的意思,暗道这武安侯夫人分明是被爷撵了出来,便开解道:“爷自打受了这伤,气性一贯大些,夫人不要放在心上。过上两日,爷回转过来,怕是要懊悔呢。”
常文华微微一笑,没接这话。
她下了台阶,跟随而来的小丫鬟忙跟了上来,怜姝便送她们主仆两个出门。
大约走至海棠苑大门处,常文华忽而低声问道:“四哥……当真是要娶亲了么?这娶的是哪家的小姐?”
怜姝听她问起,轻轻叹了口气:“夫人有所不知,我们爷近来也不晓得是堵了哪一口气,突然要娶一个乡下的姑娘做正房太太,任是谁劝都不管用呢。大伙说起来,都是惊诧不已。”
常文华听在耳中,面色不改,依旧笑道:“那想必这位姑娘一定生的国色天香,因缘际会与四哥相识,四哥一见倾心,方才一定要娶她吧。”
怜姝却皱了皱眉,说道:“好似不是这样呢。论起来,我们爷从未去过乡下地方。这宋姑娘……哎呀,说起来也是一桩奇闻,当初我们老国公爷奉旨出兵打仗,这宋姑娘的父亲便在麾下服役。也不知宋家怎有这样大的造化,宋家的老爹搭救了老国公爷。有这救命之恩在,老国公爷说要答报,便将二房的小少爷同那家的姑娘定了亲事。那时候亲族里的人都说不配,姨娘也哭的死去活来的,老国公爷就是不肯松口,到底还是定了下来。后来倒也相安无事,那宋家的娘俩也常借着这层关系与府中往来。若说相识,四爷大约也就是那时候在府里见过那小姑娘一面。然则那时,宋姑娘不过才十三四岁的年纪,实在幼小。四爷几乎长她九岁,又怎会……并且那时,四爷他……”话至此处,她忽然想起,那时候的郑瀚玉同常文华正当情浓,自料说错了话,再不言语了。
常文华微笑道:“如此说来,倒也是天赐的缘分了。”
怜姝看她神色不改,言辞沉稳,倒颇为佩服起她的气度来,赔笑道:“夫人倒是好气量,不愧是大家出身的闺秀。换成那小性子的女子,还不知要怎样呢。”
常文华容色惆怅,喟叹道:“说来说去,当初都是我对不住他,如今也没什么好说的。”
怜姝将她们主仆两个送至二门上,看着常府的下人接住,方才回去。
常文华又到松鹤堂郑罗氏房中坐了片刻,说了几句话,便告辞出府。
自靖国公府偏门出来,待上了常府的马车,常文华那清丽脱俗的脸上,泛起了些许阴霾。
服侍她的丫鬟芳草为她主子抱不平道:“这郑四爷好生不留情面,当初姑娘那等全心全意的待他,如今这样冷言冷语的,一点儿好脸色也不给。这男人,当真就是凉薄!”
常文华一字不发,倒将手中的一方素白掐丝手帕捏的紧紧的,修饰的精致美丽的指甲泛出了些许白。
郑瀚玉还是怨她的,然而她又能如何呢?
当初他受伤卧倒,她不是没有等过他,但他的伤始终没有好转,甚而宫里的御医也来诊治过,依旧如此。
父母都不同意这门婚事,她还年轻,实在受不得往后余生就伴着个站不起来的男人,她能有什么法子呢?
她常文华的命实在苦,好容易嫁了出去,夫婿不上两年竟就撒手人寰。转头回来,郑瀚玉竟要娶亲了,还要娶一个乡下女子!
他此举,分明便是在讥讽于她。
第二十九章 咱们的亲事就算了吧
郑廷棘从海棠苑夺步而出,一路向西角门直奔而去。
跟随的小厮见主子爷乌云满面,显是山雨欲来,不敢多嘴多舌,只随着他一路小跑过去。
到了西角门上,郑廷棘忽的抬腿踹了那小厮一脚:“瞎了眼的东西,爷要出门,还不备马!”
小厮冷不防挨了这一记窝心脚,直痛到心肝里去,又不敢叫疼,忙从地下爬起,奔去马厩将郑廷棘平日里的坐骑牵来。
郑廷棘接过缰绳,一跃上马,就驰骋而去。
小厮愣了半晌,方才回过神来,他没问爷这是去往何处!
郑廷棘纵马疾驰,狂奔而去,出了京城大门,便奔往清泉村。
郑瀚玉的说辞,他一个字也不信!
他不信宋桃儿便当真会舍了自己,转而投入他四叔的怀抱。他一个四肢健全的男人,还及不上郑瀚玉那个残废么?!
与桃儿定亲的人是他,郑瀚玉凭什么将她夺走?!
何况,他依稀记得,桃儿还来府中走动时,曾将自己亲手做的点心和绣件儿赠与自己。只是那时候自己糊涂,一样也没看在眼中。及至婚后,夫妻之间相处,她也总是温柔体贴,任他予取予求。还有那香囊,那伴他至临终的香囊……
是以,郑廷棘坚信宋桃儿于自己有情。
他甚而将之前在江南豢养的两名外宅给予了一笔养老银子遣散,只想着今世好好的待她,两人好好的做夫妻,怎会杀出郑瀚玉这桩事来?
郑廷棘遣散那两名外宅之时,看着往日倍受自己宠爱的艳丽妇人在面前哭成一团,花容无主的模样,他竟无半分怜香惜玉的心思,只觉心硬如磐石。他可记得分明,上一世自己遭难,养的那些个女人,府里的不必说,罪人家眷自有律法处置,外头的这两个女人,饶是自己平日对她们百般宠爱,一听闻消息,立时便做鸟兽散,带着自己往日赏她们的珠宝财物,转身就给别人当外宅去了,连一滴儿泪也没有掉。这些事,都是他在江南的旧仆写信告知的。
郑廷棘实则也心知肚明,这些欢场女子逢场作戏,心里贪图的也不过是自己的财势,然则好歹露水夫妻也做了那么久,竟连半点情分也无。
到了落魄潦倒的境地里,他方才明白过来,这世上能真心待他的女人,大约也唯有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