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嬷嬷又道:“娘娘,这次的事情奴婢也有些震惊呢。熹妃娘娘竟然蠢到对皇上下、药,而且还不知道借旁人之手,奴婢怎么都想不明白,熹妃娘娘怎就敢这样大胆?”
昭贵妃抬眸,幽幽道:“她这些年便是这样的性子,仗着自己是皇上的表妹,以为永远不会触怒龙颜。”
说完,昭贵妃又道:“不过熹妃栽了这样的跟头,倒是便宜姜皇后了。明日便是初十,内外命妇入宫给姜皇后请安的日子。姜皇后失了凤印,原是最狼狈的,可熹妃今日出了这事儿,算是替姜皇后解围了。”
长春宫里,如昭贵妃所说,姜皇后果然是松了一口气。
熹妃被降为嫔位,明日大家定会议论此事,她失去凤印之事,也就没那么显眼了。
这样想着,姜皇后着实觉着熹妃这次犯蠢,实在是好时机,否则,也不至于替自己解了围。
“娘娘,往日里熹妃娘娘仗着自己是靖远侯府出来的,加上姜家和卫家这些年不对付,对您失了恭顺。可现在,她被降为嫔位,看她日后还敢嚣张不。”
“而且出了这事儿,她肯定要迁怒到淳妃娘娘身上的,毕竟,今日皇上独独召了淳妃娘娘往长庆宫去,这对于娘娘您来说,又是一件好事呢。”
“熹妃若因着怀恨在心对淳妃肚子里的孩子下手,那娘娘再无需因着淳妃烦心了。”
说完,孟嬷嬷顿了顿又道:“这宫里哪个失了孩子的女人不疯疯癫癫一阵子,皇上的耐心又能有多久,到时候,娘娘您大可以让淳妃知道,什么叫做恭顺。”
很快到了第二天
内外命妇们依着惯例往长春宫请安,按说大家也都是知道规矩的,可一大早大家听闻熹妃娘娘竟被降为嫔位,到底是没忍住,窃窃私语起来。
“熹妃娘娘这妃位没了,如今见着安妃娘娘,锦妃娘娘,也得行礼问安了。当真是讽刺呢。”
“我可是听说,昨日皇上下旨降了熹妃娘娘的位份时,独独召了淳妃娘娘往长庆宫去,你们说,皇上莫不是真的有意让淳妃娘娘永远掌凤印,而且熹妃娘娘府中这孩子若是个小皇子,只怕淳妃娘娘的造化更深了,许会直接升了贵妃之位,这样凤印在手中也就名正言顺了。”
这说话的人是永安侯夫人,等她一说完,却见昭贵妃不知何时过来的,显然是听到了她的话,狠狠的就朝她瞪来。
永安侯夫人吓得她浑身一个瑟缩。
其他人见状,也都不敢再暗中嚼舌根。
这时,皇后身边的大宫女出来传话道:“皇后娘娘已经在等着了,诸位夫人都进来吧。”
对于外头的议论纷纷,姜皇后无需特意去听,就能知道大家的心思。
等大家给她请安问好后,姜皇后轻抿一口茶,道:“今日又到了初十,本宫早就想着能和诸位一起吃吃茶,聊聊天。不过今日,熹嫔妹妹身子有些不好,便不过来了。”
原熹妃被降为嫔位,这事儿在场的人谁能不知道,可姜皇后却特意提及熹妃,可见是故意笑话熹妃的。
想到皇后娘娘竟然如此没有耐心,如此急着嘲讽熹妃,徐琼不由觉着姜皇后当真没有学到太后娘娘的半分城府。
第92章 荒唐 “那这姜家姑娘可不得吃了不少的……
熹妃被降为嫔位, 姜皇后心情着实不错,可这并不代表,她会忘记徐琼从自己手中抢走凤印的屈辱。
所以, 她故意对着徐琼道:“淳妃妹妹,本宫听闻昨日皇上下旨降了熹嫔的位份, 只叫了妹妹一人往长庆宫去。妹妹既然在场, 竟没劝着皇上些,怕是要惹了非议呢。更别说, 这熹嫔背后到底有靖远侯府,妹妹如今掌凤印, 多少该顾忌些靖远侯府的颜面,在旁替熹嫔说句话的。”
今日往长春宫来请安,徐琼对于姜皇后会借着此事故意为难自己早有心里准备,所以, 她非但没有露怯, 反而是抬眸看向姜皇后道:“皇后娘娘教训的是,是臣妾无能。昨日许换作皇后娘娘在场, 皇上会顾忌些和皇后娘娘的情分,对熹嫔娘娘从轻处置的。”
自己原是故意借着此事给徐琼拉仇恨, 让内外命妇都看着,她有着怎样的私心。姜皇后怎么都没想到, 徐琼会这样回击自己。
她已遭皇上厌恶多年,徐琼却非得说什么皇上顾忌和她的情分,这不是故意让她丢脸吗?
一时间,姜皇后羞恼极了。
内外命妇们把这一幕看在眼中,顿时各有心思。
还是靖远侯夫人出言打破了这样尴尬的气氛,看着徐琼已经隆起的肚子道:“淳妃娘娘, 这估摸着时间,娘娘临产之日要到年底了吧。到时候,若能给皇上诞下个小皇子,可谓是阖宫的喜庆,皇上必是要重赏娘娘的。”
靖远侯夫人突然间把话题扯到了自己腹中的孩子身上,徐琼心里猛地一惊,她自然知道靖远侯夫人没有安好心。
熹妃被降为嫔位,而自己是唯一在场的人,靖远侯府自然不会觉着熹妃犯蠢才遭了皇上的责罚,反而会怨恨自己,未曾替熹妃说句话,才让熹妃丢了这么大的脸。
可即便是这样,这靖远侯夫人也未免太无礼了。
徐琼也不是什么好欺负的,似笑非笑迎着靖远侯夫人的目光,道:“借侯夫人吉言了。不过,这孩子即便真是个小皇子,那和太子殿下还有二殿下也差了那么些岁数呢,又岂能和两位殿下相较。”
徐琼这话说得是滴水不漏,她虽知道自己如今怀了身孕还有掌凤印之事刺了很多人的眼,可她并不能让靖远侯夫人得逞,让内外命妇们觉着她倨傲而又有野心,更想借着熹妃被降位一事,确定自己在后宫的地位。
靖远侯夫人见徐琼对自己的防备,顿时心情也复杂极了,她从未有这样狼狈过,娘娘被降了位份不说,自己的嫡女也被皇上撵出宫去,而这一切,在她看来都拜徐琼所赐。
若非她的存在,皇上不可能这样对靖远侯府,对自己的母族的。
肯定是这徐氏,故意落井下石,才让靖远侯府如此难堪的。
出了这样的小插曲,内外命妇从长春宫离开时,都忍不住窃窃私语起来。
“怪不得说权势养人呢,今日淳妃娘娘这般气势,谁能想到之前她不过是镇国公府的世子夫人,日日在镇国公老夫人和高氏面前做小伏低。”
“是啊,人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淳妃娘娘还真是好命呢,和离了不说,还能得了如今这样的恩宠,若年底再诞下小皇子,定会得了皇上的嘉赏,许我们新年宫宴上再次见到淳妃娘娘时,就该尊称一声贵妃娘娘了。”
“可不是,若真如姐姐所说,妹妹算是知道什么叫做一飞冲天了。”
对于众人的窃窃私语,徐琼无心去理会,她身处风头浪尖已非第一日,若真要事事去较这个真,可不把自己累死了。
何况,今日她还有别的事情要处理,白家舅母和钱氏今日同时往从里来,还有一烂摊子等自己收拾呢,她如何有这闲情理会别的事情。
等她回了显阳宫,钱氏和白家舅母问氏果然已经到了,让徐琼意外的是,温氏身侧还跟着两个女儿,白锦华和白锦茹。
见着徐琼回来,大家上前见了礼,而没等温氏开口说什么,却见钱氏抢先为难温氏道:“舅太太,今日当着娘娘的面,咱就把话说清楚。外头都传白家要封爵,白家若真的有了这样的体面,那都是倚仗娘娘的恩宠。既如此,让你那小女儿嫁给璞哥儿,难道还不该吗?娘娘就璞哥儿这么一个弟弟,若能成了这门亲事,岂不也替娘娘解了烦心之事,而且还能顺势全了白家的名声。”
温氏不比钱氏伶牙俐齿,当即急的脸色苍白,可没等她开口说什么,却见白锦茹突得跪在了地上,哽咽道:“娘娘,白家并非不知感恩,所以娘娘便让大姐姐嫁给表哥好不好?大姐姐之前那桩婚事,对方不过是一个商户,大姐姐嫁过去之后,日子未必好过,倒不如娘娘成全了大姐姐,让大姐姐嫁给表哥。”
虽上一次温氏带了两个女儿往宫里来请安时,徐琼便发觉这白锦茹有些任性,失了点规矩。
可她怎么都没有想到,她竟会这样狼心狗肺,为了保全自己,把她那长姐给推出来。
她更能揣摩到她的心思,她之所以这么急着拦了温氏未出口的话,怕是她害怕温氏说白家即便不要这恩宠,不要这爵位,也不愿继续这门婚事。
而这些,自然不是攀龙附凤,想要飞上枝头变凤凰的白锦茹愿意看到的。
姑娘家,掐尖好强些没什么,可这样狠毒,这样不顾姐妹亲情,徐琼当即就冷了脸,“舅舅那样的性子,竟养出你这样狼心狗肺的东西。本宫看,你确实也无需嫁入徐家,今日起,你便称病往庵堂思过。”
什么?娘娘竟这样狠心让自己往庵堂去。
白锦茹差点儿没有晕过去。
一旁,钱氏也惊呆了。
她怎么都没有想到,娘娘当真是铁了心,要和自己对着干了。
可没等她诉委屈,却见徐琼冷冷道:“太太,你是笃定本宫碍着名声,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容忍你?”
说完,她意有所指看着钱氏又道:“可本宫能容忍你,不代表祖母心里没点计较的。当年本宫生母是如何去的,太太心里想必是有数的吧。若换作本宫是太太,才不会把心思放在别的事情上,毕竟,人死了,可就什么都没有了。再要强,也是一句空话了。”
徐琼的话让钱氏心里倏然一惊。
她自然是知道白氏当年怎么死的,所以听着徐琼意有所指的话,她吓得身上顿时都是冷汗。
老夫人对自己动了手脚?
可怎么会呢?自己一向都有防备的。
可疑心一起,又岂是怎么容易消失的,没等徐琼再说什么,只见她失魂落魄的便告退了。
等钱氏离开,温氏缓缓跪在地上,红着眼睛道:“多谢娘娘恩典,回去后妾身便送了这孽障往庵堂去,断不会再扰了娘娘烦心。”
一旁,白锦茹见娘亲竟不替自己求情,反而真的要送了自己往庵堂去,瞬间就抓狂了,“娘亲,你不能这样对我啊。”
说完,她见温氏丝毫不为所动,又跪爬在徐琼面前,哭着道:“娘娘,您便饶恕我吧,您让我往庵堂去,可几年后,我就成老姑娘了,这京城世家大族谁还肯看重我。”
徐琼没想到自己这小表妹竟然这般失心疯,懒懒靠在椅子上,嘲讽的开口道:“本宫便没见过你这样不知黑白之人,本宫送你往庵堂,是让你避过这风头,你不知感恩也就罢了,竟还敢嚷嚷。”
说完,她厉声又道:“就冲着你方才竟敢让你大姐姐代替你入了徐家的门,这等蛇蝎心肠,本宫没罚你已是仁慈,所以你若聪明的话,好生给本宫待在庵堂里,等风头过了,舅舅自会替你寻了合适的婚事的。”
白锦茹怎能读不懂徐琼的意思,这根本是让她等风头过去之后,就想法子让她离京外嫁。
想到娘娘这样的心思,白锦茹直接就晕了过去。
转眼间,时间便过去一月有余,因着熹妃被降为嫔位,宫里的妃嫔都安分了许多,而这个月里,若说大事,该是皇上下旨封了白家为南安伯府,还有曹家姑娘嫁入镇国公府的事情了。
因着这两件事情,徐琼再一次被推到了风头浪尖上,对此,徐琼并不放在心上,反而是优哉游哉的过着自己的日子。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太子大婚的日子也慢慢临近,各地的总兵总督也相继入京恭贺太子大婚。
而这其中,西北总督李家是最显眼的。
毕竟李家是姜太后的人,此次太子大婚,自然是要给太子赚足了面子的。
“娘娘,您许还不知道,虽说是姜家姑娘嫁给这李家大公子,可之前,西北总督府的心思,实则是想替他家大公子求娶德宁公主的。”
什么?竟还有这样的事情。
徐琼确实也有些惊到了。
不过想到德宁公主是姜皇后的嫡女,又是公主之尊,若换作她是李家人,也会选了德宁公主的。
可怎么,最终却成了那姜家姑娘了呢?
这皇后的侄女和女儿,分量可不一样的。
冬至看着娘娘眼中的疑惑,低声道:“娘娘,您不知道,那李家大公子听说那方面极其荒唐呢,皇后娘娘当然不想公主殿下婚后过这样的日子。所以,便把侄女给推出来了。”
徐琼听着,轻笑一声,“那这姜家姑娘可不得吃了不少的苦,这次跟着她那夫君入京,怕是要有好戏看了。”
第93章 疑神疑鬼 “这里可不是西北,你若想害……
说完, 徐琼轻抿一口茶,转开话题问一旁的宝笙道:“这几日里,钱氏那边可有什么动静?”
宝笙听着, 低声回禀道:“娘娘,自那日太太出宫后, 听说便疑神疑鬼的, 先是怀疑有人在她的吃食中动手脚,之后又怀疑连她平日里穿得衣服, 怕都染了不明的毒物,又因着疑心, 这几日里,她连晨昏定省的规矩都不管不顾了,一次都未踏足过老夫人的院子。”
说完,宝笙忍不住有些感慨道:“就照着这般情形, 太太迟早要变得疯疯癫癫的。”
徐琼听着, 却是冷哼一声。
钱氏一次又一次的挑衅自己,仗着她是自己的继母, 以为自己拿她没了法子。
如今,她落得这样, 也算是她咎由自取,半分都怪不得自己的。
看着自家娘娘眼中的嘲讽, 宝笙到底没忍住道:“娘娘这招真是高明,竟能利用太太的猜忌之心,让她这样疑神疑鬼的。若非娘娘这一招,奴婢都有些担心,她再折腾出什么事情来,惹娘娘烦心呢。”
自徐琼重生以来, 却是有些拿不准,到底该怎么让钱氏还有徐家人赎罪,毕竟上一世,他们直接或者是间接的害死了母亲。可就算她心里有着仇恨,钱氏和老夫人到底仗着长辈的身份,她确实显得很被动。
她确实也没想过,就因着她突如其来的挑拨,就能让钱氏这样疑神疑鬼。
可以想象,用不了多久,徐家内宅就乱了。
而到时候,钱氏会甘心这样一直疑神疑鬼,战战兢兢,防备着老夫人吗?
依着徐琼对她的了解,她该是会先下手为强的。
如徐琼所言,侍郎府里,钱氏比起上次入宫,就和变了一个人一般,像是突然间老了十多岁的样子。
一旁,金嬷嬷见自家太太憔悴成这般,如何能不担心,斟酌了下,她到底是开口道:“太太,您这些日子把院里的丫鬟除了留了几个平日里用惯的,其他都让新人顶替了。除此之外,绣坊那边也做了新衣,屋里惯用的东西,也都置办了新的。这么大的动作,老夫人那边怕是要不喜的。何况,您已经大半个月没有往老夫人院里去请安了,这传出去,岂不让人说您不孝。”
金嬷嬷是钱氏的人,自然事事替钱氏谋划的。她主要是觉着太太这般警惕,有些太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