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宁王府。
同样一个雷电交加的夜里,杜厉、杜恪兄弟俩齐齐跪在地上。
杜诚之坐在主位,身上依旧是一件朴素的褐色道服,他看着底下的兄弟俩沉默不语。
外面的雷声愈发衬出屋中的安静,沉默间,杜恪率先说道:“父亲,这事和大哥没有关系,是我做事没做干净,让人提前知道了消息,这才让人跑了。”
杜厉本以为发生这样大的事,他这庶弟必定要向父亲告状,没想到他竟把所有的过错都揽到了自己的身上,惊诧之余,他忍不住扭头朝身边的杜恪看了一眼,一时搞不懂他这庶弟肚子里卖得什么药。他自然不相信他会这么好心,虽说这些年他这庶弟韬光养晦,每次看到他也是恭敬有加,可年轻时他可没少在他手上吃亏。
“这事和你没关系。”杜诚之终于开口了,“要怪就怪这个孽障!”
不同和杜恪说起话时的平静,面对杜厉,他难掩怒容,大掌重拍身边茶几,厉声喝道:“你个孽障,你可知道你做错了什么?”
杜厉也知道这次自己犯了大错。
谁也没想到那个自出娘胎就断气的小孩竟然还活着。
他当然知道那个人的存在对他们杜家有怎么样的威胁,原本天子就二皇子一个孩子,二皇子出自杜家,是他的外甥,以后等天子驾崩,毫无疑问是他的小外甥登基,届时,整个大周不都是他们杜家说了算?可偏偏还有一个孩子,那个孩子是元后所生,论身份地位,比他的小外甥还要尊贵。
可以想想,等那个孩子回京,朝堂会掀起什么样的风波。
可知道归知道,被自己亲爹当着他最为厌恶的那个庶弟教训,杜厉自然脸色难看,他忍不住嘀咕,“您若早些时候告诉我,我怎么会偷偷跟上去,又怎么会打草惊蛇?”
“你!”
杜诚之这次是真的被他气急了,他想训斥,张口却是一阵咳嗽,老仆连忙递了茶盏过去,杜恪也面露关切,“父亲,您没事吧?”
杜厉同样心生担忧,“爹,您没事吧?”
杜诚之没说话,他咳了好一会才消停下来,看着那对兄弟,他头疼不已,没再理会杜厉,他和杜恪说道:“恪儿,你拿着我的令牌继续去搜查那人的踪迹,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人回京。”
杜恪忙应声答应。
“爹,我呢?”杜厉不肯杜恪抢了所有功劳。
可杜诚之冷着一张脸看着他,没好气道:“你还嫌自己错得不够多?这阵子,你给我好好待在府中,哪里也不准去!”
“爹!”
“出去!”
杜厉的脸一会青一会红,最后还是起身拂袖离开,走的时候,他还特地看了一眼身边还跪着的杜恪,重重哼了一声。
杜恪却从始至终都没有什么变化。
“这个逆子……”杜诚之对自己这个嫡子又气又恼却也无可奈何,摇了摇头,他和杜恪说,“你也起来吧,事情紧急,你收拾下就立刻出发。”
杜恪应声起身。
要走的时候,他还说道:“儿子这一走,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秋日天凉雨水又多,请父亲务必注意身子。”说完还特地叮咛老仆,“我不在的这阵子,要劳宁伯辛苦些。”
老仆忙道:“少爷放心。”
杜恪这才起身离开。
他走后,杜诚之忽然叹气,“就厉儿那个心性,要我怎么放心把杜家交给他?”
老仆说,“大少爷是赤子之心,何况,还有二少爷辅佐呢。”
杜诚之冷嗤,“你真以为这次是厉儿的错?”
老仆惊讶,“您怀疑……”
“就老二那个玲珑心思,你真以为他不知道厉儿跟踪他?他故意当做没发现,不过是笃定厉儿那个性子一定会闹出事,只可惜,他没想到宋立这么固执,宁可全家赴死也不肯透露太子的行踪。”
“那您怎么还肯把这事交给他?”
“不交给他又能交给谁?厉儿是这么个性子,其余杜家子孙更是没一个中用的!”权势滔天到让当今天子都敬畏的西宁王此时却重重叹了口气,他凝望窗外风雨,沉声,“怀明和长林,我原本都是为厉儿做准备,就算等我百年归去,有这二人辅佐厉儿,我也可以放心。”
“没想到这次竟然都被那姓齐的小儿拿下。”
他面露阴鸷。
金色闪电在窗外劈过,此时的杜诚之再无平日的温和,那眉眼之间全是嗜血的杀性。
“若老二能用,那固然最好,若不能用,在我离开之前……”后面半句话被掩在风雨雷电之中,却还是被站在窗外的杜恪听得一清二楚。
他面色惨白。
指骨也一点点收紧。
*
九月初十是兰因外祖父的生忌。
下了几天的雨,今日总算放晴,兰因陪着王老夫人去灵谷寺祭拜外祖父。
灵谷寺虽然不比鸡鸣寺、大报恩寺有名,但因为位于紫金山下,环境怡人,王老夫人从前便常来此处。同行的有兰因还有三位舅母以及大表哥、小表弟还有小舅舅,一行人从乌衣巷出发至寺庙已是中午,先用了午膳,又听住持念了佛经,至傍晚,其余人先行离开,兰因陪着外祖母继续留在寺庙,打算在这住上几天。
外祖母和外祖父少年夫妻,感情甚笃,可惜天妒英才,外祖父未足四十便离世。
每年这个时候,外祖母的情绪都十分低落,兰因从前在金陵的时候也会陪着外祖母在这小住几日。
倒也不算无聊。
每日陪着外祖母上早课,余后抄写佛经,闲来无事便在寺中逛逛。
灵谷寺的桂花格外好闻。
兰因还特地挑了一天摘了花,晒干之后做了一个香囊让松岳托程镖头送去临安。
这一个多月,他们虽然没有见面,但书信却不断,知道齐豫白如今暂且担任临安知府,要等陛下下派委任的人过来才能离开,她虽想他,却也知道公事为重,不过上回信中,他曾所言,应该不日就可以来金陵了。
……
又过了两三天。
在乡试即将放榜前,兰因终于陪着外祖母下山了。
来接人的是兰因的大表哥。
依旧是往来时的路走,只是这回路过一个村庄,兰因却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打闹声。
“表哥,外面怎么了?”外祖母还在小睡,兰因压着嗓音问王成则。
王成则看了一眼,与兰因说,“是几个小孩在欺负一个孩子。”
兰因蹙眉,打帘一看,果然如此。
几个穿着半新不旧衣裳的小孩正在踢踹一个蓬头垢发的男孩,那男孩身量很高,不知多少天没有洗澡了,身上脏兮兮的,头发也乱的不行,遮住大半张脸,只有露出的一只眼睛清亮干净。
他手里握着一只脏了的包子,就像小狼崽子护食一般紧紧握着,身子蜷起拿后背对他们。
“怎么了?”外面的动静太大,王老夫人也醒了。
兰因与她回了话。
王老夫人蹙眉,与王成则交待,“阿则,你让人去问问怎么回事,好好的孩子可别被打死了。”
“是。”
片刻功夫后,王家的护卫带着那个孩子过来。
离得近,兰因发现那孩子竟生得很高,看不清脏污的脸,但光看五官也能觉出他的容貌不差了,只是防备心极重,仿佛初涉人间的小狼带着极度的防备打量四周的人。
“问清楚了,这个孩子偷了他们的包子才会被那群小孩欺负,现在那群小孩已经离开了。”护卫在外回话,才说完,那个小孩便立刻反驳,“我没有偷,我给了东西!”
不知道几天没喝水了,他的声音沙哑的不行。
可却还是执拗地握着那个包子反驳道:“我没偷东西,我不会偷东西的。”
外面的人相顾无言。
王老夫人大约是觉得他可怜,不由道:“可怜见的,玉莱,给他一点吃的和喝的,再给点银子。”
玉莱轻轻应了一声。
男孩接过吃的和喝的,却没接银子。
玉莱诧异,兰因想起他那双干净的眼睛和执拗的神色,心中猜测这孩子大概是家里出事才会如此,她沉默一瞬开口,“拿着吧,不管发生什么事,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话音刚落,原本埋头不语的男孩忽然抬头。
四目相对,兰因看着这双眼睛,不知为何,一时间竟觉得有些熟悉。但还不等她回过神来,男孩便又低下头,他接过银子,嗓音粗哑地道了一声谢。
这事对他们而言只是随手的举动。
等给完,他们便打算继续离开,可马车启程走了一会,外面忽然传来王成则的声音,“祖母,那孩子还跟着我们。”
“难不成是讹上我们了?”有丫鬟嘀咕道。
兰因正要反驳,王老夫人却说,“看着不像。”一般的乞儿绝不会是那副样子,她看了一眼身边的兰因,见她握着帘子往外头看,又想到她先前说的那番话,不由想起她小时候的样子。略作沉吟后,她与外面的王成则说,“去问问那个孩子是个什么情况。”
“是。”
马蹄声远去。
兰因有些惊讶外祖母的举动,正要开口,却听外祖母笑着与她说,“你身边伺候的人也不多,如果那个孩子没问题又愿意的话就让他跟着你。”
兰因虽做善事,却也没有捡人的习惯。
可或许是那个孩子的那双眼睛,亦或是他身上透露出来的那股子感觉,像极了小时候她初到王家时的样子,戒备、不敢相信人……她沉默一瞬,还是点了点头。
第96章 愿意 蛇出来了。
男孩被重新带了过来。
车帘被人握着, 王老夫人看着站在马车外头的小孩,笑着问他,“为何跟着我们?”
“我还不知道你们是谁。”男孩说。
“知道我们是谁后,你想做什么呢?”面对小孩, 王老夫人总是耐心的, 她仍笑着问。
男孩忽然抬头, 看着王老夫人和兰因, 语气认真,“你们今日帮了我, 来日我一定会报答你们的。”话音刚落,马车里的丫鬟和外头的护卫便忍不住笑了起来,就连王老夫人也被他惹得直笑。
童言稚语, 偏偏说话的人却十分认真,他张口想说自己并未欺骗他们,但想起这一路的经历,忽然沉默。
怎么会有人相信他呢?
何况他如今的情况,能不能活下去都不知道。
“不必报答。”就在他自馁间,忽然听到一道清淡的女声,顺着声音看过去, 是先前与他说话的那位姑娘,她依旧神色淡淡望着他,并没有因为他的落魄而嫌弃, 也没有因为他的童言稚语而发笑, 从始至终, 她都是恬静端庄的。
在他的注视下,她继续说,“换作别人, 我们同样会施以援手。”
男孩听出她的弦外之音,他们并非特意帮他,换做任何人被他们看见都会有一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