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六零之锦绣人生_分节阅读_第52节
小说作者:白云之上   内容大小:302 KB  下载:重生六零之锦绣人生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2-04-15 09:55: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53  →  尾页  转到:

  “那行,粮食我是收下了,堂屋桌上放着的酿蛋江同志你也别跟我客气那么多,快去吃。”张大队长媳妇推脱两下,最后还是耐不住收下,不是她小气,现在粮食家家都紧张,一餐两餐不给粮食她承受的起,像江同志不定要住多久,但铁定时间不短,需要的粮食就更多,她心里真舍不得,家里好几个壮劳力每天等着吃干饭呢。

  还好这位江同志也是个好人,张大队长媳妇松了口气,没什么架子,性子也平和。

  上次见这位江同志没怎么讲话,不知道性子怎么样,虽然她男人说挺好,心里也会不禁担心,一直提着口气,现在这口气总算是放下了。她娘家是隔壁公社的,听说有些粮站下来的同志又倨傲又不懂事,说话难听看不起人,什么都嫌弃,偏偏吃的要最好。

  “那我也不客气了。”江明彤懒得推来推去,不过是一碗蛋的事,她到时候多给张家孩子一些糖,下次来去队里水果熟了的人家换几个带过来也可以。

  碗里打了两个蛋,上面一层粽红色,喝一口,甜甜的,放了红糖进去。

  快速吃完,江明彤去井边把碗洗了换给张伯娘。

  “娟子,带我去那块大豆地吧。”江明彤从屋子拿了纸笔出来,向站在屋檐下的张丽娟开口道。

  “好的。”张丽娟脚步轻快地往门口走,临出门回头问,“江同志,你要不要先去我爹那里看看?”

  “不用,张大队长在工作,我不去打扰,直接带我去大豆地里就好。”

  从走过的路就知道,大豆地离河流小溪这些有水的地方越来越远,往那边去长势好的田地更少。

  “谢谢娟子。”江明彤已经看到眼前的那大块地,原本的竹栅栏被太阳晒的更枯了点,外面那层暗绿色的竹子瞧着新鲜一些,应该是后面又加固了一层。

  进去里面,那圈玉米长的更高,叶片青绿还算茂盛,这个收成最后也就一般般。

  令人失望的是,地里的大豆已经大部分都趴伏在地上,毕竟长了一个多月,每根苗都得有二三十公分,不是改良后的品种,豆苗的茎根本立不起来,放眼望去只有少数的矮墩墩还没窝下去。

  最有效的提高产量的方法是改良品种,这个不知道农科所什么时候能实现。

  江明彤当务之急是不能让这块地的大豆再趴着。

  走进一看,眼神一凝,随手提起一根枝茎,果然,已经开始进入花期了,有些大豆苗已经开了些花。

  这就更不能让苗再趴着。

  本来苗趴着就会影响收获的产量,让很多大豆因为下雨而腐烂,豆荚贴在地上会影响最后长成的大小。

  江明彤放下手里的豆苗,能够在开花期赶过来也算不错,苗趴伏也会减少豆苗的花和结出的豆荚,现在她在开花期初期改善应该有用。

  拿出记录本,本来她还打算拿农场的数据和这块地里的对比一下,看究竟差了多少,现在看到这样她也没那个心情了。

  从比较密集的地方间出两颗苗,豆苗根长得挺茂盛,但都是纤细易断的细根。茎细长,叶片偏小,明明刚开始长出来数据看着都还好。

  摸摸根部的小颗粒,该庆幸的是根部的根瘤菌长出来了,可以固氮保持吸收豆苗需要的营养。

  江明彤微微叹口气。

  开始数豆苗的有效分枝,一般要长到四个五个有效分枝最好,产量会高一些。她从这里数过去,起码数了一二十棵,基本是两三个分枝,两个的偏多。

  有几棵上面还能看到青色肥虫。

  真的是虫吃得比人吃的还饱。

  把该记录的数据都记录好。合上本子,江明彤在想把豆苗稍微立起来的办法,苗自己站不起,只能依靠外力,这就跟黄瓜苗豆角苗一样了,需要支撑,但又因为它终于不是长长的藤蔓作物,不是区区一根棍子能搞定的事,而是需要架子。

  她从外面捡来几根细棍子,搭了个简易的矮架子一只手扶着,一只手把豆苗攀上去。

  能攀住。

  还好,这要是再攀不住,架子就得再做更好一点,她的工程就要增加许多。

  有了办法,江明彤心里没那么沉重。

  沿着大豆地走上几圈,看看还有没有其它不对劲、和农场大豆差距很大的地方,这些都是需要一步步改进的。

  她想,下次她要去找秦老师问问能不能给点比这好一点的种子。

  最好茎粗一点,有力能立住。

  完成一上午的工作,江明彤照原路返回大队长家吃午饭。吃完午饭在房间里小睡了半个小时。

  “大队长,能不能给我一些干禾苗,我想给大豆苗架个架子。”赶在张大队长出门前,江明彤问道。

  “有,你要多少?”

  “不用很多,两扎应该就够。”这种架子两端把棍子插立在土里,然后中间平行架上两根棍子,就这部分需要用到禾苗,五亩地也不用多少。

  中间架着的两根棍子间隔不能太大,这样正好把豆苗夹在中间,把豆苗架起来,受太阳光照更均匀,让花开得更好、豆荚结得更大更长。

  “娟子,你陪江同志去拿。江同志干什么你也帮着做。”他晚点下工的时候再去看看,又对着江明彤补充道,“江同志,你缺什么让娟子去拿,缺人手来找我,我给你安排几个。”

  “帮忙不用,我就是架个简单的架子,还有娟子帮我,用不了多久。”也就一两天的事,“大队哪里有苦竹或者斑竹吗?我还要细竹子。”

  “这个我去给你砍斑竹,要多少?”张家沟这两种竹子都有不少,苦竹林春天能长很多笋,都被大家挖走吃了。

  还是斑竹没什么竹笋给大家吃,竹林里的竹子也多。砍去种大豆队里也没谁心疼。

  “五亩地都架上,估计要不少。要不然大队长先砍一些送过来试试吧。”

  斑竹比苦竹要长很多,比用苦竹可以少打几个结。

  张大队长去队里仓库拿把镰刀,再喊上一个帮手。

  把干禾苗抱到大豆地里,没等多久就等来了竹子。

  为了不浪费,都把两根手指大小的斑竹一根根刨开成三片。拿整根的砍的比豆苗高一些,江明彤先拿上一根立在土垄的一端,然后边叫娟子应该怎么捆。捆好这一端两片竹子,根据长度找好地方立另一根竹子,再捆好,最后把豆苗小心地扶起串进平行捆好的两片竹子中间。

  很好,没有掉下来,架住了。

  就是豆苗向一边歪,但总比趴在地上好。

  “江同志,这大豆这样架起来,有什么用吗?”张大队长在旁边一边刨竹子,一边看着,看到江明彤弄完一排豆苗,不解地问道。

  “当然,架起来能让豆苗开花不受到影响,开更多花,豆荚也不会因为挤着地面长成奇形怪状还小、短。到时候大家收成也更好收。”

  张大队长听了,点点头。经过粮站听过江同志的课后,他现在对于这种解释能一下就听懂,不像跟他过来的帮手,听能听懂,但需要时间反应。

  经过上次粮站学习,他充分认识了江同志的能力,讲得头头是道,现在看着,动手能力也不错,不是只会说不懂做的人。

  张大队长他们刨好足够的竹子就离开了,江明彤带着娟子一起干。这种太阳底下干活很受累,不过心里不觉得苦就不觉得苦。

  一下午还没做完,第二天继续。

  江明彤现在所有的时间都耗在这块大豆地里,趁着还在开花期,她从到处挖了不少野草回来,然后点燃烧成火粪肥,洒在大豆苗垄上,当做追肥。

  一天天地过去,她亲眼见着大豆苗上的花越来越多,每天的心情也像发酵的酒一样,一天比一天更浓烈。

  除去大豆长的不错,家里的蘑菇十天左右就开始冒出头来,近一个月的时候,江明彤看着再不摘就日渐干瘪,知道这是不会再长,她才不得不摘下来。

  这不是因为她第一次种蘑菇舍不得摘,而是因为……这菇就不太像个大成熟菇。

  江明彤觉得自己的第一次种植蘑菇算是半失败半成功。

  惊讶的是,用砍花法种在木耳木头上的那几丛,长得意外的好。

  所以她琢磨,这可能是确实了肥料?木头是系统出品,年年都长出很大的木耳,不会缺养料,但是她种在厨房里的,是从山上挖来就种下去,看起来挺肥,种出来效果不达标。

  又过了十天左右,第一茬摘的时候还小的那些,现在长大了又能摘,算是第二茬,产量比第一茬少。再第三茬,只有零星几颗蘑菇。

  江明彤得到成果的那时候心里不可避免的会有失望,失望过后,还要继续种。好歹种成功了能给每户家里添两盘菜。

第99章 到七月中旬,各个公社各个……

  到七月中旬, 各个公社各个大队热火朝天的双抢季已经开始。

  “小江,我们的脱粒机送过来了。”江明彤甫一回到粮站,刘香红欢喜地冲着她喊, 最后一个字都喊破音了。

  “我看到了。”院子里摆放着两个大家伙。

  江明彤还没见过机械厂做出来的实体脱粒机, 这次脱粒机终于赶在双抢开始的时候送下来了, 前几天她一直在担心这个, 今天开始是回来粮站帮忙,每年双抢季是粮站最忙的时候, 忙完这一波她还要回张家沟大队继续管大豆。

  “我们都试过了,很好用。”刘香红一堆人也都走过去围在脱粒机的面前,其实这是昨天下午就听到了消息,今早刚送过来没一会儿, 大家伙们来上班前就从大队割了一把稻子过来试验。

  江明彤抬脚上去踩了两下,滚筒立马快速转动起来。方形木桶里还有薄薄一层稻谷。

  “来,小江你站上去去试一下。”老金把唯一还剩下的一小把稻子递给江明彤, 他们其他人都抢着试过了, 最后的留给小江这个大功臣。

  手抓紧稻子的根部,稻穗放进滚筒处, 一脚踩踏几下, 只听的几声响后,手上把着的稻子只剩禾苗不见谷子。

  “脱的很干净。”江明彤夸道,机械厂的效率和能力出乎意料的好。

  “是吧,用这脱粒机脱起谷子来多快啊, 一亩地都不需要用多久。今年的队员们是有福气喽。”老肖看着这两台脱粒机也很火热,他家也在下面的大队,每年全家人都累死累活,要是有了这个, 全队乡亲们都能轻松些。

  “这个怎么分配?”江明彤看着眼前的两台脱粒机,分配好了就该拖到大队去了,她来的时候七点多,队里四五点就已经开始收割稻子。

  “站长说,这两台是小江你的功劳得来的,不是你,咱们今年没哪个公社用得上,所以给你们大队优先使用权。”刘香红说,“每个大队使用三天,三天后另一个大队去搬走。”

  “咱们公社分到了几台?”

  “每个公社都两台,今年时间太紧,据说到明年每个公社会再分五台。”

  “上面免费送给公社的?”

  “当然不是,机械厂哪有那么好,会白送。”刘香红笑她太天真,“每回公社弄回来的农具都是上面分下来的指标,然后去机械厂买回来的,顶多给一些优惠。就像拖拉机,要不是因为要钱因为贵,咱公社怎么会才有两台?”

  拖拉机这种东西如果免费,那公社恨不得给每个大队配上一台,事实呢?整个公社才两台,平时想用都难,下面大队交公粮的时候多是队员们自己挑的挑、抗的抗,实在不行拖也得拖过来。

  “行了,你快点去叫你们大队的人来把这两台脱粒机抬回去,三天后就是老肖他们队了。这次公社知道我们这有两台脱粒机,给我们分配了一半的大队,轮着使用。”刘香红催促。

  江明彤也不敢再浪费时间,赶紧借着刘姐的自行车回去同志江老爷子他们,江老爷子很早就惦记着。

  “白叔,快拉两辆牛车去粮站,脱粒机到了。”江明彤第一时间看到白建成,直接喊道。

  “脱粒机到了。”白建成乍一听,也是反应了几秒才反应过来,还是江老爷子跟他念叨过的情况下,当即扔下手里的事情,点了几个汉子去绑牛车。

  去拖脱粒机的人走了,江明彤又跑了几圈找到江老爷子,让他安排人先收割稻谷堆在一块,等脱粒机到了再一起脱粒,这样更快。

  因为脱粒机的加入,往年安排去手打稻谷脱粒的妇女们也安排去了割稻谷、给稻谷脱粒,增加了几十人,当场割好当场脱粒,这个效率一下子就上来了。早上四五点一直到晚上九十点钟,一天这样一天下来可以收割几十亩地,比往年快了一倍不止。

  把稻子收割完,留一部分人进行晒谷和搬运,剩下的人又马上投入晚稻的插秧工作。

  今年的双抢季提早结束,队员们累了十几天终于可以有个休息。而粮站的同志比往年轻松许多,脱粒机轮着用,总有个先后,收完一个大队的公粮还可以休息半天。

  “饭好了,大家来吃饭。”曹双林一把抹掉脸上焖出来的汗水,走出门口透口气,大热天的炒完菜全身被汗湿。

  “今天来的人少了,后面都没有几个排队的。”

  “都交完了,今天的是最后一个大队。”老金管着帐,手里经过几个大队的粮他最清楚。

  “终于完了,每年到双抢季我就发憷。”刘香红累了几天下来,看着也没有平时精神利落,整个人都带点懒懒的调子。

  “我们还算好,队员才最苦。”江明彤喝一口蛋花汤,每天回去她都觉得见到的队员们要瘦一点,她妈和嫂子两人参与了双抢,两人晒黑了一只一个度。

  “嘿,老曹,明天咱几个凑凑钱,买些肉你做顿好的。”老肖说着,这是每年粮站的习惯,累完了大家一起吃好的庆祝一下,“这些天回家,总是能闻到肉香味,不是这家就是那家,我都馋死了。”

  “你之前不是也买了肉回去?”刘香红瞅他一眼。

  “买了只够吃一回,省着也就两回,但大队的肉味是每天都能闻到。”大家手里凡是有点肉票、能换到肉票的这段时间都会买回家给全家人补补,这么高强度的劳动,整天累到晚,睡的还少。搞不到肉票的实在狠狠心就把家里天热不爱下蛋的老母鸡给杀了补。

  “行行行,大家想吃的一起来凑钱凑票,每天我跑县里一趟,看能不能买点好的。”曹双林对这种要求自然乐呵,笑着让大家凑钱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3页  当前第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53  →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六零之锦绣人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