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等下回去就吃。林子婶,这么晚回家呢。”队上很多人江明彤只是有个模糊的概念,脸和名字对得上,其它更多的认识都是从家里她妈和三个伯娘八卦听到的。
“刚去自留地里拔了点菜回来,天还亮堂,晚啥。”每户人家的自留地并不是一定在自家屋子前后附近,有的也离了段脚程。
江明彤应声附和一声。
她出来主要是去看看队里两个池塘的情况。
看了一圈,大的可能近来有人清理,里面没什么杂物,小的那个可能因为池塘小,水更少也更浅,上面常年长着一些浮萍,不过因为需要淤泥,这种长着浮萍的淤泥沤出来肥力更好,小池塘里的浮萍也早就没了,挖走了一层淤泥,池塘的深度也更深。
小的用来种菱角和芡实茭白都可以,大的那个池塘,用来种荷花,再做几张竹筏,到时候采摘也方便,水下养鱼,水上种荷花。
只是…江明彤看着眼前的池塘,底下最初的一层淤泥没了,那层淤泥是最肥的,现在没了也不知道能不能种好荷花。
算了,产量的事慢慢来,有产出就很好。
至于肥,在池塘里养几百只鸭子,鸭子的排泄物既可以养荷花,又可以作为鱼的食物。有了完整的计划,江明彤往回走,回家吃晚饭了。
回到家,她爸吃得快已经吃完饭了。
“你的饭你妈给你放锅里温着。”江志民坐在屋檐下乘凉,见小闺女回来了,手指指厨房示意到。
“嗯。”
江明彤端着饭菜,又转战隔壁老屋。
她要找江老爷子好好合算合算水产种养殖为一体的计划,这都是以大队的名义进行,最后的产出也是归整个大队所有,她只需要把自己的想法和利弊告诉江老爷子,剩下的他会和大队的干部们一起商量着来。
“七丫来了。”老屋也在吃饭,江老爷子在正对着堂屋门口的上座坐着,见到江明彤端着饭碗过来,一脸高兴地招呼着,“过来坐,夹菜吃。”
江明彤看了一眼,一碗积的酸菜,一碗蒸芋头,上面滴了几滴酱油。
酸菜是她爱吃的,夹了两筷子,把自己碗里的两片肉片一人分了一片。
“过来是有啥事要和我商量?”江老爷子看到夹过来的肉片也不推拒,老四一家的日子好,不差这么一两片肉,笑呵呵的吃了,香喷喷油腻腻的肥肉片是真好吃啊。
“我看了我们大队的那两池塘,想在上面种点东西,回头有收成了可以给大家家里增点吃食。”江明彤一屁股在桌子上坐下,边吃饭边说道,她们这里没有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反而一家人在一起不是吃饭就是睡觉的时候说的话最多,平时大家都有事没时间闲聊。
“现在那个大的养了鱼。你想种些什么?”江老爷子就喜欢七丫过来找他,每次必有好事,不是好事也是一个有借鉴意义的点子,他就喜欢这种有想法不死做事长个木鱼脑子的人。
江明彤把想法详细的说了一遍,话挺长的,讲完饭才吃完半碗就冷了,还好大热天吃冷饭也没什么。
“荷花我们公社是有人种,其实我们那个小的池塘,以前也种过,不过那都是我小时候的事了。”江老爷子对荷花一点都不陌生,只是现在池塘都收公后几乎没有人种,有的也只是以前种了现在没死绝。
莲子、莲藕他们都吃过,荷花这种东西的产量是不错的。就算荷叶,也可以用来做一道传统菜,荷包胙,很好吃的一道菜。以前的老人还会用荷叶泡茶来解暑。
“这个茭白我们这里就少了,菱角和芡实又是什么东西?”茭白江老爷子好歹在县里国营饭店吃到过,剩下两种听都没有听过。
“菱角可以当水果吃,也可以煮熟吃、熬粥吃,怎么形容呢?”江明彤也有点头疼,她也没有实物,“就是想牛一个一个头有两个角。哎,长什么样不重要,反正菱角和芡实都可以饱肚子,而且也都和荷花一样,种下去不用管太多。到时候种出来就知道了。”
“行,能吃就行。”江老爷子也不纠结那么多,“你带回来多少种子?明天都送去大队部,你先出的钱大队部也会还你。”
把人送走,江老爷子也快速几口吃完丢下碗筷,带着宝贝手电筒,去聚齐几个大队干部商量商量。种东西有种子就好种,不过要养几百只鸭子可不简单,现在鸭苗不是你想有就有的。
也还好他们这里靠大江大河,水多可以养殖鸭子,县里也有个小鸭场,不然真没地方找去。
第97章 明知刚撒下去的蘑菇孢子繁……
明知刚撒下去的蘑菇孢子繁殖速度没那么快, 江明彤还是忍不住每天早晚去一趟,洒完水检查完湿度后,蹲在那里仔仔细细地观察每一寸土壤, 期望能看到哪出长出了小蘑菇。
队里池塘种植水产和养殖鸭子鱼的计划江老爷子那天和一群干部们商量完了, 第二天就把她拉去了指导准备工作。
江明彤从省城带回来的莲子都是深水莲子品种, 大队里大的那个池塘中间可能有两米到三米深。所以按她的打算是绕着池塘种上一圈, 这样就已经很费莲子了,池塘中间部分等莲子长大了自己繁殖生长过去。
买回来的莲子要发芽好, 需要先磨破莲心外面的保护层,但又不破坏里面的莲心部分,然后还要泡发、晒太阳,最少得经过七天后才能种到池塘里去。现在是六月份, 已经算晚了,估计这次种下去的莲子也得等明年才能开花长出莲蓬。
芡实的种子江明彤教大家种在小池塘里了,撅起一团淤泥, 把三四颗种子包在里面, 然后再扔回池塘中,把包了种子的泥团均匀扔好, 运气好的话今年晚一点还能吃上。
菱角的种植方法也是差不多, 至于茭白,需要采用分株的方法种植,她当初还在省城的时候花了钱以大队的名义从家乡水产种植发达的同志那里买了一批茭白植株让寄送过来,到她回来都好几天了, 再慢的邮递也就这几天能送到。
这些花不了多大的精力,队里的池塘好多年都是荒废的状态,养鱼不过才养了两年,大队干部同意种植水产作物不是难事。
她现在就等着江老爷子他们能尽快去公社批到条子, 到县里鸭场购买一批鸭苗。
无论莲子、芡实、菱角,还是茭白,种下去也是需要一些肥料的,原本池塘里淤积了好多年的淤泥足够肥,但经过大队里大搞草塘后,更肥的那些淤泥现在都到田地里了,两个池塘都急需一群鸭子的粪便来增肥。
为了这两即将到来的三百只鸭子,大队里还专门建了一个简陋的养鸭场,多了一个饲养鸭子的工作,每天专门管理鸭子,队里给他算满工分。
因为这回事,大队里的人又是开开心心地把大队部的干部们从头夸到尾,他们过年吃的肉又多了些,为了过年的时候有工分换鸭子吃,大家伙们下地上工的热情高涨。
振奋的心情持续了三四天正要慢慢消退下去,白建成带着一伙人拉着鸭苗到大池塘里的时候,又引起了大家的热情,一个个的兴奋高兴地脸是红的,人在地里干活,眼睛是眼巴巴的盯着鸭苗移动不舍得转开。
“白队长,这是带了多少只鸭子回来啊?”有人数了数有十一个鸭笼,心里好奇得紧,问到。
“足足有三百五十只呢。”白建成看着这一排笼子的鸭苗也满面红光,好像在他眼前的是已经长成待杀的肥鸭一样,“大家伙们平时也都注意着点,哪天路上遇到鸭子了,赶快把鸭子赶回养鸭场那边,别让鸭子逃走了,走出大队还能找到,要是顺着河走了那是连根毛都找不回来。”
“那肯定会的,大家眼睛都利着呢,绝对不会让半只鸭子跑掉。”那人笑嘻嘻的回答,心里盘算着三百五十只,每家换三只都还有剩,绝对够全大队吃。
“当然,我们也不允许有哪个队员私下里把鸭子抓回去吃了,谁要是敢偷鸭子,就是破坏大家过年吃鸭肉的机会,侵占大队的利益,侵犯大家的利益,抓到一次扣五十个工分。”
白建成严肃地说道,他们管着红旗大队这么多年,队里人的品性大体上是好的,没谁敢随便占大家公有的便宜,但是就怕万一,所以该警告的还是得警告。
“咱都不会,也不敢,队长你们放心好了。”
“心里有成算就好,大家平时也多监督。过年的时候换一只鸭子肯定不用五十工分,你被抓了要扣五十工分还要在大家面前被全队批评,还不如老老实实过年的时候到大队用工分换鸭子吃。”
“队长,我们肯定老实,现在就老实干活,过年等着吃肉。”听到后果那么严重,原本心思有些飘的人也立马老实下来。
“行了,都干活吧,下了工把我说的这些话告诉那些没听到的人,大家牢牢记在心里。”
白建成让人继续抬着鸭子快点到养鸭场,现在太阳这么热,别待久了把小鸭子都晒焉晒出病。
江明彤不知道队里已经把鸭苗给弄回来了,还请了个鸭场的同志来指导两天。
今天是她在粮站给队员们上课的最后一天,讲了这么久,终于把该讲的都讲清楚讲明白。这次授课下来,难的是把一些种植的术语要按照队员们会的方式讲清晰,最难的是一些科学的理念让他们理解,还好终于结束了。
这次课程,也让她更有代表性、整体地接触了大队里队员们的种植习惯与方法,给她增加丰富了种田理论经验,和大家讲课的最后一天也是最简单的一次,毕竟前面那么多天的积累,让她懂该怎么讲课。
“张大队长,明天我就要去你们队里接手试验田,可能要在那里待很长一段时间,不知道大队长能不能在你们知青点给我安排一个休息的地方,我不是每天都回家里。”结课后和大家交流完,附近大队的都结伴要往回走了,江明彤找到张家沟的大队长问到。
张家沟位置偏,和红旗大队离得挺远,路又不好走,之前她和刘姐骑自行车去,和去县里差不多,所以她中午肯定不能回来,晚上每天回来也很累。
如果可以的话她希望借宿一下女生知青点,大家一起睡安全些,这样可以隔天回家。
“知青点不好,我媳妇已经给你收拾出一个房间了,江同志,你就到我家睡,晚上要是怕,我叫我小闺女陪着你。”张大队长说到,一开始刘同志和他说这件事回去他就叫自家媳妇安排好了。
那块地现在就是他的心病,只要能治好那块地,别说睡的是他小闺女腾出来的小房间,就是把他家最大的房间让出去都心甘情愿。
“安排好了,那谢谢张大队长,明天早上我就去你们队里。”
“不用,你们粮站的同志帮我们解决问题,是我们得谢谢你们才是。”张大队长黝黑粗糙的脸上都是诚恳,“没啥事江同志我就先走了。”
“没事了。大队长你先走吧。”
得知不用去跟知青挤屋子,江明彤心里还是挺轻松的,她考虑的时候还担心过遇上事多娇气的知青室友怎么办,能让她去大队长家住挺好。
当时考虑的最多的是自身安全问题,这个时代的人大多淳朴没那么多花花肠子不说,同个公社的大队长们都有交情,江老爷子和张大队长自然也是认识的,而且她爸还是公安局的大队长,不是没有靠山的外地知青,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动她。
张大队长自己肯定也要保障她作为粮站同志的安全,倒时候她自己再注意谨慎些,这样说起来,在那里过夜反而比下午六七点钟天快黑了一个人骑车回家安全。
下班后江明彤照例去邮递局看看她的茭白有没有送过来。
“江同志,你的包裹到了。”邮递局的同志一看到就开口说到,江明彤一天天地去问,搞得现在不仅她期待,脸邮递局的同志也每天都关心她的包裹到没到。
“来,单据上签个字。”邮政局的同志好奇到,“这么大个包裹,装的什么啊?还死沉死沉的,跟泥土似的。”
“叫别人给我寄的茭白种,里面可能掺了泥土。”江明彤签完字,手提了提,笑着回到。
“茭白?啥呀?”邮政局的同志没听过这种东西。
“一种水里长的菜,到时候种活了明年我给你带点尝尝。”
“那谢谢了。”那位同志没见识过茭白,舍不得拒绝。“回头我给你带点我外婆那里的特产。”
提着一大包茭白,得有三四十斤,邮费就费掉她不少,也不知道这里面有多少棵。
把没拆的袋子放车筐里,搭着大哥的车回家。
这些茭白她不打算种池塘里,池塘没地方种。队里有块常年积水的泥沼地,把杂草收拾收拾,那里就合适。
第98章 早上,江明彤让大哥骑车送……
早上, 江明彤让大哥骑车送她一路,一直到张家沟外面那段不好走的崎岖路,她再下来自己走进去。
“自己一个人小心着点, 有什么事要什么东西让人给我带句话。明天傍晚我到这里等你。”江向东细细叮嘱。
“嗯, 我知道了, 大哥你去上班吧。”江明彤挥挥手示意他可以走了, 然后转身进张家沟。
心里不住沉思,按照‘要想富先修路’的话来看, 就张家沟大队外面这条再怎么修都不好走的路,想富起来才真的是难如上青天。
都不知道张家沟大队当初的祖先是躲避战乱还是咋的,挑这么一个偏僻的地。
一个人走,江明彤老是自己吓自己, 总怕边上突然蹦出只狼或野猪来。这不是子虚乌有的事,野猪很多人都见过,狼也有少数人见过。
打着气一路哼哧哼哧地走了长长的一道路, 往前看看不到前路, 回头往后看后路也拐个弯给遮住了,路上碰不上一个路人。
等到张家沟大队的时候, 江明彤额头腋下都累出汗来。
“是江同志吗?”张家沟大队入口站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 见了她,脆口问道。
“我是。”江明彤猜到,“你是张大队长的闺女吧?”
上回来江明彤是囫囵看过两眼张大队长的小闺女,脸庞五官细节记不太清了, 但张大队长有个长的不像他,样貌清秀的老来女她是记住了。
眼前这个女孩子样貌就很清秀,想想也只有张大队长的小闺女会在这等她。
“是,我是他小闺女张丽娟, 江同志,我爹怕你不识路,让我来这等你。”张丽娟的声音很清脆,听着就舒服,声音的主人带些好奇盯着她看了几眼,“跟我来吧,先在我家放东西,我娘给你蒸了水酿蛋。”
江明彤闻言跟上去,她确实不记得张大队长家在哪里,只隐约记得好像要过一条小溪,上面有用几根杉木排放成的木桥。当初来的那次没有意识要记下走过的路。
“娘,我等到江同志啦。”到了门外,张丽娟向着院子里大喊,打开木栓门让江明彤进去。
“张伯娘。”江明彤点点头打个招呼。
“唉唉,这么早就到了。这么远的路,以为还要过会儿才到呢。”张大队长媳妇从厨房里出来,身前围了一块深色破布围裙,用围裙擦擦手上的水,看到江明彤身上挎着的包,一脸热情地笑着吩咐到,“娟子,带江同志去放东西。”
转身进厨房,灭了火打开锅盖,把装着酿蛋的大圆瓷碗端出来,顺手抽一双筷子,把东西放到客厅饭桌上。
“江同志,来我给你蒸了碗蛋,走了这么远路,趁热吃了。”张大队长媳妇走过去闺女的房间门口招呼到。
“不用这么麻烦,我等下就去地里。”江明彤也没有什么东西,一身衣服、毛巾等洗漱品,还有些零碎的东西,剩下的都是粮食。她既然住在张大队长家,饭肯定也是在他家吃,每天两顿,从家来的那天是中晚两顿,回家的那天是早中两顿。
江明彤的钱票都在空间里放着,用品直接放在房间的小桌子上,她把粮食袋子提给张大队长媳妇。
“张伯娘,这是我十天的粮食,以后每十天带过来。”
“唉,不用不用,你来我们这下乡工作,怎么还要你出粮食呢。”
“您收着,我在您家吃饭,那肯定是要给粮食的,不给可不符合我们单位的规定。”江明彤双手提过去放她面前,严肃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