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掌中物_分节阅读_第120节
小说作者:江河晚照   内容大小:471 KB  下载:掌中物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3-02-03 13:48:2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0/12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想到莫夫人年轻寡居,一生枯寂。

  想到嫡母宁氏半生忍耐,错失所爱,人到中年才得以与心爱之人携手。

  而像戚白玉,宋时雨,也被困于求而不得的怪圈中,没落凋零。

  可除了觅得如意郎君,持家养育儿女外,这世道似乎也没给女子旁的选择,无论怎么选,最后摆在眼前的也只这么一条路罢了。

  这样一想,果然世人多盼着生男孩儿,将来可读书科举,建功立业,青史留名,其实是有希望孩子过得好的,最朴素的道理。

  正有些惆怅之际,婢女知秋碎步走了过来,在莫夫人耳畔轻声说了几句。

  莫夫人神色有些异样的瞥了白歌一眼,挥手叫知秋下去了。

  莫小鸢打了好一会儿棋谱,终于是坐不住了,白歌也不拘着她,随她去园子里与小丫鬟们扑蝴蝶了。

  莫夫人见莫小鸢离去,才又开口道:“你那日与那谢尘都说了些什么,他倒是好气量,当真没再来过,倒是各种上好的药材补品送来好些。”

  白歌用手指描了描团扇上的美人图,想起那一日从东临阁出来的时候,她一次也没有回头,倒是莫廷绍回头看了两眼,闲闲道了句:“站那么高,不嫌吹得慌。”

  莫夫人见她没说话,又想到自家那死鸭子嘴硬的便宜儿子,她一个没忍住就顺嘴溜了出来。

  “其实阿绍也不是只想着让小鸢有个人照顾,有个兄弟依仗,他那人嘴硬——”

  “母亲。”

  莫夫人话没说完,就被白歌笑吟吟的打断了。

  “前些日子我与小侯爷带小鸢出去踏青时,他还十分郑重的与我说,只要我待小鸢好,他便会视我如亲妹,所以我腹中孩儿便是他的子侄,让我不必忧心,好生将养身体。”

  她也没给莫夫人再说话的机会,接着道:“我亦佩服小侯爷品行,视小侯爷为亲兄长,定会尽心教养小鸢,好好服侍母亲,为小侯爷分忧。”

  莫夫人哑口无言,心道他还不是因为心高气傲,见你没有半分绮丝只能这么说。

  只是人家当事人都已经认可了这个什么视为兄妹的说法,这个做继母的身份尴尬,既然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春去秋来的时候,终于发生了一件大事,彻底将京城原本面上的平静打破。

  元康八年七月,年仅三十五岁的皇帝驾崩了,举国哀恸。

  事发突然,所有人都想不到,正值壮年春秋鼎盛的皇帝会突然急病逝世。

  幸而皇帝临死前召集群臣留下遗诏,称五皇子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又命吏部尚书谢尘为中极殿大学士兼顾命大臣,权知朝政。

  中极殿大学士又意为内阁之首,权知朝政,那便是不容外戚插手之意。

  毫无疑问,在五皇子年仅七岁,离亲政还有十年之久,这十年里谢尘身为内阁首辅,便是当朝最有权势之人。

  自大丧之日始,各个寺庙,道观丧钟声不停,初秋的萧瑟中,紫禁城一片缟素。

  按当朝的大丧之礼,皇帝驾崩后,文武百官行三拜九叩之礼于太极殿灵枢前吊唁,后宫妃嫔则要在后殿携五品以上命妇哭丧,持续三日。

  而如今身为定远侯夫人的白歌,自然也在为帝王哭丧的行列。

  天还未亮,小招便帮白歌穿上厚重的礼服,外面又披上了一层白色孝衣,伴着远处不断响起的丧钟声,气氛沉闷压抑。

  看着白歌已经显怀的腹部在厚重的礼服下倒是看不太出来,小招担忧的道:“夫人,哭灵三日,你这身体能熬得住么?”

  白歌明显有些倦意,因着皇帝驾崩,所有人都绷紧一根神经,又要急着赶制孝衣,又得斋戒冷食,实在折腾人,再加上钟声不停,她昨晚一共也没睡上几个时辰。

  “熬不熬的住也得去,大行皇帝的丧礼,身为命妇不出席轻则掉脑袋,重则牵连氏族,就连辟阳侯府耄耋之年的老夫人也得去跟着哭灵。”

  她一边解释着,一边拿起婢女递过来的糕点往嘴里塞了两个,又惯了一壶热茶才出门。

  自皇帝驾崩后,莫廷绍基本就没在侯府露过面了,想来是已经忙得没时间回府,只捎了信回来,说已经派人在宫中打点过了,哭灵时也不必恪守规矩,已保重身体为重。

  马车上莫夫人还特意叮嘱她,如果有什么不舒服的一定及时与她说,她特意带了许多银钱,到时候想办法收买宫中内侍,也可寻个时间休息。

  待天光稍亮,她们便来到与莫夫人一道下了马车,被宫中内侍领着去了太极殿,在殿外台阶上安排了个位置就跪下了。

  这给大行皇帝哭灵的规矩也是极多,按照地位高低,能在太极殿内哭的,基本都是大行皇帝后宫妃嫔,皇子皇女,接着往后排的就是血缘关系较近的宗室贵戚,往后是稍远些的皇亲国戚,再之后才能轮到像是世袭公卿有品级的命妇。

  所以到了莫夫人和白歌这,就已经排到了殿外的台阶上了。

  这还是莫廷绍特意派人在宫中打点了,不然以白歌的身份,与莫夫人还不能跪在一起,得再往后排几排。

  虽说只是七月末,却已经上秋了,早晚凉气逼人。

  跪在冰凉冷硬的青石阶上,白歌拢了拢袖子深吸了一口气,庆幸自己临出门前好歹吃了两块糕点垫肚子。

  看着天边蒙蒙的光,随着压抑沉肃的气氛在乌泱泱铺开的一片缟素中,静静等待着。

  直到太阳完全升起,温度开始上升,阳光炙烤在后背脖颈,时间一久就有些微的刺痛,厚重的礼服穿在身上又沉又闷热,双膝跪在地上只一会儿便开始麻木,却也只能忍耐。

  等了许久,终于有内侍从太极殿中出来,应该是到时辰了。

  接着,尖细高昂的声音从太极殿中传出:“哭!”

  然后殿外的内侍也紧跟着用尖细的嗓音高喊起来:“哭!”

  这一声之后,所有跪在殿内殿外的女眷们都放声大哭起来,这哭丧也是有讲究的,要边哭边唱,也就是不能只哭,还要一边哭一边悼念已去的大行皇帝,不断诉说他的功绩,以示对大行皇帝的恭敬和哀思。

  而且哭也要真哭,光是扯嗓子嚎也不行,没哭到双眼红肿似烂桃,脸色青白似女鬼,都是对大行皇帝不够敬畏,不够诚心,就得哭的上气不接下气,哭到一口气喘不上来要晕厥过去,方才算是合了规矩。

  在白歌眼中,这哭丧就像一场大戏,演的就是哭的悲悲切切感天动地,比的就是谁最能哭到上位者的心里。

  无可避免的,白歌也跟着莫夫人一起失声痛哭起来。

  哭了一个多时辰,白歌就觉得头晕眼花,嗓子好似堵了团棉花,又干又痒,身上也是绵软无力的很。

  之前太医说过她的身体亏了元气,因此妊娠就格外危险。

  平日里总在府中好吃好喝的养着,倒是没什么感觉,可这才哭了半天,就明显感觉气力不足,哭几声就要换一下气,就连身前年过四十的英国公夫人哭的都比她大声,精神头比她足多了。

  一边的莫夫人显然也是瞧出了她的有气无力,可这才过了小半天,若是这会儿就想办法去歇着,周围一众命妇瞧在眼里,难免落人口实。

  她只能一边哭一边小声问:“怎么了,还能撑得住么?”

  白歌也明白这不是能随心情来的时候,摇摇头低声道:“没事。”

  莫夫人也是真心疼她,只是转了一圈儿,就连上了年岁的太夫人也在那跪着没有起身的,她有些着急道:“你若实在难受,便往我身上靠着些,再等半个时辰,就会有内侍来换班了。”

  说完她便猛地哭嚎一声,似是悲切到极致一把将白歌搂了过去。

  白歌窝在她怀里,卸了些许力气,装作一副哭的快要昏厥的样子,在莫夫人怀里获得了短暂的休息时间。

  她的怀里有着淡淡的桂花香气,像是小时候宁氏给她梳头时用的桂花头油的味道。

  但在这规矩礼仪森严的宫中,两人这姿势到底不能保持太长时间,两人周围的贵妇人们已经开始投来了奇怪的目光。

  只是她还未来得及起身,就见身边脚步声响起,接着是宫中内侍特有的尖细嗓音。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百二十一章

  “请问这位可是定远侯府老夫人?”

  白歌心中一跳, 以为是被发现了哭灵的时候偷懒,连忙借着莫夫人的力气跪直了身体。

  “臣妇正是定远侯府宋氏,不知公公有何吩咐?”莫夫人连忙回道。

  白歌也赶紧低头挤着眼泪, 做泣不成声的模样。

  小内侍连忙道:“不敢当,不敢当,只是宜太妃娘娘一向敬重莫氏一族战功赫赫,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 便想见一见定远侯府的女眷, 特意遣奴婢来带你们过去。”

  莫夫人有些讶异之色, 不过随之有些忐忑起来。

  这小内侍口中的宜太妃正是在遗诏被立为下任皇帝, 在给大行皇帝发丧后便要登基的五皇子生母, 原本在后宫并不出挑的宜嫔。

  不过大行皇帝的皇后早逝,因此这位下任皇帝的生母,就是如今后宫中地位最高的人物了,估计不久后就会被加封为皇太后。

  只是这位宜太妃和定远侯府并无之前并无半点瓜葛, 在这个时间点上忽然要见定远侯府的女眷,未免就让人心中惴惴。

  只是想归想,她还是站起身来, 又隐蔽的拉了身边的白歌一把。

  “那就请有劳公公带路了。”

  白歌面前站起身,只觉得浑身血液瞬间冲到小腿处, 那种酸麻胀痛简直难以言说。

  昏昏沉沉的跟在莫夫人身后, 她根本不知道宜太妃是哪位,更想不明白这其中有什么弯弯绕, 只觉得不用再在太极殿外跪着哭丧实在是件太幸福的事。

  走到西侧的一间宫殿中, 一个脸皮白嫩微胖的中年内侍走了出来。

  “老夫人到了, 娘娘正等着您呢。”

  说完, 他看向莫夫人身后的白歌, 道:“这位就侯夫人吧,瞧这脸色不太好,可别在娘娘面前晕过去了。”

  莫夫人看了白歌一眼,果然见她脸色煞白,嘴唇也没了血色,也是担忧的皱起眉。

  那内侍便道:“左右娘娘也是想见老夫人,不如让侯夫人就在东配殿等一会儿吧。”

  莫夫人赶紧应道:“这样也好,免得冲撞了太妃娘娘,那就有劳公公了。”

  那中年内侍细细笑了两声:“老夫人抬举了。”

  说着,便指了两个宫女领着白歌去了东配殿,自己则是带着莫夫人往宜太妃那去了。

  宫女领着白歌在东配殿中坐下,嘱咐一声让她再此等候便退了出去。

  她坐在椅子上缓了一会,觉得稍微有了些精神,打量了一下周围。

  这东配殿平日里应该不是用来待客的地方,摆设有些过分简单,除了桌几椅子,就剩里面靠墙位置孤零零立着的一扇云母屏风了。

  在那屏风上扫了两样,视线转回才注意到手边的桌几上还摆着几碟子点心和一壶茶水。

  又哭又嚎了小半天,喉中干渴的不行,她连忙倒了杯茶给自己,触手温热,应该是新沏的。

  喝了两杯茶,缓解了嗓子的干痒,她将手伸向那桌上的点心芋蓉糕,腐皮卷,酥饼,看着也不过是寻常的样式。

  这会儿快到午时,她早上也不过吃了两口点心,着实饿了,拿起一枚酥饼就送进嘴里。

  只是一咬开,那熟悉的鲜味化开,在唇舌间溢满。

  这酥饼是肉馅儿的,而且是淮安酥饼特有的咸鲜味。

  她看着那咬了半口的酥饼,怔了半晌,才就着茶水,接着将剩下的慢慢吃下去。

  现在是大行皇帝的丧期,全称斋戒,在宫中竟然会出现肉馅的点心,若是被人发现了,那就是要掉脑袋的事。

  而且还是她惯常爱吃的口味。

  白歌想着刚刚莫夫人一脸的疑惑,大概是没想到宜太妃不过是受人请托召见她们吧。

  想到这里,她又拿了一个酥饼在手里,品着那独特的香气,愈发肯定这就是之前谢尘特意从南边找过来的点心师傅的手艺。

  说起来,自从离开了谢府,倒是再没尝过这么正宗的味道。

  侯府的吃食自然也是很好,主要是吃饭时的气氛好,看着莫小鸢的吃相她总是不知不觉就吃多了,可要说精细合口味,确实不如谢府中那些被特意从江南各大酒楼请出来的名厨的手艺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9页  当前第1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0/12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掌中物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