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临高台_分节阅读_第11节
小说作者:昔在野   内容大小:544 KB  下载:临高台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3-07-22 13:43: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15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这是公主拿自己人生做的一场豪赌。

  在以九品中正选人的魏国,即便你有能力,但是没有足够的家世背景,依然不能出人头地。

  霍肃家世卑贱,前途十分有限。

  可尚了公主就不一样了。

  公主有地位,霍肃有能力,而公主的地位,足以给他发挥能力,出人头地的平台。

  尚公主后,霍肃连升数级,拜为三品辅国将军。

  一步登天!

  霍肃成了驸马之后,薛太尉对他就更加提拔器重了。

  几年后,薛太尉决定讨伐西凉,上书朝廷提议由霍肃挂帅。

  如果他不是长公主驸马,他是没有挂帅机会的,但他如今的身份,朝廷再没有反对其挂帅的理由。

  开战之前,朝廷对这场战役并不抱什么信心。

  魏国跟西凉对峙几十年,西部边境一直都是历任秦州都督最头疼的棘手问题,朝廷没有一个人觉得霍肃能打赢这场仗。

  但是,他赢了。

  此役,霍肃一战成名,平定西凉,举朝震惊,名动天下!

  谁都没想到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兵家子,竟能立下如此奇功,打赢了这场所有人都觉得赢不了的战役!

  霍肃因功封了安定侯,自此之后,再也没有人敢质疑公主选驸马的眼光。

  公主,赌赢了。

  朝臣这才彻底叹服薛太尉与公主挑选驸马的毒辣眼光。

  魏国女子不得参政,公主未免落下被御史弹劾的口实,她不直接干预朝政,而是借驸马之手,翻覆朝局。

  正是她的驸马出身卑微,无亲族、无党羽、无根基,才能完全与她一心,完全效忠皇室。

  换做下降任何一个有背景、有底蕴的世家公子,都不会甘心被她操控。

  后来,霍肃接连升迁后,拜了并州牧,公主也随驸马一道前往并州上任。

  长公主虽远在并州,但建安朝臣都心知肚明,公主于并州遥控建安朝局,是皇帝背后真正的垂帘听政人。

  所以,长公主回朝的消息,才会引起建安震动。

  早不回晚不回,偏偏赶在宋开府薨逝,帝后大婚前回京。

  魏云卿隐隐有预感,她,是为自己而来。

  *

  “公主不是随驸马在并州上任吗?怎么突然回来了?”

  宋氏宗祠,火炉里烧着炭,屋里暖烘烘的,魏云卿坐在宋瑜身旁,边整理着经卷,边问宋瑜。

  天子马上要纳征了,为了不耽误她入宫,宋氏并未大办宋开府丧事,如今的葬礼规格,是完全不符合宋开府身份地位的。

  为了表示哀悼,魏云卿主动来祠堂协助宋瑜为宋开府抄经祈福。

  宋瑜伏在案上边抄经边道:“本来在冬至前公主就有上书请旨回京,听说是临时有事,才未能成行,以至拖至年底才回来。”

  “可这也回的太巧了。”

  宋瑜用笔点了点她的头,道:“你要入宫,势必要过平原长公主眼的,她回京,只是迟早的事。”

  魏云卿默然,低下了头,继续整理着宋瑜抄好的经卷。

  宋瑾悄悄走了过来,站在魏云卿身后,掌心亮出一个小包裹,递到了她面前。

  正整理经卷的少女见此,眼睛一亮,惊喜呼道:“豆沙粉饵团!”

  宋瑾道:“马上是祀灶了,刚好看到街上有卖的,给你带点吃。”

  魏云卿确实也饿了,可还是推辞道:“如今家逢丧事,外公、母亲和舅舅们都是食不下咽的,我怎能在此时贪食呢?”

  宋瑾不以为意道:“你又不是宋氏的人,这些规矩礼仪,总约不住你,快吃吧,别让你母亲发现就行了。”

  魏云卿这才卸下几分心理负担,仰头看着宋瑾道:“谢谢舅舅。”

  宋瑜问宋瑾,“客儿马上该纳征了,可叔父又要下葬,朝廷是什么意思?”

  魏云卿一怔,塞进嘴里的豆沙粉饵团也变得有些嚼之无味。

  朝廷近来的确有大臣以国有重臣丧,建议天子推迟纳征,延期帝后大婚。

  天子乃付三公、八座议之决定。

  八座,即尚书令、尚书仆射和六部尚书,这八位尚书台大臣。

  因宋太师录尚书事,八座官员也都是看宋太师眼色行事。

  加上这丧事与婚事都与宋太师荣宠相关,八座官员都不敢擅作建议,尚书台一时争议不止。

  丧事,是宋氏重臣的死后哀荣。

  婚事,是巩固宋氏当下的荣宠。

  只是若帝后大婚让步丧事,那便是皇室向宋氏让步,有损皇室威严。

  宋太师无所表示,尚书们亦不知要如何抉择,所以迟迟没有结果。

  最终,是侍中赵平对天子的密谏,结束了尚书台的争论。

  “宋开府固然是国之重臣,朝廷栋梁,可终究只是臣子。陛下乃是一国之君,当今天子,若天子为了臣子降礼,那天子的威严何在?纳后盛礼,怎么能因为臣子之丧而废?”

  天子最终采纳了赵侍中的建议,以礼纳征,大婚照旧。

  宋瑜叹了口气道:“看来叔父的丧事到底是不能尽哀了。”

  宋瑾看了看魏云卿,叹道:“天子为大。”

  帝后大婚的一切看似都没有受到影响,魏云卿的思绪却回到了那个天子把她推开的梦……

  *

  宋开府与元配合葬之日,碧空如洗,万里无风。

  虽是衣冠下葬,亦有百官来送。

  天子亦遣使慰问。

  意外的是,回京不久的平原长公主也亲临了葬礼,长公主向宋太师慰问几句后,又向齐州世子致意,言谈之中,似是旧识。

  魏云卿远远看着这一幕,微微讶异,平原长公主怎会与齐州世子有交情?

  宋瑾悄声告诉她,“当年霍驸马前往秦州参军,是三哥指的路。”

  魏云卿恍然大悟,原来霍驸马的贵人,就是齐州世子。

  平原长公主并未在葬礼多做停留,慰问后,便先行登车离去。

  她与魏云卿所隔遥远,可目光却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向魏云卿瞥了一下。

  二人目光交汇时,魏云卿心中一动。

  日光横亘在她们之间,模糊了视线,她恍然觉得公主对自己笑了一下。

  她呆呆看着那道雍容华贵的身影,以为是自己的错觉。

  *

  葬讫,齐州世子返回齐州结庐守孝。

  这一去,也彻底断了宋太师劝其出仕为自己帮手的打算。

  然而,就在宋开府下葬后不久,建安城突然流言四起。

  起先不过是说魏云卿端庄贤柔,温默贞静。

  后来传成了魏云卿性情清冷,不与人说话、不与人谈笑。

  最后,这一切的原因竟归结于她从小都不长牙,所以才不敢笑、不敢说话。

  而流言的起因,一开始却不过是因为江家小姐为了吹牛出风头,就跟闺中密友炫耀自己认得准皇后。

  当闺友们问她每次见准皇后,都会跟她说什么的时候,江家小姐一时编不出来,想到父亲说过大家千金就该端庄持重,不苟言笑时,便敷衍道——

  “准皇后端庄贤柔,温默贞静,哪儿会像你们一样叽叽喳喳,她从不随便在人前谈笑说话。”

  就是这样一句再正常普通不过的话,却越传越远,越传越偏,越传越变样,最终传成了魏云卿不长牙的谣言。

  然后在不知名推手的操纵下,转瞬传遍建安城。

第10章 欲悔婚

  当消息传到魏云卿耳朵的时候,流言已成鼎沸之势了,她百思不得其解,她无非是遵循着母亲的教导——

  世家淑女当温默贞静,笑不露齿。

  可传到了外面,怎么就成了她是因为不长牙才不敢笑、不敢说话?

  起初,宋氏并未在意这小小流言,谣言自生自灭,不必在意,他们只想安稳送魏云卿入宫。

  可当皇帝欲悔婚的消息传出后,魏云卿才有些慌了。

  宋太师揽权多年,魏云卿这个皇后,本来就为一些宋氏政敌所忌惮,流言一出,便有多位大臣趁着天子动怒,纷纷上奏,请另择皇后。

  可已过大礼的皇后,岂有反悔的道理?

  她若不入宫,哪儿还有世家敢娶她?

  她嫁不了天子,这辈子也不得再嫁人了。

  直到此刻,魏云卿才真正懂了,为何在大婚前,她不能被街谈巷议,弹射臧否。

  因为任何传言最后都可能传着传着就变了样,被有心人操作成不利于她的利剑。

  所有人都觉得,魏云卿这皇后,恐怕要未封先废了。

  *

  流言迅速席卷建安城,也传到了宫里。

  天子震怒!

  这是自幼喜怒不形于色,对宋太师言听计从,执弟子之礼的皇帝,第一次对宋太师流露不满。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8页  当前第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15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临高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