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关于丁家成员们的地位和关系,会慢慢理清楚的~~
最后——
今天依然没有糙汉子。
靴靴~
第7章 情意难平
因为要赶着回家过年,所以丁家的马车走得急,紧赶慢赶的,终于在除夕之前赶到了家里,别说是几个孩子,就是华氏也从未这样颠簸过,一路上走的脸色都白了。
府里的下人一早就收到了书信,所以东西都准备的很齐全,丫鬟们将各自的姑娘迎回了房间洗漱,华氏则是将一路采买的东西先点算了一下,让苏嬷嬷送到各个房里去。华氏与那两位虽然谈不上有什么交情,可是在她掌家的情况下,每一处都讲究一个公平,去了一趟盛京,又逢新年,所以带了不少伴手礼,各方各面都要照顾周到。
丁永隽简单的洗漱了一下,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裳,就朝着万氏的房间去了。
如今的丁家宅子并不大,从前厅穿到花园,再穿过花园,就是万氏的房间。这位置是府里最偏僻最清净的,万氏平日里基本不外出,房间外正在修剪几盆兰花的杜嬷嬷远远瞧见丁永隽走过来,赶紧放下手里的东西过来见礼:“老爷!”
这声音不大不小,却刚好能让屋里的人听见,丁永隽微微一点头,目光从未从房门上离开过。他站了好一会儿,里面一点动静都没有。丁永隽握着手里的盒子,终于缓缓开口:“夫人可是在小睡!?”
杜嬷嬷心里叹息一声,只能给丁永隽找台阶:“是,夫人一直嗜睡,老爷是知道的。”
丁永隽看看手里的盒子,带着些老茧的指尖轻轻摩挲着盒子上的雕花,忽的,一个幸灾乐祸的声音从一旁传来:“咦,这是哪里来的老父亲,喜欢大冷天的站在外头吹风啊。”洗漱完毕浑身透爽的丁凝换了一身水绿色曲裾,白色绣花底裙,背着手一蹦一跳的从房里出来赶着看戏。
府中上下,敢这样对丁永隽说话的姑娘,只有丁凝一个,然丁永隽都不曾指责过,其他的奴婢就更不敢多嘴了。
丁永隽无奈一笑,握着手里的盒子轻轻地在她脑门上一敲:“没大没小。”
这一敲没怎么敲疼,丁凝惋惜:“父亲,您还是别在这站着了,十回有九回得吃闭门羹,你还没吃腻啊!”
丁永隽正准备说什么,只见面前的女儿冲着他挤眉弄眼,顿时了然,清了清嗓子,道:“这闭门羹少吃几回,心里竟然欠着,此次回程遇大雪封路,耽误了好几日,心里便越发欠念了。”
吱呀——
一个微弱的声音响起,是房间的窗户悄悄地被打开了一道口子,一双黑亮的眸子偷偷地往外看。
丁凝眼珠子一转,忽然一跺脚,声情并茂:“就为了赶回来,马车险些滑倒山道下头去,堪称生死一刻,您心心念念的这道闭门羹,左右晚一天是要吃,晚两天也是要吃的!有什么好急的!”
丁永隽有些忍俊不禁,面上却绷着:“要你多嘴!站到一边去。”
丁凝忽然双手合十一击掌:“啊,父亲,不如咱们来打个赌吧!”
丁永隽瞥她一眼:“什么赌。”
丁凝笑嘻嘻的:“我瞧着母亲今儿个也不想见您,谁让您不守诺言,比约定的日子还晚了两日,不如这样,我打赌你今儿见不到母亲,若我赢了,那礼物就赠我,反正你惹恼了母亲,这东西送她说不定火上浇油,她瞧着厌烦,不过我就不一样了呀,我就喜欢这些!”
丁永隽挑眉:“那若我赢了,见到你母亲了呢!”
丁凝“哈”了一声,摆摆手:“见不到见不到!我就赌您见不到!”她目光灼灼的盯着那小礼物,一副势在必得的样子:“这东西,我要定了!”
就在这时,房间里传来砰的一声,似乎是什么东西倒了,丁永隽眉头一皱,迈开步子三步并作两步冲进了房内。一推开门,就瞧见落地烛台竟然倒了下来,万氏坐在地上,烛台压着她的脚,而她睡眼惺忪的模样中,带了几丝痛处:“三哥……”
丁永隽想也不想将烛台移开,打横将人抱起来:“别说了。”
万氏非要说:“我……我方才睡得沉,听到你的声音就醒了,哪、哪晓得不小心撞了烛台……”说这话的时候,万氏分明在看丁永隽身上是否受了什么伤,小心翼翼又处处露馅的模样,让丁永隽哭笑不得。
他将人抱住:“不生气了!?”
万氏被提到心事,不知道该不该继续生气,犹豫了片刻,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之前有一点点气,现在不气了。”
丁永隽有一百种疼她的方式,两人多日未见,眼下更想独自相处,丁凝躲在门边,冲着杜嬷嬷勾勾手指,杜嬷嬷会意,无声的过来关了房门,房门合上的那一刻,丁凝的目光从烛台那收回来,抱着手臂离开,轻笑道:“这烛台演的不错。”
……
杜嬷嬷没在夫人那边守着,便来帮丁凝收拾东西,丁凝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对了,我要去大娘那里领我的压岁钱!大娘手头一贯苛刻,要是又扣下我的钱那就不好了!”
杜嬷嬷多了个心眼:“姑娘,什么压岁!?”
丁凝将宫中的事情说了一遍,杜嬷嬷听着听着,叹了一口气。
这丁家三房,与别家总是不一样的。
外人不知道,但是她一直在万氏身边服侍,心里却是清清楚楚的。万氏是自小养在老夫人身边的姑娘,对外是称作远房的表姑娘,可谁都知道,这是老夫人给丁家养的童养媳。
老夫人一共育有两子,老大丁永善与老二丁永顺,老三丁永隽是偏房所生,那位姨娘没有享福的命,早早的就去了,丁老夫人又是个厉害人物,在宫中见惯了那些明争暗斗,不喜欢自家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丁永隽与其他两位兄长同吃同住,尽心尽力的被教养,没有一处比其他两位公子差。
可是丁家的人都看得出来,老夫人最喜欢最疼爱,亦或是说最紧张的,还属那位表姑娘万芙。
要说万姑娘的疼爱也不是地上捡来的,她自小天资聪颖,玲珑剔透,生的倾国倾城,一颦一笑间惹人心神荡漾,丁家三位公子全都对她情根深种,在老夫人的教养下,万小姐根本不比名门贵女差。就连婚事,也是万姑娘自己选中了三公子丁永隽,老夫人二话不说,直接将丁永隽记在了自己的名下,让他成为了自己的嫡三子。
此事在丁府中掀起过一阵巨浪,即便到了今时今日,丁家大房和二房那边还是将丁永隽看做庶子,在外散播了不少流言。但二人的波折并不仅限于此,大公子丁永善竟然阴险至极的暗算丁永隽,让他与一位侯府庶出的姑娘处到了一起。侯府的面子摆在那里,要让三公子娶侯府姑娘做正妻,祸不单行,万小姐那样一个乖乖女,竟做出了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事情——离家出走,老夫人为此气的卧病在床,几年都没见丁永隽。
丁永隽从未放弃过寻找万姑娘,偶有一次外出之时,险些丧命,被以为姓秦的姑娘所救,两人朝夕相处,丁永隽思念成疾,在一个晚上将秦姑娘当做了万姑娘……
后来,秦姑娘也进府里了。
那时候华氏已经掌家,因她不嫉妒不生事,后宅打理的井井有条,丁永隽也清楚她出身可怜,对她十分尊重,进门的秦姨娘性子寡淡,也是个不争抢的人,醉心医术,后宅依旧相安无事。
直到有一日,丁永隽终于找到了万姑娘,却是在万姑娘要嫁人的婚礼上。
一向温文尔雅的丁家三老爷,竟不顾生意伙伴在旁,不顾自己的颜面,当众抢婚。那一次,丁永隽险些被打成残疾,可即便奄奄一息之时,还是死死的拉着万姑娘的手不松开,万姑娘的未婚夫深受刺激,要她做出决断,谁知道万姑娘什么都没说,一把抱住丁永隽,哭成了泪人。
结果不言而喻,失而复得的女子,令丁永隽万分珍惜,只不过明明是要明媒正娶的妻子,最后却变成了三姨娘。
丁永隽那时候十分害怕她又跑了,若非她这一跑,他怎么都想不到那个多年来一直温顺乖觉的女子,心肠狠硬起来的时候,不输男子,所以他做了一个决定,令一直平静的丁家后宅第一次掀起了风浪。
如果万氏注定是三姨娘,他便要将三个都抬作妻房,华氏依旧是正妻,秦氏与万氏,则是平妻。在大靖朝的确是有商人在外迎娶之人被称为平妻的例子,但在地位上,平妻依旧是妾侍的地位,左右是面子上的称呼好听一些,三位都尊称夫人,可是一传出去,丁永隽这番作为,在很多人眼里看就是胡闹,宠妾灭妻,放到士族之中,是不入流的行为,叫人瞧不起。
不过这些,丁永隽都不在乎了,那时候的他已经魔怔了。
小丁四原本可以是名正言顺的嫡出姑娘,如今只能是一个庶出的姑娘,杜嬷嬷如何不心疼!?
偏偏这两位大小主子都是不着调的,每日新奇的想法一个接一个,正经该想的该筹谋的一样都不沾,她一个做奴婢的,只能皇帝不急太监急!
前尘往事缠绕心头,杜嬷嬷叹了一口气,苦口婆心道:“四姑娘,往后不管是什么,但凡事要分到咱们这个院子的,您得第一时间拿回来放好,咱们不争抢别的,但是咱们的东西,就一定得一分不少。”
丁凝一挑眉,难得的正色道:“嬷嬷这话说的不对。”
杜嬷嬷心头一怔:“老奴……”
只见丁凝双手托腮直视前方:“拿回来放着可不保险,最好是找个好地方挖个坑埋起来!可是我们家这么小,哪里翻个土,第二日就能被察觉……”说到这里,她叹了一口气,十分忧愁:“若是家里稍微大一些就好了。”
这样,想埋哪里就埋哪里!谁都不知道,岂不是很棒棒!?
作者有话要说:
忽然发现前几章真的好多bug,主要原因是2.3傻傻分不清楚,/(ㄒoㄒ)/~~
刚才顺了一便,把虫子都捉了。
对,老大丁永善,坏坏哒,老二丁永顺,挫挫哒,老三丁永隽(一言难尽)。
娶了三个,生了一窝。
ps:晚上还有一更。
第8章 他的维护
“迁宅!?”万氏窝在丁永隽的怀里,歪着脑袋听他说着自己的想法。
丁永隽把玩着她的头发,笑道:“嗯,迁宅。你可还记得之前我拿来给你看的那几幅地图!?”
万氏一听就要起身去找,丁永隽笑着把人按回来:“先不急,听我说完。”
“如今我们的住宅虽然位置不错,但始终是窄小了一些,也让你们受了委屈,城郊的三个庄子虽然偏僻,但胜在位置足够,你一贯喜欢捣弄些小玩意儿,地方大了,也好施展拳脚不是!?唔……至于位置偏僻,只管多准备几辆马车,随时都能回到城内,庄子上头能种植不少东西,即便咱们关起门来也饿不死。”
万氏一听就笑了,伸手点点他的鼻子:“你这是要躲起来避世么!?”她蹭起来,抵着丁永隽的鼻尖:“可是要做什么坏事!”
温热的气息带着独有的香气,丁永隽情动,欺身压了上去:“以后的坏事以后再说,眼下,我倒是有一件坏事很想做做看。”
……
丁凝喜滋滋的去大夫人那里领了自己的那一份,刚巧碰见丁荃也来了,两个小妮子捧着自己的压岁走出来相互比对,丁荃盒子里的是一个纯金打造的蝴蝶簪,镶嵌血红宝石,两只触角以金丝绕线做成了能随步颤动的样式,高贵又不失灵动,丁凝盒子里面的,是一支翡翠簪子,簪子簪头雕成了狐狸的模样,伸展的九条尾巴各不相同,簪头整体不大,戴上绝不会显得繁重,这才显得整个簪子雕工非常的精细。
丁凝一看就很喜欢,两个丫头相互给对方别上,在对方的眼睛里顾影自怜,觉得自己美极了。
“你们两个在这里做什么!?”丁婕自走廊那一头款款而来。
丁凝和丁荃牵手跑到丁婕面前:“大姐,你瞧瞧好不好看!”
丁婕先看了丁荃一眼,随后摇摇头:“你这身裙子素雅,金簪宝石偏贵气隆重,并不是很搭,我记得上月你做了一条红裙,款式也十分隆重,配它更好。”
丁荃恍然:“大姐说的有道理!”
丁婕又望向丁凝。
万氏进门,让华氏遭受了极大的委屈,可是华氏从不在后宅兴风作浪,教育孩子也严格,即便心中不喜万氏和她的女儿,也半个字都不会说出来,只是这心思,稍微细腻一些便能察觉,丁婕又如何不知。
她看了一眼那翡翠簪,淡淡道:“不太适合你。”
丁凝早就习惯了丁婕这幅不冷不热的样子,明眼人也一看就看得出她对待丁荃与丁凝不同。却见丁凝半点不生气,一支簪子指尖灵活转动把玩,她笑嘻嘻的:“我也觉得不太合适,不知大姐得了什么,又适不适合大姐呀?”
丁婕似笑非笑的看了她一眼,直接岔开话题:“你们可要去育良书院?”
这一提醒,丁荃拍了一下脑门儿:“哎呀,还真忘了!”
丁凝脸色微微泛红,立马忘记自己刚才问过什么:“去去去!”
丁荃暗搓搓的盯了她一眼——你注意一些,企图都写在脸上了。
丁婕准备去一趟书院送东西,虽然离明年的秋试还有好一段时间,但据说这段时间是揣摩考官喜好,听先生分析押题的最关键时刻,很多学子甚至直接住在书院里头,过年也只是回家团聚几日,吃完了最重要的一顿饭,转而又回书院埋头温习。即便是家境殷实可以打点的学子尚且不敢真的满腹草包去混,更不要提只此一条出路的寒门仕子。
华氏膝下有两女,除了丁婕之外,还有一个丁素。说到丁素,也是华氏的一块心病,之前上京本想带着她一同去,她却以照顾衍弟为由,直接去了书院不回家,气的华氏几天没睡好,最后只能带着丁婕上京。没想他们都从京城回来了,丁素还在书院里头没回来。眼下快过年了,未免华氏发脾气亲自去把人绑回来,丁婕准备今日自己去捉人。
蜀州泗陵是一个十分繁华的城市,最大的特点便是商户聚集。只是商贾之家虽富裕,却并不能怎么入士族之眼,更不要提盘上皇亲贵戚。可是真要想做出名堂来,官场上的打点必不可少,所以在泗陵城内,读书人的地位很高,商贾之家也极为看中读书人,以丁家为首捐钱建造了城中南北两个书院不说,他们甚至会挑选每一次考试中成绩拔尖的的寒门学子来资助培养,所以在泗陵城里,若你真有才学,那是绝对饿不着的。等到这些学子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也是资助他们的人家在朝中打通人脉之伊始。
如今泗陵城的两家书院,分别是北面的育才书院和南面的修仁书院,相对有名的是育才书院,不为别的,只因这里头有一位才华横溢,令人钦佩的少年名师,宁伯州。宁伯州不是蜀州人,但是在此地已经好几年,家中无亲无故,孑然一身,原本旁人以为他只是个无名小卒,谁料就在前年金科放榜之后,有人意外的捡到一张文书,上面的文章竟然与那一年的考题十分相似!宁伯州的名声就这么打出来了——他押题极准,且才华横溢,虽然不知他大好年华为何不愿上京赶考,但是育才书院还是重金聘请他来做教书先生,也是整个蜀州最年轻的教书先生。
秦氏的长子丁衍就是在这里读书,如今还跟了一个丁二。
未曾料到,丁婕这边的马车还没到书院门口,就被迫停下来了。
丁婕的大丫头缘竹挑开帘子,有些为难道:“大姑娘,咱们的车子怕是过不去了。”
丁婕顺着帘子挑开的空隙望过去,眼神一动:“是她们。”
丁荃和丁凝对视一眼,也探头去凑,这一看,她们就没什么兴致进去了。
前面,是柳家的马车,还有丁家大房那边的马车。
泗陵商会马上要换届,现在坐在位置上面的是丁永善,如果按照泗陵城中的商贾之家排名,丁、柳、王三家是位列前三的大商贾。眼下堵在书院面门口的,正是那柳家的马车。且看马车上裹着金丝锦缎,车顶角落挂着的也是纯银镀金的车铃,整个花枝招展的,应当是女眷的马车。
诚然,柳家人也有孩子在育才书院读书,可不至于堵了一条街吧。
丁荃眼睛尖,碰了碰丁凝的胳膊,示意她看路边行人。
丁凝眸子一转,顿时漾出一个笑来,她抬手搁在车窗边单手支颌:“原来是做活菩萨来了。”
今日,柳家负责出资,以育才书苑的名义发放粥粮年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