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锁瀛台_分节阅读_第33节
小说作者:燕云客   内容大小:271 KB  下载:锁瀛台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0-02-11 00: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4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萧恪在她耳边嗯了一声,陆青婵的抿着嘴说:“端嫔的事,臣妾有几句话想说。”

第61章 也白头(一)

  “那天晚上刚下钱粮不久, 端嫔便来找臣妾说丢了东西。好圆圆巧不巧丢的正是那尊皇上御赐的玉佛, 旁的东西也就罢了, 丢了便丢了, 往后仔细些也就算了。但是御赐之物丢了是要掉脑袋的,所以臣妾便差人去寻,后宫人少, 连带着今夜值班的几间班房也一并去查,这才查到了荆大人。端嫔身边的松枝,昨天傍晚想要咬舌自尽被人拦下了,有人说她前几日刚托人给母家送了大量金银,她一个宫女哪里有这么多银两,这些约么都是受人驱使的。”陆青婵的声音总是不疾不徐的流淌出来,能让人静心,也能让人听得进去。

  “皇上不如顺着松枝去查。”

  萧恪竟有了一瞬间的愧疚之心,陆青婵言辞之间一派平宁,也没有为着他今日突然的召幸而不快,反倒是徐徐地说起了她白日里查到的东西。火烛的光流转在她的身上, 陆青婵的眼里总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

  陆青婵说的不无道理,萧恪说了声知道了,抬起手把陆青婵抱的更紧。

  那一日云雨之后, 陆青婵缩在萧恪怀里。今夜他有几分心不在焉,陆青婵听着他的心跳,轻声说:“皇上最近不要太累了。虽然事事躬亲好,但是前朝内阁里还有许多位大人, 都是可为皇上分忧的肱骨。”

  从被子下伸出一条细白的胳膊,她轻轻抚平了萧恪的眉心,黑暗中她的眼睛依然在微微闪光发亮。

  萧恪把她的手又摁了回去,他说:“朕的朝堂,总也是不清净,每隔三差五,都得整饬一二。”

  陆青婵没有接萧恪的话,只是拧过身子,让自己更柔顺的贴合住他的躯体,她的声音自他的怀中传来:“皇上决断便是了,不要来问臣妾,臣妾什么都没听见。”

  后宫不得干政,陆青婵一直都记得清清楚楚,平日里她总喜欢避而不答,如今像猫儿一样缩在他怀里,语气之中还略带了几分娇嗔。她和过去不一样了,春水浇灌她的心海,让她也生出了更柔顺的情肠。

  萧恪的语气终于也带了几分笑:“这几日冷,我听说你晚膳也进的不多,明日想吃什么,让奴才们吊个锅子给你吃可好?你不喜欢辛辣,让他们做得清淡些。不知道你吃不吃獐子肉,各色的野味也都给你准备些。”

  陆青婵抿着嘴唇笑:“皇上偏要在这大晚上说么?”

  外头偶尔传来风声,萧恪把陆青婵抱得更紧,他的大掌伸入她的衣服料子里,捏了捏她腰上的肉:“你知道在木兰,狍子獐子们秋日里都要比平日肥美些,因为要过冬,得要贴一层秋膘。朕瞧这,你这儿贴的还不够。”

  萧恪有了和她打趣的心思,那些朝堂上的纷争离他们便又更远了几分,陆青婵不甘示弱地也在萧恪的腰间拧了一下,她的力气小不过像是在挠痒痒,可是萧恪的眸光却暗了暗,他说:“让杨耀珍给你诊过脉了么?这个月怎么还没有动静。”

  陆青婵不解其意,秀气的打了个哈欠:“今儿下午来过了,确实没什么动静。”萧恪翻身把她压在身下:“这就是朕的不是了。”

  往后的事,陆青婵便不再继续插手了,故而也不曾追问,过了两天,子苓进门的时候说,端嫔回来了。

  永寿宫原本就冷清,出了这样的事,从一进门就让人感受到了瑟瑟的寒意,如同到了冷宫一般,端嫔便那样孤零零的立在檐下,抬眼看着永寿宫的牌匾。她听见陆青婵的脚步声回过头来,缓缓对着陆青婵行礼。

  原本她身边还跟着松枝,到现在便是一个人都没了,她穿着紫褐色的褃子,颜色老气也衬得她身上带着一股风烛残年的味道来。明明是才十八岁的人,从慎刑司逛过了一圈,她的眼窝微微凹陷,整个人看上去还带了几分刻薄,只是她的眼睛冷淡得无波无澜,宛若枯井一般。

  “松枝背主求荣,我已经让人把她杖毙了,事情查得差不多了,虽然找不到背后主使,你的冤屈也可以被洗刷了。”陆青婵努力把语气放得更轻松些,“我已经让内务府那边去办了,给你挑几个伶俐的丫头,一定要找本分可靠的。如今你受了这些个委屈,皇上一定会加以补偿,你别太难受了。”

  端嫔沉默了很久,她的脸上露出一股淡淡的,陆青婵没有见过的复杂神色,她把手指伸到陆青婵面前,她的手很大,指骨也十分的分明,她对陆青婵说:“娘娘,您也是读书写字的人,知道这双手对咱们的重要性,您说臣妾委屈会补偿臣妾,您可知荆大人,他的这双手算是废了么?”

  听了这句话,也让陆青婵微微吸了一口冷气:“好端端的,怎么……?”

  “上了针刑之后,慎刑司的人把臣妾叫了过去,原本要给臣妾上拶刑的,也就是夹手指头的板子,荆大人突然就改了口,说一切都是他做的。这拶子就用到了他身上,十根手指皆断,荆大人的行书,往后便再也写不得了。”她的语气哪怕到现在,听起来都带着几分冷漠,可端嫔的嘴唇翕动着,显然情绪已然非常激动:“皇上一定知道臣妾是无辜的,也一定知道荆大人是无辜的,为什么还要把我们送去慎刑司?难道我们这样的人,卑贱之躯,就不能堂堂正正地为自己辩驳么?”

  陆青婵被质问得哑口无言,她能够明白萧恪的立场,以萧恪的为人,做出这样的选择也并不让人觉得奇怪,只是面对着端嫔,陆青婵竟很难再多说一个字。

  荆扶山是个奇才,彼时在苏州的时候,她已经见识过了他的艳艳惊才,这样的人从此再也不能提笔,何尝不是另外一种残忍呢。那个倨傲得近乎古怪的儒生,如此英才的折损,对于萧恪而言,也是可悲的。

  陆青婵没有再和端嫔多说几句话,走出了永寿宫的门,子苓便看出她的脸色不好:“荆大人已经送回家中医治了,皇上听说之后也是十分震惊,惩办了一批慎刑司的官员,怪他们下手太狠太重,御医也派了好几位,努力保住荆大人的手,主儿您放心吧。”

  残阳如血,子苓忍不住轻轻叹了一声:“以荆大人的脾性,竟然是为了端小主上的拶子,原本还觉得他们二人不对付,如今看倒觉得和咱们想的不一样。”

  这些话陆青婵都没有听进心里去,过去一段时间,常常盘桓在她心底的悲凉弥漫在她周身的空气里。

第62章 也白头(二)

  冬月十二, 离冬至还有六天光景, 荆扶山在病中口述, 写了一道折子, 自请调任去往湖广一代。萧恪准了。

  又两天,荆扶山的手还缠着纱布,身上的伤口也不过是刚刚封口, 他便只身一人来到乾清宫对着萧恪辞行。

  荆扶山在京中任职也不过短短的几个月光景,萧恪叹了口气。荆扶山僵硬着身子打算给萧恪磕头,萧恪却从案几之后站了起来,亲手把他扶起来。

  “这一遭,委屈你了。”七个字能从萧恪的口中说出来,也确实让荆扶山感到意外,萧恪拍了拍他的肩膀:“朕会在户部给你留着位置,你永远都是朕的肱骨之臣。”

  那些因为皇上三言两语便在金銮殿上痛哭流涕的老臣们,荆扶山过去并不能理解,他甚至偶尔觉得,这样的臣子虚与委蛇, 让人不齿。可当萧恪站在他面前的时候说出方才的那些词句之时,荆扶山竟然也开始觉得自己眼眶发烫起来。

  一个皇帝,一个让大臣们心甘情愿为之驱策的皇帝, 一定有其独特的人格,萧恪立在乾清宫的暖阁里,脸上带着一种平易近人的神情,可却让人觉得天威不敢直视。

  出了乾清宫的门, 天空带着一股子空蒙的灰色,有零零星星的雪片落下来,落在地面上,很快就消失不见了。荆扶山站在须弥座上,呼吸了好一会儿这股子干冷的空气,只觉得那股冷冽的感觉,蔓延于周身与四肢百骸,手指间的疼痛时缓时急,他抬起还缠着白布的手,忍不住摇头。

  这些分明都是拜萧恪所赐,可他竟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甘。

  从日精门出了乾清宫,荆扶山向东华门走去,还没走出一箭之地,就听见身后有人叫他:“荆先生。”

  在紫禁城里,大家习惯性地叫他荆大人,从头到尾叫过他荆先生的,也只有皇贵妃一个人。荆扶山顿足回头看去,细腻如撒盐的雪花之间,皇贵妃立在离他十来步远的地方,而让荆扶山感到意外的是陆青婵身侧,还站着竹竿一样高挑的端嫔。

  她们两个人都没有带奴才,身上穿着绮丽的宫装,虽然容貌千秋不同,可在朱红的宫墙之下,都是一般无二的美丽风致。荆扶山对着她们二人行礼:“见过二位娘娘。”

  “听说了荆先生今日向皇上辞行,我们想来送一送荆先生。”陆青婵没有撑伞,细腻的雪花粘在她发顶的宫花上,她的眼睛一如既往,烟波浩渺,端嫔站在她身边,从头至尾都垂着眼睛看着自己眼前的青砖地。

  陆青婵往前走了几步,和荆扶山并肩向日精门的方向走:“今年春天的时候,荆先生对我说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如今荆先生可知鱼有何乐了?”

  “某曾言,宁为乡野农夫,也不为朝廷的朽木,如今大半年的光景已过,某也确实有所收获。这乾清宫的大柱,也不尽是朽木,只是有朽木之处已然岌岌可危。”他笑了笑,“皇上已经着手要坏掉这些朽木了。只是换的过程中,难免有几片瓦片被波及,荆某不是这朝堂大柱,约么算得上是这瓦片一块吧。”

  他的语气倒像是有几分自嘲,荆扶山的脸上也并没有什么自怨自艾的模样:“娘娘当初问荆某说,君子之行是否太过无趣,荆某想了快一年了,觉得荆某算不得君子,只是有自己心中想要坚守的东西,勉强算是个普通人吧。”

  荆扶山和过去不一样了,他的倨傲与不羁都慢慢被打磨了干净,他见识到了萧恪老辣的手段,每日都自愧弗如。在当普通农夫之时,只觉得自己恃才傲物,才高于世,可真的来到了紫禁城,才会明白什么是坐井观天,身上的那股傲气,也就随之淡了。

  “先生在紫禁城里觉得自己凡夫俗子,可一旦真的离开了这,来到民间,只怕又会重新给自己换个定位。”陆青婵的语气温和而平淡,在说话的功夫,已经远远能看见东华门了。陆青婵和端嫔站住了脚,对着荆扶山微微行了一礼:“祝先生此去潜蛟入渊,宏图大展。”

  荆扶山赶忙还礼。陆青婵笑笑看了一眼端嫔:“言宁还有几句话想对先生说,本宫便先回去了。”

  陆青婵的背影很快便消失在了融融的飞雪之中。

  荆扶山慢慢抬起眼看着端嫔,此刻的飞雪已经又大了几分,在半空中轻舞回旋着,像极了春日柳絮,在莹白的风里,端嫔静得像是一丛竹子。过了很久,端嫔才缓缓开口:“言宁斗胆,也叫您一声荆先生。”

  *

  陆青婵喜欢紫禁城的雪,朱红的宫墙映着纯白的雪花,那些玉砌雕栏便都有几分如梦似幻起来。枯了的老梅树枝上带着一层晶莹的白,乾清宫前的铜鹤上头都积了一层薄薄的雪。长街和甬路上已经覆盖了一层白雪。

  雪满长安道。

  走到乾清宫,方朔替陆青婵打帘子,陆青婵笑笑走了进去。方朔刚把门帘子撂下,就听见有善在和庆节拌嘴,有善板着脸:“今天晚上,你负责把围房外头的雪都扫干净。”

  庆节虽然寡言,可也不是面团:“这些都不该是我干的差事,宫里头的洒扫们这么多,为何偏偏指挥我?”

  “啧,你怎么和老子说话呢?”

  这俩人,一天到晚就没有清静的时候,方朔越听越恼,眉心都快拧成了疙瘩,他忍不住低声叱道:“你们俩,今天晚上谁也不许吃饭,把乾清宫周围的甬路通通扫一遍,如今一点样子都没有了,整日里只会偷懒拌嘴!”

  两个人登时都一起蔫了下来,有善偷瞧了一眼方朔,见他没有看过来,私底下又狠狠地瞪了一眼庆节。

  陆青婵解了披风,进了暖阁里。萧恪正坐在案前看折子,他听出了陆青婵的脚步声,也并不抬头,用手指了一下面前不远处的杌子:“坐吧。”

  暖阁里的支窗开了半扇,带着冷冽气息和雪沫子的风便吹了进来,陆青婵走到窗边把窗户合上,而后才走到萧恪对面坐直了身子。萧恪几笔把手下的折子勾画完,才把笔放在了云龙纹笔架上:“荆扶山走了?”

  陆青婵点头:“送到日精门了。”

  “可惜了。”萧恪摇了摇头,不知道是可惜了他的手,还是惋惜这个人,“只希望湖广那边不要磨平了他的斗志和心性儿,有朝一日,朕还想要把他再调回来。”

  关了窗,屋子里很快便熏得暖了,陆青婵坐在萧恪对面轻轻点头:“臣妾觉得荆大人和过去不一样了。”

  萧恪哂道:“有些人,好好磨磨心气儿就好了,荆扶山也是个聪明人。”他把手上的几本折子看完,天色已经慢慢暗淡了下来,今日下了雪,并不能看见晚霞。萧恪抬起头轻声说:“三日后,朕便要和你一道去报国寺了,你怕吗?”

  萧恪总是喜欢问她这样的问题,陆青婵抿着嘴摇头。在陆青婵心里,萧恪是个无坚不摧的利刃,切金断玉毫不手软。而只有萧恪自己才明白,他也是一个有软肋的人。世人都以为萧恪是个冷漠寡恩的人。只是寡恩的背后,每每想起萧让,总也让萧恪感受到复杂的滋味。

  他自己都有几分没底。可陆青婵仰着脸对着他笑,说她不怕,这简简单单的只言片语,却又让他自心中生出了无尽的力量,萧恪站起身绕到陆青婵身后,摸了摸陆青婵的头发,陆青婵便顺从地倚在了他怀里,萧恪的声音自她头顶传来。

  “若是等这些事都料理顺遂了,朕立你为后,如何?”

  在这个初雪纷纷扬扬的日子,这句盘桓在萧恪心底许久的话,就这般自然而然地宣之于口,陆青婵讶异地拧过身子,萧恪有些赧然,可依旧是认认真真地说:“朕是认真说的。”

  陆青婵垂下眼,红萝炭烧得她的脸也带上了一抹淡淡的红:“皇上知道的,臣妾并不在乎这些。”

  萧恪的手摁在陆青婵的肩膀上:“可是朕在乎。”他顿了顿,索性继续说,“朕只想给你一个名份,想让你与朕一道,立于千万人之巅,受众臣膜拜。朕想在你我都过身之后,咱们的画像能够一同挂在奉先殿里以享香火,朕想让全京城都只为你披上红妆,让你站在朕的身边,母仪天下。”

  “朕不是个任性的皇帝,”他一口气说了很多话,说到这的时候,终于忍不住顿了顿,萧恪拉住了陆青婵的手:“答应朕。”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不管是萧恪,还是古往今来的帝王将相,终有一日埋骨泉下,萧恪有时候,也确确实实想要恣意一次,什么天意难测,什么天命难违,萧恪想通了,他只想给陆青婵他所能给予的一切。

  陆青婵抿着嘴看着他,轻声说:“若是臣妾父亲知道皇上对臣妾说这些,只怕此刻便要在丹陛上扣谢天恩一整日了。皇上,臣妾的身份微妙,能侍奉在皇上身边已经是无上的荣宠了,臣妾的父兄颇受诟病,皇上册立臣妾,又要受无数置喙,臣妾懦弱,只想像现在这样,安安静静地跟在您身边就够了。”

  安安静静。

  这个词简单,可萧恪竟然从中听出了温情的味道,这个词,像陆青婵这个人,他叹了口气说了声再议,小雪无声无息的落在琉璃瓦屋檐上,萧恪突然想到了什么一般,忍不住问:“今儿下雪,你……可有什么打算啊?”

第63章 也白头(三)

  这个问句还有几分突然, 陆青婵愣了一下, 而后眯着眼想:“臣妾晚上回去要叫奴才们摆上锅子, 叫上萧礼和言宁, 一起热热闹闹地吃顿锅子。皇上要是想来,也能和我们凑上一桌。”

  如今的陆青婵啊,竟还把几分心思都花费在吃食上头, 难得也叫人觉得有几分有趣,萧恪哦了一声,陆青婵偏着头问:“难不成皇上还有旁的打算吗?”

  她眨了眨眼睛,像是蝴蝶的翅膀纤纤掠过,萧恪咳嗽了一下:“没事。”

  那日傍晚,萧恪当然没有让陆青婵和端嫔用膳,他把陆青婵拘在乾清宫里,两个人吃了一顿锅子。切得薄如蝉翼的牛肉、鹿肉,摆在吊炉边上,铜锅里的汤咕嘟咕嘟的冒着热气,湿淋淋的水汽升腾起来, 两个人相对而坐,陆青婵的脸都笼罩在水汽之后。

  雪依然没有停,只能看见檐下的宫灯橙黄色的光打落在茜纱窗上。

  外头是冷的, 可屋里却暖。

  陆青婵吃饭的时候细嚼慢咽,萧恪给她夹了一片肉说:“你多吃一些。”

  关于肉食,萧恪比陆青婵更有心得。他在策马扬鞭于草原之际,也曾和牧民一起饮酒吃肉, 跳动的篝火噼啪作响,那些刚割下来的肉鲜艳着颜色,带着浓烈的腥气,被火一烤,滋滋地冒出油来,撒上一把粗盐,甚至有时候不加佐料。

  那些褪去了血腥气的肉食便于唇齿间伴着新烫的酒,从喉咙口酣畅淋漓地滚下。牧民们唱着歌,萧恪也与他们一起击掌。战士们拍着自己的大腿,哼着南腔北调。

  后来的宴酣之乐,逢年过节,平帝爷也会赐肉,他和兄弟们一道分食盘子上拿白水煮过的肉,连一点盐都没有,皇子们吃起来觉得索然无味,更甚至有些难以下咽。这些肉,萧恪却能面不改色的尽数吞下。

  萧恪吃过一些苦,但是更多的时候他不明白到底什么才是苦。时间已经过了很多年,此时此刻和陆青婵对坐于灯下,哪怕连一言不发,也都让人觉得美好。汤锅里滚沸的水,烫出清淡的肉,蘸上芝麻酱,滑落于胃中,就连食物都能让人感受到温暖的味道。

  陆青婵发觉了萧恪在看她,抬起眼睛和萧恪四目相对。

  “臣妾的脸上有东西吗?”

  “有。”

  萧恪抬起手,摸了摸陆青婵的唇边,好像真的擦去了那块莫须有的污渍,而后才从容说:“现在没有了。”方才只是轻轻的触碰,在那一瞬间,又感知到了她温热的体温。

  小雪落旧檐,新炉烫陈酿。

  吃完那一餐饭,萧恪带着陆青婵一道看雪。

  穹庐如盖,纷纷扬扬的雪自头顶万丈天空飘落下来,天空是绵延不尽的深蓝,天空的尽头,挂着那轮洒满清晖的月亮。方朔给他们撑伞,萧恪却抬手把伞接了过来:“朕和皇贵妃一起走走,你们不用侍候了。”

  陆青婵的手轻轻搭在了萧恪的臂弯处,另一只手提着裙摆从丹陛上走了下来,到了丹陛前头,陆青婵从庆节手里接过了宫灯。乾清宫前头的雪被扫开了,只是很快又有轻舞回旋的雪花铺了一地纯白,一大一小两对足印逶迤着走远了,只有陆青婵手里握着的那柄金漆彩绘的宫灯带着一抹温柔的橙黄,向无尽的夜色深处走去。

  东一长街的雪还没有扫开,积雪将将没过花盆底的一半,有风徐徐的吹来,陆青婵的脸都变得微红起来,可她的眼睛很明亮,倒映着月色和烛光。一直走到广生门旁边,萧恪换了一只手撑伞,右手握住了陆青婵的手。她的手有些冷了,指头也有几分发红,萧恪把她的手包裹在掌心里:“冷不冷?”

  看着陆青婵摇头,他说:“朕最喜欢的季节就是冬天,尤其是这下雪的日子。你瞧,那些藏污纳秽的、那些不堪入目的东西,都被这雪遮了个干净。朕的这紫禁城,金瓦红墙,从没有比现在再干净的时候了。”

  微冷的风吹过萧恪的脸,那些雪片落在他的脸上,很快融化透明。站在这座宫墙之内,有时候觉得逼仄,有时候面对着天高地迥,偶尔也会觉得豪迈。陆青婵静静地站在一边看着他,看着萧恪眼里的那分思考神色,她往前走了两步,带着护甲的手指,轻轻拂去了他肩膀上的雪花。

  陆青婵带的护甲是蓝色的,上头缠了金丝,划过萧恪的衣服料子,留下一道浅浅的痕迹。

  孤零零的月色下,一把油纸伞下头立着帝妃二人,陆青婵的手还停在萧恪的肩膀上,萧恪突然倾身吻住了她的嘴唇。陆青婵的唇齿有些发冷,可萧恪却是热的暖的,他温柔地把她包裹,启开她的唇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3页  当前第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4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锁瀛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