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汴京珍馐娘子(美食)_分节阅读_第12节
小说作者:果酱果酱   内容大小:280 KB  下载:汴京珍馐娘子(美食)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0-08-14 00: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5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面对李维,月华等人远没有面对李嘉那么放松随意,等了片刻见李维并无异议,才战战兢兢地坐下来。

  李维却不管那么多,随手取了一串羊肉咬了一口,肥肉入口即化。瘦肉外焦里嫩,配上表面的小茴香,味道真是鲜美。他又取了一串猪肉蘸上调料,芝麻粉的浓香和水豆豉的酱香融合在一起,使猪肉更加鲜腴。他不得不承认,薛盈很懂得用调料,而烤制的火候很得当。

  这时薛盈已经将琼液酒盛到劝杯中递给他,不用于一般酒水的浑浊,这琼液酒色泽清亮无比,入口醇美顺滑,却不怎么上头。李维吃几口烤肉喝一口酒,感到难得的惬意,也不像刚进来的时候那么面瘫了,偶尔还跟李嘉说笑几句。

  众人也都放松下来,很快,新烤好的肉又快吃完了。

  薛盈笑问:“你们能不能吃羊杂碎?”

  羊杂碎,喜欢的人爱它独特的口感和香味,不喜欢的人避之唯恐不及。李嘉明显是前者,忙道:“我最喜欢吃羊肝和羊腰了。”

  薛盈把羊腰和羊肝切成稍厚一点的片,撒上盐和小茴香,裹上羊网油放在烤炉上烘烤,油脂遇热很快融化,一滴滴流入松木炭中,让炭火烧得更热烈。不出半炷香的功夫,羊腰与羊肝便烤好了。

  李嘉忙取了串羊肝,羊内脏特有的焦香扑鼻而来,一口咬下去,滋味鲜甜肥腴,还有丰富的汁水溢出。月华更中意羊腰子,烤制好的羊腰表皮焦脆,内里软嫩,与羊肝相比多了几分柔韧的口感,倒也别有风味。

  李嘉笑着招呼李维:“大哥怎么不尝尝,很好吃的。”

  李维却不大喜欢羊杂碎的味道,皱眉道:“我喝酒就好。”

  薛盈内心一动问李维:“阿郎自幼熟读诗书,应该知道《周礼》中提到的八珍吧?”

  “那是自然。”李维随口道:“淳熬、淳母、炮豚、炮牂、捣珍、渍珍、熬珍、肝膋,是谓八珍。”

  薛盈笑了:“如此,阿郎真的不想尝尝肝膋的味道?羊肝可是比狗肝更鲜美呢。”

  原来她在这里等着自己呢,李维愣了愣,终是拿起一串羊肝略尝了尝,他以前吃过羊杂汤,许是调味不当,里面的羊肝又粗又硬,实在没有好感。谁知裹了网油烤好的羊肝风味完全不同,有羊内脏的异香,却一点也不腥臊,外皮有丰富的油脂,内里却十分软嫩,不知不觉间,他就将这串羊肝吃完了。

  正在这时,王娘子怕李嘉等人吃不饱,又在大厨房烤了芝麻薄饼送过来。

  李嘉不由笑道:“这可真是巧了,我们正要吃点主食呢。”

  这次的芝麻饼烤得很薄,中间没有芯子,正好用来夹烤肉,酥脆的饼皮配上焦香鲜美的烤肉,大家的肚子终于被填饱了。

  李嘉喝了一口冰凉的葡萄渴水,满足地叹了口气,秋天果然是适合吃烧烤的季节呀。

  李维忽然道:“这几日朝会散后便去府衙办公,府衙里公厨做的饭,也实在太敷衍了些。”

  开封府衙的公厨每日按例用羊一只,原料是很新鲜,可是做法极单调,就是加些盐豉烂炖,这日复一日吃下来,再好吃的东西也没了胃口。

  薛盈暗自撇撇嘴:李维可真有意思,这算什么?若想要自己给他做工作餐就明说嘛。不过转念一想,他答应提前付给自己薪水,说来也算厚道,便装作一副善解人意的样子道:“阿郎若吃不惯公厨做的饭,我可以做些小菜让人给阿郎送去。”

  李维就等着她这话,就坡下驴道:“那就有劳薛娘子了。”

  吃完晚饭,又收拾了烤具,薛盈回到居所已经很晚了,正打算洗漱休息,忽然传话的婢女敲门找她:“薛娘子,有一位自称是玉溪居士的长者找你,让你明日一早回瓠羹店相见。”

  薛盈顿时兴奋得睡意全无,是叔祖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小茴香就是孜然。今天我也去吃烤肉了,大家周末快乐:)

第21章

  说起薛盈的叔祖薛纬,那也是个传奇人物。儿时不好好读书,逃学捣蛋样样没落下,父亲训也训过,打也打过,过后还是照旧,无奈之下只得任由他去经商。因薛纬头脑灵活、人情练达,倒也赚了不少钱。只可惜他天性疏懒,赚够一年的花销后,便四处游山玩水,把正业抛在一旁。用薛盈父亲的话来说,薛纬是典型的小富即安,否则凭他的天分,早就富甲一方了。

  薛纬早年娶妻汪氏,可惜中途亡故,并没给他留下一男半女。薛纬竟也没有再娶,这么多年一个人四处游历,倒也潇洒快活。

  薛盈十分喜欢叔祖,觉得他为人洒脱,是闲云野鹤一般的人物,且总有讲不完的奇闻异事。听到叔祖找她,忙请了假早早回到瓠羹店。

  “叔祖,是什么风把您刮来了?”薛盈笑问。

  “什么风,西北风。做叔祖的想来看看侄孙女,还需要理由吗?几年没见,你越发出落成大姑娘了。”薛纬记得上次见到她时,还是一个瘦瘦小小的丫头,现在模样已经长开,倒是变得伶俐又水灵了。

  “那里那里,求着叔祖来看我且求不来呢。”薛盈忙张罗着给薛纬冲了一杯杨梅膏水。

  薛纬尝了一口笑道:“有点淡,再浓一些就好了。其实还是新鲜杨梅最好,放一点碎冰,加一点糖霜,酸甜冰爽别提多好吃了。”

  薛盈撇撇嘴,叔祖果然还是老样子,嘴头异常挑剔,这么多年一直对自己做的饮食果子挑三拣四。

  薛纬言归正传:“我去洛阳游历,顺道路过这里。徐大郎去杭州贩丝已经回来了吧,你们打算怎么卖出去?”

  薛盈忙道:“正要为这事请教叔祖呢。果然不出所料,今年京城生丝价格大涨,丝商一百文一两卖出,居然也有人买。我正和徐大郎商量,贩来的这些生丝什么价格卖出合适呢。”

  薛纬随口问:“徐大郎是什么意思?”

  “照他的意思,也要一百文一两卖出,这样做我们能赚一倍多的钱,只是……似乎有点不厚道。”

  薛纬沉吟片刻道:“徐大郎我接触过几次,人品还算过得去,只是无甚主见。做生意最忌讳贪小利,否则会摔大跟头。官府对丝绸价格管控一向甚严,恐怕早就有对策打击丝商囤积居奇了。”

  薛盈点头道:“叔祖说的是,我也这么想,做人总不能太贪心。依叔祖之见,定个什么价格合适呢?”

  薛纬笑着拍拍薛盈的脑袋:“你还是年轻,性子太急。现在还不是出手的好时机,卖的价格高了固然不好,价格低了惹同行抱怨,也不合适。不如等这一阵风头过去,官府找个几个囤积居奇的丝商作筏子后,你再低价一点出手,横竖也是稳赚不赔的,只是少几分利罢了。”

  薛盈佩服的目光投向薛纬:“好,我听叔祖的。”

  谈完了正事,薛纬又开始关心薛盈的终身大事:“如今你已经二十岁了,早就过了议婚的年龄。若你爹爹在,自然轮不到我来操心,只是如今你无父无母无兄弟,少不得我替你留意一二,你现在有中意的人没有?”

  “没有。”薛盈坚决否认:“我一个人过也挺好的,不想成亲。”

  几年没见,或许薛盈长大性子变扭捏了也未可知,薛纬笑笑道:“你可别不好意思,真的看上了谁,我便替你做主去议婚。要不然我这一走,下回还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真的没有。”薛盈非常无奈:“叔祖还不知道我,从小无拘无束惯了,一旦嫁人上有公婆,中有小姑子小叔子和妯娌,还要相夫教子,这日子我实在过不惯。现在一个人清净自在,又日日有美食美酒相伴,疯了才要给自己找这个麻烦。叔祖不也一个人过得很好嘛。”

  自己这个侄孙女的性子,果然几年如一日没有变。薛纬咳嗦了一声道:“话虽如此说,可女子毕竟不同与男人。”见薛盈眉毛一挑又要反驳,忙摆手道:“罢了罢了,我说不过你,你自己看着办吧。”

  薛纬本是旷达之人,思想并不像一般士人那样保守,见薛盈执意不愿也就罢了,叹道:“你这个执拗的性子,简直跟你祖父当年一模一样。”

  薛盈的好奇心被勾起,问道:“叔祖,爹爹很少跟我提起祖父,只说他和叔祖一样是个商人。祖父是做什么生意的?”

  薛纬愣了片刻方道:“你祖父比我年长许多,所以我们并无太多交集。他是做大生意的,比我做的生意大多了。”

  “那。”薛盈眨眼又问道:“祖父既然这么厉害,为何后来家境一落千丈了呢。”

  薛纬淡淡一笑道:“这有什么可稀奇的,所谓登高必跌重,商场如战场,那里有常胜之理?”

  薛纬明显不想在这个话题上多谈,转而问道:“我远道而来,指点了你半天肚子也饿了,你打算做什么菜来招待我呀?”

  薛盈笑了,薛纬虽然嘴上挑剔,可是每次来都要指定自己做菜,可见自己的厨艺也是入了他的法眼的,忙识相地问:“叔祖想要吃什么?”

  “前些日子在扬州吃了一味熝鸭,味道当真不错,干脆做一只鸭子给我吃吧。”

  “好嘞。只是熝鸭用时较长,叔祖得耐心等等了。”

  薛盈特地去后厨找了一只新鲜肥大的鸭子,去除碎毛后洗净沥干,用花椒盐里里外外仔细涂抹一遍,又撒上少许黄酒。提前将鸭子腌制入味。

  那一厢沈瑶已经把秸秆放入砖炉内点燃,等到转炉内壁烧成了灰白色,便将火熄灭,迅速把鸭胚取出放在炉中铁罩上,沈瑶随之关上了炉门。剩下的这段时间,便全凭炉内炭火和烧热的炉壁将鸭子焖熟了。

  熝鸭讲究的是一次放入,一次取出,中间决不能开炉门。大概过了两炷香多一点儿的时间,薛盈估摸的时间差不多了,才将鸭子从炉中取出来。

  新出炉的鸭子颜色枣红,散发出琥珀般油亮的光,格外诱人食欲。薛盈拿筷子试了试鸭脯,发现像刚蒸好的馒头一样,很喧腾,笑对沈瑶道:“这次熝鸭火候很不错,可以切段了。”

  沈瑶将鸭子放在案板上,操大刀麻利地斩成小段,再配上豆豉蘸酱,便可以食用了。

  叔祖毕竟远道而来,薛盈一咬牙,拿出了自己一直舍不得喝的玉冰烧招待。玉冰烧原为岭南名酒,薛盈还是和瓠羹店一位岭南的熟客学来的酿造方法:将酒与熟猪肉混到一起,封坛半年滤掉肉渣,玉冰烧便做成了。

  薛盈把熝鸭呈给叔祖品尝,心中颇有些忐忑,不知他又会提出什么批评。

  薛纬也是个不折不扣的酒鬼,上来且不吃鸭子,先尝了一口玉冰烧。因为混合了猪肉的精华,这酒入口特别绵柔顺滑,薛纬不由赞道:“真是好酒,要是不那么甜就好了。”

  薛纬能这么说,已经是很高的评价了,薛盈忙笑道:“这酒酿造起来很麻烦呢,费了我不少精力。叔祖再尝尝这熝鸭味道如何?”

  薛纬笑着夹起一块鸭脯肉品尝,表皮酥脆,内层丰满,一口咬下去充满了鸭脂香,但因脂肪充分溶解,吃起来一点也不觉得腻,不由赞道:“这鸭子烤得火候正合适,肉质细腻鲜美。多年不见,你的厨艺大有长进。”

  薛盈这才放下心来露出笑容,谁知薛纬看到那碟豆豉蘸酱,眉头微皱:“时下北方人吃熝鸭喜欢搭配豆豉。但我以为,鸭子烤制时抹上花椒盐,已经有咸味了,豆豉也是咸的,搭配在一起有些画蛇添足。我曾经在岭南游历过,那里吃熝鸭要搭配梅子酱,倒也别有风味。”

  薛盈随即道:“梅子酱我这里也有,叔祖要不要尝尝看?”

  沈瑶将廊下坛中的梅子酱取出,薛纬只略尝了一口便又皱眉道:“太酸了,我在岭南尝到的梅子酱似乎比这个甜一些。”

  沈瑶笑了笑,便要在里面加糖霜,薛盈止住她道:“糖霜是白色的,容易影响梅子酱的色泽,还是将饴糖融化加入,颜色与梅子酱更接近。”

  沈瑶依言放入少量的饴糖,薛纬又尝了尝,笑笑道:“味道很接近了,但总觉得还差了点水果香。”

  沈瑶闻言十分郁闷:“梅子的香味,不就是这样子嘛。”

  薛盈却陷入了沉思,水果香,这么说来,岭南熝鸭的配料是梅子酱和其他水果酱混合而成的,会是什么呢?

  薛纬见薛盈呆呆的,笑笑道:“不提这些了,这梅子酱也很好,你们也赶紧吃饭吧。”

  薛盈恍若不闻,橘子酱口味太酸,荔枝、木瓜与梅子酱不搭,葡萄明显也不是,那么……桃子酱!桃子的味道香甜不涩口,与梅子酱最搭,一定是它。她随即嘱咐沈瑶:“你快起去附近的干果铺买一点桃子酱回来。”

  薛盈往梅子酱加了少量的桃子酱,薛纬这次尝过后叹道:“对,就是这种清甜的果子香。”他夹起一块鸭腿肉蘸上调好的梅子酱,鸭肉酥脆丰腴,而酸酸甜甜的梅子酱正好中和了油腻,还给熝鸭带来了一丝淡淡的水果香。二者堪称绝配。

  很快的,一整只鸭子被三人分食完了,薛盈陪薛纬喝了大半坛酒,薛纬满足地叹息一声:“今天这顿饭吃得尽兴。你有这样的厨艺,以后定能在汴京立足,我也放下一桩心事了。”

  临行时,薛盈抬手扶薛纬上车,薛纬一眼撇见了她腕上那对飘花翡翠错金玉镯子,愣了一下低声道:“这还是你祖父留下来的东西,现在带太扎眼了些,咱们家毕竟比不得以前辐辏的时光了,为人行事还是低调一点好。”

  薛盈觉得有理,便将那对镯子取了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  那什么,我把粤菜中与烧鹅搭配的梅子酱用在这里了,轻拍啊。

第22章

  说好了给李维做工作餐,因他一大早便起身上朝,所以薛盈也要早起准备。

  等到李维用餐时已经接近午时了,做什么菜肴耐放,冷了也好吃呢?薛盈考虑再三,决定做黄金鸡。陈娘子取来今天刚宰杀的童子鸡。去头、爪,洗净后放入沸汤锅中,加入葱、姜、甜酒煮制。

  时间不用太长,鸡肉断生后,便捞起放入凉开水中浸凉。为了方便李维食用,薛盈特地去掉鸡骨,把鸡肉撕成条状。

  接下来开始准备料汁。川椒去掉黑籽,加入少许葱丝剁成细末盛入小碗内,再放入适量的酱油、盐、芝麻油和刚才煮鸡剩下的鲜汤调匀,均匀地淋在鸡肉上即可。因为清水煮出的鸡肉色泽金黄,所以又叫黄金鸡。

  进入深秋,天气一天比一天凉,一碗热乎乎的羹汤也是必不可少的。薛盈决定再做一碗糁汤。

  她在刚才煮鸡的汤中加入少许猪骨汤和稻米继续熬煮,稻米软烂时,将嫩豆腐切块,菠菜切碎放入汤中,再加入少许盐、胡椒粉和香油调味,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糁汤便做好了。

  陈娘子在一旁帮厨,疑惑道:“热汤做好了,可是等到阿郎吃饭时早就凉了,用什么方法保温呢?”

  薛盈笑笑道:“我们就拿漆木盒装糁汤好了。”

  陈娘子更加疑惑:“漆木盒可一点也不保温,热得快,凉得也快。”

  薛盈从大厨房柜子里找出一个有提梁的木盒笑道:“这是坊间提瓶卖茶的小贩常用的汤茶盒子,里面垫上厚厚的稻草和布料,再把漆木盒放入其中,里面的茶汤就是放到晚上也不会凉呢。”

  陈娘子笑道:“还是薛娘子心思灵巧,如此,我们不如把其他食盒也放在里面,到时下人送饭也便宜。”

  今日早朝议事的时间比较长,等到散朝的时候已接近午时,照例皇帝会赐臣下餐食。宰相在政事堂办公,有专门的厨子准备丰盛的堂餐。至于其他官员,也有厨子为他们备餐,用餐地点在延庆殿廊下,故称为廊餐。当然,廊餐与堂餐相比就简陋多了。

  刘景年皱眉品尝今日的廊餐,照例是肉咸豉和莲花肉饼,肉咸豉明显豆豉放多了,汤喝上去比较咸,莲花肉饼想是早就烤好的,此时已经凉透了,羊肉馅又冷又腥。想来宫中的厨子只对御膳和堂餐用心,至于他们这些中下层官员,凑活填饱肚子就行了。

  刘景年虽然一向大嘴巴,此时也不敢抱怨,毕竟皇帝肯赐臣下餐食,已经是相当体恤了,再挑三拣四,未免太不知礼,有亏臣节。

  但李维却不急着用餐,似是在等待什么,过了一会儿,有一小内监提着厚实的木盒走过来道:“李学士,这是贵介托我送来的。”

  “有劳了。”李维随手给了他一些赏钱,把他打发走了。

  “子京,这提盒里是什么,酒水吗?”刘景年好奇问道。其他同僚的眼光也齐刷刷扫过来。

  “没什么。”李维淡淡道:“是我今日的午餐。”

  因廊餐并不好吃,常餐官们自带些吃食也是常事,只是都是往怀里踹些冷肉,像李维这样煞有介事带了这样一个汤茶盒子,还真是少见。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0页  当前第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5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汴京珍馐娘子(美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