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雷公那种田的闺女_分节阅读_第113节
小说作者:漂泊有酒   内容大小:486 KB  下载:雷公那种田的闺女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1-02-21 00: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3/1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讲真,锦欢她自己是不大明白的,不说在天上她爹娘就她一个闺女、如珠似宝地护着,就是在人间这一世,她爹娘也是疼的厉害,她甚至还当了不少年的独生女。

  那期间,她爹娘从没说过她一句不好。

  后来有她弟了,更不用说,她的地位还是最高的,他弟常说爹娘是“重女轻男”。

  所以,她就很不能理解“重男轻女”这种思想。

  不懂就问,锦欢就很想知道时迁的想法。

  时迁先反问了她一句:“你说从前没觉得爹娘骨子里有重男轻女的想法,为什么从前会那么觉得?”

  锦欢不假思索道:“理由可多啦,最主要就是因为小姑子啊,我们还没成亲之前我娘就找人打听过了,说你家里跟一般不苛待姑娘,对闺女儿子都好,甚至对闺女还要更好些。

  ——对闺女比儿子还好,那肯定不重男轻女啊,因为这个我娘才同意我嫁给你的;要是你家里也重男轻女的话,我爹娘当初可能都不会把我许给你了。

  再说咱们成亲后也确实证实了这点,我刚进门时候小姑子那脾气多坏啊,摆明了是被家里惯出来的,什么都想要最好的,什么都得随着她的心意,不然就要闹。你说说,这要是家里长辈重男轻女,能养出她这样的性子?”

  锦欢嘚吧嘚吧了一大堆,尤其是说到小姑子时夏,想到她刚成亲后时夏那坏脾气,她就一肚子气。

  眼看媳妇火气上来,时迁赶紧及时截住话头:

  “你急什么?其实说爹娘疼小妹确实是,但是也没旁人说的那么夸张,只是跟一般人家对比那肯定显得爹娘疼闺女,说对小妹比对我们兄弟三更好就那更不会了。

  爹娘疼小妹是因家里儿子多、闺女就只小妹一个,什么东西都是多了不稀罕、少的更珍贵嘛,加上小妹又是最小的孩子,所以难免平时会叫我们让着小妹一些、多照顾她一些。

  生活上的小事爹娘会多考虑小妹,但是在大事上面,爹娘还是更重视儿子。像是小妹出嫁,他们不会扣下小妹的聘礼,但是也绝不会像岳父那样、会为了闺女伤筋动骨地陪送很多嫁妆。

  因为他们骨子里还是儿子更重要,儿子的前途更重要。儿子能光宗耀祖、显耀门楣,但是女儿不能,甚至女儿嫁了人,回娘家多了都会被人说道。

  这种情况下,重男轻女其实是常态,像是岳父这般疼闺女的人其实才更稀奇。”

  所以,当初岳父偏疼闺女的名头才会那么响亮,几乎周围几个村子人尽皆知,不就是稀罕嘛,不知有多少人在背后笑他傻。

  当然,现在不会再有人这么说啦,因为媳妇成了官太太,人家都说当初迷了眼,没看出来魏三哪里是傻啊,分明是过分精明了!

  时迁一口气说了一大长串,锦欢这才有些明白,原来像她爹那样疼闺女的反而是异类,重男轻女才是正常的。

  不知怎么的,虽然明白了这个道理,可锦欢心里更沉了。

  纵使她明白这些道理又如何,重男轻女的观念仍旧是主流思想,女人好像永远只能处于弱势一方。

  “什么时候,这种思想才会变化,女人跟男人地位能够平等呢?”

  “大概,等女人也能赚钱养家、能赡养老人、能跟男人一样为官做宰、执掌权柄的时候吧!”

  那一晚的谈话告一段落,锦欢没那么大能力去掰正这个世界的主流思想让所有女人都过得好,她只能尽量让闺女可以得到家人平等的关爱,不受到这种思想的伤害。

  婆婆那边不用多管,但是公公那边还要注意一下。

  老人家根深蒂固的思想她没办法去纠正,也得客观理解长辈跟她们年轻人的思想差异,尊重老人家的思想,所以那就继续叫他自我欺骗吧。

  不是说一样疼嘛,那就千万记得要言行合一,万一要是不小心不一样了,她得及时提醒老人家,告诉他:

  “爹,您可是把孙子孙女一样疼的,您这做的跟说的可不一样,难道之前是骗——”

  公公多要面子的人啊,保准要否认,然后努力维持好他“公平公正”的人设啊!

  哪怕是在表面上把碗端平,时间久了,慢慢也就习惯了。

  嘿,就这么办!

  ***

  可算是叫锦欢放下一桩心事。

  其实也就是现在闲着才叫锦欢这么七想八想的,等陆子昂的夫人吴氏派人送来帖子请她做客的时候,她就忙得没空想那么多了。

  陆子昂如今跟时迁走的极近,男人的态度也会影响后宅女眷的交际,加之吴氏自觉跟锦欢聊得投缘,偶尔便会给锦欢下帖子,一道说说话。

  之后吴氏又给锦欢介绍了几个朋友,都是差不多圈层的,见的多了渐渐也都能说得上话了。

  锦欢如今也算是正式迈入夫人外交的圈子里了,不过却也只是刚刚踏过门槛,又没有像是陆夫人那般的长辈领着她,受冷落便是常态。

  这便是当初时迁带锦欢去陆府做客的原因。

  可惜,陆大人虽然赏识时迁,但是陆夫人并没有被他打动,也并没有要领着锦欢进入这个圈子的意思。

  虽然时迁现在的品级比陆子昂要高一级,但是吴氏要远比锦欢来的受欢迎,谁叫这年头单打独斗的还是少数、更多的还是看家世背景。

  像陆子昂这种背后多少重关系的明显就是“前途无量”,升上去是早晚的事。

  可哪怕被冷落,但是锦欢并不气馁,接到了帖子她照旧赴宴,插不进去话她便只微笑着当一个倾听者,去关注这个圈子里面的动态,好叫时迁不会消息闭塞。

  而每次去赴宴,锦欢基本都是最早过去、最晚回来的那批,地位使然。

  时迁问她累吗?

  她摇头说不累。

  “委屈吗?”

  “不委屈,因为是你,心甘如怡!”

  不知怎的,“因为是你,心甘如怡”短短的八个字听得时迁心中一片滚烫,他没说什么矫情的无用的诸如“别去了”之类的废话,因为他知道这样的言论无论再怎么说都只会是废话。

  再怎么表达,锦欢都不会改变主意,不可能真的不去。

  何况,一行的存在有它存在的必然性道理,真的不去对锦欢来说真的就是好事吗?

  长时间不接触外人、不去跟阶段的人去交流,从长远去看,对她本身的成长也是不利的。

  若真的心疼她,他只有加倍努力地往上走,让她成为“地位使然”中的可以任性、可以随意的那一部分人。

  ***

  时迁想的明白,所以做事更敢、更拼。

  一晃,五年过去。

第一百零九章 ……

  五年时光悄然而逝。

  今儿是阿九小姑娘生日, 过了今日小姑娘就八岁了。

  日子过得实在也快,锦欢恍惚觉得自家相公进士及第还在昨日,谁知一转眼孩子都要长大了。

  所以, 自己是不是也老了?

  眼角是不是有细纹了?

  担心、惊恐,还不及情绪发酵蔓延, 耳边就传来一叠声的呼唤,“娘, 娘, 你看我这裙子好看吗?过两日陆家的宴会, 我就穿这身怎么样?”

  思绪被打断, 锦欢注意力又回到自家的小姑娘身上,就见小姑娘撅着嘴巴, 委屈巴巴地道:

  “娘你今儿做什么老走神?我喊你几遍都不理我?说好的给我参谋参谋衣服的呢?”

  小姑娘脾气忒急,说风就是雨的,说了多少遍还是这样, 锦欢也是没脾气了, 便解释了一句:

  “这不是你生辰嘛, 往年你外祖父肯定会在你生辰前送信和礼物过来给你庆生, 按理今年也该是, 可到现在还没收到, 我这不是担心呢嘛!”

  阿九仰着头,嫩生生的面上也做了难。

  虽然她从未见过外祖父跟外祖母, 但是每年都会收到他们寄给她的信件和礼物,所以她对外祖父跟外祖母也很喜欢。

  如此一来,她也没了选衣服的心思,径直走到娘亲身边,双手环抱着娘亲的腰:“娘~娘~”

  小姑娘身量较去年又长高不少, 小脸圆润,两颊还有些婴儿肥,红润润的,可爱得不得了,看得锦欢心里软乎乎的,忙又宽慰道:

  “好啦,我不过白担心一句,如今你爹这官位,在老家谁不敬着?真要有事哪怕你外祖父瞒着,旁人的消息也递过来了。如今家里却什么消息都没收到,应该没什么事,可能就是中间出了什么岔子耽搁了,再等几天看看,咱家的阿九姑娘且先宽宽心呀!”

  小姑娘听娘亲的话,脸上表情舒缓很多,直到最后听到娘亲喊她阿九时,顿时就干了:

  “娘你怎么又唤我阿九……我有大名,清嘉——时清嘉,娘你不许再叫阿九了。”

  小姑娘大了,爱美还爱面子,之前意外听奶奶说起阿九这个名字的由来,晓得她曾经差点儿被喊“九斤”、一颗心那叫一个酸爽。

  这要叫她一处玩的小伙伴晓得了,怕不是要被人笑死,成为她一辈子的“黑点”?

  好在虽然娘亲不靠谱,但是家里爷奶跟亲爹都还正常,没由着娘亲,但是对“阿九”这个由“九斤”衍生而来的名字也着实爱不起来了。

  自那以后,小姑娘便不叫人再喊她阿九了,说以后只能喊她大名,清嘉、时清嘉。

  锦欢逗了她家小姑娘一阵,见人要恼,这才罢了,又伸手狠狠揉了一把小姑娘编好的头发,不等小姑娘炸毛,赶紧溜之大吉。

  留下时清嘉一人站在原地,频频拍着小胸脯安慰自己。

  ***

  晚上时迁下值回来,一家人热热闹闹聚在一起吃了顿丰盛的晚餐给阿九庆生。

  虽说如今时迁官职高了,家里的条件也好了,但是时家还是过不来高门大院那种奢侈的生活,一日三餐多是家常小菜、低调朴素,只碰上年节和家里人生辰日例外。

  也正因此,时家的节庆氛围好似比别家更好、更热闹。

  饭桌上,一盘盘菜接连端上来,口蘑炖鸡、柳蒸煎攒鱼、卤煮鹌鹑、菊花鲈鱼羹、玉笋蕨菜、一品豆腐、蜜丝山药,满满一桌子的菜,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配上香喷喷的大米粉,十分令人满足。

  阿九作为小寿星,还有一碗奶奶亲手给做的长寿面,卧了两个大大的荷包蛋。

  这种只有她一个人才有的特殊待遇叫她乐得跟什么似的,一个劲儿地谢谢奶奶,把她奶哄得那叫一个高兴,连声夸赞她家清嘉是天底下顶顶孝顺的孙女。

  见孙女只顾捧着老婆子一个,边上埋头吃菜的爷爷顿时就不乐意了。他搁下筷子,状若不经意地说起他今儿大清早天还没亮就起床,结果早市上还是很多人去买菜,就桌上那鱼可是他很不容易才抢到手的。

  阿九就很上道地给爷爷夹了一筷子鱼肉,小心地去掉刺后将有肉放进爷爷的碗里,又哄道:

  “我就说今儿这鱼味道怎么这么鲜呢,原来是咱家爷爷的功劳,爷爷辛苦了,要没有爷爷你、我就吃不到这么好吃的鱼了,谢谢爷爷。”

  时父傲娇地摆摆手,说是小事,嘴角却咧到了耳后根。

  边上的小瑾轩看看这个,看看那个,跟着就用一双小肉手捂着嘴巴偷偷地傻乐呵。

  锦欢见此不由地摇摇头,这一个个的,精的精,傻的傻,哎哟哟……

  *

  饭后,冯婆子拣了饭桌上的碗筷清洗,时母跟时父老两口带着小孙子出去遛弯去了。

  冯婆子是前年锦欢跟时母婆媳两个一起去找牙侩挑拣半天买下来的下人,因着时迁觉得爹娘年纪大了,不欲爹娘再操劳、便让锦欢去寻丫婆买了几个下人回来,冯婆子和她老伴、小孙女一家三口便是这时进门的。

  她人勤快,眼里有活,家里的杂事都能搭把手,她男人平日多是跟着时父一起套车去京郊看地里的庄稼,冯婆小孙女杏丫虚长阿九两岁,锦欢便让杏丫跟着阿九。

  三口人就这么在时家安顿了下来。

  开始时母还不乐意,数落儿子瞎花钱,但自从冯婆子一家三口来了将家里的活计给揽了个七七八八后,时母渐渐觉察到其中的好处后也就接受了。

  这边冯婆捡好碗筷、擦好灶台,又烧了一锅热水,就问太太还有吩咐没?

  锦欢笑着说没了,让她去歇会儿,跟着自己就往书房喊时迁洗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6页  当前第11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3/1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雷公那种田的闺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